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九皇子-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此处岳靖瞧了杨易一眼,补充道:“不过根据五经衙门的汇报以及我暗中的观察,这二人对殿下还是衷心耿耿的,并无二心。”

    杨易笑着点头道:“你怎么处理的?”

    岳靖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我就是一个武夫,哪里懂朝政之事,只要他们没有不轨之心我也不好擅自干涉。不过之前我将此间之事传回了蜀中询问过军师。”

    “酒疯子怎么说?”

    岳靖有些不解道:“军师也没说什么,只是让我请他们二人喝了一顿酒,然后送给他们一根只有两节,并且中间打空的竹筒。”

    “两节竹节打空的竹筒?”杨易摸了摸下巴,饶有兴趣道:“有意思…”

    岳靖道:“我也不知道军师是何用意,不过奇怪的是自从那以后,许丶吕二人关系缓和了许多,虽然平日里也有许多言语少的针锋相对,不过一旦事情决定过后二人都会同心协力的去完成,效果很不错。”

    岳靖看着杨易,疑惑道:“殿下,军师到底用了什么法子?”

    杨易笑道:“很简单啊,酒疯子就是告诉他们二人,只有将竹筒中的竹节摒除掉,两节竹筒才能畅通无阻,也就是隐喻他们二人一定要串通一气才能有所作为。”

    岳靖瞪大了眼睛道:“就这么简单?”

    杨易笑道:“老岳,这文人啊都说一股子酸劲儿,很容易就把牛角尖的事情当成骨气来看待。不过文人也有缺点,那就是越是复杂的事情他们就越喜欢去琢磨,一旦琢磨透了自然就更加认同。也就是说你若是直白强硬的要求他们不准内斗,一定会适得其反,若是变着弯儿的点上一点,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自然就通透了。”

    岳靖听的一脑浆糊,苦笑着要了摇头。

    杨易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这里面学问深着呢,你回去慢慢想。”

    岳靖嫌弃的摇了摇头:“算了吧,我看还是战场上红刀子进白刀子出的事情更适合我,不伤脑经。”

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越国的变革() 
    大越国的事情总的来说还是呈直线上升的良好状态,不但大越国朝政如今完全在蜀中的掌握之中,更重要的是大越国百姓对蜀中的接纳度已经达到了一个融合点,这一点和蜀中为大越国带来巨大的改变密不可分。

    一般来说,人性都是适于安逸的,大部分人都不会无缘无故的去和好日子过不去。即便杨易前世那固执而且强硬的汉民族在面临元丶清这样的外族统治时,也不得不倒在其蒸蒸日上的国势当中。

    用一句名言来形容便是:可能有些人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但却经不起敌人用糖衣夹裹着的炮弹的攻击。

    大越国没有南宋以及明朝末年那般**脆弱,可是在经历了最初的不甘以及念旧的情怀之后,大越国的百姓发现光人的到来,给他们带来的是数不清的好处。

    大越国地处东南诸国的夹缝之中,以前大越国百姓虽然不至于挨饿,但是日子过的是很艰辛的,而蜀人到来之后,不但给他们带来了高产量的粮食,而且经济贸易也比以往繁盛了数倍不止。

    以前东南诸岛比之大越国强胜的国家多不胜数,大越国百姓在外行走时,地位并不高,尤其是商贾们经常受到他国的欺凌却又敢怒不敢言。然而当大越国默认成为蜀中附属之地以后,整个东南之地甚至大光南部没有人敢再看不起大越国人,一旦有人欺压他们,他们就可以前往当地的蜀驻官署去告状,那里的蜀中官员也一定会替他们讨回公道,甚至帮其获得更多的利益。

    试想一下,寻常之人有谁会不喜欢这样的日子?谁又愿意走到哪里都被人欺凌?

