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入红楼-第4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母却已经抓着她的手腕,道:“走,咱们先回去吃了饭再来!”

    王熙凤上前拦了,笑道:“知道老祖宗还要逛园子,来之前我已经吩咐厨房准备好了,老祖宗这会子也用不着再回去,直接让她们把饭摆在园子里不就好了?”

    贾母一笑:“还是你想的周到,那么,就摆在藕香榭的亭子里吧,正好四面环着水,还能看到别处的风光。”转头又对刘姥姥说:“咱们这里一路逛过去,她们那边饭也就摆好了。”

    刘姥姥能怎么回?她又不认得路,只好附和着点点头。

    王熙凤立马让手底下的婆子吩咐下去

    一听说众人要陪着贾母逛园子,觉得自己重生了的贾宝玉顿时跳出来,叫道:“我也要去。”

    王夫人立马反对:“胡闹,你不好好在屋里养病,瞎胡闹什么!”

    “我没有关系的。”

    贾宝玉转着走了两步,示意自己已经好了。本来他也就是觉得有点痒而已,那还要加上他自己被吓着了。如今知道自己没得那样的病,他觉得一点也不痒了,全好了的感觉。

    王夫人眼睛一瞪,吓得贾宝玉缩回了头。王夫人尤不放心,把身边伺候的金钏留下,让她看好贾宝玉,不许他出门。

    王夫人此时根本无心逛什么园子,只想好好守着贾宝玉。只是贾母有兴致,她必须作陪。

    贾母看贾宝玉委屈,却也没驳王夫人的话,反而劝道:“今天你就别去了,待会一路走着,生了汗,腌臜了伤处,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好了。”

    两座大山都发话了,贾宝玉再不甘心,也只得乖乖点头,垂头丧气的回屋去了。

    为了不打扰贾宝玉静养,众人未在怡红院逗留,直接一路往沁芳桥这边逛来,在桥中心的亭子里略微歇了一歇,就又往潇湘馆走。

    刚到潇湘馆,只见两边翠竹夹道,土地上苍苔满布,中间一条用石子漫的羊肠小路,只够得着两人并走。

    刘姥姥仗着自己经常与泥土路打交道,便故意让出路来与众人走,自己走土路。

    丫鬟在后面说:“姥姥,注意苔滑,还是上来走。”

    刘姥姥豪气的摆摆手,说:“不相干,我们走惯了土路的,倒是你们那绣花鞋,别弄脏了!”

    也许就是这说话分了神,刘姥姥一个没注意,咕咚一声摔倒,坐在了苍苔路面上,引得丫鬟们哈哈大笑。

    贾母等也回头来瞧,见到这副场面,也是畅然笑了起来。连王夫人面上也消去了最后一丝阴霾。

    刘姥姥见众人笑她也不发窘,还自嘲道:“才说嘴就打嘴。”

    “哈哈哈哈哈”又引来一阵娇笑声。

    贾母说:“小蹄子们,只顾站着笑,还不把人掺起来!”一面问刘姥姥摔着了没有,一面又叫丫鬟们给捶捶。

    立马就有三四个丫鬟围上去,替她拍打。刘姥姥哪里受过这种待遇,一叠声的叫道:“使不得使不得!”然后身子扭股似的走到正路上来。

    “呵呵”贾母又笑了两声,忽然问:“清哥儿怎么不见?”

    她明明记得贾清方才一直和她们一起的呀。

    王熙凤笑道:“老太太也不见咱们到了哪里,早在咱们还没进门之前,他就跑里面去了。”

    贾母愕然,与薛姨妈对视了一眼,同样看到了薛姨妈的无奈。

    一时走到门前,紫娟早已打起帘子让众人进屋。然后果然看见贾清二大爷似的躺在里面的太师椅上,双腿放在凳子上,小口嘬着一盖碗茶。

    见到她们进门,才站起来,笑说:“我怕林妹妹她们这里的茶水不够,特地来打前站,嘱咐她们多备些茶水。”

