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庆丰军-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得敌人根本不可能近前。

    而震天雷手,却将震天雷向战场前沿抛掷,炸得蜷缩后退的夏军,血肉模糊。

    夏军虽然有不管用的护身护,却并不是真的刀枪不入,在遭遇吴六玖、俞通渊两军巨大杀伤之后,也不敢轻易向前,所以两军的进展迅速。

    吴六玖、俞通渊两军,很好的保持着前锋的位置,战线深深的嵌入在敌人的军阵内,将与左右两翼的战友的距离,也拉开了一截。

    “传令,让吴六玖、俞通渊两军,放缓速度,保持阵型!”郝仁命令道。

    郝仁之所以这样下命令,而不是让两军全速前进,是因为郝仁知道,梨花枪、震天雷带的并不多,吴六玖、俞通渊两军,支撑不了多久。

    倘若两军没有强大的火力支持,孤军深入,很容易被敌人分割包围,而暴露宋军的战阵缝隙,给敌人造成可乘之机。

    果不其然,郝仁刚刚让宿卫总管陈达下达命令,两支步兵军阵的梨花枪,便已经开始黯淡下去,震天雷也变得稀疏了,而明玉珍身边的白衣宿卫,却已经填入战场,迅猛的扑向梨花枪军阵。

    白衣宿卫,是明玉珍的卫教军也是宿卫军,各个坚信刀枪不入,也身怀绝技,战力乃是大夏军的最上乘。

    郝仁看明玉珍时,只见明玉珍孤零零的在战场的后翼,身边的宿卫只有不足三百骑兵。另一队数百骑兵,却已经转身向战场的后方远远的跑去了。

    郝仁不知道这二百骑兵目的何在,郝仁把望远镜聚焦在那队骑兵处,只见骑兵径直冲向栈道,将成瓶的猛火油,摔在刚刚修复的栈道之上。

    郝仁知道,明玉珍是铁了心要与自己拼命,宁可烧掉未曾完工的栈道,让自己的后路断绝,也不给郝仁留下入蜀的便利通道。

    先前俞通河烧毁的,不过是数百米的栈道,要不了几日便可以修复完,而明玉珍宁可不回巴蜀,却要把栈道全部烧毁,不想留给郝仁一寸。

    没有栈道,宋军如何入巴蜀?

    “啊呀!”刘伯温一声惊呼:“欧普祥军顶不住了!”

    郝仁只是因为敌人要烧栈道,将视线从战场上移开那一瞬间,却听闻刘伯温惊呼,赶紧将目光聚焦在欧普祥军处。

    欧普祥是陈友谅阵营归顺过来的,带领的军队也都是原班人马,武器也没有来得及更新换装,战力是诸军中最弱的,在排兵布阵时候,郝仁特意将他的军阵变窄、变厚,偏偏是这个最弱的环节,还是出了问题。

    欧普祥军的盾牌阵已经破,敌人已经冲杀过来,欧普祥带着数百所部骑兵,正在战场垓心血战,希求赌注敌人向军阵内渗透。

    郝仁看见这一幕,心中还有一点底,指望欧普祥亲自上去,能够鼓舞该军士气,重新稳定住阵脚,可是,一条长枪刺欧普祥于马下,郝仁知道,欧普祥军,彻底完蛋了。

    千金之堤,溃于蚁穴。

    战场上的一个漏洞,便能影响战场上的整个成败,一处军阵被破,敌人就能漫天的从缺口突进来,大大影响全军的士气,进而导致全军崩溃。

    包子就是包子,把褶皱抚平了,还是个包子。

    (。)

第四百零一章 火枪奇兵() 
郝仁此时有些后悔,不该把二流的军队加入主力战阵中,如今反而影响整个军阵,这是他自己决策的失误,怪不得别人。

    欧普祥是没有战败定罪的机会了,那一枪刺贯穿脖颈,欧普祥就是个铁人,也难有活命的机会了。

    “叫陈小二的千人队上!”郝仁毫不迟疑的命令道。

    陈小二,大名叫陈显,乃是夫人陈小鱼的弟弟,也是宿卫总管陈达的弟弟,是在郝仁府邸中长大的亲小舅子,如今已经长到十六岁,是宋军最精锐的两个火枪千户中的一名千夫长,统帅一个火枪千人队。

