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入红楼-第5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不论你是如何想的,今日你能主动上殿来向朕说明此事,可见你心存敬畏,对朕还算坦诚。

    朕也实话告诉你,你家那侄儿媳妇,确实是当年义忠亲王的女儿,也是他存在于世上唯一的血脉!

    朕若是容不得,你宁国府也不可能存在到今日!

    朕这么说,你可明白?”

    贾清心头一震,目光炯炯的抬头看着正庆帝,只见他眼中一片光明磊落之意。

    原来,正庆帝竟然早就知道了此事。

    “陛下胸怀伟岸,远非世人可及,微臣替臣那侄媳谢过陛下,也替先祖叩谢陛下不罪之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贾清诚挚无比的道。

第八二一章 传旨() 
连着见了旻宁与贾清二人正庆帝已经略感不适了。

    戴权见了,连忙要扶他回龙床上躺着。

    正庆帝拨开他,谁知就这么简单一用力,竟感觉喉头一甜,忍不住咳嗽起来。

    戴权忙用帕子给接着,正庆帝直咳了三四下才好。

    忽然他的眼睛一定。

    戴权一看,顿时吃了一惊,叫道:“快传太医!”

    戴权手里的锦帕上,除了“龙涎”,竟有一大块鲜红的血迹。

    正庆帝,又咯血了!

    “不用!戴权,御案挪过来。。。。。。”

    戴权哭道:“万岁爷,有什么事过后再说吧,保重龙体要紧。”

    可是正庆帝哪里会听他的,不得已只好与两个小太监一起,将正庆帝寝宫中常用的一张御案抬过来。

    “朕要亲拟旨。”

    戴权又连忙按照正庆帝的要求将笔墨和空白诏书取来,备好。

    然后就见正庆帝神色凝重,却下笔如神,飞快的在五彩的诏书上写下内容。

    带权并不敢悄悄窥视。

    不一会正庆帝就写好了,看了一遍,搁下笔,交给戴权,道:“令太子亲自往宁国府宣旨!”

    ……

    ……

    贾清有些庆幸自己今日到大明宫坦白秦可卿之事。

    别看正庆帝似乎很光明磊落,一点不在意秦可卿的存在。

    那是在自己坦白之后!

    真要一点不在意,他就该早传自己进宫提点了。

    当年正庆帝继位最大的障碍便是义忠亲王,甚至正庆帝才是劣势的一方。双方争斗不休。

    义忠亲王的孤女嫁入宁国府为大妇?正庆帝会以为是巧合?

    事实上也不是,贾清已经知道,当年他的祖父代化公背地里原来是义忠亲王的人……

    正是贾代化暗中救走了秦可卿,并偷龙转凤,最后接到宁国府做儿媳。

    要知道那时义忠亲王已经一败涂地了,贾代化居然不惜得罪正庆帝,也要保下义忠亲王唯一的血脉。可见忠心!

    可惜,这份忠心对贾家太不利!

    贾清不知道正庆帝什么时候知道这件事的,但一定不会太久。否则,正庆帝不可能一路对他优容有加。

    也幸好,秦可卿只是个女子,对正庆帝没有威胁。不然,就算正庆帝再喜欢贾清,也定然容不下这等心怀异心的家族。

    好在,正庆帝气量不算小,贾清今日进宫这么一说,正庆帝最后一丝芥蒂应该也消了。

    正庆帝也明言他不会再追究此事。也对,他是胜利者,有资格大度。

    毕竟义忠亲王死了二十多年了。

    回府之时,正好碰见一队贾府的人出行,一问才知道原来今日是妙玉师傅的忌辰,她要去牟尼院为其师傅超度三日。

    之前就回禀了秦可卿,秦可卿给她安排了四个婆子随行……

    贾清看这几个婆子懒懒散散的跟在马车后面,想来大概是对于这一份苦差事不甚乐意。

    贾清理解,富贵心嘛人人有。

    妙玉在贾家既不是主子,也不是正经亲戚,只能算是暂住客,还是个尼姑,谁愿意随她到荒郊野外住几日去?

