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庆丰军-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啪!”酒杯落地之声。

    席间一儒士,勃然变色,浑身瑟瑟,匍匐在地:“小可愿意为总管大人效力,请总管大人不要生气,不要妄杀儒士,秦国,秦国就亡在焚书坑儒……”

    一个儒士带头,七八个儒士,也诚惶诚恐的跪下,表示愿意效力。

    郝十三也大跌眼镜!

    不过吟诵一首龚自珍的诗句而已,不过吴六玖动怒而已,居然有这么大的威力?

    这要是不读过几首诗词,还真镇不住这些清高的文人。

    这般没骨气的文人,我还没有真的发怒,就吓成这般模样?临阵不倒戈就算不错了,还能指望他们干什么?

    在座文人,只有一个人没有离席,那人一身飘飘儒衫,手中摇着折扇,与众文人比起来,却颇有几番风度,正是宋克。

    宋克收起折扇,在手中轻拍两下,赞叹道:“好一个‘不拘一格降人才’,大气!总管大人割据一方,颇的民心,但是举义大事,不是请客吃饭,也不是吟诗作赋,不知道总管想凭借什么,抵挡住朝廷的反扑?”

    说白了,宋克确实看不出来,一个在农田插秧的老农,有什么能力,抵挡住萌古铁骑。

    “自然要靠强大的军队,明日,我带诸位到军中一观,请诸位先在馆驿休息一夜,诸位儒士若肯为我效力,我自然要有足够的能力保护大家!”郝十三笑道。

    “宋某人游历四方,愿意到军中一观看。”宋克分度翩翩道。

    郝十三一挥手,众儒士唯唯诺诺的退下了。

    施耐庵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老生有辱总管大人对我的信任,未能为总管大人招纳来贤才,空费许多金钱,请总管大人赎罪。”

    “哪里!哪里!”郝十三离席拉起施耐庵,笑道:“贤才若是那般容易得到,也就不是贤才了,老先生不必自责。”

    ……

    午后,艳阳当空,旷野上的风有些硬朗,吹得旗帜咧咧作响,面前的一座青山,已经披上新绿,空气中散发着桃花的芬芳。

    郝十三,量身定做的银白柳叶甲,映着太阳的光辉,越发显得威武。他在一应近卫的簇拥下,端坐中军马上,三百骑兵,将他簇拥在前,正是总管府宿卫百人队,如今已经发展为三百人。

    身后,红、黄、蓝、白、黑五面大旗,在风中咧咧作响,三千余中军千户,红衣红旗,列出严整的方阵。

    中军阵前,四门崭新的铜炮,散发着金属的光泽,甚是耀眼。

    在中军方阵的前有左右,相隔里余,分列前后左右四个千户的方阵。

    前军,一千步兵,蓝衣蓝旗,军前马上,端坐一牛角头盔的将领,手握长柄大刀,正是前军千户徒单钧。

    左军,二千步兵,白衣白旗,军前马上,端坐一鱼鳞甲将领,手中横着一根丈八马槊,正是左军千户付友德。

    右面,两千步兵,黄衣黄旗,军前马上,端坐一浓眉重髯的将领,手中拎着大砍刀,正是右军千户吴六奇。

    后军,一千骑兵,黑衣黑甲,军前马上,端坐一戴大耳环的将领,手中拎着长苗刀,正是后军千户杨通知。

    郝十三面色凝重,如临大敌一般,问身后的参军余德臣:“那个孙子怎么说的来着?”

    他每日让余德臣为自己念孙子兵法,想就眼前的军阵,引用孙子兵法,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余德臣一身扎甲,被总管问起,也不知道郝十三要问哪段,赶紧打开怀中的木匣,匣中,赫然一本《孙子兵法》,还不等他打开书本,宋克摇着折扇,笑语盈盈的说:“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

    “正是如此!”郝十三道。

    但见前后左右的四个军阵,军旗摇动,乃是向中军汇报列阵完毕。

    张三十一一身鱼鳞甲,抽出胯下马刀,立在面前,朗声道:“报告总管大人!安丰红巾军列阵完毕,是否开始操练,请指示!”

