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朝汉月-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豫州流民倒是不多。但是夏侯府君让小人转告家主,如今尔朱仲远正向豫州侵袭,南朝或许也会趁火打劫。豫州面临着东南两方的威胁。一旦形势发生变故,必然会有豫州流民向西北方向逃难。到时候,不仅是颍水上游的司州阳翟、阳城两郡,甚至连附近汝水中游的广州襄城、定陵、汉广诸郡也会有流民涌入,影响到阳城郡和广州的治安。”周怀国恭敬的回答道。

    “这倒是不可不防。”周惠皱起了眉头。

    也怨不得周惠担心。广州辖下的南阳、顺阳、定陵、鲁阳、汝南、汉广、襄城七郡中,以东南角的襄城郡和南端的南阳郡户口最多。其中南阳郡乃是分荆州南阳郡所置,户七千五百,口两万七千,占了全州的四分之一;襄城郡则是割豫州襄城郡的菁华地带所置,男女丁口超过四万,足足占了全州的四成。而一旦豫州动乱,流民蜂拥而来,州中人户最为繁盛的襄城郡便是当其冲。

    周惠虽然乐意吸纳安置流民,可是他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康城县荒田众多,又有家中钱粮作为安置预算,才能够吸纳三四千户流民;可豫州乃是河南仅次于司州的大州,一旦流民泛滥,他这新任的广州刺史如何应付蛮民和流民的双重压力?就凭借手中现有的府户东、西两军吗?

    看着家主为难的神情,周怀国颇为忐忑。可是,该说的事情还是必须得说:“禀家主,河南郡也有大量民户涌入轘辕关,小人已经无力尽数安置……”

    “也是流民吗?”周惠闷闷的打断周怀国道。

    “不是流民,是府户,而且大多是咱们府户东军的家属和宗族,”周怀国连忙澄清,“他们担心尔朱仲远攻进虎牢关,肆虐河南诸县;又见自家的子弟南来广州,家主和王将军、夏侯府君、田统领、谢郎君全部迁到阳城,于是也纷纷跟着迁了过来。”

    这倒是一件好事。众府户军家属迁到阳城郡来,于加强自己的实力、维系府户军的忠诚极为有利,同时也证明了他和王建、夏侯敬等人在军中的威望,周惠绝对是乐见其成。甚至可以这么说,等到时机成熟,即使这些府户不愿搬迁,他都要想办法让他们南迁的。

    只可惜,如今他们来得不是时候,刚好和阳翟郡流民、豫州流民撞在了一起,给阳城郡和周惠、夏侯敬两人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在这巨大的压力之下,周惠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这一年多时间,他之所以能安置河南郡、阳翟郡的流民,很大程度上都是仗着酴釄酒的利润。可是,如今朝廷形势非常严峻,很可能有倾覆之危。那么,一旦京师失陷于尔朱氏,他还如何销售酴釄酒呢?

    一时之间,周惠心乱如麻,居然颇有点四面楚歌的感觉。他挥手斥退周怀国,令他下去歇息,自己却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

第一二四章:寒霜烽火(一)() 
想了好一会,周惠依然没有什么头绪。**烦恼之下,他干脆暂时丢开流民的问题,拿过元明月送来的那封信件。

    信件中果然没有写到什么紧要的事,只是说了下家中的近况,说了下小姑周念、侄女周南的情形,然而在字里行间,却隐约表达出一些思念和幽怨情绪,宛如她以前所写的那首闺怨诗一般。周惠看着这些饱含情意的字句,再回忆起元明月的娇态,心中忽有所感,思绪也一下子飞到了数十里外的阳城。

    也许该找个借口去阳城一趟,将元明月和妹妹周念接过来?再者,之前在堙阳分别时,他也对夏侯敬有过承诺,要替他向前中令、西兖州刺史裴粲的孙女裴婉兰求亲。

    这个想法一起,就再也抑制不住,而在周惠的心中,也自动找到了更多的理由,为他的阳城之行提供支撑。当然,其中的一些理由也非常有道理,面对着如此复杂的形势,主政的夏侯敬和主持家务的阿兄周恕各管一摊,的确难以妥善应对,需要他亲自回去统筹安排,同时也亲眼看看具体的情况。

