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暗的苏醒-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允鸿听得心头一震,这段时间以来,一直打在心里的死结,忽然就叫鲍威尔的几句话给解开了。假如用一条看不见的纽带,把世界上的国家联系在一起,做到重要资源共享,或许真就能避免之前出现的问题?其实联合国就是这样一条纽带,但它具有的政治意义太强,而一旦星际战争爆发,政治就是最没用的东西,只会变成战争进程中的障碍。

    仰头望向星海闪耀的夜空,沈允鸿假设自己正置身于灿烂的银河。他突发奇想,若将那道银色的星桥搬来地下,并无止境朝各个方向延伸,一直延伸到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门口,于是当与外星生物的战争打响,地球人类能全部躲入地下世界,同时全世界的军队都能通过那架四通八达的桥梁联合作战,科学家们不管身处哪个国家,也能聚在一起开会,分享各自的科研成果,该有多好。

    想着想着,他忍不住笑了起来,笑自己和鲍威尔一起呆的时间不长,怎么也发了疯,竟像无知的孩子那样做着不切实际的梦。

    那一夜的谈话,没有任何结果地过去了,事后沈允鸿与鲍威尔都没再重提谈话内容,就好像两个醉汉醒来后,对酒后胡言不再当真。

    沈允鸿提供的情报,得到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虽然对他提出的微粒间谍设想,听到的人都认为不可思议,中国方面的专家团队却并非所有人都站出来反对。秘密建立粒子加速器供鲍威尔做实验的决议,以5:5的投票结果战平,最后是沈允鸿投上了极为宝贵的一张赞成票,令决议获得了通过。

    被自己国家的科学界抛弃,却在中国获得了支持,鲍威尔感动得热泪盈眶,向沈允鸿表示绝不辜负他的期望,实验必定会取得预想中的成功。

    为防止实验基地遭到复活者破坏,鲍威尔建议用放烟雾弹的方式迷惑敌人,于是就出现了沈允鸿派军队在大凉山西部的丘陵地带开挖的那一幕。

    丘陵地带的挖凿,确实达到了地下几千米的深度,但那是个真正的防空洞。鲍威尔的实验室,实际建在小相岭的山腰上,从山体内部向下延伸。按他的说法,大山就是最好的屏障,外星人的探测装置伸不进来。并且万一有复活者靠近,很快就能被察觉。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十年就飞逝而过。美国方面得到的消息是,鲍威尔。杜文博士十年前死于在中国山区的一次探险中。而在中国,却有许多双期待的眼睛在一直关注着他。

68、地球拯救者联盟() 
鲍威尔其人,还真是一个学术疯子,竟能十年如一日地呆在山洞实验室里,没完没了地做他的实验。除去吃饭不能省略,他连睡觉时间都压缩了,平均每晚只睡三到四个小时。

    沈允鸿依然在呕心沥血地维持着大凉山,这个贫困山区的治安。在这期间,西部的防空洞附近发生过两次爆燃事件,表面看属于毒品贩子所为,实际据他猜测,可能就是复活者在搞破坏。那些人认为地下实验室已给成功摧毁,就再没来闹腾过。

    沈允鸿打心底佩服鲍威尔的头脑,这小子竟懂得运用三十六计里叫做“瞒天过海”招数,轻而易举就堵住了敌人的耳目。

    然而佩服归佩服,他的实验最终是否能取得成功,依然是一个巨大的问号,高高悬在沈允鸿心头。

    独自一人的时候,沈允鸿偶尔也会回想星空下的那一晚,受到鲍威尔的启发,所做的关于搭建星桥,建立世界联合体的怪梦,不过每每想到最后,都只一笑了之。

    七月初的傍晚,山里似乎要下雨,湿热难耐的空气粘腻腻的,人身上像给抹了胶水。沈允鸿带着几名士兵巡山回来,就见勤务兵小张愣头愣脑地站在哨所门口等他。

    为安全起见,鲍威尔与沈允鸿从不用通讯设备联络,双方如需见面,都是通过小张来接头。小张这时出现在这里,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因为不到夜幕降临时,鲍威尔一般不会贸然叫他过去。