    郝十三抽出肋下‘菜刀’,刀尖指对面的山头,掷地有声的说:“本次作训目标,攻占前面的山头!开始!”

    呜——呜——

    中军军阵中想过一阵凄厉的号角。

    咚——咚——

    慷慨激昂的战鼓,敲打出激昂的节奏。

    军中红旗一展,中军中,冲出百名红衣士兵,分作四组,抬着四门铜泡,飞速超过前军,瞬间在前军前炸响,四个诺大的铅弹,次第打到山的半山腰。

    不错,这就是郝十三和焦玉共同研制出来的三磅炮,目前只建造出四门,由焦禄率领。

    二十架投石车,抛射出巨大的震天雷,次第抛射在山脚下,瞬间浓烟滚滚,石崩土飞。

    “前军出击!”

    郝十三下达指令,但见中军蓝旗帜摇动,一千前军,发出天崩地裂的呐喊声,在徒单钧的带领下,向着山坡发起冲锋。

    “左军迂回!”

    但见军中白旗招展,两千左军,在付友德的率领下,划出弧线,绕道山后。

    “右军增援!”

    军中黄旗帜招展,两千右军,在吴六奇的率领下,沿着前军的冲锋轨迹,迅速跟进。

    “骑兵出击!”

    军中黑旗招展,一千后军骑兵,分左右两路,绕过郝十三的中军,直冲山顶。

    郝十三见前军已经登上半山腰,马上就要达到山顶,宝刀一挥:

    “中军押上!”

    郝十三一马当先,整个中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声势,瞬间冲出去,只留下几个弱弱的文人,还呆坐在马上,不明所以。

    宋克却手中折扇一收,狠狠踢马肚子,大喊“杀啊——”,以折扇代刀剑,追着郝十三中军去了。

第六十五章 荡平地方() 
桃花山脚下,郝安丰红巾军列出严整的军阵,密密匝匝的将诺大个桃花山团团围住。

    今天不是演习,也不是围猎,这些是红巾军日常作训科目,今天要进行实战的演练,荡平桃花山上的山匪。

    桃花山寨主“飞天虎”,对安丰总管府的榜文熟视无睹,非但不放下武器归降,而且多次袭击郝十三的民垦营,造成军民财产损失。

    男子汉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当造福苍生百姓,郝十三整军而来,要为民除害。

    “总管大人下令吧!徒单去教训教训这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山贼。”徒单钧拎着一口开山大刀,来到总管府的中军请令。

    自从徒单钧被山贼常大所伤,心中就愤恨山贼,巴不得在这桃花山上,找到伤他牙齿的常大,一刀斩做两段。他哪里知道,此时的常大,已经在凤阳县,和刘聚拉杆子做了山贼,并不在安丰红巾军控制的范围内,而且那个常大此时已经改了名字——认为自己的遇到可用武之地的春天。

    “总管大人已经大兵压境,想那飞天虎,早已经吓破了胆子,总管只要派人晓以大义,量那飞山虎,不敢触犯总管的虎威,定然素手投降。”施耐庵上前奏报道。

    “如此甚好!不知道各位儒士,哪一位愿意替我去桃花山,招降这个飞天虎呢?”

    中军队列中,闪出一个儒士,正是数日前酒杯落地的那人,那儒士唯唯诺诺道:“小可愿意为总管大人走一趟!”