    有鉴于此,又因为暗黑使者这几年的暗中清洗,大越国不和谐的声音越来越小,甚至民间还出现了希望大越国直接并入大光蜀地的声音,当然,这样的声音也被蜀中官员们悄无声息的抹去,谁都知道,现在的时机还不合适。

    既然大越国的情况不错,杨易并没有对这里的事情进行过多的干涉,不过在领走前却做出了两项比较大的决定。

    其一,让慕容思南替换岳靖坐镇大越。

    杨易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很简单,慕容思南比岳靖更适合留在这里,包括岳靖自己也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更适合在战场上厮杀,而不是每日里看那些让人头疼的密报。而慕容思南则不同,在此次跟随杨易北上的路途中,杨易发现慕容思南不单晓习兵法,对时政也有着不错的见解,让他来稳定大越国复杂的局势再适合不过了。

    另外杨易将慕容思南留下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慕容思南和秦嫣辞二人对上眼了,事情来的很唐突也很狗血,二人在监办晚宴会场之时,恰好秦嫣辞不小心踩断了一片台阶上的木板率了下去,然后恰好慕容思南就在旁边,以一种极其威武帅气的姿势将秦嫣辞接在了怀里,引的全场一阵交好。

    杨易觉得这实在是太狗血了,他甚至怀疑那块木板压根儿就是慕容思南给弄坏的,不过看二人四目相对恋恋不舍的模样,杨易还是不忍心将其戳穿。

    索性杨易媒人做到底,将慕容思南留了下来,让他和秦嫣辞一起搭档替自己看好大越国也是不错的,毕竟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嘛。

    不过让杨易恼火的是见这慕容思南和秦嫣辞二人对上眼了,猴尖儿屁颠儿屁颠儿的拉着铁牛跑到面前,一脸欠揍像的说道:“嘿…殿下,我和铁牛也想找一个搭档,这样干活就不累了嘛。”

    杨易本来想将猴尖儿一脚踹开的,却不想一向憨厚老实的铁牛也喊着要讨婆娘,细问之下才知道是猴尖儿告诉他的:讨了婆娘,婆娘会在家给他做很多好吃的。

    杨易见二人满怀期望的看着自己,也没了骂人的心思。猴尖儿和铁牛常年跟随在自己身边,也没时间自己出去找看对眼的姑娘,确实和自己又很大干系。

    杨易叹道:“你两岁数也不小了,也该是成家的时候了。等回蜀中之后你们相中了哪家的姑娘便告诉我,我给你们做个保,不过绝对不许强娶豪夺,否则老子打的你们屁股开花!”

    以猴尖儿和铁牛现在的身份,给他们说媒的人绝对是多不胜数,只是二人是杨易的贴身护卫,身份紧要,娶妻这种重要事情自然是要经过杨易同意的。

    猴尖儿闻言连连称呼:“殿下英明。”

    铁牛则只知道憨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杨易不好笑的骂道:“他娘的,别人家主公豪气干云,谈笑间千军万马灰飞烟灭。老子倒好,天天操心下属的婚姻大事,都他娘的成月老了。”

    话虽如此说,杨易心里却知道臣将们的家室安稳,和朝政安稳有着密切关系,只有真正成了家,他们才会把整个蜀中当成自己的家去守护。

    猴尖儿眼珠子转了转,笑道:“那殿下这月老可有的忙了,咱们这群人里没成家的人还多着呢,比如咱们那位只喜欢美酒作伴的军师。”

    “你要让公孙寨主听到你这话,我保证她能将你那猴屁股踹出火花来!”

    猴尖儿连忙嘻道:“嘿嘿,嘿嘿。。我就说说,咱军师早已是名花有主谁不知呢~”

    蜀中有不少女强人,公孙瑶绝对算是其中佼佼者,不但武功高强而且为人聪慧,更可怕的是她和陆元良的事情众人皆已经心照不宣,即便杨易也要惧让她三分。

    杨易看了猴尖儿一眼,道:“行了,别瞎扯那些没用的了,我叫你送的令信送出去了吗?”

