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朝汉月-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裉字沼谌氤抟沧芩憧梢园残牧恕!

    “臣居枢衡之重,理当为天子分忧,为天柱效命。”元天穆分别向元子攸、尔朱荣二人施礼道。

    他的这番言行,显然很不合礼仪。天子郊迎至城北,乃是酬他平定关内的运筹和牵制之功,他只需向天子一人致答即可,为何要涉及尔朱荣,甚至还把尔朱荣和天子并列?尔朱荣是正一品天柱大将军、太原王,他是正一品太宰、上党王,又何须向尔朱荣施礼呢?

    元子攸似乎毫不在意,依然含笑着和元天穆应酬。然而,他身后的侍中、黄门侍郎杨侃却变了脸sè,望向众臣中地位仅在尔朱荣、元天穆之下的城阳王元徽,期望他能够当众指正元天穆。然而,让他失望的是,那位天子的第一亲信却低眉垂眼,假作不知,显然不敢当面向元天穆发难。

    杨侃心中叹息,这城阳王元徽,到底还是少了些凛然正气啊!若是尚书令、临淮王元彧在,大概会当面指责元天穆吧。可惜他不赞同天子郊迎的举动,也不愿和诸臣一同出迎,正在家里装病来着。

    其实,他自己何尝不是缺少胆气呢?否则的话,他完全可以提出质疑,何必指望城阳王元徽?

    至于其他朝臣,那就更不用说了。要么是欠缺胆量,要么已经被元天穆的私信所安抚,要么就干脆是尔朱一党的人。

    杨侃忽然想起了秦朝时的一个典故:指鹿为马。当时权臣赵高意图架空二世胡亥,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以马作鹿献给胡亥。胡亥疑惑,问于群臣,群臣或明哲保身,缄口不言;或阿谀逢迎,附和赵高;而少数回答是鹿的人,皆被赵高一一暗害。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一〇五章:中枢布局(五)() 
郊迎元天穆回来,杨侃找了个空隙,为未能匡正朝仪之事向元子攸请罪,同时表达了他心中的隐忧。

    元子攸自然不会怪罪他,叹息着对他说道:“杨卿,朕何尝不知道天穆违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前年朕刚登基那阵,你还在岐州刺史任上,想必是没有见过尔朱天柱的轻脱行径。他每次入朝,都在宫中宴会,邀朕与皇后出席,并召王公妃主杂聚一堂,男女内外尽皆不避。酒酣耳热之时,便带头匡坐舞叫,大唱胡曲虏歌,令将相卿士悉皆盘旋,连临淮那等从容闲雅、注重礼仪之人,都被他强着跳过《敕勒舞》……和这些比起来,天穆今rì的举动,倒也不算什么严重的事情。”

    杨侃目瞪口呆:“王公妃主杂聚不避,将相卿士悉为虏歌,这……这成何体统?朝廷的礼仪和庄严何在?当这天子禁宫是他的虏帐吗?”

    “如果只是这样,那也就罢了,朕可以不计较。只怕……”

    元子攸摇了摇头,没有把话说完。

    他想起了元宝炬奏疏中的分析,又听说尔朱荣最近频频前往陈留王元宽宅,有时甚至留宿其宅中。两相印证之下,他知道尔朱荣一时不会发难。

    如今距皇后生产,还有一个多月时间,看他二人如何行事吧!

    ……,……

    元天穆加上尔朱荣,行事更加霸道。他本来是想把元宝炬升为中书监,借以夺其兵权。尔朱荣却直接令御史加以弹劾,削去其所任职务。冀州高、封两家不稳的消息传来,元天穆本拟以高昂的xìng命相要挟,尔朱荣却直接把其从廷尉寺监牢提出来,转往太仆寺驼牛署,令冀州刺史元嶷捉拿高翼、高乾和封隆之。

