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权心中充满了恨意,他恨自己不是父亲长子,他恨自己无能为力,他更恨孙策抢走了他心爱的姑娘。

    此时的孙权,只要一闭上眼睛,仿佛就能看到自己心爱的姑娘在孙策身下颤抖、娇喘和呻?吟。

    他已经无法忍受下去,那澎湃的恨意仿佛如惊涛骇浪一般冲击着他尚未成熟的内心。

    抢回自己心爱的姑娘,这是孙权喝醉之前脑海中闪过的最后一句话。

    (第一更)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36、孙策西巡 一() 
孙权并不知道,他早就成为了孙策的特别关注对象。

    内卫司的人第二天就将孙权怪异的表现写成报告,放在了孙策的书桌上。

    内卫司的人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可是孙策却看得分分明明,清清楚楚。

    哼,这个臭小子竟然敢对他的嫂子有非分之想?孙策不满的在心中骂道。

    他才不会管,步练师在历史上明明就该是孙权的女人。

    嗯,反正步练师是现在是老子的女人。谁敢打老子女人的主意,谁就该死。孙策暗暗想着,眼中闪烁着丝丝怒火。

    过了一会儿,孙策平息了一下心中的不满,仔细思考起来。

    他在考虑这件事情对孙权的刺激有多大。

    之前,孙策之所以将程普调往江北都督府,一方面是为了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孙权一个机会。

    毕竟孙权是自己的亲弟弟,母亲吴夫人绝对不会允许自己对弟弟动手。

    多行不义必自毙,走着看吧!孙策叹了口气。

    有时候,身处高位,不一定就能够为所欲为。

    位置越高,考虑的问题就越多,各方面掣肘的因素也就越多。

    日子过得很快,孙策虽然人在秣陵城中,心却早已飞向了彭泽都督府。徐盛已经多次发来汇报,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三司衙门依然在调查宛陵郡和鄱阳郡极有可能发生的山越叛乱之事。

    这一场战争,将是孙策与世仇的第一次对决。

    如果孙策胜利,那么他将在今后征讨荆州的战争中获得极大的战略优势。与孙氏关系密切的长沙士族,荆州内部墙头草般的世家大族,他们都在关注着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

    这场战争之后,就是他们下注的时候。

    然而,若是孙策战败,那么他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战略守势。

    甚至可能让孙策前期迅速一统江东和北伐广陵所取得的威望全部大打折扣,严重影响到江东内部的团结和稳定。

    孙策绝对不能允许这场战争出现任何差错。

    北面的袁曹吕之战,孙策已经没有时间去关注了。

    正所谓外行看装备,内行看后勤。

    对于一场战争来说,后勤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

    尤其是在在冷兵器时代,武器装备没有代差的情况下,后勤对于一场战争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

    江东虽说长期安定,但相比中原,开发依然不足。甚至相比荆州和益州也有所不如。

    但好在孙策前期的积累比较丰富,严白虎、安氏和赵氏就犹如送粮大队一般。

    江东的粮食储备完全能够支持这一次对荆州的作战。

    但是,此次大战之后,孙策将不得不迎来长期的休养生息。短时间之内,将无力再对外发起战争。

    战后的事情暂且不提。

    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孙策已经征发了近十万民夫,他们的任务就是向彭泽都督府输送粮草和武器装备。

    一车又一车,一船又一船,络绎不绝。从秣陵前往彭泽的水陆交通极为繁忙。

    而大量的侍卫司亲军也开始向彭泽进发。

    经过一个月的补充和休整,7月上旬,侍卫司陪戎中郎将周瑜以及侍卫司校尉吕岱各领本部兵马,共计7000大军,向彭泽县进发。

    7月中旬,沉不住气的孙策终于决定西巡。

    之所以是西巡,而不是西征,主要是孙策前不久得到了两个好消息。

    一个是秣陵郡石城县附近的马鞍山镇发现了大量的铁矿。另一个是宛陵郡泾县附近的铜陵镇不仅发现了铁矿,还有大量的铜矿和煤矿。

    得到这两个消息的孙策,简直要笑得合不拢嘴了。

    争霸、统一、战争需要三样东西,分别是武器、钱和粮食。

    粮食先不提,武器和钱就是铁和铜。

    这一次一下发现了大量的铁矿和铜矿,孙策怎能不高兴?

    孙策一听到马鞍山镇和铜陵镇的名字,就知道绝对不会错。

    后世天朝两个大名鼎鼎的工业基地,孙策怎么可能没有听说过?

    马鞍山的铁矿和铜陵的铜矿,将会对孙策未来的战略部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孙策必须要亲自前去查看一下,对这两处矿产的开发做出部署。

    7月16日,孙策辞别了母亲和妻妾,开始西巡。

    扬武中郎将韩当领本部兵马随行,虎贲校尉太史慈、以及最近才被升为侍卫司校尉的孙辅、宋谦和潘璋也一同领兵而行。

    这阵势,不算已经先行的周瑜和吕岱,光是孙策身边的兵马就高达13000。

    随行文官的阵容也十分庞大。

    这一次由长史张昭坐镇秣陵县,从事祭酒张纮、军事郭嘉、主簿严畯、功曹魏腾、仓曹从事诸葛瑾一同随行。

    引人注目的是,广陵郡海陵县县令徐宣以及广陵郡郡从事陈矫也被孙策征召一同随行。

    孙策之所以带着这两位,自然是有他的打算。

    这打算也不算什么秘密,明眼人都看的出来。甚至连徐宣和陈矫自己也都多少知道一些,不外乎就是将采矿之事交给二人罢了。

    铁矿和铜矿的重要性二人自然是知道的,孙策能让刚刚投效不久的两人去负责如此重要的事物,两人说不感动那是不可能的。

    至于孙策还有没有别的用意?

