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入红楼-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纨扯了扯嘴角,见贾清终于住手,携着黛玉等笑嘻嘻的往屋里走,招手叫过来两个婆子,道:“等会你们找人,把它给老太太搬到后花厅里去。

    再让人看着,别让人胡摘乱折的。”

    还没走远的贾清听见李纨这意有所指的话,撇撇嘴,转过身来道:“大嫂子也太小气了,什么好东西还舍不得让人吃了?依我说,不如就放在这里,让她们都摘些来尝尝好了。”

    然后又对旁边围着好半天,也嘴馋了好半天的小丫鬟们道:“等会我们走了之后,你们都摘些来尝尝吧,只别弄脏了院子就是。若是胆小,怕被责罚,你们瞧这里,我折过的地方,你们顺着痕迹再折些,然后嫁祸给我就是。。。。。。”

    丫鬟们听贾清让她们都能摘来吃,顿时雀跃起来。听到后面一句,好几个又忍不住有些脸红不好意思。

    方才,她们正是有这个打算呢。。。。。。

    李纨走过来道:“你只管做好人,这是老太太的东西呢。”

    倒不是李纨认为贾母会舍不得给丫鬟们吃。只是觉得这么做不妥,让这些丫鬟们习惯了,以后什么都偷来尝尝,其不乱了体统?

    贾清道:“无妨,反正这株都被我折坏了,不如就赏给她们吧,改明儿我再给老祖宗送一颗完整的过来也就是了。”

    “你还有啊?”

    听得贾清话里财大气粗的样子,最高兴的莫过于史湘云了。

    贾清看着她笑道:“是啊,不但有,还很多呢!你若是在老祖宗这里吃不够,只管到我那里去就是了。

    到时候我让你坐树上去,直吃个痛快好不好?”

    “好啊,你以为我不敢吗?”

    史湘云见贾清眼中带笑,以为贾清是在调侃她,如是说道。

    “好,你敢,你是侠女嘛,是我小看你了行吧?”

    贾清笑着,带着众女上了走廊,忽然将手中的东西全部丫鬟拿着,并道:“你们也把东西放外面吧,别让老祖宗瞧见。。。。。。”

    黛玉笑道:“你一般也有怕的时候,方才你不是大方的很,还把老祖宗的树都做主赏给丫鬟们了吗?这会子又这副小心翼翼的样子,真让人好笑!”

    贾清回之一个我就这样你能拿我怎么样的表情,然后跨进了门。

    后面,众姐妹想了想,还是依贾清的话将罪证都交给丫鬟暂时拿着。没道理罪魁都溜了,她们还傻乎乎的主动上前招认的。。。。。。

    。。。。。。

    东北院里,薛姨妈带着儿子女儿看望了薛逍父女回来,才刚进门,就被院子里那株大树给吸引了目光。

    顿时带着宝钗二人上前查看。

    竟是一颗完整的荔枝树。

    旁边的老家仆不等询问就上前道:“这是方才宁国府的清爷派人送过来的。”

    旁边,原本见到这种好东西,迫不及待就摘了一个下来准备先尝尝的薛蟠手一顿。有心想将东西给接回去。。。。。。

    他的样子被薛姨妈看见,使得原本高兴的面色一下子就消失了,道:“儿啊,他到底哪里得罪你了你这么不待见他?上回你无故在人家的族学里打了先生,人家都没给你计较,还帮你免了吃官司。。。。。。

    人家比你还小些,都知道看在亲戚的份上,体谅顾全我们两家的颜面,不给你计较,你怎么就不能学学?”

    薛蟠被说的面色尴尬。因为从表面上看起来,去年的事,确实全部是他的错,贾清完全成为大人不记小人过的形象。

    只是,他却总有一种感觉,那回的事不是那么简单的。他至今还能清晰的记得他那半个月惨无人道的日子,那件事,每每能让他在梦中惊醒!

