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庆丰军-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

    “哈哈!”陈友谅仰天大笑道:“倘若不是庆丰军以重金收买我,让我出卖昔日的兄弟康茂才,友谅儿又何能有在天完政权中有出头之日?今日之成就,友谅还得感谢大宋陛下的恩赏啊!”

    陈友谅略微欠身,又大放厥词道:“倪文俊算什么?徐寿辉有算什么?也包括你郝仁在内,谁能有我一般的雄才大略?李普胜算什么?赵普胜又算什么?我为帝王,顺我者生,逆我者亡!”

    陈友谅颇为得意的指着身后的庞大水军道“我陈友谅这人,生来就见不得别人比我强,你有楼船,我便有比你大的楼船,你有甲士,我便有比你更多的甲士,昔日我在你手下之时,低眉顺目,而今你看看你那微不足道的水军与我比起来,那又算什么?”

    。

第三百五十七章 可胜在敌() 
“哼!”郝仁冷哼一声,笑道:“要知道,我郝仁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也从来不打败仗,纵然你船大兵多又如何?我可以将你的水军分散各个击破。我每战都有秘密武器,你知道我这次又带了什么秘密武器?”

    陈友谅刚刚还觉得自己有十足的胜算,郝仁如此这般说,他心中却也感觉到迟疑。他专门研究了郝仁许久,甚至郝仁打的每一仗,陈友谅都在舆图上仔细的推演过,包括郝仁每战用的秘密武器,陈幽灵都命人秘密仿制。

    “哈哈!”陈友谅沉吟半晌,还觉得自己胜算十足,底气十足道:“你就算是能将我各个击破又如何?你有秘密武器又如何?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将无计可施!”

    “呜呜呜!”

    郝仁身后传来三声紧促的号角之声,回头看时,军阵已经列队完毕,他感觉自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回头对陈友谅道:“我不想与你做口舌之争,你勾结朱重八,无故犯我安庆,倘若你肯自将帝号,纳土归降,我念你昔日破康茂才有功,我饶你不死!”

    “呵呵!”陈友谅冷笑道:“只恨朱重八那个猪一样的盟友,三下两下便被你击败,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大汉与大宋不两立,今日我便让大宋就此亡国!”

    “哈哈!”郝仁朗声大笑,拍了拍腰间的宝刀,笑道:“如果说大话能打败敌人,人们还带刀干什么?你我各自回营,准备厮杀吧!再见!”说罢,郝仁调转船头便走。

    “不送!”陈友谅冷哼一声,也回归本阵。

    就在两船相向而行的同时,数十具尸体从水底浮出,湖水已经血红一片,二人谈笑间,双方水鬼,早已经在水下打做一团,都想掀翻对方皇帝的船只,却谁都没有能够得逞。

    郝仁重新回归旗舰时,飞鱼斐冠军带着的水鬼军,与对方打了平手,只有一半人登船上岸,郝仁的眉毛不禁凝成了疙瘩——打水战,还是这个打鱼出身的陈友谅,比自己更擅长。

    鼓角争鸣,旌旗飞扬,陈友谅大军中一声号炮响,八艘试探性的大楼船,径直杀向郝仁的中军,郝仁大手一挥:“让福童和廖永忠挡住他们!”

    大宋军中,号角响起,旌旗向两军打出旗语,在慷慨激昂的鼓点中,福童都帅五艘楼船出左,廖永忠都帅五艘楼船出右,两队楼船一字排开,以倒八字形的军阵,分左右两翼,向地方的大楼船全速开去。

    两军军阵交锋的瞬间,船舷上的火炮次第炸响。

    率先发难的是楼船上装备的六磅炮。

    一时间,炮声隆隆,硝烟弥漫,火舌倾吐间,炮弹横飞,诺大的铅丸径直飞向敌船,炮打悉数打在敌船的吃水线上,只是将地方的楼船打出几个贯穿的孔洞,船却没有击沉一艘,大船依旧排成一直长蛇阵,径直向中军从来。

