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庆丰军-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金玉良言,那铁匠师父道:“烧红的铁,千万不能摸!”

    你总不能说人家的道理不对吧?郝十三走不能拿着没有滋味的话语当金玉良言。

    “孩子,师父劝你,别研究那东西了,这书可是危险的东西,咱没那当皇帝的命,别玩那掉脑袋的事!”郝十三苦口婆心的规劝道。

    那少年非常倔强的说:“师父此言差矣,那推图我已经看的差不多了,既然斧子那图推的是鞑子灭亡,那后面的图就是我的事儿了”

    那少年又念着斧子下一图中的‘颂曰’道:“‘鼎盛中原木木来’,这木木不正是我的名字吗?”(注3)

    不是……这推图怎么还和这少年扯上关系呢?这孩子着魔了吧?“不是……孩子,为师问你,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眨着懵懂的大眼睛,信誓旦旦的说:“我叫韩林儿啊,宋徽宗的九世孙,明教第七十二代教主,如假包换,没见我包袱中的‘圣火令’吗?那是我们明教教主世代相传的信物,想我明教,自教主陈硕真起,一直以散播光明为己任,我祖孙三代不惜舍生忘死,如今鞑子暴虐,我等更应该前仆后继,驱逐鞑虏,光复我明教圣地光明顶,与家与教与国,林儿责无旁贷!”(注1)

    “你爹是韩山童?”

    “是啊,难道师父认识我爹?”

    “认识……”这是在后世的书中认识的,我认识他,他可不认识我。

    韩山童据说是白莲世家,祖上就是因为魔教事被流放到河北永年,到韩山童时代,一直以白莲教组织教众,反抗朝廷,趁着贾鲁治河治河之际,凭借石人一只眼的谶语,在白鹿庄发动起义,结果事泄失败,韩山童被俘杀,其妻子杨氏带着幼子逃亡武安,韩山童的弟子盛文郁、杜遵道、刘福通一伙逃回刘福通老家颖上,继续发动起义,一举攻占颍上县,明教教众纷纷举兵响应,天下震动。(注2)

    郝十三就感觉脑袋“嗡”的一声,昔日书本上看到的历史事件,切实在眼前发生了,一时间怎能让前世的郝大宝接受?

    早该想到了,不吃荤除了佛教,还有明教,礼拜日月,又称日月教,大明朝的国号就是源自明教,乃是承小明王!

    早该想到了,中不是多次提到什么圣火令,起自波斯,还有世代教主修炼的挪移大乾坤,一打一个大火球,比后世迫击炮都牛叉!

    早该想到了,这是明教精神上的绝对领袖,早一步,绝对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早该想到了,秀才说颍州没有富户,不是投靠刘福通还是投靠谁?

    早该想到了,放着直线的路途不走,非要绕路,不是为了躲避官府的缉拿盘问?还以为怕鞑子抢我菜刀呢。

    早该想到了,妇人口中所称的叫“明尊”的神仙,岂不是明教崇拜的大光明神?

    郝十三还有诸多疑问,一时间找不到解答的对象!

    明教最后一任教主不是张无忌吗?还真有光明顶这个地方吗?五散人、五行旗、光明左右使都是谁呢?赵敏郡主真的就美若天仙吗?武当张三丰真的活了三百多岁羽化升仙了吗?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韩林儿的最后下场就像陈友谅杀徐寿辉一样,被他的属下叫做朱元璋的小子,指派廖永忠溺死在瓜州渡,绝对活不过三十岁!

    郝十三真想拿着铺盖卷,卷着韩林儿就走,告诉他这世界有多危险。

    人的生命只有一条,不带复活券的,玩完就游戏结束了。

    孤儿寡母,怎能斗得过老谋深算,而且实力雄厚的下属?

    当十年的傀儡皇帝,任人摆布有什么意思,最后弄个身死家破!

