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入红楼-第4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从全国各地卫所抽调兵丁的命令已经下去,整个大楚,都在备战之中。

    虽然九边重镇总兵力不下五十万,但是他们都分布在整个大楚北疆数千里的防线上,他们要防卫的,不只是蒙古各部和哥萨克,还有鞑靼和其他小国。

    王子腾已经被任命为“镇北大将军”,是这次抵御哥萨克的主帅。

    他本来就是九省统制,有监察九边重镇之权责。任命他为主帅,大多人也没有反对的余地。

    不过,虽然他成功拿到帅印,但是他真正能够调动的边军,也不过二十多万。

    虽然这二十多万全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但是朝廷明显还是不放心,已经计划了三路援军了。秦管亮这一支,只是第一支援军。

    大军开拔,朝廷最忙的部门自然要属于户部了。

    林如海这一阵子几乎是日夜守在户部大堂,为了筹备军饷、粮草,殚精竭虑。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正庆帝却下了一道令所有人不解的任命。

    令户部左侍郎郑世安为使臣,前往草原安抚捏古斯部。

    午门之外,由内阁首辅主持了简单的出使仪式之后,礼部侍郎刘相柏、户部侍郎郑世安便领着各自的使团,启程。

    “刘兄。。。。。。”

    “郑兄。。。。。。”

    队伍前面,刘相柏犹豫了一下,对郑世安道:“郑兄此去,万事小心。。。。。。”

    郑世安知道刘相柏的意思。他这一去,前途渺茫啊!

    王子腾传来军报,自哥萨克攻破塔塔尔之后,乞颜和捏古斯两部虽然同时让路,但是,之后却只有捏古斯部在与大楚相邻的边界暗中调兵,显然是想趁机图谋不轨。

    而作为草原第一大部落的乞颜,反而一直没有动静。

    似乎,打定主意坐山观虎斗。。。。。。

    这也难怪,正庆帝会安排他去安抚捏古斯了,因为那注定是有去无回啊。

    从十几日前,他当殿惹怒正庆帝,让正庆帝拂袖退朝那时起,他便知道自己是讨不了好的了。

    正庆帝给的理由很充分。

    “郑大人有“不战而屈人之兵”之大才,不如派他前去安抚捏古斯,若是能够避免两国开战,那朕便认为他的方略有效,朝廷当为他计一大功。”

    如此,就连何善宝想保他也没了说辞。

    “刘兄请放心,郑谋一定竭尽全力,劝说捏古斯部罢兵,为朝廷缓解压力。。。。。。

    只可恨陛下不听我的谏言,不肯与哥萨克议和,这一战,又不知道要葬送我朝多少热血儿郎。

    哎,要是太上皇当政的话。。。。。。”

    “郑兄!”刘相柏提醒他慎言。

    虽然两人私交不错,但是他对于他的观点却不甚赞同。见他到了此时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他也无可劝解,只得道了一声“保重”,然后便踏上他自己的征途。

    乞颜王庭,比捏古斯王庭还要遥远,这一去,或许只有等到战争结束才能回来了。

    也不知道,要多久。

    ……

    贾清对于朝廷的大事虽然一直关注,但他现在算是一个局外人,只能做一个旁观者。

    不过,他却不甘心只做一个旁观者。

    他早就说过,他要在三年之内成为大楚的掌权者之一。

    虽然正庆帝调他去公主府算是一个意外,但是贾清知道,他不可能一直呆在公主府。

    迟早有一天正庆帝会把他安排在要职。

    这次大楚与哥萨克之战,必定是一次权力洗牌的机会。他又怎么会白白放过?

    囤粮,便是他的筹码。

    要是战事顺利,就当赚银子了。要是不顺,他的这些粮,也许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这样,也可以为自己加码,让正庆帝早一日重用自己。

    所以,他才倾宁国府之力,囤粮。

    囤粮,需要大量的银子!

    天幸,绿珠这次回来,又给他带了二十万两银票。。。。。。

    他知道,一定是吴仙儿知道了自己要囤粮的消息,所以专程派绿珠给他送银子回来。

    贾清并未矫情。虽然惊讶于吴仙儿一时之间就能拿出这么多银子,但是他现在真的很需要,所以,哪怕这些银子是吴仙儿杀人越货得来的,他也接下了!

    如此算下来,加上黛玉的那四十万两银子,又能添三十多万石,他总共就差不多可以囤七十万石粮食了。。。。。。

    多么夸张的数字!

    贾清相信,除了国库,全国没有任何一家粮行能够拿的出这么多粮食。

    将银子交给李衍清点入库,贾清便招来扬叙、赖升、冷子兴等人,再次合计合计收粮的事宜。

    “走水路!走水路无疑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路上的损耗。”

    冷子兴道。

    扬叙也点头:“江南之地的粮食,最好的方式自然是从水路运输。只是,这中间还有一个问题需要二爷解决。”

    “什么?”

    “漕帮!”

    贾清听了,心中一动。

    “漕帮控制江南漕运,我们这么大批次的粮食运送,要是没有他们的支持,怕是不论运输还是装卸,都有极大的困难。”

    贾清道:“这个问题,或许我能解决。”

    扬叙看了贾清一眼,道:“若是如此,那么二爷计定的三个粮仓就固定了。京城和南京的收粮行动都可以借助部分水路。特别是南京,当为重中之重,自古以来,便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南京囤粮无疑是最容易的。太原那边的话,有芸二爷在,又有迅风的兄弟们,也没有问题。

    如今战事才刚开启,我们也不必急着把粮食都运送到太原。可以先把粮仓建好,两京的粮食就暂时不动,也能有效减少损耗。

    万一有变,只要粮在我们手里,要如何调度,我们也可以自由裁度。”

    “好,暂时就这么定了。”

    补充计定了策略,贾清正待解散会议。冷子兴忽然道:“二爷,小人家中也薄有资产,不知道能不能投入二爷的囤粮计划当中。”

    贾清道:“你想做,自己派人去做不就得了,何必要投到我名下来?”