    陈友谅的船造的大而且坚固,四层甲板间做了隔音处理,上下之间不闻人声,就算是一层甲板起火,丝毫不影响其他曾甲板士兵的战斗,而船太大,却只能将船打出一个个巨大的洞,却不能将船体击碎,进而导致船体的沉没,这便是陈友谅大船的优势。

    然而让郝仁感觉惊讶的是,原本看似没有装备火炮的大楼船,蓦然间开了很多黑洞洞的缺口,隐藏在后面的炮口,却已经伸出船舷,单艘楼船装备的火炮数量,只比庆丰军楼船的火炮数量多,不比庆丰军的火炮装备数量少。

    郝仁有自己的武器生产基地,名叫将作坊,其中的技术密不外传,而陈友谅苦心钻研的造船技术,也是密不外传,他早着许多大楼船,就是针对长江下游的郝仁,如今将隐藏的秘密东西,全部用了上来。

    只是一次交锋,庆丰军船小的弱点,已经暴漏出来,而大船的优势,越发显得明显。

    郝仁刚刚下令为了节约资源,停止在中土造大海船,而是用扶桑的木材来建造大海船为中土而用,然而陈友谅,却已经积聚了如此数量的大楼船,而且舰队刚入鄱阳湖,便遭遇如此强大的敌人,这让郝仁始料未及。

    “陛下,长江上游一队战舰,向我军后翼包抄过来!”一艘快艇,飞速将哨探的消息报于中军。

    “传令,后队做前队,按照第三号方案,徐徐退兵!”如今前有强敌,后有堵截,倘若再不退兵,郝仁这点家底,就要仍在鄱阳湖湖底喂鱼了,郝仁无奈的命令道。

    蔡子英闻听此言,本来紧张的神经立马舒缓开来,脸上挂出重生一般的喜悦。

    “陛下,刚交锋,便不打了?”宿卫总管陈达道。

    “打是要打,不过不是在此时此地,让大军退往湖口吧!”郝仁解释道。

    陈友谅在苦心孤诣算计郝仁时,郝仁同样研究如何破陈友谅,所以郝仁在进兵之前,已经和枢密院的将领们做了无数次的沙盘推演,也做了很多种计划方阵,无论遇见什么样的情况,郝仁都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

    水战不同于陆战,庆丰军有强大的马步兵,无论多么强大的敌人,庆丰军都能找出突破口,唯独这水战,拼的是双方的船只,而双方的船只都是木质结构的,很容易彼此撞毁或是击碎,一艘船被击碎,一船的士兵落水,倘若救援不利,损失太大,而陈友谅的船大于郝仁船,数量也远远多于郝仁,如此拼下去,对庆丰军不利。

    而庆丰军的步兵并非水军,多搭载在江船上,倘若水军前锋作战不利,步兵只能等着被陈友谅俘虏或击沉。

    湖口地处鄱阳湖东岸,早有庆丰军驻扎的水路两用军营,而湖口的水深刚好能容纳庆丰军的大船,而陈友谅的大楼船吃水都比较深,无法突破湖口的浅滩。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己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可胜在敌,不可胜在己。

    郝仁要想战胜强大的陈友谅的水军,必然先将敌人引入地形有利于自己处,然后在一口一口,将敌人彻底吃掉。

    (。)

第三百五十八章 引火烧身() 
余德臣是余阙的公子,年纪不过只有十九岁,也算是父亲在安庆官声的隐蔽,如今已经做了安庆知府。

    余德臣的关系与郝仁比较微妙,对于郝仁的忠心,从少年时候就开始了,可谓是根深蒂固。

    郝仁攻占庐州时候,将余阙的家眷尽数俘虏,一家人忠于蒙元,想跳井死节,郝仁不忍心看老弱妇孺如此凄惨,反而以护送余阙家眷去安庆为由,查看一路的情况,为日后攻占安庆做准备,也正是郝仁与余阙不沾亲、不带故,如此行事,直接引起蒙元对余阙的猜忌,也为余阙日后战败能降埋下伏笔。

