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朝汉月-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弊诘戮涂闯隼矗芪У牡厥坪懿患虻ィ氡啬芄幻靼啄且还氐闹匾獂ìng……如今京师及周边正面临严峻的威胁,或许会重演尔朱荣入洛的悲剧。所以,宗德前往阳城之后,务必继续修筑关城,将乱局挡在关墙之外。连这条经颖阳前往阳城的山道,也必须派人驻守,我让你随咱们一同出发,走这条山道入阳城,就是想让你们先熟悉一下沿途的地势。”

    “是,末将明白。”夏侯敬严肃的领命,“大都督还有什么吩咐吗?”

    “还有一件,是你的终身大事。”周惠看着他,脸上微微露出了笑容。

    夏侯敬顿时愣了,脸上的严肃全部变成了惊愕:“什么!我的……终身大事?”

    “是啊!你比我还大两岁,如今晋升为从五品太守、府户军都督,可以重列士族门墙,自然该考虑终身大事啦!”周惠笑着点了点头,“之前我入嵩山拜访邢子才、杨遵彦二位,已经得知令表伯父裴粲裴文亮公的住所。他目前率全家居于嵩高山少林寺,与其兄裴征南(追赠征南将军、扬州刺史的裴植)的墓冢为邻。家中长子、前员外散骑侍郎裴含有一女,年方二八,芳名换做婉兰,容貌和xìng情都不错,正是你的良配。我之前曾代你向裴公致礼问候,裴公并未拒绝,还问起了你的近况,可见对你不无关注之意。如今你主政阳城,只要禀明令堂,遣人下聘。绝对可以成就这番姻缘。”

    夏侯敬并非扭捏之人,明白这件事关系到自己的家门声誉,他也认真考虑起了周惠的建议:“允宣兄这么为我着想,我还有什么话说?家母那边,也肯定乐见其成。只不过,裴公为我表伯父,我娶其孙女,是不是差了辈分呢?”

    “从你祖姑嫁入裴家算起,自然是差了一辈。可是。你伯父不就娶了他表兄裴征南的女儿吗?”周惠笑着开起了玩笑,“裴公已经年过七十。丧偶二十多年了,你总不能指望他有个十四五岁的女儿吧?”

    夏侯敬也想通了,笑着向周惠拱手致谢:“允宣兄说得不错,也多承你这番情谊了。等到我把家母接来,便立即禀明这件事情。”

    “自家兄弟,何必客气呢?”周惠扶了夏侯敬一把,向他作出另一个承诺,“等我在鲁阳安定下来,便要前往阳城郡迎接家小。到时可为宗德向裴家提亲。”

    “哈哈!到宗德迎亲那rì,咱们可是要去喝喜酒的!”一旁的田颖呵呵笑道。

    “你为东军主将,能轻易离开鲁阳吗?”谢邦提醒他说。

    “这……”田颖愣住了,下意识的望向了周惠。

    周惠含笑点了点头:“放心,到时我会以给假探望家人的名义,准你两人前去阳城的……还有仲立兄,你不妨也把家属和宗族迁到康城。避开巩县多事之地。别的且不谈,尔朱仲远正在向京师进军,谁知道豫州刺史郑先护能否挡得住他?”

    王建一直没有说话。自从看着好友樊延之身亡,他就沉默了许多。这次率军随周惠征战。看着夏侯敬、田颖、谢邦这三位昔rì好友皆倾心归于周惠,彼此语笑晏晏,他心中颇有些被疏远的感觉。毕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三人都是以他为首,言听计从。

    可是,王建不得不承认,周惠的能力、声望和眼光都比他高出许多,能够带领众人获得地位和实惠,对下属也非常殷勤体贴。例如他照顾田颖的家属,为夏侯敬筹备婚姻大事,都足以让人心折和归心。

    像这样的上司,谁不愿意跟从呢?就算是他自己,之所以能够获得如今的地位,也主要是因着周惠的提携。例如这一次,如果不是他勉强自己,自己大概是紧守城东军营,错过入城护驾的大功吧?还有他之前得到前河南尹、南阳王元宝炬的赏识,接手府户东军,据说也是因为周惠在元宝炬面前的亲口举荐。

