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朝汉月-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景此情,让寇炽气得几乎当场晕厥。却又毫无办法,只能由着几名亲兵架着他离开,将中军营帐和中军大旗丢给申屠纥逻。

    申屠纥逻自然不会客气。他拔出营帐外的火把,随手点燃了寇炽的中军营帐,然后一声厉呼,挥起铁棍砸断了中军大旗,大声向周围的士卒喝道:“寇炽已经伏诛!你等还不速速退去的话,就和这中军大旗一般下场!”

    他的呼喝声极为响亮,即使在一片混乱中也传遍了大半个军营。许多士卒下意识的往中军大营的地方望去。果然看见营帐已经起火,明亮的火光之中,帐前中军大旗轰然倒地,为申屠纥逻的话做着最直观的注脚。

    霎时之间,整支军队的军心彻底崩溃。众人纷纷放弃营帐,争先恐后的沿关道往州城方向逃去。寇炽原本想表明身份,揭破申屠纥逻的谎言。重新收拾崩溃的军心,却被手下的幕僚李言鼎强行谏止:“四郎主,咱们的军心本就不稳,经此一乱。事情更不可为,还是算了吧!现在表明身份,不仅难以收拢多少士卒,反而有可能成为敌骑的目标,赔上自己的性命。”

    寇炽想了想,还真有这个可能。从敌人放出关内骑队、直冲他中军营帐的行动来看,要么是把他当成了第一目标,打定了擒敌先擒王的主意,如今也会继续攻击他;要么就是计高一筹,料定他会立旗聚拢受惊军士,那他现在表明身份,难保不会落入对方的算计之中。

    明白了这一点,寇炽忍不住心惊肉跳:“那该怎么办?趁夜赶回州城吗?”

    “也只好如此了。到了州城,就算指挥不动那一部郡兵,至少能够安定下来,收拢这些溃散的士卒。”李言鼎点头应道。

    情势到了这个地步,他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主张。

    于是一行三十多人聚拢成团,借着昏暗的月色,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州城赶去。然而,才走了十余里,前头的溃兵忽然停止了前进,成群结队的聚在路边,乱哄哄的议论着什么。寇炽心中大感奇怪,随意的找到一群议论着的溃兵,令身边亲兵向他们打听消息。

    夜色中视线不明,溃兵们并未发现这三十多人的特殊,只以为也是一般的溃散同袍,很随意的回答道:“听说前头有州城的兄弟过来传讯,说使君和王都督、谢参军已率府户军进入州城,将城中千余兄弟收至帐下。他们还说,王都督发布将令,饶恕咱们郡兵擅自离郡、攻打州城和鲁阳关的罪责,令咱们随府户军收复襄城故里。还有,若咱们把寇府君捉住的话,还可以立功受赏呢……现在大家都在议论这件事情,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就连寇府君也生死不知,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咱们忙了这半天半夜,人也都累了,所以干脆先歇下来,等待前头的确切消息,或者看寇府君是不是还活着,有没有什么命令给咱们。”

    听到这个惊人的情报,亲兵不敢怠慢,很快汇报给寇炽。寇炽半晌作声不得,心中进行着剧烈的挣扎。这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众士卒到底作如何想法?是相信众士卒的忠心,趁机将他们收拢,继续前往州城呢?还是立刻逃往别处,以免遭到被府户军攻击、被郡兵反水抓捕的厄运?

    “四郎主,咱们还是先离开吧!”李言鼎看出寇炽频遭打击,刻下正在彷徨,恐怕很难重振旗鼓,心中已先行萌生了退意,“以现在的情况,即使州城完好,还能够收拢士卒,也不可能挡住府户军的反攻。”

    寇炽有些茫然的转过头,下意识的向李言鼎问道:“离开?去哪里?回顺阳吗?”

