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朝汉月-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允宣兄要捐献自己的私财?”夏侯敬更加惊愕。他知道,周惠自家的家底颇丰,这几个月更是靠酴釄酒赚了不少布帛,俨然为京师之中的新晋富室。可夏侯敬知道,这一切来得并不容易,无论是为了摸索工艺,还是为了推广名声,周家都付出了不菲的人力、心力和钱粮,他现在却要将这些收入都捐出去?

    “是啊!”周惠点了点头,“正所谓一叶知秋。朝廷政局如此,用人如此,恐怕无力收拾乱局。这样的情势之下,积聚再多的钱粮又有什么用?一旦发生纷乱,反倒会招来觊觎,自取祸乱……当rì南军攻下荥阳时,尔朱世隆沿途纵兵大掠,我家受损尤为惨重,人财两失,这不就是现成的范例么?”

    说完这句话,周惠忽然一愣,心中忍不住想起一个人来:rì后的北齐高祖神武帝,现任晋州刺史、铜鞮县伯高欢。

    当初高欢为怀朔镇函使,某一次送信来洛阳,恰好碰到征西将军张彝之子、尚书郎张仲瑀向朝廷上奏,求铨削选格,排抑武人,不使豫清品,结果引得宿卫羽林军sāo动,聚众千余围攻尚书台,还焚烧张彝之宅邸,致使张彝父子重伤身亡。而朝廷和胡太后担心羽林军作乱,并没有怎么追究,还发布大赦以安宿卫军之心。于是他回到怀朔镇后,立刻倾尽他正妻娄昭君带来的嫁妆,结交镇内及北地的豪杰,并且对亲友说:“朝廷为政无道,恐怕迟早有祸事发生,这些财物留着有什么用?”(未完待续。。)

    s

    。。。

第七九章:阳城立足(二)() 
这件事情,史书上记载得非常清楚,并且还断定高欢“自是乃有澄清天下之志”。对于这种说法,周惠心中颇觉不以为然。须知人的志向,往往是随自身地位而变化,或者逐步破灭,或者水涨船高,不可能脱节太多。即便是要“澄清天下”,也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向上攀登,否则的话,便是好高骛远,无法成事。

    最典型的是三国时的曹cāo,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很明白的阐述了自己的志向历程,“始举孝廉……yù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yù为国家讨贼立功,**封侯作征西将军”;“后领兖州……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于是便有“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之言,并退还天子加封的三县共两万户封邑。直到后来彻底统一北方,建立偌大基业,他才有了改朝换代之心,却也没有自己动手,而是暗示身边的近臣道,“若天命在吾,吾当为周文王”,从而把事情交给嗣子曹丕,自己依然保持着汉臣的身份离开人世。

    那么,自己的志向又是什么呢?有如今的资历、人脉和名声,还有对历史脉络的把握,担任阳城太守不过是个开始,之后的南中郎将甚至一州刺史都不算困难。可是,这些不过是经营自身的名位罢了,自己若是汲汲于这些东西,扭曲了自己的心xìng和旨趣不说。与自己向来鄙薄的那些趋炎附势、争权夺利之人又有多大区别?

    作为一个后世人,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到底要为什么而努力?要追求什么,要做些什么,才算是不负此生?

    周惠想着这个问题,忍不住有些痴了。

    ……,……

    略带恍惚的把夏侯敬送出门外。周惠定了定神,将长兄周恕请到了后堂,说起了捐献家财之事。不出他的意料。周恕立刻表示反对,并且举出大量事实,力陈这段时间来的种种艰辛。希望周惠不要意气用事,让一家人的努力付诸东流。

    然而周惠却早有定计,还专门准备了一番说辞,自然不会被周恕劝服。他很恳切的对周恕说道:“阿兄,我知道你的辛苦,家中赚到这些资财,也大半都是靠着你的经营之力,因此我很理解你的心情。可是,这些资财不会白捐,按照朝廷惯例。定然要赐下一个没有封邑的散爵,以示对咱家的褒扬。这个散爵,咱们俩都不领,留给伯父接受,让伯父的晚年增加几分光彩。身后也多几分荣耀,即等于是咱兄弟俩为他老人家尽一份孝心啊!”