    而这个余德臣跟着郝仁一路从庐州走到安庆,结果又以人质的身份,被郝仁从安庆重新带回了庐州,那时,郝仁对繁体字认识不多,一本《孙子兵法》不知道被这个少年参军在枕边读了多少遍,二人年龄差距不太大,余阙醉心与官场,无暇顾家,余德臣在女人堆中长大,一来二去,却与郝仁这个如兄如父的红巾贼酋,情同莫逆。

    当初大战和州,战场形势僵持不下,余德臣一介少年文弱书生,提三尺宝剑,亲帅十数名随从、文吏上战场支援郝仁,郝仁当时料定必败,让余德臣与刘伯温新近归附之人自顾逃命,反而更加加深了余德臣对他的敬重。

    郝仁东击扬州之时,怕余德臣战死军中无可牵制余阙,留余德臣在寿州搞水稻杂交育种,又因余德臣在安庆颇得民心,庆丰军得安庆之时,郝仁为了便于对安庆的统治,又将余德臣调往安庆,出任安庆知府,余阙却抛弃一切官职,一边接过儿子作物育种的花粉,一边闭门思过。

    而安庆的军政大权,却实际掌握在施耐庵和张破虏的手中,余德臣不过挟父亲威名,作为一个花瓶,让安庆百姓安心罢了。

    而如今,施耐庵出任大宋刑部尚书并入内阁,张破虏又随驾出征江南,这个昔日的花瓶,却成为安庆真正的第一主官。

    “十三叔被困江南,危险重重,安庆城与十三叔被围之地最近,我等应该尽发城中守备军和屯垦军,去湖口救援十三叔!”余德臣在安庆的府衙,焦急的与一应手下商议道。

    安庆守备胡破军抱拳道:“城中战兵已经尽数被破虏将军带走,而今城中只有守备军七千,昔日老大曾有命令,城防军只负责防守城池,不许出城作战。”

    “哎,胡哥,”余德臣毕竟年轻,对战局比较悲观,无奈的拍着椅子背道:“倘若十三叔战胜脱围,一切皆好,倘若十三叔有难,我等就是守住这安庆城,有能有什么大用呢?”(余德臣一直叫郝仁叔,叫郝仁手下的一应兄弟哥哥)

    “老大作战,向来留有后手,如今老大战事虽然不利,大军却背靠湖岸扎营,敌方水军强大,而我军陆军强大,陈友谅充其量可破我水军,大宋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胡破军毕竟是穆家寨出来的早期兄弟,跟随郝仁的日子长,郝仁被围,他虽然着急,却也心中感觉老大并不容易战败,又道:“安庆乃锁控西面的咽喉重镇,陈友谅垂涎已久,而今大宋主力尽困江南,陈友谅必然分兵攻取安庆,倘若安庆有失,不但都城庐州门户大开,而老大在江南大营的右翼也暴漏出来,老大危已!我等应该召集垦兵集结于安庆,防备陈友谅趁机攻城,确保安庆城万无一失,保护江南大营的右翼安全。”

    余德臣只是年轻些,经验不足,郝仁大军处于颓势,一时心中着急乱了分寸,如今经安庆守备胡破军提醒,心中颇以为然。

    “不要误了农时,先抽调三分之一的垦兵入城协防,倘若敌军真来攻打安庆,庐州尚有徒单大人的车兵可以救援!”余德臣道。

    安庆知府与安庆守备大人刚刚联名起草征召垦兵文书,由快马下发下去,陈友谅大军进攻的消息,却也送到知府府衙。

    “报!”哨探快马飞奔进来道:“知府大人,敌将苗美率领五万大军渡江而来,前锋已经攻占宿松,大军不日便可进抵安庆城下,还请知府大人早作准备!”

    “传令,第一批征召的垦兵不必来安庆汇合,立即增援江心洲炮台,余下垦兵,一概放弃农活,尽数入安庆城协防!令八百里加急,火速赶往庐州禀报于内阁大人廖永安处,请庐州增兵救援安庆!”余德臣经胡破军提醒,早已心中有数,听闻敌军进攻,并不显得慌张。

    不但安庆城不能丢,就是连安庆城外的江心洲炮台也不能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