    至于那个杨氏,更不会有好下场,据说汴梁被察汗攻破的时候,刘福通只带着数百人护着小明王逃脱,北路红巾军因此一蹶不振,王后及文武大臣五千多人,悉数做了俘虏,凭借元庭的一贯做法,杨氏这个所谓乱贼特殊人物,能有个囫囵尸首都是万幸的。

    别闹了!赶紧回家吧,这世界太危险!

    想着这对母子历史上的下场,郝十三难免兔死狐悲,自己在这个乱世又能走多远呢?自己又能改变多少呢?

    跟着自己的十来号兄弟,真的就能活到游戏的最后吗?

    能救一个算一个?这对母子,又和自己有些渊源,算不算在拯救之列呢?若算,可不是吃饱喝足那么简单的事情了,是最危险的现实版的权利的游戏,其中会有多少的肮脏与龌龊,又有多少的是是非非?

    拯救韩林儿母子,就是改变历史!对于改变历史,一个读过大学的农民工,他能做到吗?改又将改向何方呢?

    郝十三想阻止这对母子危险的举动,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一队红巾军的骑兵出城驱赶乱民,那妇人已经递上那块所谓的圣火令,出城的红巾军骑兵悉数下马跪倒,红彤彤的头巾把地上映红一大片。

    领头的百夫长早就拿着圣火令撒丫子跑回城,给颍州红巾军的总头刘福通、杜遵道送信去了。

    难怪秀才穆有才已经瘫软在地,郝十三那个当大哥,都差一点没被眼前的情况雷倒,一切太突然,又一切显得那么顺理成章。

    “不是那个猴子,你跑啥,你个没出息的,给我回来!”郝十三只能训斥属下来掩盖自己的震惊。

    猴子张三十一没办法,硬着头皮跑回来,苦着脸说:“老大,这下兄弟祸惹大了,我捆绑了人家母子,还拿刀恐吓人家,哪成想人家有这么硬的后台,猴子的命算是没了!”

    “有这事儿?”这些事情都是郝十三被打晕之后发生的事情,所以郝十三并不知情,只看见那母子总用眼神凶猴子,还以为是猴子的脸面可憎的缘故呢。

    “咳!”郝十三干咳一声,挺着胸脯没皮没脸的说:“我徒儿应该没有这么暴虐吧?都是误会,我徒儿是能当皇帝的人,能跟你这贱的连名字都不配起的人计较吗?”说罢,眼皮一翻,满不在乎的说:“真是的!你说是不徒儿?”

    也不知道韩林儿能不能翻脸计较,所以只能将高帽给韩林儿戴上,确保万无一失,先前还不愿意承认的“师父”头衔,现在成了挡箭的盾牌了。

    张三十一贱的连名字都取不得,他郝十三有又何尝不是?

    韩林儿如今权利在手,马上膨胀起来,别说是个孩子,就是圣人,拿捏不好都难免迷失,愤恨的说:“那个猴子看在师父的面皮就放过了,但是那个收了我娘银子的十夫长,万万不能饶恕,我倒是想问问那个刘福通,怎么带的兵?眼中还有没有明教的教规!”

    韩林儿此言一出,郝十三已经预知,这个少年悲惨的结局是历史的必然,整个没有任何权利头脑的无良少年。

    注3:十三中所言的推图,乃是假借后世地摊盗版的金圣叹版本,十三认为是后人的推诿之作,毫无预见性可言,其中韩林儿所说的‘颂曰’如下:“鼎沸中原木木来,四方贼报起无端,房中自有长生术,莫怪都城澈夜开”后人赴会的解说是木木应的是韩林儿;长生术指的是顺帝信番僧在后宫搞的‘演蝶儿’;京城彻夜开,是指徐达兵不血刃攻占元大都。句句应谶,怎么会如此巧?十三断言,乃是先有事件,后人去画赴会的,所以大家万万不要相信这东西有什么预见性。只是为了故事的情节发展,十三在此引用了。

