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庆丰军-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大陆之前,北欧的维京人,就已经登陆过美洲,试图征服美洲,这两种植物,流落东南亚,也未可知。

    这二作物的最大优点就是产量高,耐旱性好,适合在山地、寒地、旱地等不适合水稻栽培的地方种植!

    “回大元帅的话,玉米,马铃薯这样的作物,沈某从未听说过?是不是蛮地的称呼与大元帅的不同啊?”沈万三终于被郝仁问住,不解的问道。

    “拿炭笔和宣纸来!”郝仁吩咐道。

    炭笔就是后世的铅笔,郝仁因为总在将作坊参与科技发展,用毛笔画图实在麻烦,所以他发明了铅笔。

    郝仁在工地搬砖前,好歹也是个农学的学士,画作物生长图,乃是他的必修课,虽然他专业知识学的不好,但是,足够将作物的主要特征画清楚。

    郝仁通过在宣纸做画,再加上自己的解说,沈万三才明白,马铃薯的果实,是长在土里的,玉米的果实是长在秸秆的中间,对两个作物的特征,已经了然于心。

    沈万三是做海外的贸易,主要是为了求财,对于土里面长的作物,确实没有留过,沈万三无奈的摇摇头,郝仁却有些绝望了,看来在东南亚也没有这两个高产植物的种植了。

    郝仁已经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寿州已经进行大面积的种植,粮食的产量,足够百姓食用,不过水稻栽培的在低洼之处,容易遭遇水灾,更重要的一点,有一种能让水稻大面积绝产的病害——稻瘟病。

    马铃薯引进欧洲后,深受欧洲的百姓喜爱,欧洲的原有作物种植,全部改成马铃薯的大面积种植,结果,一场不期而遇的马铃薯晚疫病,造成欧洲马铃薯减产,整个欧洲据说饿死两千多万人口。

    作物种植单一,好比将许多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很容易一下子全部碎了。

    相比这两者,玉米产量虽不及前两者,不过,玉米基本旱涝保收,也没有导致绝产的灾害性病害!

    “沈某已经全部记下了,待犬子此番出海,我一定让他们多加留意,争取为大元帅找到这样的植物!”沈万三大包大揽的说。

    “老先生不可强求,尽力而为,国祚就感激不尽了!”郝仁道。

    “大元帅也有数十艘的海船,何不此番与沈家一块出海呢?”沈万三抽口插话道。

    (。)

第二百五十一章 致富之路()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庆丰军有大海船的数量,沈万三都了如指掌,沈万三做海外贸易累的巨额利润,绝对不会就这样痛快的让郝仁来分一杯羹。

    自从郝仁接待沈万三以来,话虽然聊了很多,却都是郝仁了解海外情况,沈万三有一肚子的话,还没有来得及说呢!

    人老鬼,树老精!沈万三能积累巨额财富,乃是人中龙凤,绝对没有那么简单!

    庆丰军虽然有二十艘大海船,不过,庆丰军最远的距离,也就达到长江口的崇明岛,从来没有驶入过大海,而且大海中的风暴、航行线路,都迥异于内河,庆丰军没有航海经验就贸然去航海,这也太不现实了。

    “以老先生看,我应该派什么样的船,随老先生出海合适呢?”郝仁不明白沈万三的用意,却表现出十足的信任,试探着问道。

    “当然是带火炮的大海船了!大元帅既可以熟悉海外的情况,也可以派人寻找玉米、马铃薯的下落啊!”沈万三道。

    出海做贸易,又不是出海打仗,我带炮去干嘛?难道给你做保镖吗?郝仁才不想做为别人做嫁衣的事情。

    “我的水军尚未有出海的经验,此事还需要从长计议!”郝仁料定,沈万三引自己的水军出海,必定另有所图,他委婉的拒绝了沈万三的要求。

    沈万三的大部分田产和家居按都在内地,打庆丰军水军的主意他未必敢,其中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让郝仁的水军充当他的卫队,很有可能,这个沈万三,在海外遇见强大的海盗了。