    那么,该用什么理由去阳城呢?出镇地方州郡的长官,没有接到谕旨,一般是不得轻易离州的。年初他担任阳城太守时,以祭祖为名回巩县一趟,尚且勉强说得过去;但现在身为一方重镇,职权上的约束只会更加严格。

    周惠继续思索着,一时间却找不到什么合适的理由。不过,他倒是想了一个变通的办法,那就是以巡视诸郡为名,前往州内与阳城郡康城县接壤的顺阳郡境上,和阳城太守夏侯敬、康城县令周忠会晤。/

    这个顺阳郡,并非汉时丹水一带的那个,而是太和年间所新置,辖龙阳、龙山二县。恰好与康城县接壤。同样的道理,顺阳郡以东的广州汝南郡,也不是豫州悬瓠城的那个,而是永安元年所新置,位于鲁阳郡以北。汝水之南。故而同样被命名为汝南郡,治符垒城。

    南北朝时期的郡县,就是这么复杂,同名的情况极多。如果不说明是哪个州所辖,根本无法分辨。就算是同一州、同一郡内,也经常有同名的情形,然后以加上方位来区别。例如和广州汝南郡隔汝水相对的司州汝北郡,辖下就有南汝原、东汝原两县;广州辖下的定陵郡。治北舞阳和西舞阳;而已陷落于梁朝的魏朝郢州,则有南安郡南舞阳县,期城郡东舞阳县、西舞阳县……

    打定主意之后,周惠立即请来崔士谦,传达了巡视诸州的想法,令他以平南府长史、广州治中带鲁阳郡,并暂行州事。崔士谦以明悟见长,闻弦歌而知雅意,知道周惠另有其他事情。于是郑重的询问道:“将军巡视州中,是为公事,还是为私事?属下听说将军有家仆前来,是否与此事有关?”

    “算是公私兼顾!”周惠赔笑着,脸上略有些尴尬。

    崔士谦脸sè更加郑重。继续追问周惠:“那么请将军向属下详述。若为公事,属下当为将军参详;私事的话,属下则有谏阻之责。”

    周惠无奈,只得把流民泛滥之事告诉崔士谦。

    反正。这是他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之后无论有什么举措。绝对绕不过这位首席幕僚。

    “原来如此。将军在阳城郡的宗族,一直在以私产安置流民啊!”崔士谦面容转霁,向周惠拱了拱手,“此为造福地方之善政,属下十分佩服。”

    “长史过奖了。寒家为河南府户出身,又有阳城县开国伯的世爵,理当心系桑梓,尽力照顾昔rì同袍,”周惠谦逊的摆了摆手,实际上却在进一步拔高自家的形象,“只可惜,阳城郡的接纳能力、寒家的财力都十分有限,如今面对大量涌入的流民,虽然想善始善终,却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是豫州,一旦发生变乱,连咱们广州也会受到流民的波及。”

    “这倒是不可不防。”崔士谦眉头紧皱,显然在努力的思索。这样沉吟了片刻,他忽然建议周惠道:“将军,既然阳城郡接纳能力有限,何不让流民道咱们广州来?属下近rì查看州中户籍,发现除襄城、南阳二郡之外,其余五郡的人户都非常稀少,鲁阳、汝南二郡,甚至不满千户,足以安置大量的流民。”

    “唉,长史有所不知,户籍上的那些人户稀少的郡,少的只是朝廷编户而已。除编户外,还有大量的蛮民,号称为鲁阳蛮。他们占据着大量的土地,种群繁衍极多,二十多年前反叛朝廷那会,人数高达数万,着实不可小觑,”周惠摇了摇头,否决了崔士谦的提议,“如今国势衰微,邻近东荆州、南荆州的蛮民先后叛离,咱们又是新近上任,必须小心应付,才能保持州中的长治久安。若是放流民入州的话,他们蛮民争田,难保不会激起反叛,到时咱们怎生应付得来?”

