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如果只对比军队数量的话,那孙策确实占弱势。

    可是打仗,拼的不是军队数量,更重要的是后勤供应、临场指挥和士卒的战斗力。

    尤其是在如今淮南饥馑的情况之下,孙策就不信袁术还能保障军队的后勤供应。

    孙策现在考虑的不是打不打得过袁术,而是在战后如何解决袁术的问题。

    一来,袁术曾经对孙坚和孙策都有过恩惠。如今这个时代讲究有恩必报,恩将仇报可不是什么好名声。当然,这和孙策攻打袁术并不冲突。毕竟天子大义在上!

    二来,孙策想要平稳的接受袁术麾下的势力,就不能杀掉袁术。毕竟孙策也不是铁石心肠之人,袁伯父叫了好多年,真让孙策下杀手,多少还有些不适。

    三来,袁术如果死了,最高兴的是曹操,孙策可不想让曹操太高兴。

    过了好一会儿,孙策总算是想出来一个主意。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110、妫览和戴员() 
《后汉书》记载:“(术)忧懑不知所为,遂归帝号于绍,曰:‘禄去汉室久矣,天下提挈,政在家门。豪雄角逐,分割疆宇。此与周末七国无异,唯强者兼之耳。袁氏受命当王,符瑞炳然。今君拥有四州,人户百万,以强则莫与争大,以位则无所比高。曹操虽欲扶衰奖微,安能续绝运,起已灭乎!谨归大命,君其兴之。’绍阴然其计。术因欲北至青州从袁谭,曹操使刘备徼之,不得过,复走还寿春。六月,至江亭。坐篑床而叹曰:‘袁术乃至是乎!’因愤慨结病,呕血死。”

    这是史书所记载的,关于袁术的结局。

    既然袁术最后起了让帝号于袁绍的心思,那孙策觉得,不如就礼送袁术去青州。

    一来,可以免了自己杀袁术所带来的不好影响。

    二来,也能给曹操和袁绍上点眼药。

    当然,这些都还只是孙策的简单想法,具体如何做,还要看将来战事的发展。

    转眼之间,已经进入了12月,建安二年就要结束了。

    新年的前一天,孙策好像突然心血来潮似的,要到二弟孙权的府邸去看看。

    孙策当然不是心血来潮,内卫司主事吴越刚刚遣人来报,妫览和戴员出现在了孙权的府邸中。

    妫览和戴员,曾经是前吴郡太守盛宪的手下。

    妫览武艺高强,颇有勇力,算得上是一员骁将。

    戴员饱读诗书,文采斐然,也称得上一个能臣。

    历史上的两人,被时任丹阳太守的孙策三弟孙翊所招揽。孙翊任命妫览为丹阳大都督,统领兵马。戴员则被任命为郡丞,帮助孙翊处理政务。

    除了这二人之外,孙翊还有一家将,名为边鸿。

    《三国志?孙翊传》记载:“建安八年,以偏将军领丹杨太守,时年二十。后卒为左右边鸿所杀,鸿亦即诛。”

    《吴历》言:“边鸿是受妫览、戴员二人指使。孙翊死后,妫览欲抢夺侍婢妾室还想霸占其妻徐氏,徐氏假意应承,私下召集孙翊亲近旧将孙高、傅婴、徐元等人设计诛杀妫览、戴员,为孙翊报仇。”

    也就是说,孙翊之死,是妫览和戴员策划,边鸿动手刺杀。

    那么问题来了,边鸿乃是孙翊的亲近左右,为何会受到妫览和戴员的指使刺杀孙翊?而妫览和戴员也受到了孙翊提携之恩,孙翊对二人也是不可谓不重用,他们为何要指使边鸿刺杀孙翊?