    后来他派了很多人私下里查访,却又哪里能查的到半点蛛丝马迹。。。。。。

    “咳咳,那个,我先回屋了啊。”

    无法辩驳的薛蟠,选择了避开薛姨妈的唠叨教训。

    “妈,算了吧,哥哥迟早自己会想明白的,你看他不比刚来的时候好很多了吗?”

    薛宝钗见薛姨妈恨铁不成的望着薛蟠远去的身影,劝解道。薛姨妈闻言一想,点点头。这大半年来,薛蟠确实收敛了不少,至少,没给家里惹麻烦了!

    “难得他有心,有了什么好东西都知道给我们送一份过来,这份情,我们也得记得了,以后他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地方,我们也该更尽心才是。

    只是,这么多,我们又怎么吃的完?”

    薛宝钗看了一眼那挂满枝头的荔枝,道:“这东西不经放的,如今挂在枝头要好些,只是也不是我们能吃的了的,依我看,不如先摘些下来送人。。。。。。那两府里自然不用我们送了,如此,不如给舅舅家送些过去。

    剩下的,再赏丫鬟们一些就是了。”

    。。。。。。

第四二九章 如何保命?() 
    “陛下,首辅何大人家风不正,致使其嫡孙当街纵马伤人,事后不但不思悔改,反而欲图躲避国法的裁夺,幸得裘良裘大人督查有力,将之抓获归案。

    此等膏粱纨绔之风绝不可长,微臣恳请陛下将其重重的治罪,并责问何大人管教不严,以致于朝廷声名受损之罪!”

    太和殿内,一名七品小小御史跳出来,慷慨激昂的道。

    正庆帝道:“休得胡言,何大人官风清正,德高望重,又是当今士林领袖,实乃朝廷不可缺失之栋梁,岂是你可随意污蔑的,快退下吧。”

    御史道:“非是微臣胡言,此事早已在京中传开,当场目击者不下百人,皆可为臣之奏本作证。”

    正庆帝这才看向裘良,道:“可有此事?”

    暗中准备良久的裘良出列,沉声道:“回禀陛下,确有此事,如今相关人等已经被微臣缉拿在案,恳请陛下裁夺。”

    正庆帝由自不相信此事,顿了顿道:“何大人家教甚严,此乃朝廷有目共睹之事,朕也不能听信你们一面之词就妄加苛责何大人。。。。。。吴尚书。”

    “臣在。”

    “着你亲自替朕祥查此事,务必将前因后果悉数审查明白,不可使何大人清名因此受损。”

    “臣领旨。”

    吴子豪默默退了回去。

    众臣心中忍不住一凛。皇帝几乎已经不加掩饰的出手了。

    这等小事,原不该拿到朝堂之上来说,就算说了,也不过议一议,让何善宝以后严加管教就是了。如今这般直接让刑部接手。。。。。。谁不知道刑部是完全听命于皇帝的?

    如此,何府那几个人被抓之人哪怕是纯良民,也多半会被揪出许多罪证出来了。

    “陛下,微臣有本奏。”

    一事议定,众臣还为来得及歇一口气,又有人出列道。众臣一看,出列之人乃是户部尚书赵钱,就知道今日必有大事发生了。

    “准奏。”

    “微臣要弹劾首辅何善宝七宗罪!!”

    全场静寂。

    果然,一开始就要放大招了吗。

    “其罪一:通敌卖国

    其罪二:陷害忠良

    其罪三:勾结匪类

    其罪四:结党营私

    其罪五:贪赃枉法

    其罪六:刚愎自用

    其罪七:目无君父

    !!”

    。。。。。。

    刘府庄园之内,刘墉倚靠在太师椅上,眺望远处的天空。

    “爷爷,你在看什么?”

