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朝汉月-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妆ǔ稹

    这个建议得到了不少将领的首肯,纷纷出言赞同。接替樊子鹄的抚军将军田怡当即表示,要将自家的仆从护卫召集起来,跟随尔朱部落jīng骑一同行动。

    然而,武卫将军贺拔胜却不愿对天子举刀,当即提出反驳意见:“部落jīng骑乃天柱亲军,军纪极为森严,在座的有谁能够指挥得动?没有这支jīng骑,光靠咱们那些仆从护卫,怎么可能攻得进皇宫?天子既然行这样的大事。难道不会有所提防?说不定,宫里正埋伏着兵马,等着咱们自投罗网呢!”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立刻迟疑了。毕竟天子为了稳定人心,已经赦免了在座诸将。可是,如果他们对皇宫发起进攻,那无疑是犯下了不赦之罪。属于自己找死,天子肯定很乐意干掉他们这些尔朱氏旧部。

    “那依破胡兄的意见,咱们该怎么办才好?”有将领问贺拔胜道。

    “这个么……”贺拔胜略一思索。“等乐平郡公回来主持吧!”

    乐平郡公就是尚书左仆shè尔朱世隆,在京师已有数年,但凡尔朱荣、元天穆不在。京师众人即是以他为主。因此,对于贺拔胜的这个提议,谁都没有话说。

    司马子如叹了口气。他知道,这个机会一旦错过,等天子安抚好虎贲军,众人就只好逃出洛阳城了。至于等待尔朱世隆回来主持,那根本毫无益处,以世隆平rì的xìng格,绝对是有多远逃多远。否则的话,宫中事变一起。他就该召集众将反扑,何至于丢下尚书省的诸多亲信,径直逃往自家宅邸呢?

    ……,……

    贺拔胜这一念之忠,挽救了洛阳皇宫及宫内诸人的xìng命。要知道。此时的洛阳皇宫内,合计也只有数百人,其中还不乏尔朱氏余党,防卫可谓是薄弱之极。一旦受到永宁寺诸将的豁命进攻,肯定免不了沦陷之厄。

    他们甚至连宫门都没有关,以方便宿卫出入宫掖。把天子的赦书和戒严令宣示到全城。稍稍有些兵力、建制颇为完整的奚毅部,则被派往河阳城,守卫河桥南端通道。

    这是一个漏洞百出的部署。按照当前的情况,他们根本不该分散兵力,而是要紧守皇宫,优先保证元子攸的安全。至于守卫河桥,那更是昏得不能再昏的决定,简直是在逼迫尔朱部落jīng骑和他们死战来着。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首谋者城阳王元徽,在中枢浸yín多年,能力和眼光没什么长进,权术和政争的手段倒是锻炼得炉火纯青。他的一切行动,都是从维护自身的权柄出发,并且只着眼于眼前,根本没有为将来考虑。正是他担心元子攸被废,自己失去目前的权柄,才一力主张刺杀尔朱荣,并且设计了这个杀局。

    可是,杀了尔朱荣以后怎么办?京师中的局势会如何?这些迫在眼前的问题,他都没有认真考虑过,只以为尔朱荣、元天穆一死,再把赦令和戒严令一发,众党羽自然束手,城中即告太平。而洛阳宫的防御,城中那五千尔朱部落jīng骑,则完全被他忽略。

    当周惠率三支府户军转往东阳门御道,汇合御道北的城门寺缇骑,然后率军向洛阳宫而来的时候,宫中刚刚清理完明光殿内的尸首和血迹,并且把尔朱荣、元天穆留下的笏板送往含章殿,请移驾过来的元子攸过目。

    元子攸看着笏板,只见上面列着一干朝臣的名字,其中大多是亲天子的人,侍中、骠骑大将军李彧,侍中、黄门侍郎杨侃,光禄卿鲁安,直阁将军元整,门下典御李侃晞等亲信赫然在列,只有首列擦去了一行,不问而知便是地位最高的城阳王元徽。

    很显然,这是两人预定的黜落名单,目的在于排除异己,彻底架空元子攸。至于擦去城阳王元徽,那自然是因为他之前在陈留王宅邸奉承得好,受到了尔朱荣的原宥。

    元子攸看得触目惊心,口中恨恨不已:“幸好及时行此计划,否则过了今天,就真奈何不了尔朱荣了!”