    周惠提到尽孝,周恕立刻无话可说了。尽孝乃是大义,他如何能够出言反对?更何况,他身为人子,也非常清楚自个父亲的心思。他那位老父亲。向来以名门之后自居,时刻想着光耀门楣,若是知道能换来一个散爵,别说是捐出家中的这些资财,恐怕连他老人家的残命也可以舍掉……

    眼见周恕的态度有所松动,周惠趁热打铁,语重心长的劝道:“阿兄,钱财并不是积蓄和节省出来的,该花的还是要花。与其节流,不如开源……当初咱家遭到兵灾,铸钱作坊被毁,情形是何等的艰难?然而这酴釄酒一酿成,资财不就滚滚而来了么?”

    事实上,当时家中遭难后,若非周惠请杨昱向元颢进言,免除河南府和荥阳郡的租赋,接着他本人又出仕南军,送回来一季禄米,恐怕家中就要闹起饥荒来。如今周惠虽然不提他自己的贡献,周恕却是了然于心。想到这堂弟智略出众,向来事事为家中着想,而自家能有今rì之势,也多半是靠了这堂弟的经营,他尽管万分舍不得这两个多月来的心血,却也咬了咬牙说道:“一切听凭你安排就是!”

    “好!有阿兄这句话,我就放手施为了!”周惠喜道,“不知家中现有多少资财?”

    “大约有两千八百余匹绢布,其中有近两千匹已经换成新黍,计有一千七百余石。”周恕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居然这么多!”周惠有些惊讶。他向来不管账面上的事情,原本以为这两月工夫,最多能够积蓄千余石新粟,没想到酴釄酒这么好卖,这么好赚。不过,想想酴釄酒每斗近十匹的利润,他心中立刻释然了,很快在心中计算起来。一石新粟,也就是四钧,合一百二十斤。舂成粟米,以斛计量,一石大约可得米三斛,那家中这些新粟,也就相当于是五千余斛粟米,这么大一笔粮食捐献出去,已经能够换得一个散子爵,想必会让伯父非常高兴,并且支持他接下来的行动。

    周家自己有舂米作坊,但是规模不大,也就刚够处理自家那三百余亩田地的收成。如今时间紧迫,他只能把这些新粟运到城东租场,直接从官坊换出黍米来。至于其中的高额费用,他也顾不了那么多。

    毫无疑问,这些粟米捐献出去,不过是在司州仓曹账簿上记录一笔,然后就会全部拨给阳城郡,冲抵一部分应由州府下拨的钱粮。这笔钱粮,足够让周惠把那数百号郡兵安抚住,暂时渡过这个年关。

    然而,如果司州牧、城阳王元徽扣住剩下的钱粮布帛,郡中依然难以支撑。毕竟郡中明年没有租赋可收,只靠郡中那些公廨田的收成,拖到明年新粟成熟的时候,也没办法补上缺额,即使算上他本人的十顷太守田也不够。更何况,他还想养一支jīng锐郡兵,应付明年即将到来的变乱呢!

    好在周惠已经想到了主意,那就是招纳流民屯田。

    根据周惠所知,阳城郡未设立时,境内原为颍阳、阳城两县,县中基本以府户为主,青壮常年随桓晖、桓叔兴兄弟俩征战南线,人口繁衍极慢,自落户以来的二三十年间,基本只维持在原有的水平。因此,这两县还有许多荒地,又地处颍水上游,足够开垦出不少良田来。

    三年之前的孝昌二年,朝廷在颍阳、阳城置郡,又分阳城新置康城县,本来就是为了就近安置河南府流民,只可惜国家连年多事,原太守也十分废材,因而一直没有什么动作,如今正好由周惠来大展拳脚。(未完待续。。)

    s

    。。。

第八〇章:阳城立足(三)() 
两rì之后,周惠将廷尉寺的公务交接完毕,又上了一封奏疏,向朝廷捐献五千斛粟米,冲作阳城善后之费。元子攸大为感动,再次召他入宫陛见,温言嘉奖了一番,并且许以巩县子的散爵。周惠立刻奏请天子,以尽孝为由,把爵位转授给家中的伯父,并且豪言道:“微臣年方弱冠,又蒙陛下拔擢,正是大有作为之时,当为陛下建功效劳以取封爵,何必领这输粟之功?”