    想那大海,岛屿棋布,沈万三巨大的货船,往来间都装满了财富,海盗专门针对他进行劫掠,非常有可能。

    “老先生所言采购铜镜问题,这个我可以答应你,只要你确保将铜镜远销海外,不影响我的国内市场就可以,这个具体数量,价钱,交货时间,与我的元帅府长史谈就可以,这些事情都是他在管理,很多事情,我也不甚清楚,老先生若与他交涉中,遇见其他问题,可以直接找我来协调解决!”郝仁道。

    “那时自然!请大元帅放心,我定将铜镜远销海外,不扰乱大元帅的国内市场!”沈万三坚定的说:“不过,沈某还有一事要求到大元帅!”

    “老先生不必客气,有事尽管直说!”郝仁和气的说。

    “我想从庆丰军的将作坊,购买些火炮……我知道,这属于军事武器,大元帅只卖给自己的盟友,并不外卖的,不过,沈某的船队太过庞大,常有海盗打沈某船队的主意,若是沈家的船队,能够安装上庆丰军大大炮,沈家的船队,一定能够畅通无阻!”

    郝仁心道:“我说什么来着?果然想用我的水军,充当你的私人卫队,出去连牛都有的吹了!”

    “老先生,如你所说,这是军事用品,不能胡乱买的,不过庆丰军尚出产上等的海盐,不知道老先生感兴趣不?”郝仁转移话题,特意不说卖炮的事情。

    “庆丰军的上等海盐,在市场上绝对会有利润,不过,最近三佛齐除了一个陈姓海盗,如今做了三佛齐的国王,专门劫掠过往船只,沈家船队也都受其威胁,恐怕沈家贸易,不能长久了!老生与大元帅坦率的讲,就是我卖炮,就是为了保护我的船队,不受到海盗的威胁,请大元帅水军出海,也是为了打这个三佛齐,沈某对大元帅有隐瞒,还请大元帅见谅!”

    郝仁专门捏着沈万三最感兴趣的火炮避而不谈,确实把沈万三惹急了,他他知道,与郝仁玩伎俩怕是不行了,索性,将事情都说明白,争取郝仁的仁慈。

    “老先生却是不应该对本帅有所隐瞒!”郝仁又慷慨道:“沈家乃是庆丰军治下子民,本帅岂能看见自己治下的子民,在海外受人劫掠?炮可以卖给你一些武装船队,我让我的水军万户胡伯颜都帅四艘海船,为治下的船队保驾护航!”

    沈万三根本没有想到郝仁这样慷慨,他的巨大船队,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只是急需火炮,如今郝仁肯拍派船助阵,船队可保万无一失了!

    “大元帅真是慷慨,沈某感激不尽,沈家破有些积蓄,大元帅但凡有所需求,只管让江南总制廖永安大人说于沈某,沈某必然定力相助!”沈万三坦言道。

    郝仁知道,东南亚素来是稻米的主产区,不过品质要相对差一些,庆丰军算是与沈家合作关系,船队出海时候带去内地的紧俏产品,回来的时候,只许拉大米,而且只能卖给庆丰军,庆丰军以市场上的稻米价格,全部收购。

    庆丰军作战,最需要的就是粮食,如此一来,郝仁与沈家的合作,算是打开自己产品的海外市场,也为庆丰军粮食供应,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

    这是一种双赢的手段,沈家得到了安全的保证,也得到运粮食返程的销路,而郝仁获得道巨大的利润,一船队的粮食,都抵不上郝仁出厂的一船食盐的价格,郝仁基本上没有成本,稳赚不赔。

    “老先生,我这要准备修几条军民两用的路,不知道老先生感兴趣不?”郝仁问道。

    “修桥补路,功德无量,沈家资助大元帅修路,愿意承担修路的全部费用!”沈万三见郝仁爽快,也非常爽快的答应了。

    对于沈家的财富来说,修路能花几个钱?不过沈万三不知道,郝仁修的是板油马路!

