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系统-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回来后儿臣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那里的普通老百姓冒险生命危险而要加入黄巾贼中呢?到底是因为他们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还是因为他们生活无着过不下去了走投无路了呢?

    不过,儿臣想来想去也想不通,所以这一次想借禁军出兵征讨汝南葛陂黄巾的机会,带着我东宫侍卫一起随军而行,彻底了解一下那些加入了黄巾贼的普通老百姓的想法,找到其中的原因,从而既可能瓦解黄巾贼的号召,也可以减少普通老百姓因生活困难而走上了与朝廷相对的道路。”

    刘辩早就想好了对灵帝的说辞,所以只是略稍思考了一下,就理清了思路,从容不迫地对灵帝说道,而灵帝听了之后想了想:

    “太子,你说得还是有些道理的,虽然朕在深宫之中,但是仍然也了解一些天下各地的情况,不是朕昏庸无能,而是深感无能为力呀。”

    “父皇英明睿智,天下谁人不知,只是身边有些小人弄权,蒙弊了父皇的视野,让父皇不能及时地了解到天下的情况,并做出有针对性的布置,所以才导致了事情的发生。儿臣愿意为父皇分忧,所以恳请父皇同意让儿臣这次随军出征吧。”

    “身为男儿,朕觉得能够随军出征进行历练也是应该的,不然的话总是长在温室里面,以后是难以经得起风雨的。不过做为太子,你乃是大汉之未来,如此随军出行实在是太过于冒险了,所以朕又有些不愿意让你离京呀。”灵帝似乎有些矛盾。

    “父皇,儿臣如果连一次随军出征都不敢,以后如何继承大汉基业呢?想我大汉高祖皇帝和光武大帝,他们都是半身军旅生涯,方才能够让大汉立国并传承四百年而不朽。如今父皇春秋鼎盛,皇弟协也逐渐长大成人了,既然儿臣遭遇意外,我大汉江山仍然有可继承之人,所以父皇不必顾虑太多呀。”

    “你说得也有道理,不过父皇问你,你这次出京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灵帝突然皱着眉头问道。

    “父皇,其实儿臣还有一个私人的原因,那就是想顺道去看看安置在颖川的那些难民,不知道他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了?还有那些在颖川为了保护儿臣而牺牲的羽林军将士,儿臣想去祭奠一下他们。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之前所说的,豫州距离洛阳非常近,可是说是洛阳东边的屏障,如果连这么近的地方都有那么多的黄巾贼,那么整个天下各处到底有多少黄巾贼呢?也许各地的官员根本不敢将实情呈报上来,因为他们害怕朝廷的处罚,甚至是有些州郡的大臣为了自己的私欲,都有可能与黄巾贼沆瀣一气互相勾结。如果我们不了解实际情况,到时候恐怕天下的事情会到难以收拾的地步呀。”

第102章 102、大臣反对() 
听了刘辩的话,灵帝久久地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才对他点了点头:“朕明天会下旨让你随军出征的,但是你只为监军,军事方面的指挥还是由二位禁军的校尉负责。同时东宫侍卫要全部带上,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让大将军何进派些羽林军保护你。”

    “多谢父皇关心,不过儿臣相信有我的东宫侍卫保护儿臣就足够了,此外沿途各郡县还有一些官员和民兵,相信他们也会派出人手来负责儿臣的安全的。”

    看着刘辩离开御书房的背影,灵帝叹息了一声,他感觉到自己的这个儿子半年来似乎已经完全长大了,虽然身影看起来还很瘦小,但是给人的感觉却非常沉稳。

    第二天朝堂之上,灵帝在各位大臣奏报了各种各样的事务后,当着众大臣的面下旨道:“此次派遣禁军围剿汝南葛陂黄巾,朕准备让太子刘辩随军出行,全体东宫侍卫负责保护太子的安全,当然禁军也要抽出部分人手保护太子,诸位大臣觉得如何呀?”

    “圣上,此事万万不可。”在灵帝的目光下,最先站出来反对的是车骑将军何苗,当然他也是看大将军何进的脸色行事的。

    “何将军,有何不可呀?”

    “圣上,太子乃千金之躯,如何能够受此颠沛流离之苦呀?何况这并不是普通的出游,而是要参与剿灭黄巾余贼,行军打仗之事,太子殿下还没有成年,怎么经得起军旅生活的折腾呢?”

    “呵呵,车骑将军多虑了,上次太子就曾经负责过护送数万难民到颖川安置的事情,他也是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虽然遇到了黄巾余贼,但是却有惊无险。此次虽然让太子与禁军随行,但是太子只在后方监军,并不参与具体的剿贼行动,也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危险的。”

    “圣上,微臣也认为此事不可呀。”谏议大夫刘陶也站了出来,“太子殿下身系大汉的未来,身份尊贵,轻易不能离开京城去冒此危险,还请圣上收回成命吧。”

    “刘爱卿所言也是有理的,不过太子殿下身为男儿,难道连一点领军的勇气和胆量也不能有吗?想本朝高祖和光武大帝,他们谁不是在军旅之中渡过了半生的,做为太子殿下岂能连这一点勇气也没有?”

    “圣上说得对,小臣倒是支持太子殿下随军的,毕竟太子殿下年纪渐长,秦代的甘罗十二岁就已经封相挂帅了,太子殿下已经十三四岁了,别说只是随军出征,就是率领大军也应该不在话下了。所以,既然太子殿下主动要求要随军出征历练一翻,我们做臣子的当然应该支持了,毕竟太子是我们大汉的未来,谁不希望太子以后能够才能出众,可以更好地管理大汉江山呢?”

