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刘磐的目光,落在了徐庶腰间的长剑时,终于明白过来,那心惊肉跳的感觉自何而来。显然,这把剑不是平常文士用来装饰的那种剑,而是真正的杀人之剑!否则,他刘磐也算久经沙场,那害怕的感觉何奇怪哉?

    周围的士卒并不多,看起来却都很剽悍。

    紧接着,刘磐就看到有人牵来了自己的黑鬃马,还哪来了自己的银甲大刀。

    刘磐疑惑了,这他娘的是几个意思?

    徐庶看着刘磐疑惑的样子,开口说道:“刘公子请吧!”

    刘磐愣愣的看着徐庶,过了半晌才说道:“这是什么规矩?砍头也要披挂整齐嘛?”

    徐庶闻言,不禁哑然失笑。周围的士卒甚至忍不住捂上了嘴巴。

    “咳咳!”徐庶轻咳一声,缓缓说道:“本官何事说过,要杀刘公子?”

    “那你这是何意?”刘磐皱眉问道。

    “当然是送刘公子回襄阳了!”徐庶笑着说道:“当然,若是刘公子觉得这临湘城的监牢更舒服,这酒肉饭食我们还是管的起的!”

    刘磐一听这话,心中大喜,可却依然有点不太相信。

    就这么把他放了?太简单了吧!

    只是刘磐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个什么子丑寅卯,也就不再多想。

    随即刘磐拱了拱手,穿上自己的银甲,接过自己的大刀,翻身跨上了自己的黑鬃马,朗声说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徐军师,后会有期!”

    说着,刘磐已经打马而去,往城门处驰去。

    徐庶闻言,笑了笑。

    这刘磐能叫出自己的名字,看来也不是太草包。如此一来,恐怕襄阳城里即将到来的斗争会更加激烈几分呢。

    刘磐打马而去,对于临湘城再无留恋。

    当刘磐银甲大刀,往西北方向驰去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临湘城门楼子上,一身素衣的韩玄,静静的看着他远去,直到再也听不见哒哒的马蹄声,再也看不到他的背影。

    “韩公,你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一身甲胄的黄忠,缓缓走到韩玄身后说道。

    韩玄闻言,脸上露出了苦涩的笑容。

    真的是仁至义尽了嘛?临走前,还要再算计他一把。

    摇了摇头,韩玄缓缓的向城下走去,那背影看起来有些怅惘,有些佝偻。

    刘磐之所以被放走,是因为整个长沙郡已经被彻底掌控。

    在程普和徐庶的指挥下,各路兵马已经纷纷控制各县,各县主官,也被徐庶一一更换,或是调职,或是撤职,数十日之间,东吴已经在长沙郡内树立起了自己的权威。

    至于郡内的各路世家豪强,也纷纷派出代表,前来临湘城示好。

    长沙郡内最大的世家自然是黄忠家族,除此之外,还有神医张机张仲景的家族,罗侯之后寇氏家族,以及宗室长沙刘氏。

    黄忠自不必说,已然对孙策忠心不已。

    华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传宗接代,黄忠身为长沙黄氏家主,独子黄叙却身染重疾,这让整个长沙黄氏都不平静。黄忠自然也是心中郁郁,历史上黄忠年老之后方才闯下偌大名头,倒与其子之病有七八分关系。

    毕竟,若是儿子的病治不好,建功立业又有什么意思?

    好在,孙策为黄忠解决了这个问题。

    黄叙恢复了健康,变得活蹦乱跳。黄忠的生活又有了奔头,一身所学也有了衣钵传人,自当建功立业!

