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庆丰军-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郝仁现在有正妻四名,分别是杨正泰的女儿杨芷玉、王保保的妹妹王梦晨、郭子兴的女儿郭惠儿,宿卫千户陈达的妹妹陈小鱼。

    不能让这个去,不让那个去,会引起内室的争风吃醋,带多了也不行,人多了乱,彼此接触多了,容易产生摩擦,只能四个正妻,轮流陪同了!

    “庆丰军大元帅携带夫人,前来给老太太拜年!”常遇春家门前,宿卫陈达,轻轻的敲着常遇春家的大门,对着院内高喊!

    门子听闻大元帅来,不敢怠慢,还未经主人吩咐,就已经将大门全部敞开,有人飞奔入堂,禀报家主常母,满家女眷、奴仆,东西两项跪地迎接。

    “谁让你们跪的?都给我起来!”

    郝仁确实有些怒了,他自己嫉恨这种带有屈辱性的跪拜礼,他不喜欢给别人下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也不喜欢让别人自己下跪。

    若是脚下必须要有跪着的人,那最好是那些自诩为高高在上的群雄!

    现在都是什么时候了?庆丰军都已经占领庐州一年多了,如今庐州是庆丰军的天下,居然还有人向郝仁行跪拜礼!

    管家常二不敢怠慢,赶紧招呼满院子的家人起来,上前长揖高罪道:“大元帅亲自登门,常二一时紧张,行了跪拜礼,请大元帅责罚!”

    “算了!是我唐突,未曾先让首先提前告知,惊吓了各位!”郝仁也发现自己没有事先派人早来通报,确实惊吓住了常家人,他随口道。

    常二出城寒微,本是门户奴隶,见郝仁这么大官儿还自己揽责任,对他如此客气,激动的抹着眼泪,哽咽道:“大元帅……”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常母出身寒微,听闻这么大官来拜年,吓的手足无措,赶紧从屋内迎接出来,惊呼:“老妇何德何能,让大元帅亲自降临寒舍,折杀老身了,折杀老身了!”本能的扑倒就要拜。

    郝仁连奴仆都不让跪,更受不了比自己妈妈还大的老人下拜,赶紧住常母,笑道:“我与常遇春虽属于上下级关系,却是情同手足,老人家使不得,使不得!”

    郝仁让夫人杨芷玉搀扶着常母,进入堂屋,让常母上座,有丫鬟陪立左右,郝仁坐左客位,杨芷玉做右客位,有常遇春的妻妾陪伴,一番嘘寒问暖,郝仁一个眼神,陈达领会,拿着礼盒摆在常母面前。

    郝仁抱拳道:“这是北地盛产的人参,据说能益寿延年,特送与老夫人做新春贺礼,恭祝老夫人身体安康!”

    常母见郝仁随和,此时也不那么拘谨,客气道:“哎呀!怎么劳烦大元帅记挂,遇春呀,遇春确实是遇到了春天,这回算是跟对人了,大元帅可比刘聚那吹胡瞪眼的土匪,强多了!”

    常遇春本来就是土匪刘聚的手下,因为厌倦了为匪,归顺了郝仁,常母虽然说话不中听,拿郝仁与刘聚比较,确实也无恶意,乃是出自本能,一个乡间夫人,难道还能指望他会做诗吗,郝仁人自然不能跟老人家计较了!

    郝仁又问了老人家住的习惯不习惯,身体如何云云,拉了片刻家常,把老妇人说的眉开眼笑,常母才想起来,让自己的两个孙子在家,叫常升、常茂出来给大元帅叩头!

    郝仁这回没有阻拦,晚辈给长辈叩头,这属于华夏根深蒂固的礼节,这个无妨,郝仁微笑着受了两个少年的叩头。

    常升文弱,年纪不过七八岁,常茂虎头虎脑,年纪不过五六岁,郝仁问了两个少年,才知道常升学文,开始读四书了,常茂学武,如今已经会了两套马槊套路!