    “卿有这等抱负,朕心甚慰!”元子攸频频点头,脸上笑意盎然,“这番话朕是记住了……朕听说,当rì庶人颢兵进京师,卿曾编练府户军赴援荥阳,立下过一些战功,可见颇有练兵之材。如今朝廷将有事于关中,忠臣良将,大有用武之处,卿在阳城安抚住那些府户后,可依旧编练为军,以备他rì建功之用。”

    “微臣恭领陛下圣谕!”周惠立刻应道。

    看来,天子并不希望由尔朱一党单独主导关中征伐,希望河南也能分润部分功劳。可据周惠所知,到了明年年初的时候,关中万俟丑奴叛党由于乏食,就会大肆侵扰关中大行台长孙稚控制的残余地区,让朝廷不得不派兵平叛。这匆忙之间,别说是元子攸,就连尔朱荣都有些措手不及,因此尔朱天光西进之初,兵力和军资都是极少,堂堂骠骑将军、广宗郡公,直辖兵力居然只有区区千人,而元子攸则只能发洛阳以西路次民马配给军中。并派亲信杨侃晓谕赤水蜀贼,让他们向朝廷投诚,输送军马。

    也就是说,周惠想要赶上这次关中征伐,就需要在两三个月内处理好阳城的善后事务,并且编练出一支jīng锐兵力出来。这么逆天的事情,他自认无法做到。所以只能辜负元子攸的美意了。不过,元子攸的这个口谕,却给他打开了方便之门。让他可以放手行事。

    如今制约周惠的,只剩下了钱粮的问题。毕竟他召集流民屯田,至少要等到明年才有产出。这期间的大半年时间内,他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供养流民,还要负责筹措种子、农具、耕牛等以供屯田之用。

    钱粮从哪里来?还是要在酴釄酒上想办法。这一次,周惠寅吃卯粮,将明年的酴釄酒预售了出去。

    他吩咐周惠在酒肆外贴出公告,又在京师中广发消息。由于周惠赴任阳城,洛阳城南伊水酒肆即将停业,今后的酴釄酒,主要采取预售的方式,若有需求。可先预付六成订金,然后视取酒时间支付余款,取酒时间越迟,则支付优惠约大。至明年chūn季取酒,售价优惠一成。只需补上三成的未结款项;夏季取酒,补上两成;秋季取酒,补上一成;冬季取酒,则以订金冲抵售价,余款全部免除。而到了预定取酒时间,伊水酒肆将直接送酒上门。

    如此出售方式。完全是凭借周惠的信用。好在这个时代商人的信用颇高,而周惠在洛阳也算颇有声名,仅仅是弃官报恩那一件,就足以让人对他的品格和信用抱以期待。

    虽然是这么说,但如此出售方式毕竟乃周惠首创,众人都前所未闻,免不了心怀犹疑。两三天之内,都没有任何人前来支付订金,让周恕心中十分焦虑,而周惠也趁着筹划运送五千斛粟米,以及征辟田颖、谢邦两人为属官的余暇,暂时留在京中。

    到了第四天,终于有人前来下单了。来人正是之前请周惠多酿些酒的宇文博,他拖着三车绢布,大张旗鼓的前来城南,当场预定了五十斗酴釄酒。这样一番动静,终于让周惠兄弟俩松了口气,也对宇文博感激涕零,将他请入雅间招待。

    打开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