    猴尖儿点头道:“嗯,第一时间便送往蜀中了。”

    杨易所说的令信正是他对大越国所做的第二个决定,调令光明学院百十名学子前往大越任职,用后现代的话说就是让这些年轻的学子们就业实习,一方面对这些光明学院第一代学子进行磨练,另一方面则让大越国流入更多的蜀中血液,直到这个异域国度彻底的掌握在杨易手掌之中。

第四百六十八章 杯酒新政() 
    ≈bp;≈bp;≈bp;≈bp;让光明学院第一批接受了新教育的学子们进入大越国任职是杨易早就在考虑的事情,这些学子的思想以及学识虽然还及不上杨易前世那种高等学府出来的高材生,不过相比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非常超前了。

    ≈bp;≈bp;≈bp;≈bp;之所以没有让这些新学子留在蜀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新旧的更替问题。

    ≈bp;≈bp;≈bp;≈bp;蜀中这几年经过外界所谓的“新政”已经变化巨大,可是在杨易看来,这些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新政”,只是将原先固有的东西重新包装了一番再拿出来使用,属于换汤不换药。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蜀中的整个军政体系依然摆脱不了贵族士家的左右,一旦杨易强行让这些拥有超越这个时代思想的新学子们渗透入这个体系,势必要引起士族阶级的强烈抵触甚至反弹,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甚至动摇整个蜀中的根基。

    ≈bp;≈bp;≈bp;≈bp;从杨易所知的历史上,曾经有无数本质正确的改革以及新政变法,其中许多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触及到了原本国家主要阶级的利益,从而导致胎死腹中,严重一点的还会引来一场腥风血雨。

    ≈bp;≈bp;≈bp;≈bp;这绝对不是杨易想要看到的,刚刚有所起色的蜀中就如一个嗷嗷待乳的婴孩,绝对经不起如此折腾。

    ≈bp;≈bp;≈bp;≈bp;因此杨易才想到以大越国为新政的示范点来试探性的实现自己的想法,如果新政取得了成功,那时再搬回蜀中实行,在巨大的硕果之下,那些士族门阀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即便新政失败,影响的也仅仅是大越国,而对蜀中造成的动荡微乎其微。

    ≈bp;≈bp;≈bp;≈bp;在晚宴之上,杨易并无隐晦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bp;≈bp;≈bp;≈bp;想要施行新政就得有钱,当然,杨易并非拿不出这笔钱,可是新政就像一辆战车,越多的人来推动这辆战车就将行的越快。

    ≈bp;≈bp;≈bp;≈bp;众人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半响过后有一人出列问道:“殿下,在下有一些疑惑不知可否询问?”

    ≈bp;≈bp;≈bp;≈bp;杨易转头看去,却是老熟人蜀中黄门蜀锦的管事黄彦。

    ≈bp;≈bp;≈bp;≈bp;自从杨易开始经略大越国之后,大越之地便成了蜀中各家商行的重要枢纽,许多家门中的主事都亲自前来大越打理事务,这也是杨易将如此重要的决议拿到这里来讲的原因。

    ≈bp;≈bp;≈bp;≈bp;杨易点了点头笑道:“黄管事尽管问便是。”

    ≈bp;≈bp;≈bp;≈bp;黄彦拱手一拜,整理了一下思路道:“自从殿下主政蜀中以后,蜀中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不但政通人和,百信富足,在座的诸位也是赚的盆满钵满,许多家族财产翻上了好几倍不止,而殿下这几年发布的每一道政令,最后也都让人佩服不已,我黄彦一生所崇敬之人少有,殿下在黄某心中绝对是一位千年难遇的明主,黄彦深感敬畏!”

    ≈bp;≈bp;≈bp;≈bp;说着黄彦合手弯腰,恭敬的行了一个大礼。

    ≈bp;≈bp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