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庆丰军-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人数量,动辄以万计算。

    而这条血腥的杀路,似乎漫长的没有尽头。

    今日杀败了杨通贯(舅哥),明日又要杀察汗帖木儿(舅丈人),之后杀朱重八(连襟),杀天完的李普胜、赵普胜(并肩战斗过的战友),杀龙凤政权的刘福通(结拜兄弟)、韩林儿(徒儿)、杀方国珍(雇佣关系)、杀张士诚(生意上伙伴)……

    这是一条铺满鲜血与尸体的道路,目测,其长度能饶地球几圈了。

    倘若郝仁一人牺牲,能换来华夏的和平、昌盛,郝仁此时宁愿一刀抹向自己的脖颈。

    “武者,止戈也,主公兴起义兵,乃是为了平息天下的干戈,杀人,是为了救更多的人!”廖永安率先进言道。

    “主公不虐杀战俘,此仁者也!”俞通源虽是蒙人,儒学却是极好,也唱赞歌道。

    “佛祖悟道,乃是寻求众生脱苦之道也,主公兴仁政,治下子民安居,虽然手握屠刀,却是普度众生之法门也!”姚广孝道。

    “先知摩西……”

    郝仁收纳各流派的参军,为的是想博取众家之长,也为了表现出庆丰军对各流派,无差别心,一视同仁。

    参军们众说纷纭,各有道理,也各无道理,郝仁此时正心乱之中,哪能吸取各流派文化内涵的真谛,他只感觉自己的头都大了,心中烦躁异常,只想一个人静静。

    “主公,清静自然,乃道家法门!”刘伯温摇着羽扇道:“主公虽仁,未必人人仁,如今庆丰军如同逆水行舟,倘若我不进去,一旦他人取得了天下,恐怕我等的妻女,要睡在别人的枕边,我们的子嗣,为奴为仆,万劫不复。尤其是我刘伯温,祖宗十八代都不够人家杀的,主公,你可听过‘剥皮实草’?”

    刘伯温说的话,大多数都是郝仁收纳刘伯温时,与刘伯温说的推心置腹的话,如今被刘伯温反过来说给他听,郝仁不由得一个激灵,早已经一身冷汗。

    十岁时,有十岁的梦想,二十岁时,有二十岁的梦想,三十岁有三十岁的梦想,为何到老的时候,落的一事无成?就是因为在你三十岁的时候,忘记了二十岁的梦想,四十岁时,忽略了三十岁的梦想。

    一生只有一次,时间短暂精力有限,不可能在不同的梦想道路上,变换着奔跑,那样,将一事无成,凡人的一生,能成就一件大事,就算是成功了。

    刘伯温说了很多,郝仁只领会了八个字:‘活在当下,莫忘初心。’

    郝仁腾的一下从椅子下站起来,精神近乎亢奋:“传令三军,会攻杭州!”

    人都困倦的时候,也需要在困惑的时候受到指点和提醒,郝仁也困倦了,在智慧的参军指引下,郝仁也不用再睡一会,一下子就醒了。(。)

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破杭州() 
郝仁亲自都帅大军,陆地上三面将杭州城团团包围。

    吴六奇、福童都帅庆丰军江防军水军,几乎兵不血刃,攻破余杭,福童分兵攻临江,吴六奇则都帅江防军,沿着钱塘江顺流而下,与逆江而上的俞通海水军汇合,完成对杭州城的四面合围。

    杨通贯虽然被庆丰军击溃,杭州守军已然有数万之多,而且有坚城为屏障,庆丰军一时很难攻克。

    反正杭州已经输孤城一座了,郝仁也不忙着进攻,攻破杭州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杨通贯大人,我家主公念你舅哥的身份,网开一面,允许你放下兵器投降!”

    “城内的守军听着,庆丰军不杀俘虏,只要你们放下武器投降,庆丰军大元帅一概不杀!”

