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庆丰军-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种,以家庭兄弟排行。不过已经不用春秋战国流传下来的伯、仲、叔、季排行顺序,比如伯嚭(吴国夫差的奸臣)、仲尼(孔子)、刘季(刘邦)等,而是直接老大就叫什么大,老二就叫做什么二,如常大(常遇春)、徐大(达)、红巾军将领沙刘二等。

    第三种,有点道家渊源的。成吉思汗曾经问道长春真人丘处机,所以,元朝道家比较受朝廷重视,很多人属于道家门徒。比如徐真一(徐寿辉)、方谷真(方国珍)等。

    第四种,直接以特征为名字了。如红巾军天完政权丞相倪蛮子倪文俊(蛮子是对南方汉人的蔑称),双刀赵赵普胜(善于用双刀),李扒头李普胜(光头),明眼子明玉珍(一只眼)。

    第五种,稍微有点社会背景,以及有点色目人血统的,通用‘保保’二字,如王保保(扩廓帖木儿)、李保保(朱元璋外甥李文忠)。

    张破虏自己本身叫做张三十一,因为跟施耐庵聊老大给他们讲的三国、水浒故事,与施耐庵交好,所以施耐庵给他起名叫张破虏,他很受用这个名字,所以极力怂恿郝十三改名。

    在座的诸位早就想让郝十三改名了,尤其是施耐庵,都已经向郝十三提过好几次了,可是都被郝十三拒绝了。张破虏的提议一提起,众位文武纷纷附和,兴致盎然,仿佛老大不改名,他们就要杀人放火似得。

    “对,都督是应该有个新的名字了!”

    ……

    郝十三抬手,让场面恢复平静,说出自己的想法:“‘十三’这两个字,乃是蒙元留给我的浓厚的奴隶烙印,我不肯改名字,就是因为大元朝不被推翻,我要永远用这个烙印来鞭策自己。”

    施耐庵多次请求郝十三改名,郝十三都没改,所以赶紧规谏道:“都督此言差矣!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都督的名字要号令群雄,必须要有一个得体大气的名字,都督不能固执己见,要顺应形势。‘十三’二字,乃是都督出身寒微的凭证,继续沿用,恐怕要被天下豪杰看清,而那些清高的文人,也会因为都督出身的寒微,而不肯辅佐都督!”

    施耐庵说着,拿着眼神想酒席末尾的刘伯温看去,正是暗中敲打刘基刘伯温。

    李扒头李普胜也劝道:“都督应该从谏如流,不见我家陛下,本名徐真一,如今已改名徐寿辉,张九四也正名叫张士诚,连郭子兴手下的小小总管朱重八,也改名叫朱元璋,都督应该早日恢复汉名,顺应形势。”

    郝十三见众人都是苦口婆心,不好在固执自己的意见,“那请问各位饱学之士,十三应该改名叫什么好一些呢?”

    “郝破天啊!”张破虏抢先建议道。在他看来,都督的名字一定要起的大气,至少要比穆家寨出来的破国、破军什么的大,那只有破天了。

    “不行不行!这名字太大,容易遭雷劈!”郝十三连连摆手拒绝道。

    施耐庵粘着花白的胡须道:“依在下认为,如今我们兵临长江,都督就单讳一个‘江’,至于表字吗?就叫‘公明’!”施耐庵感觉这个名字很满意,微笑着点点头,又重复道:“郝江,郝公明!”

    郝十三差一点一口鲜血喷出来。

    郝十三心道:‘这是什么名字啊?跟宋江宋公明就差一个姓而已,施耐庵的江湖豪情也太重了,沉醉在构思当中入戏太深,还真把他给当做梁山好汉了比拟了!咱们是要造反到底,坚决不受招安的。’

    郝十三赶紧摇摇头道,“响亮不够文雅”,他表示自己对这个名字不满意,施耐庵粘着花白胡须,沉吟半晌,又道:“要不叫郝俊义,表字公明?”

