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暗的苏醒-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9、告别() 
听说是要派他去北京,陈同忠顿时有些犹豫,哆嗦着嘴唇问:“我去北京,会不会……不顺利?”

    其实凭他现在的心情,哪怕是火海横在面前也会一鼓作气地闯过去,之所以支支吾吾,是怕还没走到北京就叫复活者给发现,导致任务执行失败。

    瞿兆迪理解他的忧虑,安慰道:“你放心,地球上复活者的数量虽然不少,却因为缺乏牵头人而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那些外星人与地球人的思考方式不同,好像不擅长组织管理,无法在地球上建立主力军。他们就只把这些人当成分散的眼睛和手脚,除非得到召唤,复活者很少会大规模聚集。当然我不否认,分散也是一种保存实力的方法,对我们其实是有利的。只要安全离开了娜塔莉镇,我保证不会再有谁追查你镇长的身份,从此你就安全了。至于这件固态光制服,它本身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就算坐飞机也不会有太大问题,更何况你坐的是火车。”

    出于对瞿兆迪的信任,陈同忠点点头,不再追问核盘的事,但他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关心地问:“你不是说根据地在大兴安岭里吗?怎么突然想起要回上海?该不会是。。。。。。”

    没说完就猛然打住,显然他意识到这种询问,有打探他人隐私的嫌疑。

    瞿兆迪无所谓地笑笑,“我家里那一团乱麻,早就该处理了。不过这趟回去,部分原因也是为了我那位远在北京的朋友。她的人生即将发生重大转折,我得给她准备一份隆重的贺礼,等有一天她明白了某些事情的真相,肯定会喜欢这份礼物的。”说这话时,一种可怕的,近乎狰狞的表情,在瞿兆迪的脸上一闪即逝,陈同忠眼神迟钝,未捕捉到。

    但因越听越糊涂,陈同忠只得尴尬地“嗯”一声,就转去了另一个话题,一个一直藏在他心中,不吐不快的疑问。

    “大瞿先生,如果您不介意,我想问问以前白松煤矿那位姚矿长,和您是什么关系?”

    提起白松煤矿,瞿兆迪顿时心烦意乱,但还是勉强答道:“不介意,当然不介意,我妈姓姚。”

    “啊?”陈同忠一怔。

    瞿兆迪笑容凝滞,在黑暗中握紧拳头,幸亏陈同忠还是没看见。只听他不紧不慢地说:“因为我爸远大的志向,姚家莫名其妙就与瞿家拴在了一起,于是地球上就多出了我这个玩世不恭的怪物。大概我来这世上走一遭的目的共有三个:弄清我妈是怎么死的,弄清我爸干过多少见不得人的勾当,还有就是,弄清我那个关在暗室里不敢见光的弟弟,到底是怎么个来历。”

    “哎,”这些话陈同忠听懂了,叹道:“越有钱的人秘密越多,还真是这个理儿。姚家和瞿家都富可敌国,当年姚老爷子嫁女儿时却神神秘秘,弄得人人都说他家是偷着办的喜事,却没想到,他女儿嫁的是瞿氏集团的董事长。这么些年过去,瞿太太从不向人提及她和姚老爷子的关系,所以还真没人知道这事呢!”

    这话听得瞿兆迪直皱眉头,心里别提有多苦多酸,好一会儿才说:“咱们别想那么多了,还是各自干好手头的事要紧。我向你保证,自以为是的质子人最终只会给自己点燃的战火烧死,他们是不可能征服地球的!”

    这时东方天际隐约拉出几缕白光,光芒微弱,却犹如躲在夜幕后的恶魔猛然睁眼,向大地投来阴森的目光。

    瞿兆迪与鸟人会面的地方,是大兴安岭一座废弃的林场,林场正中散布被砍伐的树桩,不规则的圆形紧贴青灰色杂草丛四处铺散,从夜色里看,犹如巨怪遗留的脚印。

    从这儿到娜塔莉镇,只有不到两小时的车程,陈同忠心里有个声音在呐喊:再躲一天,等天一擦黑就赶回镇子,那里是家,眼看就要与她永别了,哪怕再多看一眼也好。多加小心,或许不会被复活者发现,等向小镇告别之后,再开始北京之行!