    别看陈显年纪小,又出身寒微,而今地位可不一般,乃是大宋礼部尚书余阙的女婿。(郝仁给定的亲,抬高陈家一门,又锁定与余阙的姻亲关系)

    虽然是郝仁的小舅子,却是郝仁看着长大,并且一手调教,情感上不区别于父子,关系上,不次于师徒。

    事情紧急,郝仁来不及调动压在军阵后面的杨通知部骑兵,而且杨通知一军保护整个军阵后翼的安全,这支军队轻易不能动,倘若此军不在后方压住阵脚,有二三百骑兵出现的宋军背后,都足以动摇全军的军心。

    陈小二装扮与郝仁无异,白马、白甲、白披风,不同的是,他的披风上没有金黄云龙纹,左腰间挂着的是长苗战刀,右腰下挂着通条和火/药囊,后背背着一干五尺火绳枪。

    一个千人队的骑兵,在陈小二的带领下,如平地卷积起来的风沙一般,径直冲入战场缺口,战马在奔腾间,士兵们已经从后背上摘下火绳枪,吹亮火绒,操枪在手,点燃火枪的引信火绳子,而战马在奔腾见间,已经列出清晰的前后错落的十个百人队。

    战阵缺口七十步外,陈显稳居第一个百人队的中间位置,战马速度稍微放缓,陈显将火绳枪顶在肩膀上,口中衔着的号角吹去一个短促的音阶,一百条火绳枪,次第炸响。

    伴随着巨大的炸响中,黑烟滚滚,枪筒喷出火焰,在黑药爆/炸的巨大推射作用下,成百的铅弹呼啸而出,径直打在敌人汹涌而入的敌群中。

    敌人此时冲破盾牌,正向左右两翼扩大战果,盾牌全不在这个平面上,一百个铅弹,射破敌人的铠甲,穿破敌人的皮肉,数十名大夏士兵,如同收割的水稻一般,成片倒下。

    夏军久闻宋军火炮厉害,却万万没有想到,宋军的火炮,居然小到可以用手端着发射,而且威力如此迅猛。

    郝仁老早就开始着手火枪的制作,最开始是因为制作火枪枪管困难,有了枪管后,又因为威力不足,一直没有改装满意,直到如今,才正式成军,而且只有两个千户,被郝仁当做宝贝一样,列入宿卫军序列。

    此时宋军的火绳枪的威力,比宋军的单发手弩强不了多少。

    手弩是用滑轮原理制造的小型机械,而且弩箭前面有箭头,尖的箭头更容易破甲,后面的尾翼,使得弩箭滑行稳定性非常好,庆丰连弩射速快,威力要比单发弩逊色些。

    而宋军的火绳枪,此时打的是铅丸,虽然利用点燃的火绳作为激发,大大提高了发射速度,然而火绳枪每次只能打一个铅丸,重新装填的速度非常慢,甚至再次激发的速度,还不如单发弩速度快。

    不过郝仁知道,枪是后来战场武器发展的趋势,虽然此时的性能远远不及连弩,但是必须将火枪真正的投入使用,再能在使用中逐渐改进、创造,这也是郝仁为什么选择一个少年作为千户的原因。

    少年接触新知识快,而且有创造性,郝仁准备把陈显放在火枪指挥官的位置上一支到死,以郝仁传授他的知识,他必然能够发明创造,并且改进。

    陈显一个百人队的火枪放完,战马的速度舒缓下来,而后面的第二百人队,快速策马向前,超越第一百人队之前,如法炮制,举枪便是齐射。

    火枪队如是攻击五轮,火枪千人队已经冲到战场缺口处,在战马的巨大冲击压力下,并且有火枪的恐吓,夏军士兵本能的溃退,而紧跟着的第六,第七百人队,却已经将火枪背在身后,挥舞着长苗刀,左右劈砍,肃清突入战场内的残敌。

    倘若陈显手中的骑兵,用的是庆丰连弩,凭借连弩快速的射速,杀伤力肯定比火绳枪大,而此次真正击退敌人的,并不是火绳枪的威力。

    宋军士兵手中的家伙夏军没见过,而且能喷火、冒烟,单是那一阵巨大的响声,也足够吓人了,何况数百士兵已经倒在血泊之中呢。

    “告诉陈小二,不用纠缠军阵,直接打明玉珍的中军!”

