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朝汉月-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镁褪侵芯秃缶退忝挥凶蟆⒂伊骄呐浜稀R沧愎缓陀鹆制锞嵘弦换幔 

    ……,……

    魏朝的羽林军,前身是四方四维八部众中拓跋本部的武力,向来由宗室掌握,是皇帝亲征时的扈从。也是倾国出战时的主力中军。孝文帝和之前的诸代帝王,都有亲征的传统,如太武帝拓跋焘,十五岁时便率军北征。击破进犯的蠕蠕军队;孝文帝亲政后,也多次亲征南朝。拔其沔北五郡,置为荆州。最后还病逝于南征的大军中。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支军队都是jīng锐中的jīng锐,战力强悍无比。

    可是,孝文帝汉化之后,国中渐渐养成重文轻武之风,原为军中骨干的上层贵族更是骄奢yín逸,沉湎于京师繁华,因此羽林军的地位大大下降,战力也急剧衰落了下去。除此以外,宣武帝和孝明dì dū是幼年继位,都没有亲自出征过。特别是孝明帝,一直被胡太后、元乂等人架空着,比傀儡好不了多少,而且在位的十数年间,政争、天灾和叛乱此起彼伏,国势渐渐衰弱。在这种情况下,别说亲征,连大规模的战事都承担不起,到了最后几年,六镇扰乱河北时,孝明帝几次下诏亲征,结果不是受到胡太后的阻扰,就是被财政状况所限制,最后都无疾而终。

    没有亲征和大规模战事,羽林军就没有用武的机会,渐渐的成为了摆设。直到邢杲叛乱,陈庆之趁机北伐,羽林军才再次得到出战的机会,主力随上党王元天穆出战青州,另外两万人拔于济yīn王元晖业麾下。可是,这两万羽林军依城而守,占尽地利人和,居然挡不住陈庆之的七千人,而且一战而溃,全部跟随元晖业向北海王元颢投降。

    由此可见,魏朝羽林军的战力,已经衰落到了何等地步!周惠敢于以步军对抗羽林骑军,也主要是鉴于这样的事实。

    腊月二十九rì的下午,除夕大朝会结束之后,元子攸率领一众朝臣来到西林园御苑,参观今年的岁末傩祭。这个时候,六千羽林骑军和六千郡兵都已经准备就绪,其中羽林骑军身着魏朝的黑sè戎服,列于御苑北面,排出攻击阵型;六千郡兵按地域方位分为四队,每队一千五百人,分别身着象征东、南、西、中四方的青、赤、白、黄四sè戎服,分别担任南军的右、后、左、中四军,皆作防御之势。中军自然是河南府的郡兵,由从六品宣威将军、河南郡尉王建统领;周惠的阳城郡在司州南部,因此与一千河南府郡兵身着赤sè戎服为后军,本人身为从五品折冲将军、阳城太守,同时兼任整支步军的统帅。

    天子驾临,自然有一番盛大的礼仪。这岁末傩祭,也是耀兵示武的盛观,而且已经延续了六十余年,形成了一整套的常制,其间的排场却也不必细说。等到告祭完毕,随着大鸿胪寺的命令下达,岁末傩祭正式开始。

    顿时之间,主阵台前钟鼓长鸣,两方将领皆带上面具,上马指挥各自辖下的军队。等到钟鼓声一变,各军纷纷扬起旗幡,手持军械,随钟鼓的节度迭次经过主阵台,在天子及朝臣面前演练跪起前却、周回转易诸般变化。这是诸军rì常cāo练的内容,难度不高,即使郡兵也能应付得来,诸军在各自将领的指挥下,也各自完成了这些演习内容。

    和其余诸队相比,周惠这后军的演练斌不算突出。这是很自然的事,他麾下的五百郡兵,毕竟是重新召集起来的,训练的时rì不长,而且和其余一千河南府郡兵的配合也不甚默契。可是,这支郡兵却颇有特点,其中的大多数人都居住在山岭附近,擅长林间狩猎,弓术都非常可观。是以周惠在编制后军时,将他们全部划为弓兵,而且每人都额外带着数支木制短矛,用来在关键时候打乱敌方的阵型。其余的一千郡兵,除人手一支长戟外,每两人还共同负责一面大盾,可以排出严密的盾墙,作为整支步军的第一道防线。