    驼牛署禁制森严,向来是魏朝监禁死囚的地方。数月前解来京师的前关内大行台、齐王萧宝夤。便是禁制在署中,由天子下诏赐其自尽。

    对于两人的跋扈,一干君臣约束不来。只好听之任之。

    元子攸习惯了这些事情,尚且可以忍受,可是城阳王元徽等人却坐不住了。他们是元子攸的亲信。一身富贵尊荣全在元子攸身上,也注定得不到尔朱荣的欢心。虽然元天穆致信给了众人,保证他们的现有官职,可众人心里都清楚,这只不过是权宜之计。一旦元子攸退位,形势也稳定下来,尔朱荣、元天穆二人铁定会他们开刀。

    退一步说,就算尔朱荣侥幸放过他们,他们也肯定会远离权力中枢,那又有什么意思?怎么比得上在元子攸身边备受信任、言无不从?

    甚至连元天穆的保证。现在也不见得能够管用几天。看那南阳郡公元宝炬,不就被尔朱荣赶回家中了么?

    因此,尽管元子攸听进了周惠、元宝炬的分析,暂时还保持着淡定,元徽等人却一个劲的撺掇元子攸。让他先下手为强。元子攸无奈,只好拿出元宝炬的那封奏折,晓谕众人镇之以静,不要轻举妄动,一切等皇后生产之后再说。

    读完元宝炬的奏折,元徽心中暗自佩服其见地。可是在另一方面,却又对其起了戒心。

    之前看到元宝炬被夺职,他原本还有些兔死狐悲之意,但现在却暗自庆幸,庆幸尔朱荣将其赶出朝堂,帮他去了这么一个争宠的强劲对手。

    杨侃却有另外一番心思。他沉吟了片刻,对元子攸说道:“陛下,南阳的这封奏疏,固然是非常有道理。可是,咱们却不能干等着。如今元天穆已经入京,开始为篡夺朝政布局,咱们什么都不做的话,等到皇后生产那会,再想做什么就都迟了!”

    “杨卿此言甚是,”元子攸悚然而惊,“那依杨卿之见,该当如何?”

    “提前发动!先下手为强!”杨侃不愧是带过兵的人,深谙兵法之道,“尔朱氏之所以将南阳赶回家中,一则是夺其对府户军、河南郡兵的节制权力,二来说不定就是知道他曾上过这样一封奏折。既然如此,他们或许会认为,咱们要等尔朱皇后生产后才有动作,因而对咱们掉以轻心。而咱们在这之前发动,正好能够趁他们疏忽之时,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士业兄果然高见!”骠骑大将军、东平郡公李彧大为赞赏,也跟着劝元子攸道,“陛下,机不可失,咱们不能再犹疑了!臣家中还有些忠心的勇士,可以为陛下诛杀贼臣!”

    这是众人首次提到诛杀之事,之前他们虽然谈论说阻止尔朱荣,却没有说得这般直白。然而,事到如今,尔朱荣的威势已经达到顶点,宗族党羽遍及天下,控制着朝堂中枢和大部分地域,要阻止他篡夺大位,也唯有设伏诛杀一途。

    几人心中明白,相互对望了几眼,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然后一起望向御座,等待元子攸作出最后的抉择。

    元子攸沉吟了好一会,依然无法下定决心。他xìng格向来温和,对权力并没有多少yù望。至于尔朱荣,若非他太过跋扈,曾虐杀包括他亲兄在内的众多宗室朝臣,如今又威胁到社稷的安危,那么凭着他的拥戴之力,凭着他击破葛荣、元颢,派人平定邢杲、万俟丑奴的不世战功,由他代为执掌朝政并不为过。

    更何况,他心里明白,一旦踏出这一步,就再无回旋的余地,要么是尔朱荣死,要么是他元子攸亡。而他这三年来的忍辱负重,所受的种种磨折,到底是卧薪尝胆、名垂后世,还是白费苦心、贻笑后人,也将有一个最终的结果。

    仿佛是看出了元子攸的心情,城阳王元徽提醒道:“陛下,就算侥幸逃过这一遭,继续这样的rì子又有何趣?况且还很可能逃不过呢!”