    “王将,你亲自带领十名亲兵护送妙玉仙姑这一趟,好生守卫,切莫使闲杂人等冲撞了她。”

    贾清对身旁的王将道。王将领命,立马带走十人,护卫在了妙玉的马车两侧。

    如今虽然城门开启了,不过进出都是严查。盖因城外还未完全肃清,也就是不太安宁。

    这小娘儿们生的太好,又是个假尼姑,容易遭人惦记。有贾家亲兵护卫,一般人也就安分了。

    看着这般仍旧没有掀开车帘与他道谢的妙玉,贾清撇撇嘴,策马便走了。

    他做事凭本心,本来也没邀好处的意思。只是这小娘儿们这般不知礼数,让他有些不爽,但也仅此而已。

    怪癖的人到处有,再说,人家也没求你保护啊……

    妙玉车厢内,她的丫鬟道:“小姐,国公爷人真好,还派人护送我们呢!”

    妙玉原本不是真心皈依佛门。她是小时候怪病不治,不得不遁入空门消灾的,她的父母还为她安排了好些下人服侍她。到如今她家已经败落了,身边依旧还跟着两个老妈妈,外加一个丫鬟。

    都随她住在栊翠庵。

    三个人都是最忠心的了,否则她们又不是空门中人,也不会坚守到现在。

    妙玉没有应丫鬟的话,她神飞物外,神情怔怔。

    一时眼中又浮现一抹疑惑之色。

    他这般做,代表什么?

    疏忽,不知想到了何处,眼神迷醉,脸颊发烫,赶紧掐紧了佛珠,快速的拨弄,以驱除魔怔。

    丫鬟好奇的看着,心里纳闷道:小姐这是生病了吗?

    ……

    贾政这几日有些不得劲。

    他大哥被侄子打发到道观里修行去了!

    他三番几次想上宁国府说情。都是一家人,何苦弄到这般田地?

    不过王夫人劝说,这件事是过了老太太耳目的,算是老太太的意思。贾政又素来是个不太果决的人,除了面对贾宝玉之时威严十足,底子里其实是个选择困难症患者。

    一拖就拖好几天没动静,只是自己常常想起来不得劲。

    正好今日他偶然听说王夫人等筹划要给贾宝玉纳妾,对方还是薛家姨太太的侄女……

    这一下差点没把贾政气出个好歹。

    “这个不长进的东西,别的不学,倒在这一点上要跟着他兄弟论长短!就是清哥儿也没有在娶亲之前纳妾的,何况现在国孝当头?给我拿宝玉来!”

    不得不说面对贾宝玉,贾政瞬间英明神武了。一眼便看出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贾宝玉!

    若非贾宝玉央求,贾母和王夫人岂能起这样的心思?

    薛家到底还是姻亲呢,岂能这般轻贱?传出去也不让人笑话,也为宫里的娘娘丢脸!

    实际上,贾宝玉是有些替贾清顶雷了。

    贾宝玉仁人君子。自从贾清大婚之日的事发生之后,他走到哪里,多多少少都能听到一些闲话,偏偏那些闲话听到他耳朵里觉得是十分的不堪……

    可是贾清如今身份太高,贾政一个传统的儒家弟子又特别重视这个,再说也拉不下脸皮为这种事去说教贾清。

    这样的闲气受了太多在心里,导致贾政对这种事有些敏感………

    恰好贾宝玉就撞上来了。

    他不好说贾清,也不敢派贾母的不是,难道还收拾不得贾宝玉?