    很显然,周惠为了对抗羽林骑军,还是有针对xìng的作了一番布置。至于这些布置是否能够奏效,那必须由接下来的实战演练来回答。

    》vid/《

    。。。

第八六章:府户立军(三)() 
完成阵列演练,各军纷纷回到阵地,恢复了南北对峙的格局。接下来,实战演练偏要开始了,代表礼乐的钟声骤然停下,代表征伐的角声凄厉的响起,而鼓点也由舒缓变得格外急促。在这鼓角声中,众将士尽皆齐声大呼,声音响彻整个西林园御苑。与此同时,两方主将也摇动军中旌旗,指挥麾下的各军调整阵势。南方四军依然排出防御阵型,由左、中、右三军平列在前,各自支着长枪,保护军营内带着纛旗、旌旗的后军。北军则排出攻击阵型,由两千人居中为主力,其余四千人分为左右虞候、左右厢四军,分列于中军的四维,也即是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个方向。其东、南、西、北四方皆留出通道,方便主力中军整队出击。

    这两方排出的阵势,也正符合南北两朝的布阵习惯。南朝沿袭晋制,上军两千,中军千五,下军一千,故南军以一千五百人为一军;北朝起于代北游牧部落,因而每军便是一个单独的千人队。南朝以步军为主,主将一般不亲自出击,而是留在营中以纛旗、旌旗节度诸军;而北军的主将常常身先士卒,其所率的中军便是主力jīng锐,用来当作整个战局的决定xìng力量,如当年道武、太武、孝文等皇帝亲征时所率的拓跋本部骑兵、台军羽林骑军便是。

    按照最初的傩祭制度,南北两方应依着正式战局。由各自的前锋、偏师对决。按胜负决定主力作战的地点;其后才会进行主力决胜,由北军骑将率各军出阵挑战,南军步兵更进退以相拒击,待北军占据南军军营即告结束。**然而,到了最近这些年,由于重文轻武的风气,傩祭的实战演练也简省了许多,一般是由北军的中军主力出击,直接“击垮”南军防御取胜。这种演练方式,已经毫无实战的味道。不过是取个热闹吉利罢了。也难怪夏侯敬去通知周惠时,还想着要提醒他,让他随意派个幢主去应付。

    可是,周惠既然打定了主意。又以从五品折冲将军的高阶身份参与其中,取得整支南军的节度之权,自然不会甘于当作陪衬,以己方的百般狼狈来衬托对方的英武善战。看着对方的中军离营而出,他沉着的挥动旌旗,指挥王建的中军向前进发。然后,他叫来指挥后军盾兵的、后军弓兵的田颖和黄嵩,最后一次交待道:“咱们的计划,可都记住了么?”

    “记住了!”两人大声应道。

    “好!”周惠点了点头,“你俩各回本部。依计划行事!”

    ……,……

    北军的两千中军骑兵缓缓行进着,到越过两军的中线时,整支骑军渐渐的加快了速度,准备向南军发动冲锋。然而,当他们冲到南军前面约六七十步的时候,对方营中忽然飞来两阵箭雨,当头落在前排骑军的头上。这突如其来的打击,顿时令众人大感愕然,不约而同的放慢了步伐。等待自家主将的命令。有些被南军shè中的倒霉鬼,甚至还破口大骂起来。

    这些shè来的箭支,虽然都去了箭头,没有什么杀伤力,可他们也都只穿着布甲。被箭支打在脸上身上还是很疼的。

    领军的北军主将却也愣了。按照这些年的惯例,南军不是应该一触即溃的么?怎么还以弓箭阻击他们?而且郡兵向来散漫。这时候怎么这般敬业?还有,如今己方骑军已经失去了速度,也没有足够的加速距离,还要不要继续向南军发动进攻呢?