    随着灵帝的话,中常侍张让等人站了出来,支持起了灵帝,也相当于是支持起了太子殿下,不过这让一些朝廷大臣更加激烈地反对了。

    尚书卢植拱手而道:“圣上,太子殿下的用心是良苦的,但是再怎么说他还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对于军旅之事知之尚少,而且体力也不如成人,恐怕在行军之中有什么闪失,那将是大汉的巨大损失,所以还请圣上慎重啊。”

    “尚书大人说得不错,太子刘辩确实还年少,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更需要煅练,你们觉得太子要煅练成长,是在禁宫之中更快一些呢,还是让他外出经历一些事情快一些呢?”

    中黄门侯览也站了出来,接着尚书卢植的话说道,而且说得振振有辞,仿佛他是完全有太子着想一般,而其他一些大臣听了,双眼冒火一样瞪着他们。

    “太子殿下如今有蔡大学士教导,自然能够快速地成长起来,难道非要领军打仗才能够成长吗?我们圣上并没有过从军的经历,可是仍然英明圣达,难道你们的意思是说圣上成长得不够快了?”

    司徒陈眈指着中常侍这些人反问道,立即说得他们哑口无言了,因为他们不可能反驳,无论怎么反驳似乎都对灵帝不好交待呀。

    “陈大人,难道你不知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当初圣上成长的时候,天下并无如此之多的刀兵之事,所以他在朝廷之中向先皇学习,同样能够成长起来。而今之世,天下一些地方盗贼横行,太子殿下以后若要当国,必然会面临着这些情况,所以他要随军出征,多了解一些天下的情况,这难道有什么不可以的吗?”

    太尉张温却是从另一个方面来指责了陈眈,一时间朝堂之上,三公九卿争论得非常地激烈,不过大将军何进却并没有发言,过了一会儿,灵帝才阻止了众大臣:

    “各位休再争执了,此事其实是太子殿下自己提出来的,所以朕与皇后皆已经同意了。不过听了大家的一些意见,觉得大家说的都有道理,所以好坏都有,上次还难以预料。大将军,你一直没有发言,不知道心里面是怎么想的?”

    “圣上,既然太子殿下自己有些煅练自己的想法,而且圣上和娘娘都已经同意了,微臣自然是没有意见的。但是,微臣听说朝廷之中,有一些人包藏祸心,支持太子殿下出京其实是没有安好心的,所以微臣愿意派出一千羽林军保护太子殿下的安危。”

    “呵呵,大将军不用麻烦了,太子殿下已经决定只带他的三百东宫侍卫随军出征,朕也问过他了,他说不需要羽林军护送,毕竟羽林军还要负责京畿重地的安危。朕相信有了东宫卫队和二营禁军将士保护太子,加上沿途各郡县的官员和民兵,太子的安全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既然圣上如此说,那微臣就不派羽林大军了,不过臣麾下的箭神黄忠,上次曾经与太子殿下一同去过颖川,与太子比较熟识,不如就让他陪着太子一起吧。”

    “这就大将军自己去问问太子吧,他要是愿意收下就会收下,他要是不愿意收下朕也不能强迫他的。”

    “微臣在这里还有一句话,希望某些心怀鬼胎的家伙给我老实一点,若是太子殿下少了一根汗毛,到时候休怪本将军不讲情面了。”何进还是很怕十常侍对刘辩下手的,所以他转身望向了十常侍,恶狠狠地盯着他们一字一句地说道。

第103章 103、出征() 
面对大将军何进的强势,十常侍没有正面对抗,他们在心中冷笑着,无论大将军何进怎么威胁,他们想做什么还是会照样做的。

    而灵帝自然知道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之间有着矛盾,不过他正是要利用十常侍来牵制大将军何进,同时他也没有想到十常侍居然会对太子刘辩有着极大的排斥,所以没有管双方之间的争斗。

    “既然连大将军都不反对了,那么大家也不必多虑了,我相信太子刘辩能够处理好这一次的事情,安全归来的。”

    灵帝虽然这样说,但是在刘辩出征之前,他再次将刘辩传进宫来,在御书房与他长谈了许久,叮嘱了他许多事情,特别是他的安全。

    刘辩感觉得出来,这个便宜的父皇对现在的自己印象已经完全不同了,他是真正地在关心自己了,把自己当成了他的接班人来培养了。

    “父皇你放心吧,有着父皇的龙威加身,儿臣一定能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

    “嗯,凡事要小心谨慎,东宫卫队不能离你左右,距离禁军与黄巾贼的战场尽量远一点,千万别参与到战场上去了。”

    而对于大将军何进派来的黄忠,刘辩也婉言谢绝了,因为黄忠还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刘辩需要他在羽林军中尽量地拢络一批羽林军中下级军官,给予了黄忠大量的金钱等物。

    而一旦有愿意忠心于太子刘辩的,经过刘辩的确认对自己的忠诚度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就能够得到刘辩传授易筋经和其他武学,暗中提升他们的实力,然后让他们慢慢地在羽林军中培养亲信,逐渐渗透到羽林军的南北二军京畿五营之中等到刘辩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倒向刘辩的。

    同样,在禁军之中甘宁等人也是如此进行的,只不过禁军之中的行为要更加地谨慎一些,免得惊动了蹇硕等人就麻烦了,但是同样有许多加入禁军的难民子弟投向了太子刘辩。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挑选,刘辩身上的功勋和信仰又花得所剩无几了,主要是用来给那些有潜力的手下提升实力去了,包括影卫的三十二人,东宫侍卫、禁军、羽林军这三支军队中的手下,如今已经有上百人得到了系统的灌顶了。

    虽然刘辩花费了三四万的功勋信仰点,但是他并不心疼,因为他知道只要这上百名年轻有潜力的手下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