    当然,这些都是外因,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贾政已经好久没收拾贾宝玉了,今天来了“兴致”。

    本来只是想小小的收拾一通,教教贾宝玉规矩体统。不过当看到贾宝玉本人畏畏缩缩的模样,对比贾清在朝堂之上的英姿飒爽,以往种种恨其不争的心思都起来了……

    再加上贾宝玉不承认纳妾的事是他的主张,更是让贾政火冒三丈。

    然后……

    当然是一顿板子。

    只是他这一顿板子才落下去,王夫人、贾母等人就知道了。

    一时间,荣国府因为贾政突然的秀存在感,变得热闹起来。

第八二二章 辅成王() 
贾政收拾贾宝玉,这不过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了。再说,也没打几板子,就被贾母派人喝止,连贾政本人也被叫到了荣庆堂训斥。

    这件事本身倒也不算什么,只是贾政这一番动静,却把贾母等人欲让宝琴嫁给贾宝玉为妾这件事给推到了台面上。

    要知道先前她不过是有这个意思,然后与薛姨妈提了提,不管事情能不能成,双方都有余地。

    可是现在……

    不提吧,此事彻底成了个笑话。

    再提吧,众人都知道贾政反对,一来贾宝玉违背了孝道,二来,薛家到底是答应呢还是不答应呢?答应吧,这种事本来就讲究两厢情愿,都是亲戚,贾政反对,这事就没意思了,薛家也要颜面啊。不答应吧,又伤两家情面。

    总之,情况陷入尴尬。

    想起这些,贾母看着下方垂首听训的贾政,有些肝火旺盛。

    “弄成现在这样,你满意了!”

    贾母斥道。

    她已经看过贾宝玉了,并没被打坏,否则她绝不会仅是这般微怒的语气。

    “母亲息怒,宝玉翻过年就十八岁了,可是如今还是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不说功名举业,就连正经的书,也没读懂读透几本。儿子也不求他光宗耀祖,至少不要为门第蒙羞,故而才教训他。

    江南甄家,世代簪缨,门第也不比我家差。如今宝玉刚与甄家嫡女定亲,他就惦记着纳妾,此等行径,岂是大家子弟所为?”

    若论先时,甄家门第自然不会比贾家弱。可是太上皇故去,甄家败落,贾家却荣华正盛。此消彼长,甄家门第自然弱了不少。

    甚至甄家主动攀亲,也有借贾府声望保全自身的意思,不过这一点不管是贾母还是贾政,都不甚在意。

    贾政继续道:“况且薛家与我家本为姻亲,岂有娶其嫡女为妾的说法?如今娘娘才正后位不到两年,宝玉就行此等事,岂不为娘娘脸上抹黑?

    东边清哥儿怎么样,精明才干,才华过人,深得当今陛下的信任与重用,可是一旦行为有差,旁人又岂会因为他的身份高就揭过不谈的?

    这几日我到外边办事,耳中总能听到风言风语,他的那些事,如今都成了京城最大的笑话了……

    清哥儿尚且如此,何况宝玉?老太太若当真为宝玉着想,就不该在这方面纵着他。

    先前我外任这几年,疏忽了宝玉的管教,如今我已经为宝玉求了先生,是士林当中的名儒,曾经在国子监任过教谕,才华学问优长。有他教导宝玉,对宝玉将来的前程也大有益处。”

    贾母瞧着贾政一脸的诚恳正色,听他提及贾清,便知他也真是一片苦心。望子成龙是每个父亲都希望的事,贾政自然不列外。

    自己的侄子一飞冲天,已经攀登青云之志,而儿子却碌碌无为,贾政心里的不得意自然浓厚。

    倒也难为他了。

    贾母心说。

    她又如何不知道贾宝玉如今越发不爱学习与她素日的宠爱有关?但她真的不在意,有贾家门楣撑着,有国舅爷的名头,就算贾宝玉将来不做官,谁还能欺负了他,小瞧了他去?

    她如何不知道现在替贾宝玉张罗纳妾的事确实有一些不妥?但她实在太喜欢宝琴那丫头了,生的那般模样就不说了,那活泼可爱的性子,当真令她喜欢到了心里。

    她是怕薛家再将她许给别人,所以要先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