    到了现在,尽管王建已经成为他的下属,可周惠依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尊重,每每都以“仲立兄”相称。这番谦逊的态度,也让王建十分感动。

    听周惠建议他把亲属和宗族迁往康城,王建略一思索,明白其中除了避开河南乱局之外,还有取信于周惠、进一步融合到诸人之中的作用。于是他毫不犹豫,立刻应允了下来:“是。属下这就派随从赶回巩县家中,和家父商量这件事情。”

    ……,……

    差不多在同一天,暂驻于虎牢关的右卫将军、东征都督贺拔胜也拔营而起,率麾下千骑开赴豫州前线。

    实际上,他数rì前就已经接到命令,可由于马匹不足,只能暂时留在虎牢关东中郎将治所,等待洛阳和荥阳方面帮他凑足马匹。

    贺拔胜不知道,这到底是由于朝廷方面缺乏军资,还是某些秉政大臣的故意刁难?仔细想想的话,这两方面都有可能。前者有尔朱天光西征、向叛乱蜀贼摊派马匹的先例,至于后者,则有当今的录尚书事城阳王,当时他归附朝廷,元子攸赏赐三千匹绢帛,可诏旨经过城阳王的手中,就硬生生的扣去了一大半,仅仅只赐下了一千匹,其中甚至还有百余匹是多年前留下的陈绢,根本无法使用出去。

    如今给他的马匹也是如此。除荥阳方面送来的四百余匹都是合格战马之外,朝廷给的那八百匹战马,质量实在不够看的,有两百余匹已是衰老不堪,根本无法骑乘,好在贺拔胜麾下就一千虎贲骑兵,大不了丢下那两百匹战马,不留任何备用的马匹。

    想到这些情状,再看着麾下的寥寥千余士卒,贺拔胜忽然怀念起当初在尔朱天柱麾下的rì子来。那时他担任中山道大都督,率五千jīng骑南下攻击元颢,士卒是六镇jīng锐,马匹是秀容川所出的骏马,可谓是兵jīng粮足,士饱马腾,而他又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

第一二一章:纷纭乱局(二)() 
抚今追昔,贺拔胜失神了片刻,一时间居然有些怀疑,这次投靠朝廷到底是否明智呢?至少从军事方面来看,朝廷并无任何优势,最近的举措也颇为失当。

    他摇了摇头,尽力将这些想法从头脑驱逐出去。

    无论如何,他贺拔胜即使有所去就,却并非负义负心之辈,现在既然是朝廷的右卫将军、东征都督,自当尽力为朝廷效命。

    身后忽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却是两骑正奋力追赶上来。贺拔胜原以为是虎牢关甚至朝廷的信使,于是回身驻足,等候来骑赶上前来。然而,让他惊讶的是,来者居然是宇文博和宇文罗仁。

    宇文博是奉贺拔岳之托,和宇文元道一同前来京师打探消息的。那一会的时候,他才把宇文灵吉送到目的地,京师就已经发生巨变,新任尚书左仆shè朱瑞奉诏前往长安,晋封关内大行台尔朱天光为广宗王,以换取他对朝廷的支持。尔朱天光表面上表示接受,暗地里却对元子攸大为忌惮,在接受其赐封的同时,也接见了河北尔朱氏的使者,受长广王元晔给予的陇西王封爵。

    此外,他还故意令贺拔岳向朱瑞泄露此事,说他尔朱天光密有异图,藉此向元子攸施加压力,希望能够逼得他主动外奔,然后重立一位安分的天子。贺拔岳得令后,在依令而行之余,还派出麾下的骠骑府水曹行参军宇文元道前来京师,并委托宇文博代为护送。

    如今宇文元道、宇文博的使命已经完成。并且接受了他的拜托,给贺拔岳带几句话,现在照理应该返回长安才是。可宇文博为何没有回去,还大老远的赶来他这边?