    “陛下明鉴,”元徽躬身应道,“尔朱荣当真跋扈之极……”

    话还没说完,阊阖门的宿卫军将忽然传来急报,说有一支军队正从东面往洛阳宫而来,人数高达数千,问元子攸该如何应对。

    元子攸和元徽听罢,顿时面面相觑。他们手中并无多少军权,军权都在领军将军、京畿大都督元天穆手上,连羽林军也被虎贲军控制着。而这支来意不明的军队,显然不在他们的控制之中,也超出了他们当前的应付能力。

    “难道是尔朱氏余党不顾赦令,一意要为尔朱荣报仇?”元徽急得声音都变了,手中的笏板也掉落在地上,心中既是恐惧,同时又感到极度的愤恨。

    作为一个纯粹的文臣,他向来不擅军略,对军中将领素无好感,甚至怀着极大的憎恶。这份憎恶,从当年宗室名将、广阳王元渊私通其妻时便已种下,又随着临淮王元彧、安丰王元延明等领军宗室的抬头而不断增长,直至在河yīn惊魂后变成了一种牢固的偏执。

    如今才诛杀了无法无天的尔朱荣,又受到数千军队的逼迫,在这宛如天渊的巨大落差之下,他心中的愤恨达到了新的顶峰。

    这些粗鄙的武夫们,一个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活该横尸战阵之上,不得善终!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一一二章:安定京师(一)() 
元子攸也非常着急。不过,他和元徽不同,xìng格向来温厚,对军中诸将并无什么偏见。如今虽然不知那一军是何来路,却还不至于完全陷入悲观。

    “速速探明是哪一军,再来向朕回报!”他吩咐这名军将说。

    军将领命而去。不多时,他便再次返回,兴奋的向元子攸复命:“陛下大喜!来者是河南府户军都督、折冲将军、阳城太守臣惠!他声言应李侍中之托,率军前来为陛下拱卫京师,此刻正在阊阖门外布置防御,并遣其同乡、殿中将军臣敬求见陛下,请示下一步方略!”

    “是吗!”元子攸大喜过望,立即下令宣其入宫。

    当然了,他自然是不认识这“殿中将军臣敬”的,问了城阳王元徽也不知道,结果还是待诏王道习提醒了他:“陛下至尊,自然是不记得这等微末裨将……此人复姓夏侯,乃李侍中进献的勇士之一,曾随杨侍中参与数rì前的那次埋伏。因与臣惠亲厚,故而受李侍中委派,去往阳城召其率部入京。”

    “原来如此,”元子攸总算想了起来,“子文的确提到过这个名字。”

    “陛下明鉴!”王道习顺势恭维道。

    》又立下这般功劳,可要重重提拔一番!”

    元徽见天子兴致不错,只能附和着一笑,心中的愤恨却依然没有平息下来。

    ……,……

    阊阖门外,三千府户军层层设防,将宫门护得严严实实。作为主力的是王建辖下两军。周惠那一军远道而来,士卒有些疲惫,列于防线的最后面。

    防线布置完毕。王建问起众人奉诏入京的始末,周惠坦然告诉他:“其实,咱们是因着骠骑大将军、东平郡公李彧的委托而来。并未接到天子的诏令。”

    王建顿时讶然:“这如何使得?无诏兵进京师,可是犯了大罪啊……唉,宗德啊宗德,还有子聪和世裔两个混蛋,枉我那么信任你们,结果还是把我给坑了!”

    “事急从权,仲立兄何必大惊小怪,”夏侯敬笑道,“你信不过咱们三个的判断,难道还信不过允宣兄吗?从认识以来。什么时候见他错判过形势的?”