    “果然是虎父无犬子!”郝仁称赞道(虽然此时看不出来有什么大作为的样子):“来啊!这是国祚叔送你们的仪刀,只许在家里玩耍,不许出去伤人!”

    “谨遵大元帅教诲!”

    郝仁说着,将两把与送韩林儿一样短刀,乃是寿州将作坊打造的,送与两个少年,两个孩童满心欢喜,跪地受领。

    对刀剑的喜爱,是男孩子的天性!

    蒙元时期,连百姓家菜刀都不允许随便用,如今尚未成年的孩童,就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佩刀,这就是庆丰军与蒙元的最大差别所在。

    “只求快些长大,与大元帅杀敌立功!”常茂颇有乃父遗风,豪情万丈的说。

    “我要弃文从武,长大也要为大元帅冲锋陷阵!”常升也坚定的说。

    “学文不耽误学武,学武,也要学文,两者相得益彰!”郝仁一副慈祥长者的姿态,告诫二位。

    郝仁对常遇春家的一番拜访,换了祖孙三代的衷心,虽然孩童的话,当不得真,郝仁还是感觉,这些足够让猛将常遇春暖心了。

    历史上,太多父母因为忙着奋斗,疏忽了子女的教育,导二代坑爹败家,看来是时候,办一所学校了,让庆丰军的子弟,入学堂学习,不能因为将领在外,耽误子女的教育工作,少年,可是国家的未来,也是庆丰军的未来!

    (。)

第二百四十二章 阻力不小() 
元末的百姓,久经铁蹄奴役以及战乱之苦,好不容易安定了一年,要给百姓生活的希望,也要给百姓来年的愿景,新年的庆丰军二十三声礼炮,正是拉开一三五六年的新春。

    庆丰军各地的不少百姓商贾,都来庐州参加庆典,庐州太守罗本,为了不发生踩踏事件,也不引起城内的混乱,将庆典的场地,选在庐州城西的肥水南。

    庐州城门彻夜不关,成队的士兵在城内、城外巡逻,维持庐州的治安,是夜庆典场地,人头攒动,比肩接踵,百姓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忘却上一年的烦恼,寄托美好的新年愿景。

    郝仁先敢了两个场子,与将作坊的工匠们在伙房共进晚餐,又与军营的当值的将领们把酒言欢,然后才带着四个正妻并翠袖儿姑娘,小舅子陈小二,陈小三,小姨陈小妮等,坐在庆典场地的观景台上,品着醇香的美酒,与万民同乐。

    那一夜,气温达到零下十度,不少百姓,也效仿郝仁,就观景台四周,点起篝火,拉上酒桌,与台上的郝仁及文武们,举杯唱喝!

    万名同乐,真正的与万民同乐!

    几天劳累,蓦然放松下来,郝仁醉了,醉的很深很沉,热闹的景象都已经在脑海中忘记了,只记得下面的百姓,衣袖如云,向他挥手高呼‘万岁’!

    “少年乃是华夏的未来,百姓学识的多少,决定兴盛,很多将士出征在外,无暇管教自己的子女,我准备在各州县办大、小学堂,凡庆丰军治下的六到十六岁的孩童,都有学习的机会,诸位大人怎么看?”年初一一早,郝仁就召集几个在庐州的重要文官穆有才、罗本、刘伯温、廖永安商讨创办学校的事情。

    诸位都是文人出身,都是自己的家长在家延请的先生,听说办学校,乃是让更多人有求学的机会,这事一件好事,众人都微笑着表示满意,还未等众人开口,却听元帅府长史穆有才虎着脸,率先发话。

    “办学校,确实是一件好事,不过,大元帅,我只想问一下,学生是否需要缴纳馆资?这个馆资,以多少为标准?”

    穆有才是穆家寨出来,乃是跟随郝仁最早的人员之一,他对郝仁太了解了,郝仁一说这话,他就知道,自己这个长史又要掏钱,郝仁肯定要办免费学堂了,他心疼,肉疼,肝疼!