    见他目不转睛地望着娜塔莉镇的方向,瞿兆迪猜出了他的心思,忙说:“陈镇长,很快就会有真正的军人去收拾那支假军队的,那些家伙不会逍遥太久。但你现在绝不能靠拢过去,复活者不是全息图像,且人多势众,单凭你个人的力量,只怕离得还有三公里远就已经死无葬身之地了!”

    “我早就不怕死了!”陈同忠咬紧牙,逐字逐字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声音像撒进了粗糙的盐籽般沙哑。

    瞿兆迪恳切地说:“我知道对你而言,死是一种解脱,但你不会真的甘心就此死去,因为你还有牵挂。如果不想报仇,你不会愿意跟我从边境线上回来。”

    “报仇”两个字,对身负血海深仇的陈同忠起到的作用,好比给本已亢奋的他又打了一针肾上腺素,令他心跳加速,血脉贲张。想想死去的小镇,再想想去北京送信封的任务,他终于打消了不顾一切往回走的念头,同意直接去北京了。

    好不容易做通了陈同忠的思想工作,瞿兆迪如释重负,不再不担心两人分手后,他还会一意孤行地独闯虎穴。

    放弃了冒险的打算,陈同忠内心的悲哀更如翻江倒海般汹涌,这东北硬汉不愿再流露脆弱的一面,转身就走。

    “陈镇长,请留步!”瞿兆迪想起件大事,赶紧叫住他,几步追上去后把厚厚一沓钱塞了过去。

    “大瞿先生,你……你这是干什么?”陈同忠顿时自尊心受挫,脸颊火辣辣的,两脚也直往后退,险些被一块树桩绊倒。

    瞿兆迪二话不说,坚持将钱塞进他的衬衣口袋,“陈镇长,我很清楚你已经身无分文了,就算不坐飞机去北京,也总得坐车吧?这一路也总得吃饭住店吧?没钱怎么行?所以这一万块钱,你必须拿着!”

    瞿兆迪说的全是实情,陈同忠哪怕再想打肿脸充胖子,也只能认怂了。落荒而逃时,他只带了个公文包,包里几百块零钱早就花完了,现在唯一剩下的,就是爷爷陈河留下来的那页日记。

    “小瞿,我这样称呼你,你不介意吧?”陈同忠硬着头皮接了钱,心里盘算着日后一定得还回去,又怯怯地请示。他勉强挤出一抹笑,从破烂不堪的皮包里翻出了那张脏得字迹已模糊不清的纸片。

    “当然不介意,我早就想请你不要那么见外了。”瞿兆迪微笑着回答。

    陈同忠郑重地把纸片放在他手上,眨着泪眼说:“今晚过后,爷爷的日记已经没啥意义了,我就把它送给你吧,该怎么处理,你看着办。”

    瞿兆迪感概地点点头,借着渐亮的日光把纸页展开,目光落在最后一行字上:伊万说,不要假设。

30、太阳能光伏发电塔() 
位处黄浦江与苏州河交界处的上海外白渡桥,是中国第一座全钢铆接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也是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横跨浦江两岸,以娇美的弧形身躯支撑着这里宏伟的天际线。

    站在桥面向远处眺望,黄浦江的美景尽收眼底。

    江边林立的摩天大厦中,除去炫丽的东方明珠,瞿氏集团的龙天科技大厦尤为显眼。

    这幢足八十三层高的大楼,采用当今最先进的全钢结构建筑技术,覆盖表面的双层光栅玻璃本色为金,却在阳光下五光十色地变幻,犹如数不清的童话精灵在玻璃丛林中扇动多彩的薄翼。