    郝仁见火绳枪有如此大的威慑力,便不想让陈小二继续在阵前常规的绞杀,命他直接斩杀明玉珍于军阵前。

    “呜——呜——呜——”

    中军一阵凄厉的号角响起,火绳枪千户陈显已经领命,先吹号角回应,紧接着吹号角变化阵型。

    已经发射完毕的五个百人队,快速护住军阵左右两侧,余下的五个百人队,再次端起火绳枪,前后五个百人队排开,径直向敌人军阵的纵深杀去。

    战马冲来,步兵本能的后退四散,两轮火枪下来,夏军的军阵,便被冲出一个数十米宽的大口子。

    七百发射过火绳枪的骑手,或是斜背着火枪挥舞着长苗刀,或是将火枪倒拿,用包了铁角枪托去砸敌人的脑袋,护住垓心的三百火枪手,径直去杀向明玉珍的中军。

    “是时候了,中军出击!”郝仁下达命令,‘刷拉’一声拔除腰间的宝刀,在空中虚劈一下,双脚一磕马肚,径直杀向缺口。四千中军卫队,扛着郝仁的中军帅旗,紧紧的跟在郝仁的身后。

    郝仁自从不用自己亲自操刀搏杀,来决定战场胜负,他便选择在稳操胜券的情况下,都帅自己的中军直接冲锋,用以鼓舞士气。

    整个大宋军中,都已经形成一种惯性思维,只要郝仁的帅旗向前,那就宣告宋军的胜利已经到来。

    正在战场上劈杀的宋军将士们,看见郝仁高高飘扬的帅旗向前,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力气都陡增一大截,手中挥舞的兵器,杀伤力自然也大了几成。(。)

第四百零二章 宝刀见血() 
郝仁一马当先来到被火枪队突破的防线处,没有像以前一样拼命的往死冲,非要砍杀几个敌人才罢休,他只是驻马于军阵旁,手中的宝刀向前,指挥身边的一众宿卫:“给我冲!”

    陈达都帅着中军,如同潮水一般的冲入敌群。

    宋军的中军帅旗向前,整个军阵的将士们都看见了。

    帅旗向前,便是全军总攻开始,也是胜利到来。

    前线的士兵像打鸡血一样奋力冲杀,整个宋军的军阵,瞬间向前推进的两丈多距离,然而郝仁停下的瞬间,整个军阵立马又稳定下来,不惧生死的大夏军,居然顶住了大宋全军的拼命。

    压后的杨通知军,紧接着冲杀过来,骑兵将步兵远远的甩在身后,军阵缺口只是十几米,宿卫队一时难以全军突破,居然与中军的三个骑兵千户汇合,进而向军阵两侧冲杀,迂回包抄,增大军阵的缺口。

    在宿卫军与杨通知军联合打击下,宋军突破的缺口已经不可逆转,军阵的缺口逐渐增大,郝仁已经稳稳的将胜券握在手中,夏军的覆灭,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郝仁经历过多次大战,以他以往的经验来看,军阵出现如此大的缺口,全军不溃败的,只有明玉珍的大夏军一军。

    夏军眼看着在继续作战下去,有全军覆灭的危险,然而夏军士兵依旧留在战场上继续血战,居然没有一个人丢下兵器退却,大有与宋军同归于尽的气概,这大大出乎郝仁的意料。

    “叫杨通知的骑兵,不要管战场厮杀,即刻夺取敌人的栈道!”

    郝仁眼看着敌人已经在栈道上洒满了火油,栈道一旦烧毁,宋军短时间内无法进入巴蜀之地,郝仁果断的命令杨通知去夺取栈道。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一个火把丢弃在栈道之上,整个栈道,未曾被俞通河破坏的,以及明玉珍刚刚修复的栈道,全部陷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