    史书中的模糊记载,是三人对孙策不满。这显然,不会是事情的真相。

    孙策认为,幕后主使者应该是孙权。

    首先,只有孙权才有可能让三人为其所有,其他人不可能拿出让三人背主的巨大筹码。

    其次,孙权和孙翊有间隙。《三国志?孙翊传》注引《典略》记载:“翊名俨,性似策。策临卒,张昭等谓策当以兵属俨,而策呼权,佩以印绶。”可见,孙翊也曾经是被看好的继承人之一。

    当然,历史的真相早已经埋进了泥沙之中,孙策无法得知,也不愿去探索。

    他只需要知道,妫览、戴员和边鸿,这三人有问题即可。

    孙权在14岁之后,就搬出了吴侯府。

    一来,孙权长大之后,已经不适合继续住在吴侯府,毕竟侯府之中多有女眷。

    二来,孙策也是再给孙权一个机会,一个招揽门客的机会。毕竟孙权若要办事,总是需要人的。

    妫览和戴员两人早就被孙权所招揽,却一直并不住在孙权府上,长期在外办事,如今年前登门,却不知是为何。

    孙策恰好今天闲来无事,便想去孙权那里看看,若是能打探出一些情况,就再好不过了。

    于是乎,孙策便来到了秣陵县中最繁华的长宁街。

    这条街,两边的府邸,均是江东高官显贵的家宅。

    这些宅子的里外结构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因为他们全都是孙策命人设计和建造的,然后又赏赐给麾下文武众臣。

    孙权的府邸,也在这条街上,而且是在一处极好的位置上。

    孙策身上厚实的皮衣外,罩着一副做工精良的银色软甲,身后披着一条里衬是丝绸的红色大氅,腰间挂着倚天剑,骑在一匹高大的西凉骏马上,眼睛看着孙权府邸的黑色大门,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孙权的府邸,从构造上看,与别人家的府邸,并没有多少不同。

    一样的砖瓦,一样的高墙,一样的厅堂楼阁,不过若是细看,又会发现不少的细微差别。就比方说这黑色的大门吧,孙权府邸的门环那可是金质的。

    在这方面,孙策可不会让别人说自己苛待弟弟。

    虽然宅子的构造方面,没什么大的区别,可是在其余各种小配饰和家具上,孙策给孙权配置的全部是最上等的货色,金银玉器一样也不少。

    数百名亲卫,早已经围住了孙权的府邸,顶盔掼甲的亲卫们,一手扶着腰刀,一手持着长枪,依次站在院墙之外。

    凌统的脸上,依旧是一副生人莫进的冷漠表情,全身甲胄,背后负着两把长剑,警惕的眼神,四处望着。

    只听“吱呀”一声,紧闭着的黑色大门终于打开了。

    孙策看着当头而出的孙权,嘴角边轻轻露出了一丝笑意。

    只见孙权身穿一袭红色的便服,配上其紫发碧眼的外貌,倒也看起来颇为英武。

    也是古人太迷信,对长得奇怪的人,总是觉得很了不起,能干大事什么的。重瞳、大耳、黄发好像都成了吉兆。

    前有大耳刘备,手能过膝,这不是活脱脱大耳长臂猿么?

    后有碧眼孙权,紫发碧眼怎么了,不就是有点像外国人么?

    史书中好像记载过,孙权骑马射虎的事迹,可是孙策却不怎么相信。丫的一点都不喜欢练武,还骑马射虎?

    反正是不是已经不重要了,孙策虽然认可多行不义必自毙,可是绝不会给孙权带兵的机会,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么?

    再说,就孙权那打仗的水平,孙策真是不敢恭维。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111、孙权府上() 
“臣弟拜见兄长!”孙权恭敬的拜道。

    孙策跳下马,扶起孙权。

    看着身高已经快要和自己一般,唇边已经泛起了青色胡茬的二弟,孙策心中微微叹了口气。

    只见孙策拍了拍孙权的肩膀,笑着说道:“仲谋不必行此大礼,你我兄弟何须如此?”

    孙权微微一笑没有言语。

    若是郭嘉在此,看到此情此景,也只能哀叹,好一个兄友弟恭的场景,都是好演员啊!

