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暗的苏醒-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那个去!”

    瞿兆迪对鸟人的嫌弃写了一脸,“对地球人而言,黑色最粗浅的象征是凝重,是沉默,终极象征是死亡,意味一切色彩的幻灭,所以这是葬礼上最常用的颜色,怎么就成了你们的希望?”

    一听这话,鸟人就认为自己又赢了一轮,高兴地笑道:“你不过是地球上低等生物里的一员,对黑色的误解情有可原,我不介意放下身段纠正你,请认真听我讲解。黑色看似单调,其实是色彩之母,它不仅孕育出了所有颜色,还蕴含与宇宙有关的所有信息。从单一宇宙元素的诞生到随后的多物质化发展,再到生命末期的终极毁灭,所有颜色,所有内容,全部包括其中。比方说,当你把地球上但凡存在的颜色收集齐全并相互混杂,就会发现最终只有一种颜色可见……黑色。而当这种颜色被层层剥离,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就会逐步还原至眼前。我这番推演的结论是:看似简单的黑暗,实际是宇宙中最为复杂的现象,它是对一切宏观与微观的总结,只要面前出现的是黑暗,再聪明的科学家也会束手无策,因为只有黑暗无法推理,人们永远猜不出它身后隐藏着什么。唯一打破黑暗的可能,就是想办法让它从沉睡的状态苏醒,露出另外的色彩。所以当黑暗落进你们眼里,给看作是一切的终结时,却被我们视作了万物的开端。不信你往这儿瞧。”

    鸟人说着,抖动了一下左翼形成的黑屏。

    黑得均匀平整的屏幕正中,似乎不知从哪个角落吹来一股风,黑暗的稳定性被打破,开始有了层次感。一些薄云状物质隐隐浮现,并朝同一方向旋转,很快它们汇聚在了一起,于是屏幕的光度有所增加。

    不久后,薄云物质聚结成一个极规则的,带有旋臂的巨大圆盘,大到几乎占据了整幅屏幕。它的旋转速度逐渐加快,同时开始一点点朝中心下沉和收缩。

    骤然间,圆盘正中处闪现一个金红的亮点,好像是一间漆黑的屋子里,有人刚点燃了一根香烟。

    鸟人悠然的声音,如科技纪录片里的播音员般响起:“若干亿年前,漆黑的宇宙中出现了一团星云。星云中充满氦气、氢气与尘埃颗粒,谁也说不清它的来源,不知道它究竟是由过去的恒星毁灭后形成,还是由分散的气体聚合在一起而出现的新天体。”

    “这种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永远没人能说清楚。”瞿兆迪冷冰冰插嘴,打破了科技纪录片说教式的呆板。

    鸟人则旁若无人地继续授课:“星云受到万有引力的影响,瓦解后又聚合,并不断收缩,收缩运动持续加速,物质微粒也如同给装进尖底的碗里向中间聚拢,逐渐聚合形成一个光球,就是你现在看到的小红点,给研究者称为原始太阳。”

    “我想你是在证实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是正确的。”

    鸟人点头,对瞿兆迪的学问表示赞许,态度却如同家长在夸奖刚接受启蒙教育的孩子。后者厌恶地皱了皱眉。

    鸟人又说:“原始太阳的形成,发生在46亿年前,那是人们开始计算银河系内的太阳系存在的时间。随后太阳周围的微粒物质旋转加快,又朝向太阳正中部的赤道面集中,通过物理性吸引与碰撞形成团块,进而演化出行星。”

    说这些话时,显示屏画面一直在配合着他发生变化。占主导地位的黑暗后移成黑金丝绒般的背景,太阳系的前身,那个星云盘还爆发出刺亮的红光。它不再呈现云团模糊状,而是从中心作为起点越来越清晰,直至光点扩大为一个燃烧的大光球。