    “如此甚好!”郝十三赞道:“若那飞山虎不肯投降,告诉他,本总管可以给他让路,让他离开我安丰红巾军地界,只要不在我的地界上祸害百姓,他去哪儿我就不管了。”

    那儒士信心满满,用一个成语完全可以描绘这个儒士——狐假虎威,山下九千大军,就是跟在狐狸身后的大老虎,吓也吓死飞山虎了。

    未己,山坡上滚下一个血粼粼的人头,正是刚才那儒士的首级。

    “哎呀!我的兄弟啊!”施耐庵嚎啕大哭,正是他的建议,害死了他招纳来的文人。

    “先生休要悲哀,我这就给你报仇!”郝十三怒道。

    好个飞山虎,不知道天高地厚,居然敢屠杀我的手下,这不是示威吗?我手下九千精锐,荡平小小的桃花山,不过是眨眼间的功夫。

    “传令前军,准备出击!”郝十三咬牙道。

    呜——呜——中军响过凄厉的号角声,前军发出海啸一般的呐喊声,单等中军的蓝旗摆动,便展开冲锋。

    “总管不要动怒,这飞山虎敢于跟总管大人叫板,这是一条铁骨铮铮的硬汉啊,若是收纳在总管大人帐下,必然是一条虎将啊。”

    施耐庵收起眼泪,语重心长的规谏道:“想是儒士不懂礼节,触犯了飞山虎的逆鳞,若是总管大人以磊落之心,再派一人去劝说,那飞山虎,一定能体会总管大人的苦心!”

    郝十三在桃花山面前,有绝对的军事实力,先前去招降的人,十有**能够成功,所以刚才几个儒士,都想立功。

    如今那儒士血粼粼的人头,已经滚落回来,飞山虎乃是油盐不进的杀人狂,施耐庵还规劝郝十三继续派人,众儒士都恨不得把脑袋缩进衣领内,生怕郝十三点名去送死。

    “我不能让我手下的人,拿着性命去和山贼开玩笑。”郝十三厉声道。

    施耐庵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坚持己见道:“施某不才,愿意替总管再去招降一回,请总管大人恩准。”

    郝十三真不知道,这个施耐庵怎么这般的袒护山贼,非要自己以身犯险,郝十三初是不想应允的,但见施耐庵如此,也不好给众人留下不听劝建的恶名。

    “老先生切记不要与山贼斗口,成功与否无妨,只求老先生全身而归。”郝十三无奈道。

    “老生定不辱使命!”说罢,施耐庵上马,一人进山。

    桃花山并不高,地势也不险要,不过是一个高大的山包,被飞山虎占据了,在山上扎下营盘,有那三两千的亡命之徒罢了。

    郝十三经过一个春天的休养生息,操练士卒,战兵已经发展到九千人。

    右军吴六奇以归附的一千汉军为底子,扩编为两千人,前军赤马探军还是一千人,没有增加,后军一千人,乃是夫人杨芷玉从娘家带来的嫁妆,郝十三的九千军队,有三分之一是招纳的他军。

    左军以付友德的徐州红巾军为底子,扩编为两千人。

    郝十三实际的军队,只有中军的三千人,乃是从流民和辅兵中,优中选优的军队,这个班底,是以他穆家寨的兄弟为主要,扩编出来的队伍。

    寿州的流民,有了自己的耕地,税赋只有产出的百分之二十,除此再无其他税赋了,所以,流民耕种完土地,为了保证自己的耕耘能够收获,便让自己的父子、兄弟,参加红巾军。

    郝十三还是按照老套路,把他们编入辅兵营,然后从中优中选优,扩编自己主力军队为九千人。

    施耐庵已经去了一个时辰了,还没有一点的消息,郝十三心中捏着一把汗,握着刀柄的手,已经满是汗水。

    施耐庵这个老顽固,非要冒着生命危险,上山去招纳山贼,一把年纪的,为啥非要玩命呢?难道,这山贼难道是他家亲戚吗?还是因为自己的梁山情节,错把山贼当做好汉。

    这要是让老先生被飞山虎所杀,后世人肯定看不上水浒传了,没准他那徒弟罗本,也写不出来三国演义了。

    终于,一匹劣马从山上悠哉悠哉的下来,马上以干瘦的老儒士,正是施耐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