    “哈哈!”郝仁爽朗的笑了,正是:正愁没有胶,天上掉下了粘豆包,“老先生休要夸下海口,此路可是烧钱的狠!”

    当沈万三得知,郝仁准备用沥青和碎石铺路,脸确实绿了!

    “不过老先生勇气可嘉,本大帅就以路的命名,向老先生致敬了,还要给老先生树碑立传,让老先生的盛名,万世不衰!”郝仁先给沈万三套上高帽子,然后才对身后的刘伯温问道:“参军,你看这条路,叫什么名字好呢?”

    刘伯温摇着羽扇,慢声细语道:“此路由老先生出资,大元帅用路名想老先生致敬,依我看,老先生名‘富’,又是向他致敬,小可认为,就叫——致富路为妥!”

    “好!”郝仁拍手喝彩道:“要想富,先修路,庆丰军修的沥青马路,就叫‘致富路’!”

    (。)

第二百五十二章 道德战车() 
“致富路碑志,……”

    庐州城外的路基旁,新矗立的石碑异常醒目,上面新篆刻的红漆尚且未完全干涸,不少庐州百姓,围着石碑观看,有识字的老者,念这碑文。

    洋洋散散的五百余字的文章,出自余阙之手,其中说明了筑路的原因,乃是出于庆丰军大元帅郝仁的设计,由庆丰军的将作坊工匠进行施工,并特别强调,实际出钱者是江南富商沈万三,并以致富路命名,向沈万三表达敬意。

    老者念完碑文,百姓开始议论纷纷。

    “这个沈万三,还真是富可敌国啊,用猛火油修路,那得多少钱?”

    “甭管他多有钱,他没有为富不仁啊,是一个有良知的善人啊!”

    “为富不仁,富不过三代,我看这个沈家啊,能长盛不衰,如此善人,华夏已经不多了!”

    ……

    旁边,一老一少两个衣着华丽的人,在人人群外看了半晌,老者为沈文三,少者为沈万三的长子沈旺,二人早已经听见众人的议论。

    沈旺面有忧虑的说:“如今我们沈家的银子还没有运来,这个郝十三却将歌颂父亲的碑文先竖立起来,已经将我们沈家捆绑在道德柱上,沈家骑虎难下,看来,我们沈家这银子不出也是不行了,这个郝十三,有段确实了得!”

    郝仁没有等沈万三承诺的银子送到,却已经先行将舆论放了出去,沈家若不出银子,身价的名声,就会被彻底搞臭了,也不用郝仁收拾他,走大街上,臭鸡蛋就能砸死他。

    沈万三黏着花白的胡须,微笑道:“沈家凭本事而富甲天下,不知道多少人看着沈家的财产眼红,如今天下已经变天,我等都是大元帅治下的子民,如何保证我们沈家长盛不衰?新的保护伞在哪里?要知道,大元帅的出身,可是卑微的编户奴隶!难道他能不堪我家的银子眼红吗?”

    “阿爹,那您的意思是?”沈旺沉吟半晌,没有领会沈万三的意思。

    “这个碑文是树给你我父子看的,如今天下人都知道,我沈万三出钱为大元帅修路,都知道我是一个善人,日后大元帅若要对沈家财产下手,沈家口碑已经在外,他就需要面对百姓的舆论,以大元帅的聪明,是不会为自己树立障碍的,所以,大元帅是让我沈家父子放心,我们沈家,在郝仁的地盘上,已经平稳着陆了!”沈万三分析沈家已经在改朝换代中,平稳着陆,他满的说。

    “只是这要花掉我们多少辛辛苦苦积攒的银子啊?”沈旺还是心有不甘的说。

    “银子对于我们沈家,确实已经不算什么了,我们的船队有庆丰军的物力保护,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