    与此同时,光球周围也不平静,大小不等的行星在模拟状态中依次出现,无需鸟人多说,其中几个极为庞大的天体运行出自己的轨道,又通过吞噬星团俘获属于自己的卫星,肯定就是之后围绕太阳公转的八大行星,地球这颗内地行星给夹杂在金星与月球中间,也诞生了。

    鸟人的左手微微移动,如同大学课堂上的讲师移动手中的光电鼠标,于是八大行星里地球给定位并放大,取代太阳系占据了整个屏幕。

15、氕原子与微生物() 
显示屏上,地球的表面,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清晰可见。不单止大片蔚蓝的海水,连密布于红褐色丘陵地貌上的蛇形裂纹都能数清数目。瞿兆迪忍不住比较,谷歌地图的整体清晰度确实还达不到这种水平,要想看清地球的某一个地方,必须做局部放大。

    鸟人继续:“虽然早在46亿年前,地球就已经形成,生命的初始却仅能追溯到五亿年前的寒武纪,以一只简单的三叶虫化石标本为依据。地球生物历史如此之短,还煞有介事地给划分成什么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整整11个不同纪年。你们地球人这些举动,落在宇宙里已存在百亿年的生命眼中,就像一个跳梁小丑。”

    无礼的嘲讽,如枯叶飘落水面,激不起情绪上的水花,反倒是夜风一吹,令瞿兆迪微微打个寒颤,心中升起了异样的惊讶。

    鸟人刻意用太阳系和地球的诞生做开场白,他开始明白是出于什么目的了,目光复杂地移向了依然似处于关闭状态的右显示屏。

    “你对地球历史的了解之偏颇,与对赫尔墨斯的了解大同小异,果然又在打脸。”瞿兆迪纠正鸟人,“地球纪元的划分远不止11个,在古生代之前还有太古代和元古代呢。所以地球生命的初始也不在寒武纪,而能追溯至36亿年前,蓝细菌的出现。这些不含叶绿体的单细胞原核生物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当地球大气从无氧状态过度到有氧状态后,好氧生物就出现并进化。并且除去好氧生物,地球上还存在过厌氧生物,比如能进行原始光合磷酸化作用的红螺菌。当然了,这些微生物出现的年代,都没达到百亿年之久。你口中存在百亿年的生命,莫非指霍恩星?”

    “是暗质星!”

    鸟人再次怒气冲冲,大概“霍恩”两字对他来说,确实是奇耻大辱,任何礼仪都不如对这种侮辱性称呼的反击重要。

    “好吧,暗质星。”瞿兆迪妥协,然后装模作样地擦擦耳朵说:“地球生物的发展历史补充完毕,你们暗质星的历史,我洗耳恭听。”

    鸟人大概是做了一次深呼吸,才把怒火强压下去,然后回答:“暗质星的生成与发展,简单分为两部分,即宇宙大爆炸前,给称为上半夜,和宇宙大爆炸后,给称为下半夜。”

    “上半夜~下半夜~高智慧生物在词汇的海洋里找出这样浅显易懂的比喻,真不容易。”瞿兆迪忍不住想笑。

    鸟人再次表示愿意用宽容原谅他的无知,只要他不提“霍恩”。

    “宇宙最初的状态,叫做奇点,据说它是曾经的宇宙大空间发生坍缩后形成的0维空间,具有密度无限大,热量无限大,温度无限高,体积却无限小的特点。你们地球上所有的科学理论都认为以0维论,奇点里什么都没有,甚至连它本身都是极为虚幻的存在,可其实你们错了,因为在奇点中存在一种微粒:氕。”

    “奇点在爆发形成宇宙空间前,其实包含实际物质,那种物质是氕?”瞿兆迪听得大感新奇。他知道氕是氢的同位素,两个氕原子能组成一个氢分子,而且氕这种核素,原子中不包含中子,是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鸟人留心观察他表情的变化,看出他对氕也不陌生,就点头说:“大概你猜到了,我们既能叫气态人,又可以给称为质子人,因为我们就是从氕原子演化形成的氢气型生物。”