    遣散一起回来的人,沈允鸿与小张驱车赶往小相岭。到了地点,按照惯例小张找个隐蔽的地方躲着等候,他就从山下的洞口钻进山体里,顺着坡道爬进实验室。

    十年后的鲍威尔,因为用脑过度导致早衰,还不到五十就已颇现老态。他那一头金发已经花白,眼角的皱纹之深,金边眼镜也遮盖不住。

    但他个性上的张扬,相比当年是有增无减,每次沈允鸿推门进来就会哈哈大笑着嚷嚷:“我的兄弟,可把你盼来了!”

    然而这一次,当沈允鸿推开实验室沉重的木门,里面却静悄悄的,静得好像他是走进了一座阴森的坟墓。

    这气氛不同寻常,就算鲍威尔不说话,至少也该传来机器设备的噪声,可为何连机器都关停了?

    第一个跃入沈允鸿脑子里的想法,是鲍威尔出事了。

    他是生病了?还是把自己给弄伤了?

    沈允鸿担心地几步赶进去,到处搜索鲍威尔的人影,很快就发现他倒在一张摆满光学仪器的桌子下,怀里紧紧抱着一只发光的玻璃烧瓶。

    “杜文博士,你这是怎么了?要不要我把军医叫来?”沈允鸿以为给自己料中,这人是病倒了,急忙关切地询问。

    鲍威尔不回答,只“嘿嘿嘿”一个劲儿傻笑,连口水顺着嘴角淌下来也不知道擦。那表情让沈允鸿见了,就觉得他有点像中国故事里的范进中举。

    笑了好一会儿,鲍威尔才勉强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兄弟,我们成功了。”

    “成功?”

    鲍威尔嘴里的“成功”二字,沈允鸿一时反应不过来。

    整整十年,这个家伙躲在半山腰的山洞里鼓捣来鼓捣去,沈允鸿就白白给他送了十年军粮,至今是连半点回馈也没见到。

    在为数不多的几位伸长脖子期盼奇迹的老专家里,已经有人去世了,剩下的也远没了以往的热情,偶尔遇见沈允鸿,话语冷冰冰的,颇有不该和他一起干傻事的埋怨之意。

    只有沈允鸿对鲍威尔的信心不减,就像对待每一场战役,他都怀着必胜的信念。但对于一场打了足十年,且听不到任何枪炮声的战争,他多少也有些麻木。

    相比等待鲍威尔的实验结果,真正令沈允鸿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他与一个名叫地球拯救者联盟的民间地球保卫团体接上了头。这个团体的发起人是一位英国医生,通过对一名绝症病人的临床观察,发现了复活者的秘密,从此一直在遭到追杀。

    这人也是英国一家由私人发起的癌症病人联合会的主要成员,通过这家联合会,他不光保住了性命,还在英国本国发展了一批反外星入侵志愿者,从而建立了地球拯救者联盟组织。

    那些志愿者中,有不少外国人,他们将讯息带回自己的国家后,迅速得到本国民众的响应。他们通过建立“拯救者联盟”网站吸纳人员入会,开始时加入的仅是普通人,紧接着,得到了不少学者与专业领域的人士关注,相对于正规军队,称他们为民间游击队比较贴切。

    因为网站不具备私密性,为防止复活者渗入,他们一般不接受有过重症病史的人申请,但为避免歧视,给病患以足够尊重,对于部分坚持想加入的,他们也会进行严格的背景审查,然后以会员投票的方式做最终决定。所以地球拯救者联盟虽然成立了有三十几年,还一直没出过什么大乱子,但对复活者的打击力度却与日俱增,在世界各地,协助警方粉碎了不少可能发生的恐怖袭击阴谋。