    听到元徽这句诛心之言,元子攸终于不再犹豫。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一〇五章:中枢布局(六)() 
……,……

    元子攸决心既下,众人开始商议具体的步骤,殿外执勤的武卫将军奚毅也被召进来,由元子攸重新介绍给众人。

    得知有这么一位有力的卧底,众人心下更有把握。只可惜,他手下的禁军并非完全可靠,只能够用在事后,而不能用来参与诛杀。真正能够派上用场的,只有光禄寺的少数侍臣,以及骠骑大将军李彧先后进用的百余名勇士。这些人将由侍中杨侃、光禄卿鲁安二人率领,诛杀进宫的尔朱荣、元天穆两人。

    或许是觉得大权在握,兵权尽在其手,尔朱荣、元天穆颇为疏忽,之前几次进宫谒见,身边都没带多少随从。这一点,正好给了众人行事的机会,只要能够将他二人杀死,其余尔朱世隆等都翻不起什么大浪。

    不过,对于是否能够将尔朱荣、元天穆一齐诛杀,众人心中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因此他们必须妥为筹划善后之事。否则的话,即使元天穆那七万虎贲不愿把兵锋指向天子,仅凭尔朱荣那五千部落jīng骑,就足以把整个京师翻过来。

    元宝炬那两支府户军和其余郡兵,原本可以稍稍遏制事态,但如今元宝炬去职,府户军、郡兵都由兼任京畿大都督的元天穆执掌,已经不能作万全的指望。只有奚毅身为武卫将军,有一定的实权在手中,或许能够从虎贲军中拉出一支部队,用来控制京师。并且进一步控制河桥和北中城,阻挡河东尔朱家老巢及河北诸州的反扑。

    只要能够僵持一段时间,凭着天子和中枢的名分,许以高官显爵,完全可以将河北诸州招抚过来,甚至连东北道行台刘灵助也不难拉拢。

    至于三徐大行台尔朱仲远,有司徒公、东道大行台李延寔牵制。有东南道大都督杨昱依托荥阳城、虎牢关踞守,显然是进不了洛阳。西面的尔朱天光,目前刚刚平定万俟丑奴。还没有切实掌握关内地区,短时间也无法出兵。实在没办法的话,朝廷还可以向两人作出承诺。保证他们现有的地位,他们至少会有所收敛,并且谋求自立,不与河东老巢的尔朱兆合流。

    南面则完全不用担心。目前的三荆二郢大行台李琰之,乃是李延寔的族弟,李彧的族叔,元子攸的族舅,又为元子攸所亲自拔擢,自然不会和朝廷为难。

    不仅如此,提到京师南面。杨侃还想起了和兄长杨昱交好、前不久刚刚成亲的周惠,于是建议元子攸道:“陛下,折冲将军、阳城太守臣惠,有族伯死于尔朱世隆之手,对尔朱一党向来敌视。倒不妨引为奥援。”

    元子攸还未答话,城阳王元徽立刻提出了异议:“臣惠仅任太守,手中兵力不到一军,能够济得甚事?我等行此诛杀之举,关键在于隐秘谨慎,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份泄露的危险,更何况是联系百里之外的阳城?”

    杨侃心中叹息一声,知道元徽又在嫌忌周惠,可为了善后大局,他必须据理力争:“臣惠虽然兵力不多,却是府户军都督,并曾经担任过洛阳令、假城门校尉,在洛阳城、城门寺及河南府户军中素有名望。若是有他参与,控制京师就更多了几分把握。”

    “此人之名,臣也略有耳闻,曾与南军在北中城踞守月余时间,倒不是浪得虚名之辈,”骠骑大将军李彧也跟着帮腔,“之前臣向陛下进用的勇士之中,有一人名叫夏侯敬,目前担任从七品殿中将军,乃是臣惠的至交好友。咱们起事之rì,不妨遣其兼程前往相召,也费不了什么工夫。”

    元子攸对周惠的印象本就不错,又见两人说得有理,自然是从善如流:“如此,就依两位卿家之议吧!”

    “末将也向陛下推荐一人,”武卫将军奚毅说道,“中书舍人、兼黄门侍郎温子升,对朝廷忠心耿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