    一个青年走过来,将手中的汤药碗放在后面的石桌之上,轻声问道。

    刘墉一动不动,半晌方道:“要变天了。。。。。。”

    刘虎抬头看过去,只见原本的天空晴朗依旧,并无任何变换。刘虎不知他爷爷说的这话是何意,也不追问,道:“爷爷,把药喝了吧。”

    刘墉终于收回目光,伸手去接药碗,只是临喝之际,又忽然道:“虎儿,以后,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刘虎道:“我想成为像爷爷这样的人!”

    声音充满坚定与向往。

    可是,刘墉却摇了摇头,道:“我希望你成为像你父亲那样的人!”

    刘虎不解,他们一家无不以刘墉为荣。他父亲也时常教导他,希望他将来能够做到和他爷爷一样的成就。他还知道,他父亲也希望能够像爷爷一样,成为执宰天下的首辅。。。。。。

    “你是不是以为,成为首辅,是一件受万人敬仰,是一件威风凛凛、光宗耀祖的事?”刘墉喝了药,将碗递给刘虎,然后才道。

    刘虎点点头。不是他肤浅,不会说什么“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豪言壮语。

    因为他的爷爷是刘墉。

    这些话,在刘墉面前,任何人都会惭愧的。

    “你这么想也是对的,因为世人都是这么想的。只是你们却不知道,一旦坐上那个位置,你就会发现,那个地方,和你想的完全不一样。

    你可能会胆颤心惊,也可能会手足无措,还可能会迷惘、忧心、焦虑、害怕。。。。。。等等。这些最普通的人会有的情绪,通通都会以厚重十倍百倍的力度出现在你的身体里面。

    然后,你会活的很累,很苦,甚至一不小心,就会行差踏错!”

    刘墉似乎是缅怀的话,让刘虎不是很理解,首辅,是任何一个官员都梦寐以求的位置。他的爷爷就做到了,而且做的很成功,怎么反而想劝他放弃这个理想呢。

    “爷爷说的是何善宝吗?”刘虎试探性的问道。

    刘墉点点头道:“他啊,就是因为看明白的太晚,或许,他还没看明白,所以,他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

    刘虎道:“爷爷的意思是说,他要失败了?”

    刘墉再次看了看天际,轻声道:“不,他已经失败了。”

    。。。。。。

    “三年前北边鞑子南侵,何善宝身为内阁首辅,不思忠君报国之事,反而借此机会,诛锄异己,为达目的,不惜烧毁朝廷数十万石粮草,出卖国朝数万将士,此为通敌卖国!

    忠靖侯史鼎,国之骁将也!就因为与其不合,故横遭陷害,一生功名尽付东流,此乃陷害忠良!

    白莲教历代以来,皆为反教,以颠覆朝纲为使命。何善宝作为百官之首,朝廷表率,不思为朝廷斩除祸患,反而暗中勾连,与之沆瀣一气,直接造成三年前的北方兵败,近万将士无辜流血牺牲,实乃罪大恶极!

    。。。。。。

    自何善宝担任首辅一职以来,就大肆培植党羽心腹,结党营私,上不尊王命,下不听劝言,专权擅政,刚愎自用。

    年前山东发大水,朝廷拨银四十万两用于治理水患,另拨二十万两用于安置灾民。可是,臣据悉,四十万两治理水患的银子之中,只有区区数万两用于修建河堤,至于四下流散的灾民,更是无人问津,生死由天。

    山东巡抚,正是何善宝的学生!此间之事,必然也与其脱不了干系。

    。。。。。。

    。。。。。。”

    赵钱一篇洋洋洒洒的弹劾文章,总结出来是七宗罪,但其举出的具体事例,足有十几件,件件都能摘掉何善宝的冠带朱纱。

    他说的慷慨昂扬,也无人出言打搅。

    皇帝道:“你说的这些,可有证据?”

    “年前山东大水一案,实乃确确实实的,陛下只需派一个人下去调查,自有结论。至于何善宝是三年前北征通敌卖国案的主谋,这一点,我想各位大人皆是心知肚明,所有涉案的官员,不论是前面的王显爵,还是后面因此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