    “二爷是干大事的人,小人岂敢和二爷相比。再说我那点家底,也翻不出什么浪花出来,何不放到二爷这里来,既不用操心,又能为二爷的大事尽一份绵薄之力,也算是感谢二爷这些年来,对小人的提携之恩。”

    冷子兴看的明白,大楚要是多几个像贾清这样操盘手,不用战争,大楚的粮价就肯定会涨起来。这个时候囤粮食,肯定能赚银子。

    但是,他要是去做这件事,一来会对贾清造成竞争。现在他在贾清名下混饭吃,岂能干这样的事?

    再者,国朝哪次粮价大涨之后,朝廷不会拿几个粮商开刀泄民愤?

    把银子放到贾清这个盘子里来,既省心又安全。。。。。。

    当然,主要还是他信任贾清的人品。

    “好。”贾清也不和他假装客气。

    “到时候赚了银子,我按比例给你分红。就算出现了万一的情况,粮食出了意外,我也会把银子赔你!”

    “这怎么能行,既然是按例分红,那么就该共同承担风险,岂有让二爷赔我的道理。。。。。。”

    “好了,这只是题外话,这次,就算不赚大银子,也万没有赔的道理,你只管放心好了。”

    贾清沉稳的打断冷子兴的话。这个时候捐出身家来助他一臂之力,贾清记住这份情谊。

    冷子兴的资助,倒是让贾清想起,自己似乎可以集资做这件事呢。

    薛家、沈家,似乎都很有钱。。。。。。

第六七四章 邀请() 
安排好外面的事情,贾清本准备去看看翠柳,中途想起许久没去瞧尤二姐了,就折道去瞧瞧。

    人家把清白都交给自己了,却连一点名分都没有,要是自己再对她不闻不问的,那也太无情了。

    贾清从小门而入,跨进尤老娘这边的院子,却看见一个他不大喜的人。

    “二叔……”

    贾蓉看见贾清也是吃了一惊,赶紧行礼。

    “你在这里做什么?”

    贾清看了一眼旁边花圃跟前浇花的伶儿。

    “我……我正准备去给母亲请安,路上碰到伶儿姑娘,所以站着和她说了几句话……”

    贾蓉局促道。

    “那你还不去。”

    “是,我马上去。”

    贾蓉立马跑没影了。

    贾清站在原地,沉默了片刻,道:“上次我和你说过,不要在府里玩弄阴私手段,我能容你一次,却并不会容你第二次。贾蓉虽不成器,但也是我贾府子弟,你若是挑唆他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我定不饶你。”

    伶儿拿着喷壶的手一顿,抬起头,凄然笑道:“挑唆?二爷认为我会挑唆小蓉大爷做什么?

    是挑唆他挑战二爷的权威,还是怂恿他夺回自己的妻子?”

    贾清往前走的身影停下,回头阴冷道:“你在逼我?!”

    “二爷这是承认了?”

    伶儿犹若未觉贾清眼中的森寒杀意,反问道。

    “你想做什么?”

    “我想做什么?我最想要的是什么难道二爷不知道吗?”

    “我不喜欢太聪明的女人,更不喜欢被人威胁。”

    贾清淡淡的丢下这句话,转身走了。

    只要自己愿意,可以毁掉她被发配的亲人,包括她母亲的性命,他相信,伶儿不敢真的激怒他。

    贾清不知道,他一时的强硬不在乎,却为他以后惹来多少麻烦……

    ……

    梦坡斋,贾政见了贾清第一句话就是:“圣上点我为浙江巡抚,不日就要上任,以后这府里的事情,还要你多看着点。

    没事,多过来陪陪老太太说话,她老人家最欢你们逗乐。”

    贾清一听,大奇:“浙江巡抚?”

    贾政点点头,道:“我也没想到,圣上居然对我如此优渥,到现在我心里还有些忐忑,深恐有负圣恩。”

    贾政以为贾清惊讶的是他升了太多级。

    其实贾清惊讶的是,这也太凑巧了。刚才他还在和杨叙他们讨论“苏湖熟,天下足”这个问题,准备重点从这两个地方收粮,转眼贾政就外任浙江巡抚。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想睡觉就来个枕头的感觉吗?

    “老爷不必忧虑,老爷在工部磨砺了这么多年了,声誉有目共睹。陛下又看老爷把公主府的事情办的这么漂亮,知道老爷是有能力的人,自然不惜重任了。”

    贾清有事相求,马屁是随手就来。

    贾政一想,觉得贾清说的有道理,就不再纠结。心中打定主意,到了浙江,一定要好好干出一番政绩出来,方不负正庆帝的栽培。

    贾清看贾政很高兴,自然而然的道:“老爷可知道浙江是产粮大省,正巧我准备囤一批粮食,到时候,还请老爷帮帮忙,免去我从民间收集之苦。”

    每年百姓都是要交皇粮的,官府不可能把这些粮食原模原样的运到京城,大部分都是要找当地的粮商卖了,换成银两,作为税收的。

    “你买粮食作甚?”

    “我不是开了两个酒坊嘛,拿来酿酒用的。”

    贾政是儒家正统,又自诩君子。要是知道贾清也干那“囤积居奇”的勾当,肯定要发怒。到时候解释起来也麻烦,所以贾清才如此说。

    贾政道:“好好的何苦去淘弄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