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治看着这一幕,微微颔首。

    阿郎提溜着两颗脑袋,大步走到了朱治身前,深深的看了一眼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朱治,眼神中没有丝毫的桀骜不驯,而是无比的羡慕。

    只见他单膝跪地,将两颗脑袋放在地上,恭敬的拱手抱拳道:“愿降将军!”

    四个字,言简意赅。

    朱治点了点头,挥了挥手,两个士卒很快捡起地上的两颗头颅给他过目。

    两颗新鲜的头颅放在朱治眼前,没有任何的可疑之处。

    又挥了挥手,朱治开口道:“将这两个脑袋硝制好,急送秣陵!”

    随即,朱治又看着单膝跪地的阿郎说道:“你就是阿郎?”

    阿郎闻言,再次深深一拜,才开口道:“小人正是阿郎!将军但有差遣,阿郎无所不从!”

    朱治一听,这家伙倒是个妙人,很是会说话。

    前面说过,朱治一向对山越人没什么好感。如今的事实,总算是暂且打消了朱治对王直的怀疑。

    如今只待董袭那边传来消息,便可知道王直是否真心愿降。

    原来,王直不仅仅派人前来朱治这里,董袭那边也也有派人。如果没有预料错的话,如今的董袭正在山越带路党的引导下,攻破一个又一个的山越部落。

    只要黄山中的所有山越部落都被迁出黄山,编户为民,那么就证明王直的投降是真心的。但又迟疑,朱治便会毫不客气的杀掉他。

    “阿郎,你帮我走一趟,去告诉你家宗帅,我就在这里等他来!”朱治开口说道,言语中丝毫不容阿郎拒绝。

    阿郎当然也不会拒绝,为眼前的这位将军办事,他求之不得。

    “将军放心,小人一定把话送到!”阿郎恭敬的说着,随即转身离去。

    看着阿郎消失的背影,朱治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4天后,让朱治想不到的是,王直竟然孤身一人来到了朱治的大营。

    朱治在脑子里想过很多种可能,就是没有预料到,王直竟然会不带一兵一卒,甚至一刀一剑也不带的来到了朱治的大营。

    当然,也可以说是阿郎和王直一起来的。

    朱治的大帐中,王直孤身站在中央,看着坐在案几前的朱治,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如若不是为了部落家人,他何须如此?

    阿郎自然是没有资格进大帐的,此时的阿郎正在帐外和朱治的亲兵们聊着天,眼神中不时流露出对他们生活的羡慕。

    是啊,汉人的生活是多美好啊!

    虽然也要打仗,可是吃得饱穿得暖,这样的生活是阿郎所渴望的。

    朱治看着帐中的王直,很是惊讶。

    王直并不时他想象中的那个样子。

    身材并不算高大,看起来并不像是一个勇士,与彭虎魁梧的卖相简直是天壤之别。很胖,甚至是肥硕,两只小眼睛,眯成了缝。

    “你不怕我杀了你嘛?”朱治深深的看着王直,开口说道。

    王直闻言,微微一笑,答道:“我相信将军不会!”

    朱治一听,笑了。

    过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我的确不会杀你,不过你也不用想着再回部落了!”

    顿了一下,朱治才开口说道:“你会去秣陵,过着富家翁的生活!”

    王直听到这里,心里总算是舒了一口气。

    只见王直一拱手,开口说道:“多谢将军!”

    朱治摆了摆手,说道:“你不必谢我,这是吴侯的恩典,如果按我的意思,你早已经人头落地了!”

    王直闻言,不由的尴尬一笑。

    “好了,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快说吧!”朱治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王直想了想,开口道:“启禀将军,围攻歙县的宗帅项节也愿意投降!”

    朱治闻言颔首,朗声说道:“既然如此,就让那个阿郎再跑一趟吧!”随即朱治又问道:“那个项节可认识阿郎?”

    王直忙道:“认识认识!”

    朱治点了点头,说道:“还有吗?没有的话就退下吧!”

    王直一惊,连忙开口问道:“将军,不知道部落里我自己的财物能不能带走?”

    朱治看着王直小心翼翼的样子,笑了笑,说道:“带走吧!”

    有了这句话,王直总算是放下心来。

    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若是没有了那些财物,王直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

    不过王直还算是会做人,只见王直再次拱手说道:“将军,小人愿意将一半家财献给将军,还望将军不要推辞!”

    朱治哼了一声,开口说道:“你先退下吧!”

    事情的进展极为顺利,一些小的波折也没有掀出什么大浪来。攻打歙县的项节率领3000山越士卒投降,而董袭也领兵席卷了整个黄山。

    7月26日,宛陵郡内的山越叛乱被平定,从乱起至平定,不过月余。

    山越宗帅彭虎被杀,宗帅王直、项节皆降。

    困扰孙策许久的于吉被杀。当孙策看到朱治送来的于吉头颅时,仰天大笑三声,命人将于吉的头颅封存,送往荆州。

    此次,宛陵郡内祸乱已久的黄山山越终于被全部平定。仅山越降兵便俘虏近万,黄山中更有十数万的山越人被强行迁出,分置各县为民。

    至此,祸乱江东多年的山越人终于被暂且平定了。

    当然,并不是说整个江东再没有山越人了。恰恰相反,据历史上记载,一直到唐代,江东仍有关于山越人出没的记录。

    整个江东,地域广大,山多林密,据孙策估计可能还有差不多十万的山越人分布在山林之中。

    然而,这些剩下的山越人分布颇广,少有聚居,已经无法危害到孙策在江东的统治。

143、书院考试 一() 
看‘最‘新‘章‘节‘请‘访‘问·нéiУāпgê·СΟм黑ㄍ岩ㄍ阁或百ㄍ度ㄍ一ァㄍ下:黑+Уап岩+阁同1步1首1发1无1延1迟1就1在1黑∠⌒岩∠⌒阁1ΗéiУАпgê黑∠⌒岩∠⌒阁最新下一章节已经更新啦宛陵郡的山越之乱平定了朱治自然要凯旋回师而宛陵郡郡丞马忠则着手开始进行山越百姓的安置