    孙策可以保证,长沙黄氏必将对自己忠心无二。

    至于张氏家族,自从张仲景隐居著书之后,便有些势弱。好在张仲景余荫仍在,张氏家族还能保持住自己的世家地位。

    而寇氏家族和刘氏家族,势力并不算特别大。但名头却大得很,昔日黄射前往濡须口,便是借着罗侯寇氏的名头,甚至还自称寇氏嫡子寇封。

    可惜的是,黄射的假扮被人所识破。

    如今的寇氏家族,已然四分五裂。年幼的寇封无力执掌整个家族,好在有忠仆护卫,不得已之下,前往母舅刘泌家避难。

    刘泌乃是大汉宗室,当然已经是偏远的很了。

    不过,相比之下,人家刘泌可是有正儿八经的家谱可以证明其身份,要比刘备顶着个大汉皇叔的名头招摇撞骗强许多。

    刘泌乃是刘氏家族的家主,虽然不算势大,却依旧家有良田万亩,做过几任县令。

    罗县本位罗国,乃是昔日罗侯的封国。虽然罗侯的爵位已是传说,可庞大的寇氏却依旧存在。

    原本寇封之父还在时,整个罗县有一半的百姓都是寇氏佃户,可见其势大。可惜如今四分五裂,各支分家,其势已不如当年。

    寇氏分家,自然就少了一个话事人做的了主,也就无人前往临湘城示好。

    然而,这就给了寇封一个机会。

    刘泌对于什么汉室天下,不是很在乎。这世道已经乱了,管他谁当皇帝,只要我家里良田万亩,僮仆数百还在,我就是一方土豪。

    刘泌就住在临湘城外的一处庄园里,寇封也和舅父住在一起。

    庄园里的一处花厅,刘泌坐在榻上,年仅十三岁的寇封跪在舅父面前。

    “封儿,如今有一个机会,放在你面前!”刘泌轻声说道。

    “请舅父教我!”寇封恭敬道。

    刘泌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吴侯英雄年少,你若是能为吴侯所青睐,必可夺回属于你的东西!”

    寇封闻言,眼中闪着精光,其中还夹杂着刻骨的恨!

27、伏击() 
长沙郡内,罗县寇氏里的阴私事情暂且不提。

    却说刘磐刚刚跑出长沙郡的范围,江夏郡内的大战也即将开场了。

    校尉霍峻算是个有胆有识之人,在他的命令下,5000精锐士卒,日夜兼程,轻装简行,终于赶在韩当和太史慈的前面到达了云社县。

    霍峻方至云社县,便命令士卒大肆收集粮草,加紧修筑城墙,准备滚石檑木,制造投石机,征发民夫,开挖沟堑。总之,只要能有利于守城的事情,霍峻都亲自领兵去办,身先士卒。

    当韩当和太史慈终于领兵赶到时,云社县已然被霍峻修整的焕然一新,仿佛变成了铜皮铁骨一般。

    “子义,看来这云社县是个麻烦啊!”顶盔掼甲的韩当,手执镔铁大枪,站在一处小山坡上,远远的看着云社县,忧声说道。

    太史慈也同样一身甲胄,手拿大戟,他看着云社县,想了想说道:“的确是个麻烦,不过好在云社县中最多只有5000敌军,襄阳援军大部仍在赶来的路上,军师的计策还可以执行!”

    韩当闻言,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儿,韩当又说道:“子义且看,留多少人在此监视城中敌军合适?”

    太史慈听了,缓缓说道:“老将军且看城中敌军,挖沟筑城,一副死守城池的样子,恐怕是不会有胆量出城野战。况且我军兵力本就不足,我以为不用分兵即可!”

    韩当闻言,轻轻颔首,也觉得有理。

    “既然如此,我等便领军前往汈汊湖附近埋伏!”韩当开口拍板道。

    二人商量完,便领兵往南而去,那方向,正是蔡瑁和蒯越将要过来的方向。

    云社县,城头上,霍峻看着大队吴军往南而行,心下松了一口气,想来蔡瑁和蒯越率领的一万五千大军是完了,也不知道能逃出来多少人。

    霍峻也顾不得那么多了,顾了别人就顾不上自己,霍峻还没有那么大公无私。

    早在刚刚进入云社县之后,霍峻便派出了数十人的斥候信使,分成几拨,往襄阳城求援。霍峻相信,若是信使能够顺利到达襄阳,只要自己能在云社县守上一个月,结果定然无忧!