    本来他这话没什么毛病,可是有了先前王熙凤的那一句话的铺垫,欲盖弥彰的感觉就太明显了。

    贾母等都是一副好笑又笑不出来的憋闷模样。

    贾清心里有点纳罕,却也不管那么多,一把抓起黛玉倒茶的手,夺过茶壶,道:“我帮你倒就好了,你边上坐着去。”

    然后很快捧了一杯茶到贾母跟前。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六一一章 游玩(一)() 
贾母瞪了贾清一眼,到底还是晃悠悠的接过了茶。

    哪有这么娇惯的,长辈们来了,连一杯茶都不让倒,当真是宠的不像话。贾母知道黛玉是懂事的,都怪贾清多事。

    另一边,黛玉又倒了茶与王夫人等。王夫人说“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费心。”

    黛玉便罢了。

    正好园中各处姐妹们也听说贾母并没有取消游园,都又收拾了一番过来相陪。就连宝钗也协同湘云一起,在潇湘馆外与三春碰头,一起进来。

    人一多,也就热闹了,大家一起喝茶说话,倒也忘却了早上的不快。

    一时王夫人问道“我记得姑娘这屋里原来糊的是绿纱,什么时候换的这个?”

    她这一说,薛姨妈也看了看,道“原以为她这满庭满院的翠竹,只有糊绿纱才应景儿,没想到糊这个也挺好看的。”

    黛玉因说“年后才刚换的……”

    王熙凤笑道“这个我知道,还不是我们家这位爷,说那绿纱新绿的时候表在窗户上好看,旧了就不好看了。正巧宫里不是送了一些上好的蝉翼纱来吗,他说那个轻盈,糊在窗子上好看。可惜他们那府里的不够用,还打发人从我们这边要了一半去呢。”

    贾母正和刘姥姥说话,闻言抬起头瞧了瞧,哈哈笑了起来,道“亏你成日家说嘴,连个纱也认不得,竟闹笑话呢。”

    王熙凤一愣,略显尴尬。薛姨妈笑道“她怎么敢比老太太呢,老太太既知道,何不教导教导她,也让我们听听。”

    贾母听了这话高兴,笑道“说起来这个纱年纪比她们还大呢,也难怪她们认不得,看着像蝉翼纱,也就胡乱叫了。其实,它真正的名儿叫做‘软烟罗’。”

    王熙凤知错就改,乱忙捧道“这个名字好听,难怪我远远看见这潇湘馆的窗子,就像上面飘着烟雾一般。可见是我孤陋寡闻,惹老祖宗您这个行家笑话了。”

    “呵呵呵,这纱啊,其实还分四种颜色。一种是雨过天晴,一种是秋香色,一种松绿色,一种银红色。像她这窗户上糊的,就是银红色的,这种纱,还有个名儿叫做霞影纱……”

    贾母尽情的享受众人的崇拜。

    这边,黛玉嘴里轻轻念了几声,然后哼哼道“原来这个叫做霞影纱,亏你上回还一口一个’银红纱‘的叫。”

    她旁边,贾清犟嘴道“至少我颜色没认错……再说,叫什么有什么关系,以后我逢人就给他介绍这个叫做银红纱,反正他们也认不得,过不了两年,大家就只认得这个叫做银红纱了。”

    黛玉立马道“不行,还是霞影纱好听。飘忽如影,灿若朝霞,如此好听的名字,你可不许胡乱篡改!”

    贾清偏头没答应。

    刘姥姥听着贾母介绍这样那样的,她全听不明白。走到窗户边上,伸手摸了摸,叹道“这么好的料子,我们想拿来做衣服还不能,拿来糊窗子,岂不可惜?”