    当然有。

    史书中曾经记载过徐宣和陈矫的不睦。两人虽为同乡,关系却不怎么好。徐宣常常在众人面前谈论陈矫的过失。

    而孙策就是要利用二人的不睦,来激起他们的竞争心理。只有竞争,才会有更好的成果。两人究竟能做到什么地步,孙策很是期待。

    石城县距离秣陵县并不算远,约莫一天多的时间,孙策便到了石城县。

    孙策甚至都没有进县城,便在石城县令的带路下,往马鞍山镇而去。

    后世的马鞍山矿区位于长江下游宁芜——罗河成矿带,是中国七大铁矿区之一。孙策只记得一个大概的数字,已探明的铁矿储量在10亿吨以上。

    马鞍山铁矿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得到了部分的开发。汉武帝曾经在此设立过铁官,炼铁的工人在这里并不缺少。马鞍山镇附近的百姓,很多都会炼铁。

    对于马鞍山铁矿来说,采矿工人的缺少才是主要问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只能是看孙策的了。

    而孙策则把目标对准了山越人。

    没办法,谁让山越人在历史上就一直是东吴的经验包呢?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37、孙策西巡 二() 
此时的孙策已经到达了马鞍山镇。

    马鞍山镇依山傍水,环境条件不错。镇子里约莫有数百户居民,其中懂得炼铁的就有数百人。

    这些炼铁工人都是当年铁官的下属,一直定居于此。

    自从铁官被废弃之后,这些炼铁工人也都一直居住于此,靠着种田打渔生活,也偶尔炼些铁打制农具以补贴家用。

    孙策在河边仔细看了看,又沿着河边和山脚走了走,对于整个马鞍山镇附近的环境相当满意。

    “宝坚,如果让你负责这边的铁矿,有没有信心做好?”一身甲胄的孙策,笑着对身边的徐宣说道。

    徐宣身着一袭白衫,容貌坚毅,皮肤很白,此时的他正紧跟在孙策身旁。

    “回主公的话,如果矿工充足的话,属下有信心在3个月之内让这里恢复到全盛时期的状态!”徐宣仔细想了想,谨慎的说道。

    孙策点了点头,对于徐宣的回答,他还是比较满意的。

    徐宣的话并没有说满,因为如今马鞍山铁矿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缺乏矿工。孙策总不能让那些炼铁工人去挖矿吧!

    要知道,虽然这个年代没有什么尊重技术的说法,可是也绝没有人会暴殄天物的让炼铁工人这种技术人才去挖矿。

    “你放心吧,这次大战过后,恐怕会有不少的山越俘虏,所以矿工的问题不需要担心!”孙策笑了笑说道。

    徐宣闻言颔首,心中稍稍安定下来。

    “既然如此,属下有信心完成任务!”徐宣点了点头,坚定的说道。

    这是孙策交给他的第一件任务,这是一次机会,也是一次挑战。徐宣绝对不允许自己出现任何差错。

    孙策看徐宣说的如此坚定,便放下心来。

    对于徐宣这个历史上的魏国重臣,孙策相信他的能力。

    河上有一座木桥,通往对面的马鞍山镇,孙策上了桥,向镇中走去,其余众臣紧随其后。

    马鞍山镇的村民可能从来没有见过如孙策这般的大人物,因而大多数人都是战战兢兢。为首一人,年逾六旬,倒不是很慌张,看其面色红润,身上的衣服也很整洁,显然日子过得不错。

    “谁是镇长,过来答话?”凌统在孙策身后沉声问道,那模样颇有些吓人。

    孙策挥了挥手,示意凌统不要如此。

    只见孙策走上前几步,来到了打头的那老人身边,开口问道:“老人家,不知道这镇中有多少户人家?”

    那老汉显然也是见过一些世面的,只见他赶忙行了个礼,开口答道:“回大老爷的话,我们马鞍山镇共有469户人家,2137口人。”

    孙策点了点头,户数不少,口数也不少。

    “这些人里有多少人会炼铁?”孙策又开口问道。

    那老汉闻言一愣,随即面带喜色的开口说道:“大老爷,这你可问对人喽。老汉我就是马鞍山镇上最会打铁的人!”

    孙策闻言,仔细瞧了瞧这老汉,只见其双手粗糙,骨节粗大,似乎确实是经常打铁的样子。

    “哦,不知老人家贵姓啊?”孙策饶有兴趣的问道。

    那老汉微微一笑,开口说道:“免贵姓陈,名石头。”

    孙策点了点头,说道:“老人家可会炼钢?”

    那陈老汉闻言,眯了眯双眼,最终还是笑了笑说道:“老爷这是问对人了,老汉我的确会炼钢,百炼钢法和炒钢法都会那么一点!”

    孙策闻言,倒是有些吃惊,没想到这个其貌不扬的老头,竟然会炼钢。

    而且,如今最普遍的两种炼钢法他竟然都会。看来,果然是高手在民间。

    只见孙策微微一笑,对那陈老汉说道:“我是孙策,我打算重开马鞍山铁官,老人家可愿意出山?”

    那陈老汉闻言,一时间大惊失色。

    他显然没有预料到,站在自己面前的年轻人竟然会是这片土地的最高统治者。

    “请将军恕罪,小老儿刚才无礼了!”陈老汉忙不迭的跪下请罪。

    孙策拉起陈老汉,笑着说道:“老人家不必如此!”

    那陈老汉见孙策如此,赶忙说道:“将军但又吩咐,小老儿无所不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