    眼看着施耐庵入戏太深,非要给郝十三套上梁山老大的‘光环’,郝十三再次摇头道:“文雅不够响亮。”。

    一应武将,哼哼唧唧,摇头晃脑,冥思苦想,想给都督想取来一个满意的名字,可惜,腹中实在没有墨水,俞通渊、俞通源也提出两个名字,郝十三也不满意。

    坐在倒数第二位的刘伯温,摇着扇子,气定神闲的说:“依我看,都督单讳一个‘仁’字……”

    刘伯温的此话一出,恼怒了一旁的张破虏,他早就看刘伯温不顺眼。刘伯温自命不凡,而且还不肯出主意,亏了老大对他礼让有加。

    张破虏‘刷拉’一声,将胯下腰刀抽出半截,怒道:“你这是诅咒我家老大,你没听说‘好人无好报’吗?你这腌臜文人,着实可恶!”

    张破虏此言一出,众人都认为张破虏说的有道理,尤其是徒单钧、俞延玉,二人,‘腾’的一下站起来,紧跟着徒单斛、俞通河也冲了过来,就要对刘伯温进行‘圈踢’。

    郝十三眼看着刘伯温,终于在自己帐下肯出一个主意,怎能让这些汉文化不高的武夫动手?让刘伯温以后不敢进言!赶厉声斥责:“不得对刘先生无礼,让刘先生说下去。”

    几个武夫见都督袒护刘伯温,也不敢造次,却没有回席位,而是怒目而视刘伯温,单等刘伯温说完,郝十三不满意,揪住刘伯温就开打。

    刘伯温只是一个儒士,不像施耐庵,既有江湖豪气,而且还会武术。施耐庵要是遇见这架势,早就甩开膀子开打了。

    刘伯温毕竟不是施耐庵。他见这架势,却也是心惊肉跳,心道:“这是有都督罩着,诸位不敢下手,下次挨揍,恐怕不用等周颠回来,自己若说不好,恐怕刚出军营,就要被人套麻袋,打闷棍了。”

第一八一十八章 十三改名() 
刘伯温被几个鲁莽的武将恐吓,虽然内心胆怯,却依旧表现出儒雅的风度,夸夸而谈,不愧是当下明士。

    “圣人云:……”

    刘伯温引经据戴,悉数出自《论语》,什么‘井有仁’‘三月不违仁’的长篇大论,归根结底,只想阐述‘仁’字的好处,乃是儒家宣扬仁、义、礼、智、信的第一位,临了,刘伯温还不忘反击张破虏,外加一句:“谁要是让好人不得好报,那才是天打五雷领的事情。”

    郝十三见刘伯温引经据典,也不知道该不该用这个‘仁’字,把‘郝十三’这个名字,改成郝仁。

    历史上的朱重八,自从慢慢的识字之后,在孟子中读到(或者是手下文人说的)“士诚小人也”,然后就嘲笑张士诚无知,被文人愚弄了,“张士诚那个小人……”成了朱元璋的口头语。

    郝十三也不知道这个‘仁’字,能不能产生像张士诚一样的名字效果,毕竟汉文字中的一个字,往往有好几个解读的方式,又问道:“那表字应该取什么呢?”

    “国祚啊!”刘伯温朗声道:“国祚乃国之根本,就算是日后都督有能力不及的时候,在群雄争霸中失败,单凭借‘国祚’这二字,任何人都不敢妄杀,杀都督,就是灭自己的国祚。”

    历史上的刘伯温名头太响,据说精通五行玄学,乃是神仙级别的人物,郝十三与他交流时短,不知道他遇见的这位重名人和书本上记载的人物的差别,不过郝十三总感觉刘伯温话里有话,仿佛刘伯温早就将一切看透,注定郝十三要失败似的。

    郝十三也没有绝对的信心就能争过朱元璋、陈友谅,不过按照刘伯温所说,这‘国祚’二字,如同一把保护伞,无论谁最后当皇帝,郝十三就是国祚,国祚好,国家就好,谁能让自己的国祚不好呢?