    众位参军知道穆有才与郝仁的关系,就差穿一条裤子了,见穆有才说话,众人都欲言又止,只听这两位兄弟对话。

    “若要收取馆资,必然有许多子弟不能入学,我的意思是,不但不收取馆资,就是学生所用的书本、纸张也一概免费!”郝仁平和道。

    穆有才颇为不快的反问道:“是不是大元帅还想,像对待工匠与士兵一样,也要给他们发钱啊?”

    郝仁的心思,都被穆有才意义的猜中了,他确没有听出来穆有才的弦外之音,满意的笑道:“不愧是元帅府的长史,不愧是穆家寨的兄弟,这般的了解我,我确实有此意!”

    不曾想,穆有才怒气冲冲的走上前,‘啪’的一声,将厚厚的账本重重的摔在案几上:“大元帅就知道一味的花钱,你看看吧,你的账面上还有多少钱?”

    众参军、太守无不愕然,不知道穆有才哪里来的发这么大火气,居然敢对大元帅这样说话!

    郝仁却颇感欣慰,穆有才肯跟他发火,证明他有意见,手下有意见就该提,这样才不会迷失,这对庆丰军是一件好事儿,能让郝仁在权利的顶峰,不能迷失。

    穆有才是个仔细的人,郝仁才会选择他管理大帅帅府的一切收入支持,不过,这穆有才仔细的优点,同样也是他的缺点——仔细过头吝啬。

    穆有才依旧不依不饶,碎碎念道:“减免各新占领城池一年的赋税也就算了,如今一年期限已经过了,各地方收那么轻的赋税,勉强够大元帅府庞大体系支出运营,对江南用了一次兵,也没有明显的账目收入,给军队、工匠的薪饷,给官员们的俸禄,都是靠我卖东西赚来的,大元帅若要如此败家,你的这个管家,我不当也罢!”

    穆有才越说越气愤,最后血气上涌,直接放狠话,撂挑子不干了!

    郝仁一直一言不发,还真以为自己的家底,被败光了呢,他翻看账本,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娟秀工整的小楷,每一笔收支的账目,都记得非常清楚,不过字体太小,郝仁必须拿进眼前,瞪大了眼睛,才能看的清楚。

    “穆长史,你这字不能写的大一点吗?纯心难为本大帅是不?”郝仁看的烦躁,随口道!

    穆有才余怒未消道:“我这不是为了给元帅府省点纸张吗?难道这也有错啊!”

    郝仁知道,穆有才是一个仔细道近乎吝啬的人,第一次攻占寿州的时候,穆有才统计府库的铜钱、粮食数量,铜钱一枚一枚的数着,粮食一合一合的量(合,容积单位,古代最小的体积计量单位),好不容易拢出来府库的数目,乐得跟范进中举似的,还是郝仁友情出演范进的屠户老丈人,一巴掌把他打过来的!

    穆有才之所以把字写那么小,眼睛都快累瞎了,就是简单的为了节省纸张。

    郝仁把桌上的单筒望远镜拆了,将望眼镜的那个凸透镜拿出来,账本的字体轻松看清。

    郝仁也不将镜片重新装回去,而是对身后的宿卫陈达道:“拿去将作坊,让工匠们镶嵌一个铜套、短柄,送与长史!”

    郝仁不与穆有才正面碰撞,而是温言道:“庆丰军不差这一点纸张,这个跟你的眼睛比起来,微不足道,若是你日后还要把字写这么小,我送你的东西,或许对你有帮助!”

    郝仁猛然想起来,没准穆有才这个葛朗台先生,有了放大镜,会把字在放大镜下把字写的更小,才又告诫道:“以这个账本字体为下限,再比这字小了,当心我让宿卫们,把你当雄鹿烤了!”

    穆有才不是想撂挑子不干,在古代,办免费学堂,这是前所未有的,在穆有才看来,郝仁就是败家,别的参军恭维老大,他不能恭维,要不,老大这点家产,早晚要败光了,他被郝仁的两句话,说的心也软了,不过,他的原则和立场不能变。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公私分明() 
“这不还有不少盈余吗!”郝仁指着账本的结余,对穆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