    王建无奈的叹了口气,认真的打量着几位好友。夏侯敬是淡定的微笑着,谢邦的脸上写满无辜,田颖则是一副毫不在意的神情。还有阳城本郡的黄嵩黄师岳,他曾在年初见过。是个颇为稳重的好箭手,脸上却也不见丝毫的慌乱。

    很显然,众人都对周惠极为信任,甘心冒着这等风险跟他来京师。

    仔细想想,周惠这厮的确很有眼光,运道也非常不错。别的事情且不谈。只说投靠南军、附从元颢这两件,在常人的眼中无疑是不赦之罪,可他却都能逢凶化吉,还挣下了丰厚的人脉和名声。

    就连这整支河南府户军,也是因周惠的冒险而来。没有他在年初傩祭上的耀武扬威,府户军不可能得到正视和重建,众人不可能擢升为别将、统军。再更早一些,如果不是他在大河中渚的奋力一搏,作为骨干的府户东军根本保留不了建制,要么和元颢麾下的其余府户一样分崩离析,要么就如阳城郡府户那样被逼上绝路。

    “事到如今,我还能够说什么呢?”王建无奈的摇了摇头,“允宣兄,我和这两千余弟兄的前途,只好都托付给你罢!”

    “我自有分寸,仲立兄尽管放心,”周惠看着这三千士卒和百多缇骑,颇为感慨的叹道,“河南府户军没落已久,重建实在不易啊!咱们几个也都是府户出身,深知报国无门、前途无着的滋味。如今侥幸出头,忝为军中将领,自然要对弟兄们负责,对咱们自己负责……不瞒仲立兄,适才你布置防御的那会,有宿卫军将前来相诘,我已经让宗德求见天子。他是宫中宿卫军将的身份,又是天子至戚李侍中的旧属,比咱们好说话些,想必马上就会获得宣召。”

    话音刚落,一名宿卫军将自阊阖门内出来,向夏侯敬大声招呼:“夏侯兄!陛下口谕,宣你即刻入宫觐见!”

    ……,……

    夏侯敬来到含章殿觐见元子攸,向元子攸禀报了事情的始末和周惠的考虑。元子攸对夏侯敬本已生出好感,如今问明出身,得知他乃名将夏侯道迁之后,又见他风度深敏,应对得当,心中更是大为赏识。

    至于周惠私自斩杀城门校尉侯伏规的事情,元子攸也予以了原宥,甚至还有某种程度上的肯定。毕竟侯伏规乃尔朱氏党羽,掌握着诸门关防,职权十分重要。周惠在赦令到达之前除掉他,既没有违反法度,也帮朝廷拿回了这个职位,有利于朝廷控制京师。

    “既然如此,就由周卿暂代城门校尉,接手诸处关防吧!”元子攸笑着吩咐,“你们远道兼程而来,原本该歇息一阵。但如今正是关键时刻,能者自当多劳,还望再接再厉,为朕和朝廷分忧。待到诸事安定,朕自然不吝封赏。”

    “陛下有旨,自当遵从,”夏侯敬面露难sè,“只是……”

    “有话但说无妨。”元子攸很大度的表示道。

    “遵命,”夏侯敬拱手一揖,侃侃而谈,“末将认为,陛下既已赦免尔朱氏旧部,朝廷就应该予以配合。如今侯伏规已死,若是朝廷再接手诸处关防的话,很可能会引发尔朱氏旧部的疑心,逼得他们铤而走险,岂非与陛下的赦令相冲?故末将斗胆,请陛下放开城门,任由他们和五千尔朱部落骑离开京师;而府户军将紧守皇宫,护住陛下的安全和朝廷的威望。”

    元子攸沉吟了片刻,忽然问夏侯敬道:“周卿也是这个意见吗?”

    “回陛下,这正是周将军的意思,”夏侯敬回答道。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一一二章:安定京师(二)() 
调奚毅去守河桥,正是出于元徽的主张,因此元子攸才特意征求他的意见。

    然而,元徽一向嫉贤妒能,见夏侯敬得到天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