    与沈允鸿接上头的,是地球拯救者联盟中国分部的负责人,一位名叫郝运的私营业主。郝运是标准的北京人,相比鲍威尔更加健谈,一见沈允鸿,就把他当成了已认识多年的老大哥。

    郝运给沈允鸿看了这些年所搜集到的,有关复活者制造的各种灾难的资料,其中有不少类似核电站泄漏,或民航班机坠毁的事故,每一桩都属于无可避免的灾祸,实际却皆是这些人在暗中渗透并破坏。

    有件事令沈允鸿大为奇怪,那些“死而复生”的病人,生病前基本都属于碌碌无为的普通人,其中不少连高中文化程度都没达到,可为什么给暗质星的质子人治好后,个个都成了懂科学,识操作的能手?甚至有一些还能分析复杂的科学原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活动中。

    经郝运解释,沈允鸿明白了暗质星那些科学行者控制地球的方式……他们虽然不能穿入大气层,却能利用大气层的低密度性,改变光在穿透电离层时的光谱结构,使其形成全息影像,再通过对流层与平流层到达地球表面的任何一个地方。

    “那群狗日的杂种,对光的研究与运用真是熟练到了变态的地步!那种技术如果给我们人类掌握,说不定就能建立一个全新的世界,从此不会再受到一群微粒的威胁!”这是郝运义愤填膺时说的原话。

69、奇迹() 
与郝运的接触,令沈允鸿深省。

    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洗礼后的地球,目前正处于珍贵的和平时期,虽然和平是相对的。远在中东、非洲以及拉美的某些地区,战火仍在燃烧,却远没达到威胁人类整体生存的程度。

    然而可怕的外星人就要来了,如果不在这短短几十年里找到行之有效的对抗手段,地球人就只能坐以待毙,连可供避难的大后方都找不到,情况真就只能这样糟糕吗?

    荒原上的那个夜晚,坐在星空下思考的内容,再一次闯入沈允鸿的脑海,这一次非但挥之不去,还仿佛与一身热血混在一起,一直淌入了心里。

    没有可行性技术,他的想法确实是不着边际的童话,可要真获得了那种技术,童话就能变成现实。而技术其实是存在的,就在敌人手里,他像是饥肠辘辘的人发现了丰收的田野,想走过去摘取金黄饱满的麦穗,却跨不过一条间隔在正中间,宽广的河流。

    然而竟然有这么一天,鲍威尔精神失常似地对他傻笑着说:我们成功了!

    “成功?你指哪方面的成功?”沈允鸿出神地望着美国人问,仿佛正凝视一条渡河的小船。

    鲍威尔不回答,抱着玻璃烧瓶从地上一跃而起,脑袋重重撞在桌子角上,疼得他呲牙裂嘴也顾不得,拽着沈允鸿就来到一台笨重但可以随意移动的电脑前说:这台便携式电脑,是经过高级加密的,再厉害的黑客也别想闯进硬盘里的数据库。它用的是目前最先进的ms…dos 1。0 v系统,我现在授予你权限,允许你在上面随意操作。”

    “那你呢?你又打算干什么?”这一通闹,让沈允鸿更糊涂了。

    鲍威尔又露出因极度兴奋而几近发狂的表情,指向实验室一角说:“那边有一台最低版本,基本已废置不用的台式电脑,我就坐在那里读取你在这边的操作。你记住,这两台电脑之间电源独立,没有任何数据线连接,此刻在它们之间,完全不存在可以互通讯息的介质,这些不用我介绍你也能看懂!(作者注:八十年代还没出现蓝牙或数码通信技术。)它们就只通过一条直径为一厘米,可以从中间断开的真空软胶管发生联系。胶管是绝对真空,放只蚊子进去呆几秒钟,它就会蹬腿。然后我把这只瓶子里的兆亿只特殊电子输入真空管!”

    沈允鸿的头脑冷静下来,渐渐地,开始明白鲍威尔疯狂举动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