    注1:韩山童白鹿庄举事的时候,伪称自己是宋徽宗的八世孙,所以韩林儿就是九世孙。

    明教:又称摩尼教,唐朝时期从波斯传入中国,现在已经失传了,据说教徒每天要对着朝阳、午阳、夕阳、月亮和火焰做至少四次的礼拜。教义可能是宣扬建立一个神话王国,所以明教一直利用他组织教众反抗当时的朝廷,其中出现两个比较著名的教主,第一个是武则天时期的教主陈硕真,据传能死而复生,后来失败,留下了明教的圣地光明顶,有天子基和万年台、十门九不锁等遗迹,正是这个天子基,方腊和朱元璋都曾经以此证明自己的天命所归。十门九不锁,也正是孟海马、布王三称为南、北锁红巾军的出处,至于另外一位教主方腊,水浒传中都有提到,不解释。

    光明顶:又称光明之顶,是当年陈硕真留下明教胜迹,曾是浙西明教总坛的所在地,乃今天安徽歙县覆船山是也。

    注2:白鹿庄具体所在位置已经无从考证,但是有一点肯定,应该在今天的河北省境内,元史记载:韩山童等妖**乱京畿……杜遵道曾是国子监生和枢密院椽吏,韩林儿龙凤政权建立杜遵道地位在刘福通之上,可见杜遵道在明教中的地位高于刘福通,根据地图判断,韩山童起义失败,杨氏母子逃亡武安,十三断言,白鹿庄在河北,距离元大都不会太远,距离韩山童的家滦州也不会太远。

    韩山童:因为其父亲与魔教的关联流放河北的,所以韩林儿至少祖孙三代从事教务事业,曾查,元军曾经攻灭过光明顶,可能也是金庸老师六大派和攻光明顶的历史出处,韩家那个时候流放也未可知。韩山童算是元末首先打着明教起义的先驱,为北派白莲教的教主无疑,具体是不是明教教主,不可考!南派一彭莹玉为首的称为弥勒教,两教书上也都称明教,也都宣扬“弥勒降生,明王转世”,是资源整合还是同气连枝?也不可考,十三中言为明教的两分支!韩林儿三代魔教世家,嫡传教主自然是他了!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九章 颍州红巾()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郝十三再次矮下身子,语重心长的规劝韩林儿:“那个十夫长万万追究不得啊,你们母子初来乍到,不了解情况复杂,那些昔日属下变得什么样子还未可知,凡是应当多隐忍,追究十夫长的责任,必然后引起头脑们的反感,树立威信也要在立住脚跟之后。至于刘福通,更应该好言安慰,不能责备啊!”

    那少年毕竟才十二岁,狐假虎威还可以,没有太多的想法,将目光看向他的母亲,那杨氏却道:“郝师父多虑了,亡夫的弟弟韩咬儿也是明教中的重要人物,地位仅次于亡夫,总不至于协同外人,欺负我们孤儿寡母吧!”

    “夫人此言差异”郝十三不得不再次提醒道:“历朝历代,兄弟为了皇储继承问题,争个你死我活的比比皆是,叔篡侄位的,也比比皆是,远的不说,那宋太宗不就是弑兄而篡了侄子的位置吗?可不能托大啊……”(注1)

    “够了”夫人不耐烦的说:“祖上的事情由不得你个外人议论,我明教教徒,莫不对教主忠心耿耿,先生都是多虑了!”

    好吧!郝十三感觉自己确实是个外人,仅仅与这母子相识三天罢了,韩林儿幼年丧父,缺少父爱,对自己有几分的亲近,喊一声师父罢了!

    “但愿吧!不过谨慎一些不会出现太大的纰漏!”

    说话间,城门大开,一对骑兵簇拥着一员红巾将领飞奔而来,那将领身材甚是雄壮,年龄四十左右,一身漆黑锁子连环甲,头戴蒙古式笠子头盔,看清母子摸样,滚鞍下马,老泪纵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