    “咱们手中没有力量,回顺阳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李言鼎摇头否决了寇炽,目光望向了东南方的山岭。重重的山岭之外,是由寇炽堂弟、征虏将军寇朏之担任刺史的东荆州,“依属下之见,不如去东荆州找七郎主!让他和豫州元都督联络,以襄城郡的控制权为酬劳,一起率军攻入广州,支援顺阳本郡!”

    e

因极为重要的个人要务,暂停更新数日() 
是户口的问题。因公司的不道德行径,户口迁移证过期且丢失,目前是黑户状态。经过近半个月的澄清、调查和折腾,总算找回了当初的迁移证存根,并且补办。现在准备迁回原籍,必须在一个月内办妥,所以暂时无法更新。请见谅!

    好在本书刚刚告一段落,希望不要下架,能够继续收藏最好。目前是9550收藏,将要破万。哎!

    顺便发下原始大纲的人物设定,大家有兴趣不妨讨论几天。。。

    人物介绍:

    祖(七庙):

    周宾:始祖元皇帝,始迁祖

    周鲂:显祖襄皇帝,功

    周处:肃祖烈皇帝,功

    周硕:孝宗简皇帝,存祧祖

    周骐:世宗献皇帝,承祧祖

    周鉴:恭宗昭皇帝,祖追崇

    周析:敬宗穆皇帝,父追崇

    同:

    周恕(496—?):字允度,巩县子、巩县侯、河南郡公、郑王

    周慈(500—?)

    周惠(509—?):字允宣,主角。阳城县伯、阳城县公、阳城郡公、夏国公、皇夏太祖。

    周念(521—?):

    周思(523—?):

    周愈(525—?):字允和(待定)

    周息(528—?):字允宁,乌程侯、义兴郡公、吴王

    周忠(504—?):字允恭,鲁山县男、鲁山县子、鲁山县公、鲁阳郡公、应国公、应王。

    眷:

    元明月(508—?):京兆王元愉(488…508)之遗腹女。

    宇文灵吉(520—?):宇文洛生之女。

    沈容华(540—?):梁通直散骑常侍、都官尚书,领羽林监沈重之女

    申屠迦娜:

    尔朱秀容:

    卫清秀:

    子(主要四人):

    周诤(532—?):明月之子,字正言,小名摩珂

    周谨(535—?):迦娜之子,字正行

    周谌(538—?):灵吉之子,字正德,小名善念

    周谆(559—?):容华之子,字正道

    女:

    周秀洛

    周秀伊

    周秀汝

    周秀颍

    周秀淮

    孙:

    周经:字元济

    周纬:字元规

    周纪:字元祀

    周纲:字元常

    w

第一百三十六章:天时天意(一)() 
鲁阳郡鲁山县州城之中,王建、谢邦两人因着王三泰的引导,得以和执勤的幢主罗威搭上联系,并且在他的接应下顺利入城,将城中的千余郡兵全部收复。两人安顿好这些郡兵,得知寇炽前往攻击鲁阳关,又特地派人前去招谕他麾下的士卒,以减轻关城中梁宇及申屠纥逻的防守压力。

    他们却没想到,据守鲁阳关的众人超常发挥,居然将寇炽所部击溃于关城之外。那些溃退的士卒,或者是走投无路,或者是早有投效之意,或者是被他俩的招谕条件所吸引,纷纷加入到他俩的麾下。

    这样的形势,比王建之前预计的还要好。尽管两个人为此忙得无暇休息,大半宿都没有合眼,可他们却毫无疲态,还因此萌发出好一番壮志,打算即刻东下襄城,一鼓作气的将元崇礼所部赶回豫州。

    然而,到了下半夜时,天上却忽然飞起鹅毛大雪,絮絮纷纷的下了两三个时辰。至第二天早上,大雪已堆起一尺余高,整个鲁阳城周围,都变成了一片雪白晶莹的世界。

    对于这场大雪,王建、谢邦两人且喜且忧。喜的是大雪封路,附近尚未归附的襄城郡兵纷纷来投,如今已恢复到**成的规模;可由于同样的原因,他们已经很难按照预定计划,对豫州元崇礼所部展开反攻。此外,州中属官及周惠等人的家眷,也无法即刻迁回州城,只能暂时留在鲁阳关。

    眼看这难得的战机将要错过,王建心中惋惜不已。他站在州府司马属衙的宽檐下,望着襄城方向的远山,忽然下定了决心:“不管了!咱们就这样踏雪出击,直趋襄城郡!豫州军肯定不会料到我们的动作,正好让我们打他个猝不及防!”