    正所谓世事无常,蔡瑁和蒯越也只能是自认倒霉。

    天门河是江夏郡内的一条大河,直通汈汊湖中。

    汈汊湖是云梦泽的一部分,周围沼泽密布,芦苇丛生,道路很是崎岖。

    当蔡瑁和蒯越率领大队士卒,历经千难万阻,千辛万苦的从一片又一片的沼泽地走出来时,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蔡瑁身上精美的甲胄,早已糊满了泥浆。

    蒯越的一身锦衣,也满是泥点子。

    众多士卒,看起来更是风尘仆仆,仿佛泥猴一般,刚从泥水里跑出来似的。

    身上同样满是泥点子的蔡中,快步跑到蔡瑁和蒯越身边,说道:“军师,太守,前面就是汈汊湖了,过了汈汊湖,云社县就不远了!”

    蔡瑁看着自己这位族弟,点了点头。

    对于蔡中,蔡瑁这一路上,还是比较满意的。

    蒯越想了想,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说道:“蔡校尉,有没有派出斥候,去前面打探一下?”

    蔡中闻言,赶忙应道:“太守放心,已经派出了斥候!”

    蔡瑁点了点头,对蔡中说道:“命令士卒就地休息,埋锅造饭。吃过饭后,再继续行军!”

    蔡中领命而去,蒯越的心中却似乎有些不好的预感。

    “徳珪,还是要做两手打算!”蒯越思忖良久,还是缓缓说道。

    蔡瑁闻言,开口说道:“异度,放宽心。两百骑兵早就准备好了。一旦事有不谐,我们就往西而逃,先进入南郡,在做打算!”

    蒯越听了,这才缓缓点头,放下心来。

    汈汊湖附近的芦苇荡中,微风拂过,芦苇轻轻的抖动。

    蔡中派出的斥候本就疲劳不堪,也没有细细打探,只是在前面转了一圈,随意看了几眼,便赶回去吃饭。

    所以,斥候当然不会发现芦苇荡中隐藏着的大批吴军。

    除去被孙策带走的骑兵,韩当和太史慈麾下,共有12500名士卒。在加上,西陵县、安陆县和南新市县的驻兵,埋伏的吴军共有9500。

    相比于蔡瑁和蒯越的15000大军,吴军的兵力自然是不如。

    不过好在,以有心击无备,不赢也难。

    不远处袅袅的炊烟,正是襄阳来的军队在埋锅造饭,似乎隐隐约约之间,还有淡淡的鱼汤香味飘过来。

    吴军即使训练有素,也有些躁动不安,毕竟大伙也都饿了。

    韩当和太史慈对视一眼,不免有些焦躁。

    别说,这蔡瑁和蒯越,还真是沉得住气。

    “不知道,主公率骑兵到了哪里?”太史慈缓声开口道。

    韩当皱了皱眉头,说道:“消息已经发出去了,希望主公能及时赶到!”

    两人,相对无言,继续等待着。

    过了小半个时辰,襄阳援军终于开始行动了。蔡中骑马打头,走在最前面。蔡瑁和蒯越率领中军在后,小心翼翼的路过芦苇荡。

    韩当和太史慈的脸上,同时露出了一丝微笑。

    只听梆子一声响,箭如雨下。无数的箭枝从小路两侧的芦苇荡中射了出来。

    几轮羽箭过后,猝不及防的襄阳援军,损失极为惨重。

    好在蔡中也算是宿将,心中虽然很是慌张,面上却还沉稳。

    “给老子稳住!弓弩手反击,刀盾手上前,长枪手列阵!”蔡中扬起手中的环首刀,大声呼喝道。

    好在这万余士卒,也算是训练有素。

    在蔡中的指挥下,军中弓弩手开始反击,刀盾手也向两边冲杀过去,长枪手则在原地列阵。

    韩当和太史慈见此,便也指挥着吴军冲杀而出。

    勇猛的吴军士卒,或执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