    郝十三虽然不信这东西能保护自己,就算有一天自己失败,他宁可去死,也不会求饶苟活。

    但是,这毕竟是刘伯温第一次进言,也没看出这名字有太大的毛病,干脆就依了他,给他留下一个‘从谏如流’的印象好了,也好让刘伯温日后多出点馊主意。

    “好!就依照刘先生所言,我以后就叫郝仁,郝国祚!”郝十三拍板,采用刘基的建议。

    张破虏提供的“郝破天”,虽然没有被都督采纳,不过张破虏也高兴,毕竟都督终究摆脱了奴隶的名字,他兴奋的说:“俺家的老大姓氏就是好,当总管的时候,是好总管,当都督的时候,是好都督,老大起什么名字都是好。”

    “非也!非也!”刘伯温摇着羽扇道:“在名字后面若加个‘荡’字就不好了!”

    好——淫——荡——

    日,貌似这还是个感叹句,前面的一个好,反而加深了程度,比秦武王‘嬴荡’的名字,还‘霸气’。

    “不知道我们联军下一步有什么军事行动?”毛贵最关心的就是打仗,杀鞑子,报蒙元屠杀徐州四十万军民之仇,毛贵问道。

    “那依照毛大帅,我们下一步军事行动应该是什么?”郝十三反问道。

    “如今也先帖木儿率领残军固守含山城,自然是攻打含山,消灭含山对和州的威胁!”毛贵道。

    “我也正有此意,不过今日喝酒已经至此,不便于谈军政事情,明日我们再议!”郝十三此时知道自己已经有七八分的醉意了,这个时候做决定,容易出问题,所以他这样的说。

    “正该如此啊!”施耐庵、徒单钧等酒蒙子,早就感觉口干舌燥,只想喝酒,所以连连赞叹。

    酒宴至后段,众文武为了助酒兴,唱歌的唱歌,吟诗的吟诗,舞剑的舞剑,好不喧嚣热闹,直至尽欢而散。

    第二日一早,郝仁郝国祚升帐,对一应人等进行下一步的军事部署。

    李普胜率领廖家兄弟驻扎巢县,保证和州与庐州之间的水路畅通,编练士卒,准备打入长江。

    李普胜听闻大喜,欣然领命!进入长江,他回家的路途就不远了,可以和长江南岸的天完政权余部赵普胜取得联系了。

    毛贵任命为攻打含山主将,率领本部人马和郝十三临时任命的行军中管,攻打含山。

    孙德崖带领本部兵马并十门火炮,攻打滁州与和州的全椒。

    孙德崖闻听这样的部署,连连摇头:“都督需知道,滁州的郭子兴向来与我不睦,我去攻打全椒,离郭子兴那么近,这不是让我往他嘴边送吗!”

    “那孙大帅是怕郭子兴了?”郝仁出言相激道。

    孙德崖心里面很畏惧滁州军,毕竟滁州军的实力是他的七八倍,他却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说:“俺老孙会怕他?”

    “那你是想违抗本都督的军令了?”郝仁眼睛一瞪,怒道。

    孙德崖没想到都督上一句话还带着玩笑,下一句突然就发怒了,他一个激灵道:“俺老孙不想违抗都督的军令,不过,我说的是实情!”

    郝仁郝国祚巴不得郭子兴打孙德崖,最好直接解决孙德崖这个老滑头,然后,郝十三名正言顺的收拾了滁州军,他却宽慰:“孙大帅放心,你目前与我合兵,他郭子兴要是敢动你一根毫毛,本都督给你复仇!”

    孙德崖见郝仁这样说,心中多少有点底,怏怏不乐道:“领命!”

    郝仁跟三个大帅商议军事调度后,冷冷的喝道:“庆丰军都督府军令!”一应文武甲叶一阵乱,笔挺的站出标准的军姿。

    “任命吴六奇为和州行军总管,督领本部兵马及重武器万户焦禄部、后军万户杨通知部、编练士卒,镇守和州!”

    “诺!”三个被点将领一齐出班抱拳领命。

    “任命付友德为含山行军总管,帅本部兵马及中军万户张破虏部,并火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