    ……

    负责招降的庆丰军士兵,在城外下用铁皮喇叭对着城头高喊劝降的话语。

    杨通贯铁了心要与庆丰军拼个鱼死网破,对庆丰军的劝降,熟视无睹。

    “开炮!”杨完者一声令下,城上的炮弹倾斜下来。

    待炮声过后,庆丰军的士兵,又从壕沟内伸出喇叭,大声劝降道:“城内的守军听着……”

    三百步外,一支马队簇拥着一应骑将,郝仁带着一应文武,查看敌人城防情况,将城上、城下的情况,全部看在眼里。

    “杨通贯是铁了心了负隅顽抗,看来,我们必须要打一场攻城战了!”廖永安建议道。

    “我听闻杨通贯军纪败坏,而且为人跋扈,只要我们围住城池,不出三五日,敌人必出内乱!”郝仁精神矍铄道。

    “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我们还是应该做点什么啊!”参军俞通源道。

    “把改造好的俘虏,先放回去二百,去动摇他们的军心!”郝仁命令道。

    二百俘虏,被垂下的绳索拉进杭州城内,没片刻,二百个鲜活的头颅,被抛出城外。

    杨通贯再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他宁死不降。

    庆丰军围困杭州三日,第三日一早,城门忽然大开,江浙行省丞相达识帖睦迩,带着一应文武打着白旗,捆绑着杨通贯、蒋英等六七个苗军将领,正式向庆丰军请降。

    郝仁围而不攻,以为城内会发生兵变、内乱什么的,甚是会有整军出来投降的情况,也是曾经设想过无数各敌人内乱的情况,达识帖睦迩亲自捆绑杨通贯投降,这是让郝仁始料不及的。

    杨通贯战场上督战杀死好多友军,与友军结下深厚的梁子,这些友军溃退回杭州,怕遭到杨通贯的报复,纷纷向达识帖睦迩告杨通贯的状,恶语中伤杨通贯。

    而且杨通贯平素跋扈惯了,丝毫不把达识帖睦迩放在眼里,尤其飞山蛮的军纪败坏,在城内大肆掳掠财货和女子,连达识帖睦迩也禁不住,眼看着杭州城没有毁在红巾军手中,却要毁在杨通贯手中。

    达识帖睦迩于是埋伏了甲士,邀杨通贯等几个飞山蛮统领议事,将飞山蛮主要将领,一勺烩了,带着一应文武,开城向庆丰军投降了。

    城门既开,郝仁一声令下,胡大海、耿再成、徒单斛、俞通河骑兵,裹挟着达识帖睦迩,立即杀入城内,对不肯归顺的敌人进行清缴,经过短促的搏杀,将庆丰军的军旗插在了杭州头上,杭州彻底光复。

    宿卫在郝仁身旁的一应文武,见敌酋被绑赴在眼前,群情激奋,常遇春拔出腰刀,带头喊道:“杀了他!”一应文武,纷纷附和,欲杀了一应敌酋,以图后快。

    调戏一战,庆丰军损失过万人,各军都有损失。

    杨通贯如今被擒获,尚且仰着高傲的头颅,一副要杀便杀,要寡便寡的样子。

    郝仁一挥手,一应文武,纷纷停止聒噪,郝仁才道:“松绑,摆酒!”常遇春领命,尚且心有不甘,一副凶相,割断了杨通贯的绑绳,宿卫们早搬过来两张方桌,摆满了酒食。

    杨通贯活动了一下酸麻的手腕,扫一眼桌上的酒食,冷哼一声道:“郝十三,少跟我玩这一套,要杀便杀,要寡便寡,我杨通贯要是皱一下眉头,就算不得好汉!”

    郝仁率盘膝坐在桌子的一侧,指了指对面的位置道:“娘家贵客,平素请都请不来,既然今日来了,那就先喝酒吧!”

    郝仁对待敌人,不打、不骂、不杀、不劝,反而与杨通贯论起来亲情,杨通贯丈二和尚摸着不着头脑了。

    “你我恩怨,暂时先放在一旁,今日不论敌我,也不论胜败,只是喝酒,舅哥只管坐上来,我们以酒论英雄!”郝仁又平静的又劝道。

    杨通贯也是好酒之人,自负酒量不浅,但是,他绝对不仅是因为馋酒,确实感觉这个对手,实在有意思了,这是要斗酒吗?