    “哈哈!这实在是太有意思了,我竟然在和一团氢气说话?并且这团氢气正告诉我,他所属的物种与宇宙同岁?”瞿兆迪不可思议地挠头。

    “无知的地球人,你到底在怀疑什么?”鸟人忍无可忍,勃然发作,“氕原子,在宇宙中无处不在,它出现于宇宙形成之初,其中产生出生物体又有什么好奇怪的?不要把你的孤陋寡闻当成判断真理的标准,事实才是!”

    “事实是判断真理唯一的标准,好吧,这观点我接受,但你们这些氢质子人的进化过程是怎样的?又靠着怎样的宇宙条件生存?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答案了。”

    这才是求真者应该具备的态度,鸟人十分满意,火气下去,继续傲慢地解答。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放下身段。

    “与地球生命诞生的原理一样,质子人也源起于由氕原子进化的微生物。当然微生物一词用在这儿,是指已经产生意识,能遵照自己的意愿往既定方向游动的微粒,我只能说,它们比地球上的蓝细菌更微小。至于氕原子的意识是怎样产生的,恕我无可奉告,它或许来自原子间的剧烈摩擦,也或许是因为宇宙大爆炸时某种物质的激发,至今还没有定论。总之生命的起源,本身就是难以解释的奇迹,你们地球人又凭什么说蓝细菌的出现,真能找到合理的理论解释基础?”

    “嗯,这话有理,任何生命都是经历过无数考验后,才能在宇宙中获得一席之地,所以值得尊重。但假如有一天,这种生命成了侵略者,就难保会不会再得到其他生命的尊重了。”瞿兆迪回答。

    “别扯远话题,为生存而战的战争,同样值得尊重,如果你被打败,只能证明适者生存这项自然法则,在整个宇宙中都通用。”

    瞿兆迪鼻子里哼了一声,“行,今天咱们不提战争这沉重的话题,继续讨论不同种类生物的起源吧。生命的形成必须有星球作为承载基础,就如人类与地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你们的星球呢?你总不会说,暗质星是在质子人诞生之后才出现的,这种先有生命再有家的顺序,可是匪夷所思的!”

    “愚蠢的地球人!”这句话是鸟人的口头禅,“在暗质星上,只要遇到匪夷所思的现象,人们就会尽最大努力寻求各种去伪存真的办法,直到获得最终结论,而不会如你们那样始终持怀疑态度,最后放弃探索。这或许也是我们的文明程度远远优于你们的原因。”

    “这样说来,难道我的结论是正确的?”瞿兆迪大感意外。

16、暗质星() 
鸟人接下来的话,证实了瞿兆迪那随口一猜。

    “两个氕原子相遇,按照一定的键合顺序与空间排列,就能结合出一个氢分子。分子是保持现实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最基础的单位,也即是说当氢分子出现,就具备了形成暗质星的条件。经过亿万年沉淀,我们才有了家。其实沉淀开始的具体时间,质子人早已无从考证,这与我们这些生物的诞生之谜一样,没人能解答。我唯一记得的是,宇宙大爆炸发生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从最初的10亿摄氏度直线下降,一直降到了零下270度,处于了绝对零度的范围。于是氢的状态改变了,开始时它们呈无色无味的液态,在宇宙中下起小雨,但小雨很快随继续下降的温度凝成雪花状固体,并且不会融化。这些固态氢通过引力经年累月地聚集,最终形成了新的天体……暗质星。暗质星上,能产生思考能力的氕原子属于极其罕见的原子突变,亿万氕原子才有可能聚合出一个质子人,质子人的体貌特征,看上去就象是你们人类的大脑。”

    讲述暗质星形成的过程时,鸟人由右翼变换的显示屏也在被各种激烈变化的光芒占据,仿佛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