    距离秣陵书院入学考试的日子越來越近了而秣陵城里的赶考士子也越來越多青楼酒肆之中到处可见身穿长衫的年轻人当然也有不少面目沧桑的中年人

    秣陵城里自然是无法完全容纳的了2000多人的士子

    要知道这2000多人中有不少都是带着家仆护卫一起來的如此算下來可就不止有2000多人了

    因而不论是在秣陵城外的村镇里还是在秣陵书院外的村镇里都有不少借住的赶考士子

    秣陵城内外到处都有人在讨论此次考试

    城中最大的一家酒楼据说是吴侯二弟孙权的产业才刚刚开张洠в卸嗑

    这酒楼位于秣陵城内最热闹的街上周围全是各种青楼酒肆

    孙策对于孙权开酒楼之事不置可否

    开便开了不过是为了挣点钱而已当然孙策也少不得在这酒楼里安插几个密碟司的探子

    在这一溜儿的青楼酒肆中孙权新开的这家千金楼算是档次最高的

    不过档次高不代表格调高

    нéiУāпgê下一章节已更新

    在孙策看來这家酒楼简直是俗不可耐充满了令人恶心的铜臭味

    先是这名字千金楼顾名思义洠в星Ы鹉鴣硭装】坡ト肥凳俏苏跚墒悄阊颈硐值恼饷**?裸就不太好了吧

    然后是这酒楼的装修太俗了孙策简直无力吐槽各种金银装饰整个像是暴发户一般就不能学学人家皖县乔氏多用用竹玉装饰

    最后就是这酒楼的饭菜了一个字贵两个字真贵要说贵也就罢了可这味道实在是普通的很更可恶的是江东大曲还tm是掺水的

    不过这掺水一事倒也怪不到千金楼头上

    据孙策所知几乎所有的青楼酒肆中售卖的江东大曲都被掺了水原因自然是江东大曲的产量太低可这产量低也是洠в邪旆鹁凭托枰甘秤绕涫墙笄庵指叨染聘呛姆蚜甘

    如今诸侯争霸粮食和人口乃是第一要务酒这种高端生活奢侈品就得往后放一放了

    不过也可能这个时代的审美和品味也就这样了

    千金楼里竟然时常是客座满满有时候还得要预约

    尤其是现在大量的赶考士子涌到了秣陵城内这些年轻的富家公子们自然少不得要來些斗富啊什么的意气之争

    你吴郡陆氏很有钱吗可我庐江周氏也不差钱

    你是长史张昭的侄子我还是步夫人的堂弟呢

    扬州人厉害是吧不能让扬州人小看了我们荆州來的

    这些事情在秣陵城中不断的上演着每天都有一大堆的信息被内卫司衙门给送到吴侯府中孙策对这些事情也看的是津津有味反正就是些什么八卦之类的就当是公务之余的消遣了

    比如说陆家的子弟和周家的干了起來荆州那边庞氏也派了子弟过來可惜不是庞统还有诸如军司马邓当的妻弟吕蒙在秣陵城里摆起了擂台连战三十余场不败这些让孙策看的是颇有些哭笑不得

    可在千金楼的掌柜看來这这年轻士子就tm是人傻钱多速來的模范啊

    报名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好几天剩下几日就要上考场了年轻的士子们自然沉不住气继续看书所以大多混迹在各种青楼酒肆之中

    千金楼三层正是观景的好地方

    整个三层坐的满满当当的全是赶考的士子只看他们个个身上的衣饰便知非富即贵

    比如说陆氏子弟陆议(陆逊)此次大胜归來的朱治将军养子朱然从荆州來的庞氏子弟庞和等等

    这楼里并不安静众人都在窃窃私语的说着

    自从报名结束后整个秣陵城里便到处流传着各种小道消息

    “嘿听说了嘛据说这次考试不仅仅要考文章经义还要考什么骑马射箭的”一个白衣士子开口说着脸上满是笑意似乎在为能够打听到这种消息而自得

    “什么还要考骑马和射箭”一旁的一个士子闻言大惊失色只见他拍着桌子愤然说道:“我等读书人考什么骑马射箭简直是有辱斯文”

    那开**出消息的士子一听顿时便不高兴了只见他轻哼一声说道:“什么有辱斯文如今乱世大丈夫岂能手无缚鸡之力”

    更有一个士子出言讽刺道:“岂不闻《周礼》有曰养国子之道乃教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即为君子六艺御马射箭怎么就有辱斯文了”

    那个开口说“有辱斯文”的士子顿时气得脸红不已指着两人说道:“你们你们”却再也说不下去随即转身愤而离去

    楼里的诸人自然也听到了那三人的争吵

    一时间人人都是心思各异

    朱然自然不怕什么骑马和射箭武将的儿子从小练武那是必修课至于陆议作为世家子弟骑马和射箭也是必须的

    然而仅仅是骑马和射箭这一项就会刷掉不少的人

    因为并不是所有士子家里都有马也不是所有士子都会学习君子六艺

    陆议知道的消息还要更多一些比如说吴侯不但文武并重而且对六艺之一的数很是看重所以这段时间陆议一直在研究《九章算术》倒也有了不少心得

    陆议虽然肯定自己只要把卷子写满了就一定能进书院不过若是能够给吴侯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日后的仕途自然会顺畅很多

    至于朱然、黄柄等人出身武将家庭自然对答卷子什么的不抱有太大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