    “哈哈!”杨正泰扬天哈哈大笑道:“有点意思?有点意思?我喝多少,你能陪多少?”

    “醉倒算喝多!”郝仁肯定的说。

    侍卫在一旁的常遇春,心中非常气恼,怒气冲冲道:“主公当真不杀他吗?士兵们拼死冲杀,到最后,都成了你的家事,日后将士们如何肯为主公再效命疆场?”

    郝仁并不理会常遇春,只是一挥手,让常遇春退下了。

    杨通贯的几个手下,看见郝仁这桌是招待娘家客人的上坐,有两个和杨通贯沾亲戚的飞山蛮将领,居然舔着脸,也要来坐,被杨通贯一瞪眼,吓了回去。

    郝仁确实与杨通贯大碗连干好多碗,二人都刻意对杨通贯的生死避开不谈,聊了一些家常,也从郝仁安庆拐走杨正泰军聊起,又聊到杭州破城,二人有说有笑,倒似久别重逢的兄弟一般,颇有几分惺惺相惜。

    郝仁已经有些醉了,但是他还没有忘记给这场断头饭,做个收尾。他轻描淡写道:“舅哥,对不住了,你必须得死!”

    “我也没想活!”杨通贯至始至终,也没有想过屈服,只要不死,就会血战到底,他料定自己必死。笑道:“我若在,飞山蛮你永远也不会征服,因为我杨通贯,从来都不会屈服于任何人,包括你,我的‘好’妹婿。哈哈——”

    “你我亲戚一场,我念你是一条好汉,有何要求,尽管提,我尽量满足你!”郝仁颇有几分悲戚的说。

    “哎!”杨通贯收起自己的桀骜,人之将死,一声叹息道:“可惜我从家乡带出来的子弟兵,被我损耗殆尽,杨通贯恐怕无颜面对江东的父老了,他们与叔父(郝仁的岳父杨正泰)同宗,我料想妹婿一定会善待他们!”

    郝仁有些不喜欢这种道德捆绑式谈话,颇觉不爽,但是他还是压住愤怒,冷冷的说:“我会善待所有追随我的人!”

    “那好!”杨通贯似乎很满意,郝仁一语双关的承诺,又道:“我听闻蒙人有一种说法,人若是不流血而死,灵魂能够升天与天地同在,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不想断头,希望妹婿能够赐我不流血而死!”(。)

第二百七十八章 魂归故乡() 
生马皮铺在芬芳的草地上,血腥的味道,盖住了青草的芬芳。

    三万飞山蛮的战俘,黑压压的跪在地上,为自己的首领送行。

    杨通贯径直走到生马皮前,鹰隼一般的眼神,最后扫视了一眼家乡的子弟兵,眼神忽然黯淡下去,久久的凝望着西方,心中或许会有万千感慨,或许是无法抗拒对死亡的恐惧。

    “杨通贯,我家主公敬重你是一条汉子,特意让你的人来为你送行,你死的也算是隆重了,主公有令,只要这些士兵不反叛,主公就不会杀他们,你就安心的上路吧!”

    常遇春如同催命判官一般,话虽然有些尖酸,却也说的都是实情。

    生亦何欢,死亦何哀!

    终究难逃一死,还不如死的面无惧色,英名长留。

    杨通贯于是不再迟疑,仰面朝天躺在生马皮上,头西脚东,狐死尚且首丘,西面是故乡的方向。

    天空湛蓝的如同蓝靛,悠悠的白云,挂在故乡的方向,仿佛在为客死他乡的游子,指引家的方向,不知何处飞来一阵鸦阵,遮天博日,聒噪着掠过头顶,哀鸣着向西面飞去。

    宿卫千户陈达一挥手,早有宿卫上前,将马皮的折叠起来。

    杨通贯身上没有绑绳,但是,他却没有反抗,宿卫顺利的将马匹紧紧的裹住杨通贯的上半身,用麻绳固定好,以免临死时的杨通贯挣脱了马皮。

    过了半刻,杨通贯的身体因为窒息,本能的抽搐片刻,最后双脚一蹬,彻底没了气息。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飞山蛮如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