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九皇子-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嘶~啊!好酒!”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杨易急步走进大堂,一眼便看到穿着一身白衣的陆元良偏靠在椅子上,手里捧着一只酒壶满脸享受的细品着。

    杨易走到陆元良面前,背手而立,饶有兴趣的打量起来。

    陆元良今日倒是一身整洁,穿的白白净净,发髻整齐,不像往日一样邋邋遢遢像个叫花子。

    “嗯……公孙大姐倒是把你照顾的不错,你还别说,打扫干净了还真像那么一回事儿,虽然没老子帅气,不过也有那么几分潇洒之意,这才是堂堂的鬼谷传人嘛。”杨易摸着下巴调侃道。

    陆元良一听公孙瑶的名字,脸色顿时显的有些不自然,苦道:“别提了,这几个月就没喝上几口酒,整日里活得跟囚犯似的。”

    杨易走到主位上坐了下来:“你别怪人家公孙大姐,是我让她管着你的。”

    陆元良恼怒的撇了一眼杨易,怒道:“管天管地,你还管老子拉屎放屁?”

    “哎你别不识好人心,我那是怕你英年早逝。”杨易笑道。

    陆元良抬起酒瓶饮了一口,满足道:“若是醉死,倒不失为一件潇洒快活之事,今日你可别拦着老子,不喝的你倾家荡产绝不回去!”

    杨易笑了笑,对一旁侍奉的下人招了招手,下人连忙递上来两只酒杯。

    杨易走到陆元良身边,将两只酒杯倒满,递给陆元良一只,自己拧过一杯一口饮干。

    陆元良看了杨易一眼,也不说话,接过酒杯也是一口喝个干净。

    杨易在陆元良旁边坐了下来,笑道:“今日老子陪你喝,谁先爬下谁怂包。”

    说着杨易转身吩咐下人抄些下酒菜上来。

    陆元良鄙夷的看了杨易一眼,嘲讽道:“别人赏赐下属都是金银美女,你就一顿酒就把我打发了?”

    杨易闻言喜道:“同州之事成了?”

    陆元良是一个言简之人,他既然提到庆功酒的事情,只能说明同州的事进展的很顺利。

    果然,只听陆元良漫不经心道:“同州刺史华常在月初便已经一命呜呼了,他儿子也正式写信来,希望能够率领同州三十余万军民投入你九呆子麾下。”

    说着话,陆元良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函随手抛给了杨易。

第五百零九章 蜀军的短板() 
    杨易接过信函三两下展开来看。

    信函的内容大致讲的是同州刺史华常之子华英在说了一大堆恭维杨易的废话之后,表明同州愿意归入蜀中麾下。

    杨易摸了摸鼻子,笑道:“华英这是被吓破胆了。”

    陆元良悠悠的饮了一口酒,道:“今年开之时,华英在同州城里喝花酒,因为一个女子将同州参事朱清贤的三儿子打了个半死,现在还在床榻上躺着呢。”

    “朱清贤?”杨易疑惑道:“听说此人与京城的杨杰来往甚密,去岁同州军南下进犯我南地秦州便是此人从中作梗。”

    杨易满含笑意的又看了一眼陆元良,贼笑道:“酒疯子,那华英与朱清贤的儿子为一红尘女子干架,想必是你丫捣的鬼吧?”

    陆元良吧唧了两口嘴里的美酒,不否认也没有承认:“华英将朱清贤的儿子打了个半死,事后感到极为害怕,虽然那朱清贤顾及大局暂且隐忍没有发作,不过华英也不傻,深知一旦杨杰入主同州府,他恐怕会死的连骨头都不剩。”

    “那个歌女是我们的人?”杨易饶有兴趣问道。

    见陆元良没有否认,杨易满意的点了点头:“豆包这段时间一直在同州府活动,暗黑使者这两年花了我不少心思,总算开始见到成效了,下一步怎么办?直接干掉朱清贤,然后出兵同州?”

    陆元良放下酒杯,抓了两颗花生米扔进嘴里,嚼了几下道:“火候不到,花生米可就不够香了。”

    杨易笑道:“就不怕给抄糊咯?”

    “华常虽亡,同州府却还有近五万可战之兵,而且城高墙厚,若是不让华英交出老底来,恐怕终究还是会难免一战,这与咱们的初衷不符,到时候久攻不下,杨杰再来参上一脚,咱们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顿了一下,陆元良又道:“再说了,你最近不是另有打算么,多线作战可是有些麻烦。”

    杨易眼睛一亮,凝道:“你指的是西域的事?你同意出兵?”

    在陆元良回来之前,杨易便已经将巴桑所言之事告知与其。

    陆元良笑而不言,杨易又道:“理由呢?我与沙马乃古,老刘他们商讨过了,出兵西域与咱们的利益不符,而且麻烦不会少。”

    陆元良悠道:“西域诸国虽小,但皆甚是富裕,给你送的钱可不会少。”

    杨易摇头道:“我穷的就只剩下钱了,西慎国那点财宝我还真看不上。”

    杨易这话说的虽然有些装叉,却也是大实话,蜀中这几年发展迅速,各条商路的打通使得蜀中商税比以往翻了数倍不止。

    农税上面,虽然蜀中一直在降低农税率,可是生产总值的大幅度提高完全弥补了这一点,如今蜀中各地的军仓、常平仓无一不是装满了粮食,甚至还大量的出售到江南和大越国南方各国。

    杨易绝对不会缺钱。

    陆元良又笑道:“人家还把公主送给你,这可是艳福。”

    杨易怒道:“滚一边儿去,你想让老子今晚睡书房么!”