    “拨力,发生了什么事情?难道是我之前没交代清楚,要你再来询问明白的吗?”贺拔胜大声问道。

    宇文博咧嘴一笑:“将军,那是元道的事。我和罗仁赶过来,是来为将军效力的。”

    “那元道怎么办?你就这么让他一个人回去么?”贺拔胜反问道。

    “将军放心,元道那边没问题,”宇文博笑着解释。“咱们来的路上很平静,有他们几个护送就足够了。”

    贺拔胜点了点头。他知道宇文博说的对。如今关内万俟丑奴已经覆灭,沿途的蜀贼也全部向尔朱天光投诚,路上的确非常平静,甚至连驻军都不多。关内和朝廷之间,虽然暗流汹涌,明面上却还维持着君臣关系,也都抽不出多少力量来防御对方。

    对于宇文博的好意,贺拔胜也颇为感动。只不过。他现在势单力孤,手下就这寥寥千人。还都是临时拨给的虎贲军士,指挥起来颇不由心。此次奉命支援豫州刺史郑先护,今后前途如何,实在很不明朗,远不如弟弟贺拔岳那般兴旺和发达。而他之前选择投靠元子攸,一方面是对朝廷尚有些忠诚,二来也是想给贺拔家开出另一条后路,因此只需守住自己的本分即可,并没有期望建立什么殊功。

    “你还是回长安去吧!”贺拔胜摆了摆手。“我武川子弟大部分都在那边,诸将也各各身居重职。以你的勇武,无论是归于黑獭麾下,还是投靠我三弟,都不难获取功名,何必跟在我身边受累?更何况,灵吉也少不了你的照顾。”

    听到贺拔胜提起宇文灵吉。宇文博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坚定的说道:“灵吉小娘子自有元道他们,我却曾经受过将军这么长时间的恩德。如今将军出征,我自然要在跟前效力。怎么能够只顾着自身的功名呢?”

    “好!”贺拔胜爽朗大笑,感觉心中宽慰了许多。他侧过身去,把住了宇文博的胳膊,“难得拨力有这份心意,我也不矫情。从现在起,你就担任我的帐内别将!”

    ……,……

    骑军继续东行,数rì后到达了豫州刺史、东南道行台郑先护军中。郑先护见朝廷派军支援,原本是颇为期待,可见到来者仅有一军千人,不禁大失所望。再发现援军主将居然是新近归降的尔朱氏旧部贺拔胜时,心中更是极为不高兴。

    真是的,朝廷派谁不好,为什么偏偏派个降将来?如今尔朱仲远如此猖獗,势压邻近诸州,朝廷以尔朱氏降将率领援军,万一他见势不妙,再次投降尔朱氏怎么办?

    尽管如此,郑先护还是接受了贺拔胜这支援军。因为他现在不但要阻拦尔朱仲远,而且还要预防南面梁军的威胁,压力不是一般的沉重。

    豫州的南面,乃是梁朝所置的北司州,州治位于义阳三关(河南信阳),扼守通往梁朝郢州(治武昌)的通道。这一块地方,虽然道路险阻,无法供大军通行,可是却非常关键,乃是联接荆襄、淮南两大主战场的关键区域,向来为南北双方所重。因此,早在魏晋时期,这里便是晋朝名将羊祜与东吴名将陆抗屯对峙之处。而到了现在,当魏、梁两国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事时,这里便是争夺最为激烈的地区之一。

    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在这条战线上,一直是魏朝占据优势,将南朝逼得节节后退。而南朝的司州州治,也由汝南郡悬瓠城一再退往南方,直到义阳三关才稳定下来,并且丢掉了周围的大片领地,成为魏朝所置的豫、扬、东豫、南兖、东荆、颍、南荆、南颍诸州。可是,自从六镇反叛后,魏朝国势大衰,情形立刻就逆转了过来,南荆州、南颖州、颍州先后反叛,扬州、东豫州、南兖州也相继被攻克。其中,扬州所在的寿chūn成为梁朝的豫州,改原先治合肥的豫州为南豫州,由梁朝名将夏侯亶担任二州刺史;颍州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