    看着突前南军所排出的整齐枪阵,北军主将心中很有些犹豫,于是回过了头,望向天子和群臣所在的主阵台,希望能得到一些提示。

    就在这个时候,突前南军忽然向两边一分,让出中间通往军营的道路来。北军主将顿时大喜,这些扮演南军的郡兵,还是很守规矩的嘛!他立刻令麾下众人继续进军,沿着突前南军让出的道路,直接冲向南军的大营。

    然而,才通过了大约一半,南军大营中忽然摇动旌旗,一支千余人的军队冲出军营,在军营面前排起了数道盾墙。在各盾的缝隙之间,还伸出密密麻麻的木制长戟,宛如受到挑衅的刺猬似的。这样的阵仗,顿时让北军大惊失sè,再次停了下来,以免撞到这盾墙戟阵上面。

    不仅如此,在盾墙戟阵的后面,还飞出了一支支短矛。这些短矛比弓箭的距离近,但是攻击力却更强,让盾墙当面的北军骑兵胆寒不已。好在这些短矛并非针对他们,而是shè向还未入阵的后续部队,逼得他们不得不退后离开。而原本退向两边的突前南军便趁机合拢,一部继续排出枪阵防御北面,一部转身持枪进逼,将先行入阵的数百骑包围在四支南军中间。

    被枪阵、盾阵四面包围,又失去冲刺转圜的空间,北军骑兵已经落入南军的圈套之中,即使真心想要反抗,也很难突破数千人的包围,何况这只不过是傩祭的演练?于是,当周惠摇动旌旗,令左、右两支长枪军向中间发动进攻的时候,陷在阵内的北军纷纷下马,向南军弃械投降。

    此情此景,虽然是在预料之中,但周惠依然十分感慨。这羽林骑兵,居然已经退化到了这个地步!昔rì随孝文帝兵不血刃取得沔北五郡的威势,随中山王元英击破五十余万梁军的武功,如今已经是荡然无存,只剩下被京师繁华掏空了的躯壳和jīng神,以及被陈庆之一鼓而下、两月间先后降于元颢和尔朱荣的巨大屈辱。

    在震天的欢呼声中,周惠离营进入阵内,令人把北军主将押到身前。北军主将自然极不服气,他一把摘下傩祭面具,大骂南军不守规则,使jiān计诱他们入圈套,还声言要禀明天子,将南军诸将全部下狱治罪。

    “不用你去禀明,我现在就和你去天子面前分说。”周惠呵呵一笑,令人把这北军主将绑了,押着一起前往主阵台前。(未完待续。。)

    s

    。。。

第八六章:府户立军(四)() 
主阵台上的天子及朝臣们,鉴于往年傩祭的惯例,原本并未将这实战演练放在心上。当看到突前的南军主动让开道路,放北军主力攻击大营时,众人都以为南军即将依例败北,而傩祭也行将圆满结束。然而,南军却忽然以短矛投刺截断北军骑兵,并且将其先头的数百骑困于阵内,生擒担任北军主将的左中郎将、通直散骑常侍元劾。这样一番变化,让众人一时间尽皆愕然。

    不等元子攸发话,大司马、城阳王元徽已经遣备身侍卫前往钟鼓台,召大鸿胪卿琅邪王皓来见。王皓见到天子身边的备身侍卫,自然明白是要讯问北军失利的事情。然而,他哪知道南军为什么忽然发力,将北军困于阵中?可是上命难违,他在无奈之下,也只能随备身侍卫一同前往主阵台,心中一边痛骂担任南军主将的折冲将军、员外散骑常侍周惠,一边想着如何应付天子的问询。

    与此同时,周惠也押着北军主将过来了。想起这周惠素rì的作为和名声,王皓心中一动,向备身侍卫说道:“陛下yù询之事,本官大致能猜到一些。此事除鸿胪寺之外,也和演习的两军主将有关,烦请将军稍侯片刻,待他二人和本官一同前往谒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