    李玉若是知道自己要去招惹什么西域公主,肯定没自己好果子吃,她同意自己接受云棠仙子,却绝对不会大度到什么女子都能进王府大门。

    这种艳福杨易可是享受不起。

    “你别跟老子绕弯子了,有屁快说,有话快放!”

    杨易知道陆元良赞成出兵西域就一定会有其见解和理由。

    “利益这种东西有时候是无形的,就像你的利弊相对论,可能别人不在乎的东西,反而是咱们最迫切的。”陆元良看着杨易笑道。

    杨易疑惑道:“那漫天黄沙之地有什么东西能让咱们视若珍宝的?不要告诉我是那什么西慎紫玉,如果你喜欢大可用银子去买,用丝绸去换,可是用咱们士兵的生命去换那是决计不行的。”

    陆元良摇了摇头,沉默了一会儿忽然反问道:“蜀中如今遍地开花,形势大好,你认为我们下一步的战略重点在哪里?”

    杨易想了想道:“我们的势力现在主要分为四个方向,南边的大越国,东边的黔秦之地,北边的文州,以及海上的东仙岛,下一步的扩张一定是从这几个方向入手的。

    大越国自然是不行的,那里正在搞新政,在没有结果之前不会擅动兵戈。

    东仙岛方面,虽然我很想好好教训一下那帮倭海强盗,可是目前我的水师力量自保有余,想要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海战却暂时还不可能实现,况且东海之上还有余湘的东临水师在旁虎视眈眈。

    至于黔秦之地嘛,我们和李岑短时间内还不会撕破脸,主要还是以防御牵制为主。

    这么算下来,唯一的突破口只有文州和同州方向了。”

    陆元良点了点头,表示其想法与杨易不谋而合,却是又问道:“那么取下同州之后,下一步呢?”

    “自然是往东用兵,与京城的杨杰角逐中原了。”杨易想也不想的回答道,即便他不想这么做,杨杰也一定不会没有动作,二人之间的较量在所难免。

    “逐鹿中原啊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自古以来,中原表示王途的必经之地,是王朝的摇篮。”陆元良感叹道。

    “没来由的感慨什么?”

    “难道你不想吗?”

    “想,当然想,那是先皇的遗愿,可这个是不是扯的有些远了?和咱们现在说的事有干系么?”杨易不解道。

    陆元良挪了挪屁股道:“本钱,既然你想要逐鹿中原就要有本钱。”

    “如今咱们蜀中带甲之士十万有余,刀固甲实,又有新型火器相助,还不够么?”

    “骑兵,你有骑兵吗?”陆元良忽然道。

    杨易一惊,似乎也想了起来。

    战马稀少一直是南方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蜀军之前仅有的数千骑兵还是当年随杨易进入蜀中的北军带来的。

    随着时间推移,坐吃山空,北军带来的战马大部分已经不能再上战场,也幸亏这几年蜀军基本上都在南方作战,南方多山地,骑兵倒并非必不可少。

    可是,一旦杨易兵进中原,在那广阔的平原大地之上,没有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那便是寸步难行。

第五百一十章 战马() 
    骑兵,在军队机动力低下的冷兵器时代,从来都是战争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兵种。

    如果将骑兵运用得当,那其将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的战争主宰者,这样的例子杨易数都数不过来。

    前世历史上,秦代以后,特别是汉武时期汉族王朝通过汉匈战争。夺取河套平原、河西走廊、辽东地区以后,利用这里的天然马场为汉族军队提供战马。其中以河西走廊的甘肃马场的马匹品质最好,并且存在后世,仍为军队提供部分马匹需求,这也使得大汉是中华历史上极少个别在与北方游牧民族较量中占据优势的王朝。

    相反,在汉朝之后中原王朝逐渐失去了对黄河以北的掌控,直到宋朝时期,彻底丢掉了燕云之地,失去了战略要地,没有了战马供应,导致整个宋朝在面对北方的契丹、西夏、金以及之后的蒙古时,只能偏安南地甚至俯首称臣。

    而一提到强大的骑兵,相信有一个人绝对不能被忽视。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他打造的蒙古铁骑横扫天下,几乎没有碰到过像样的对手,一弓一刀一马,是那个时代的主宰。

    直到明末清初时期,即便火器大炮这样的热兵器已经普及,明清两大王朝的较量,实际上也依然还是骑兵之间的力量对比,大明王朝的关宁铁骑与满清的八旗骑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分出胜负,直到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帝煤山自尽,吴三桂引清兵这场国与国的持久战才算真正的拉下帷幕。

    杨易举着酒杯的右手不禁轻轻一颤:“他娘的!老子怎得把此事给忘了,西域可是战马产地啊,也没人提醒老子,险些误了大事!”

    陆元良笑道:“也怪不得沙马乃古和刘文徽,他们一个是少数民族首领,对大光的战马分布无从得知,老刘更是个文人书生也是不甚了解。咱们蜀军对战马之事最为知晓的当属岳靖等一众北军将领,当年北军的军马当中就有近半数是来自西域。”

    西域战马非常有名,杨易前世之时西域可是宝马良驹的产地,比如著名的汗血宝马。

    这个时代的西域之地虽然与杨易前世有所不同,可是地理环境却大致如斯,决计会出产不错的战马。

    果然,只听陆元良介绍道:“大光自太祖以来,总共有三处获取战马的途径,一处是幽云青并四州自产供给,不过由于此四州水草有限,又常年受到北方外族袭扰,产供的战马并不多。

    第二处战马获取之地便是从北方游牧部落中,以丝绸盐铁之物换取,但数量也极其有限而且非常昂贵,后来忽延止一统大草原之后更是禁止所有草原部落向大光出售战马,这一条路便也就行不通了。

    这最后一处获取战马之地便是西域诸国,西域十六国战马产量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