    “将军此言差矣,”崔士谦拱手一揖,向周惠反驳道,“如将军所言,蛮民的势力的确庞大。然而,广州本乃中原腹地,本为我华夏子民所居,那些占据此地的蛮民,只不过是趁着中原战乱、南北对峙,才得以逞其凶焰而已。将军为护蛮中郎将,既要以恩义羁縻之,同时也不能放任他们。若是担心军力不足,正可接纳流民入州,借助他们和蛮民对抗。”

    这番话合情合理,听得周惠频频点头。可是,在周惠的心中,却并不赞同他的意见。

    实际上,对于蛮民的来历,周惠比崔士谦了解得更为透彻,现任北主客郎中魏收后来所著的《魏》中,对蛮人的势力发展和势力范围作过很详细的描述,“魏氏之时,不甚为患;至晋之末,稍以繁昌,渐为寇暴矣;自刘石乱后,诸蛮无所忌惮,故其族类,渐得北迁”,于是“处江淮之间,依托险阻,部落滋蔓,布于数州,东连寿chūn,西通上洛,北接汝颍,往往有焉”,以至于“陆浑以南,满于山谷,宛洛萧条,略为丘墟”。

    对于这些蛮民,魏朝一方面招抚,一方面也有所防备。如河南府户军,原本就是为了协助和监视三荆地区的蛮民所建,曾在桓叔兴手下迭立战功;到桓叔兴反叛时,主力则为叔兴麾下的蛮民所灭,几乎名存实亡。

    s

    。。。

第一二四章:寒霜烽火(二)() 
换而言之,崔士谦的意见,就是魏朝对蛮民的一贯策略;而周惠重建河南府户军,也就接过了这一军的使命,朝廷对他也不无期许。。否则的话,何以任命他为护蛮中郎将?

    周惠并不排斥这个任务。可是,他的目光看得更为长远,一直延伸到黄河以北、太行以西的并肆诸州。在那里,尔朱兆、尔朱世隆想必已经举兵东向,攻击截断太行的大行台、大都督源子恭。源子恭手下大半都是降将降卒,得知北道行台魏兰根兵败的消息后,军心必定动摇,估计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另一位大行台、司空公杨津,离开洛阳时仅带着五百羽林军骑,需要先往山东诸州招纳士卒,然而时间是如此紧迫,即使他能够说服山东诸家大族出兵,仓促间又能召到多少多少人呢?

    按照这个趋势,尔朱兆很快就能打通南下通道,抵达大河一线,威胁河南地方。到时候,朝廷寻求地方上的支援,能够考虑的就只有三荆、三齐及豫州、广州、洛州。三齐和豫州面临尔朱仲远的威胁,洛州多半都是山地,三荆大行台李琰之才能平庸,都没有余力支援朝廷;而他这个广州刺史,就是朝廷最可倚重的地方重镇。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广州绝不能发生任何变故。否则别说是提供支援,连他这刺史的位置都将岌岌可危。无论是朝廷要换人平乱,还是尔朱氏趁机侵夺,他都没有办法反对或阻拦。

    所以,周惠现在不能行此险着,维稳才是最重要的。崔士谦虽然见识不俗,能力突出,但他乃是大器晚成型的人,现在初膺实务,还远没有三十年后那般惊才绝艳。(。)

    “此事不急,等我和阳城方面联系过后、摸清实际情况后再说。”周惠摆了摆手,坚持了自己的意见,“期间的州中事务,就委托长史费心了。如有军事,则可与王司马协商。”

    崔士谦心中有些失望。不过。出于属臣的cāo守。他还是拱手领命道:“属下一定尽力。”

    ……,……

    第二天,周惠嘱咐过平南府司马王建后,率录事参军谢邦、骑曹参军长孙毅等数十骑离开了州城。同时令周怀国立即回返,知会阳城太守夏侯敬、颍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