    这是属于瞿氏商业王国的金色宫殿,宫殿造价不菲,真正出名的,却是铺设在楼顶天台的一座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塔。与这台占地仅二十来平米的发电设备相比,金色宫殿只能用“华而不实”四个字形容。

    太阳能发电概念对人类产生的影响力,不亚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夕,从法拉力的实验室里诞生的第一台发电机。这项划时代的伟大革新,早已被21世纪的人们所熟知。

    瞿氏集团下属的瞿阳能源,从事的正是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研究。与其它光伏发电机组不同的是,瞿阳能源研制的产品占地面积极小,发电功率却大得惊人。

    在光伏发电遍地开花的现代社会,这种发电塔从外表上看并无特殊之处,奇就奇在,它所具备的将太阳辐射能量转换为电能的能力,不输世界上任何一座兆瓦级光伏系统,被国际舆论评价为本世纪最令人瞩目的科学奇迹。如果说人类还能创造出超越它的能源获取途径,大概就非永动机莫属了。

    再说一说瞿氏集团的光辉历史。

    集团成立于1988年。那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一切新事物都还处于萌芽阶段,集团领导人就借鉴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学术交流时积累的经验,超前酝酿出了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初步构想。

    作为民企科技代表,瞿阳能源一经成立就得到了政府的重视,获准在崇明岛设立项目研究基地,进行了十来年的光能源基础性理论研究。研究一直持续到2001年底,第一座独立型光伏发电塔,就安装上了龙天大厦的楼顶。

    瞿阳能源研制的这项产品,主体为八片长2米,宽0。8米的单晶硅片太阳能电池方阵。方阵与一台白色邮筒状并网逆变器相连接,唯一的附加组件,是距离电池组十米远的一架三叶旋桨风扇。据说风扇是一种特殊的微变调节器,万一发生系统过热的情况,利用小小风转就可对设备进行降温处理。

    吸收太阳光能量的单晶硅板看似无比坚固,其实却连一个孩子都能轻易将其弯折。弯折后,硅板就会出现一个奇怪的弯曲度。这种电池组是瞿阳能源的独创,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申请了专利技术保护。

    八片半导体薄片为何能具有如此威慑的发电功能,时至今日,依然是中外专家眼中的不解之谜。一些人猜测,发电塔超常的发电能力可能源于对阳光接收角度的变化……由于硅板能形成不同程度的弧形,接收角度就能随光线强弱改变,这是一种神秘的特异性物质。可惜得到专利保护的技术内容不能公开,以致专家们每每念起,都倍感遗憾。

    瞿阳能源对外公布的研究资料则宣称,他们通过采集与分析宇宙中辐射光射线,在与太阳光做比对时,成功截获了一段太阳光波的隐性辐射波长。基于这惊人的发现,再结合多普勒效应的拓展应用,他们实现了轻易缩短波频,无限增大太阳光光波的蓝移频次的技术,因此电池方阵的近距离光能吸收率,被扩展了无数倍。

    这样的解释,听起来具有一定逻辑性,总算暂时满足了公众的好奇心,但随即就有各种人为干预太阳辐射波频率,任意控制其蓝移或红移规律的实验,在国内外多间实验室展开,闹腾一阵过后,没有任何人获得成功。

    从此瞿阳能源的发明就被冠以“小能霸”的威名,一年后,“小能霸”顺应时势地成了瞿氏集团的注册商标。

    直到这时,向瞿氏集团授予专利权的各国政府才回过神,纷纷后悔不已。他们后悔对这项新型太阳能发电系统的专利证书颁发得太快,以致失去了争抢的机会。

    以美国为例,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期长达二十年,也就是说或许在未来二十年内,都没人能弄明白这套发电设备真正的工作原理。

    面对各国政府与科学界的沮丧,瞿氏集团的总裁瞿麦荣表面保持低调,暗中却冷笑不止。中外媒体一致猜测,不管给他攥在手里的专利权能稳拿十年或二十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