    想必到了后世,大概都能在奥斯卡上抱得小金人吧!

    孙策又看了看孙权身后的二人,想来应该就是妫览和戴员了。

    说起来,孙策还真没有见过这二人。

    其中一人,身穿精甲,腰挂长刀,看起来器宇轩昂,颇为壮实,应该就是妫览不假了。另一人一袭白色锦袍,看样子文质彬彬,颌下一尺长髯,该是戴员此人。

    众人进了孙权的府邸,这才发现,府邸中的奢华可真不是盖的。

    镶金带银的各种饰物,遍布整个府邸,堂中器物无不精致,许多玩意儿的档次甚至要比孙策的吃穿用度高上一线,任谁要找不出一点儿的毛病来。

    孙策并没有来过孙权的府邸,这也是第一次来。

    虽说这是孙策一手安排的,一定要让孙权的府邸足够奢侈,足够豪华,可是他也没想到,竟然会如此这般奢华。

    进了府中大堂,孙策自然上了正坐。

    看着身前的沉香木桌子,一股淡淡的幽香传来,让孙策不自觉的抽了抽鼻子。

    桌上摆放着精美的铜酒樽和白瓷茶杯,都是难得的好东西。

    “仲谋,这两位是你新收的门客嘛?”孙策把玩着手上的铜酒樽,看了看立在孙权身后的二人,仿佛不经意的问道。

    孙权闻言,心中微微咯噔了一下。

    不过好演员当然不会在脸上表现出心里的不安,只见孙权微微一笑,拱了拱手,开口说道:“兄长明鉴,这两位确实是我新收不久的门客。”

    孙策点了点头,却见孙权指着身后的二人说道:“这两位都是已故吴郡太守盛宪,盛大人的故吏。”

    然后孙权指着妫览说道:“这是妫览,昔日曾为盛太守门下督。”

    随即,孙权又指着戴员说道:“这是戴员,昔日曾为盛太守主簿。”

    孙策闻言颔首,说起来,这二人应该是有真才实学的。可惜,不能留。

    孙策放下手中精美的铜酒樽,抬头看向二人,缓缓说道:“盛太守之子盛匡为会稽郡大末县县令,你二人何不去投奔他,反而来投奔我二弟。”

    孙策话里的意思很明白,我这二弟身无一官一职,你们为何要投奔于他?昔日既然曾为盛宪故吏,为何不去投奔盛宪之子,好歹盛匡也是个县令。

    孙权听了,心中又是咯噔一下,不过面上依旧保持着谦逊的淡淡笑容。

    只见妫览和戴员相视一眼,还是戴员开口说道:“吴侯明鉴,草民二人自太守被害之后,便逃奔山林。将军平定吴会之后,我二人便曾经前去拜见匡公子,只是匡公子言其位卑职低,不敢收留我等。”

    戴员话音刚落,孙策便哈哈大笑起来,没想到这戴员倒是个妙人,答话还不忘刺自己一句。这不是在讽刺自己薄待盛匡嘛?

    不过孙策是什么人,对于戴员小小的讽刺,也不会放在心上。

    “盛匡位卑职低不敢收留尔等,那尔等为何投奔于仲谋?”孙策似乎不打算放过二人,继续追问道。

    还是戴员继续开口道:“吴侯英明神武,麾下文武之才众多,我等才薄,不敢投奔。二公子为吴侯亲弟,日后必为吴侯重用,我等提前投奔,也算是为日后搏个前程!”

    孙策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戴员的话。

    这戴员反应机敏,说起话来真真假假,似是真情,又似是伪言。

    不过,戴员的话倒是提醒了孙策。

    历史上,孙权在15岁的时候便被孙策任命为阳羡县长,据说是孙策为了让孙权早日成才。

    而刚刚戴员的话里也有讽刺孙策的意思在内,他在提醒孙策,该让孙权外出为官了,毕竟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