    “此言不无道理,”谢邦皱起了眉头,“只不过,那些郡兵才被收拢过来。能够承受住这般严苛的行军吗?”

    王建心意已决,毫不犹豫的回答道:“不能承受也得承!咱们可是去收复他们故里的,谁有什么资格和理由退缩?更何况,这般软蛋郡兵,就是要磨练一下才能成器。我也有办法提振他们的军心。”

    说完这句话。王建立刻令人前去校场起鼓,召集城中所有将士。不多时,五百余名府户军便尽数汇集到校场的军旗之下,而郡兵的动作则要慢上不少。过了近半个时辰,也才来了不到一千士卒,其中还包括罗威部一百余人。

    罗威部昨晚执勤一夜,今日肯定无法出征。所以,王建将这百余人全部留下。任命罗威暂代军主,协助谢邦管理州城诸事。其余的九百余人,王建又剔除了一百多,然后将剩下的人编为三幢,和罗威那幢人一起作为未来的襄城郡主力。

    成军之后,王建直接告诉众人,如今天降大雪,汝水即将封冻,沿岸郡道也无法通行粮车。这样的情况之下。豫州军无法从州中获得粮草补给,只能在襄城郡中大肆搜刮,而郡中的每一家民户,都很可能遭到豫州军的荼毒,房屋被破坏。存粮被抢走,在这般无比恶劣的天气里,陷入饥寒交迫的困境之中。

    “我已被使君任命为郡中主官,不忍辖下遭到这般噩运。故而不避严寒艰险,率军前往襄城平乱;诸位都是襄城郡人。父母兄弟、亲戚乡邻都在郡中,难道就任由他们被豫州军祸害吗!”王建大声的鼓动众人道。

    众士卒沉默了片刻,情绪渐渐的升腾起来,呼喝声此起彼伏,发泄对豫州军的愤恨。而王建则不时举剑附和,引得众人的情绪更加激昂,最后汇集成一句声震全城的口号:“愿随将军死战!”

    “好!”王建把剑一挥,“众军听令!随我出击豫州军!收复襄城故里!此战过后,我将禀报使君,免除诸位家中的下年租赋!”

    ……,……

    在王建出击襄城不久,谢邦派出的信使也到达了汝南郡。周惠接到信件,对王建的这一行动极为欣赏,他把信件交给帐内的卢叔彪、卢柔两人,笑着向他们说道:“司马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凭着这样的决心,何愁襄城郡不下?”

    “收复襄城郡倒是不难,道路虽然难走,也不过就那数十里,”卢叔彪点头附和,眉宇间流露出几丝忧虑,“可这雪一下,咱们却不方便南下支援荆州,只好先缓一段时日再说。”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但咱们也用不着过于担忧。据那名使者所说的情况,南阳赵脩延不太可能控制住荆州,连州城也难以掌控。所以,无论是荆州的形势,还是李大行台的性命,这段时间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话虽如此,但最好能尽快挽回事态,以免夜长梦多,”卢柔手捧文轴念道,“北面的尔朱氏势大,除尔朱兆、尔朱世隆外,徐州尔朱仲远、河北尔朱度律也率军进入司州,咱们不可不防……”

    他的话音未落,忽有家仆周怀章在帐外求见。他是奉周惠之命,前往洛阳打探消息的,如今见到周惠,他马上急切的禀报道:“有一支尔朱氏骑兵,正往阳城关方向而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