    众人笑了笑,倒也没说什么。贾母可能是起了念旧的心思,道“库房里还有没有?拿出两张来给刘亲家带回家去,若还有剩的,我那里正缺一顶帐子。”

    王熙凤连忙说“那纱轻的很,做衣服很一般,因此也没怎么动,都在库房里呢,明儿我就叫人给老太太做一顶帐子,再捡两匹好的让姥姥带回去。”

    贾母说“既然还有,那就再添了里子,做几件背心给丫头们穿了。别压在库里,倒霉坏了。”

    王熙凤答应了。

    说完了纱的事,贾母觉得这屋子小了,人又多闷得慌,就领着众人出来。

    可巧板儿因为半日没见他姥姥,丫鬟们哄不住,也只好带到园子里来。刘姥姥见了便骂“下作黄子,不好生听话,又到处乱跑作甚!”一面对贾母等致以歉意的眼神。

    贾母等并不在意,笑着说正好也带他游逛游逛。

    与潇湘馆毗邻的是探春的秋爽斋,贾母便领着众人进去。

    探春素喜阔朗,所以秋爽斋三间正屋并未隔开。当中放着一张梨花雕大理石大案,足有两丈长,六七尺宽,横亘在屋内。案头上整齐的摆着各色名人法帖以及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筒内插的树林一般密集。另一边是青花雕刻的两个花盆,一盆君子兰,一盆白海棠。

    西面的墙上挂着一幅米襄阳的《烟雨图》,左右一幅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

    烟霞闲骨格

    泉石野生涯

    案当中设着宝鼎,内焚雅香。左边一个大观窑的盘子,盛着十来个黄灿灿的佛手。右边是一个白玉磬,侧挂一小锤子。

    东墙面,也有一张大书架,上头摆满了书。探春是个爱书之人,这一点自然不会少。

    贾母仔细看了,点点头。她素喜她这个三孙女的为人,如今看她这房间的格局,也是没差了。只是案上有些东西她一看便知出处……

    “这些东西,我看的不错的话,至少有一半都是清哥儿陶弄来送你们的吧!”

    没办法,一张案上摆放了五六十方价值不俗的宝砚,三四十个笔筒,数百只笔,想不引人注目都难。

    探春笑道“老祖宗说的不错,好些都是二哥哥送的,也没别的地方好放,就都摆在这里了。索性这张案够宽敞,才放的下。”

    当初之所以选择秋爽斋,很大一部分原因她就是看中了这一方长达两丈多的大案。

    贾母额首,她知道贾清大方得很,每逢节日或者她们姐妹生日必会送礼,就是平常也要送些小礼物。刚才潇湘馆布局精致,屋子较小,没看到这些东西。可是人人都知道贾清最宠的还是楚楚动人的黛玉,探春这里都这样,可想而知她那里的情况了。还有迎春惜春两处,自然也不会差。

    刘姥姥自一进门就被这样气派的屋子吸引了,只管往前细瞧,也没留意贾母等人说话,一时便说“这屋子,肯定是哪位哥儿的书房了吧?”

    贾母听的笑了,提醒她道“这是我三孙女的屋子!”

    刘姥姥便把探春仔细瞧了几眼。这位小姐,身上倒少有娇气……

    刘姥姥笑说“这哪里像个小姐的绣房,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呢!”

    说的薛姨妈等也笑了。

    板儿本来认生,这半日来略熟了一些,看那案上盘子里黄灿灿的佛手,以为就是村里黄大财主家的孩子过节时啃的那大猪蹄子,就嚷着要吃。

    探春随和,笑着取了一个下来给他,道“玩吧,吃不得的。”

    板儿拿在手里才知道真不是吃的。但因为是面前这个神仙一般的姐姐给的,也便高兴的抱在怀里,一边玩去了。

    这边众人才坐了一会,那边就有婆子来说,午饭已经摆好了,请太太奶奶小姐们。

    贾母便拉了薛姨妈起来道“咋们走吧,她们姐妹都不大喜欢别人往她们屋里坐,怕脏了屋子。”

    探春跟在贾母身边,闻言便说“瞧老祖宗说的,我们求着老太太、姨太太来坐坐还不能呢!”

    贾母笑了,说“我这个三丫头是好的,就只两个玉儿这点最可恶!”

    说到这里,贾母不自觉又想起贾宝玉来,心情瞬间落下去一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