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九皇子-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是“农业科技院”,实际上就是几个识字的老农在山下打理着几亩地,杨易单单是给这些人解释“杂交水稻”这四个字的意思,就说了半天,杨易口水都说干了,他们还是一脸的懵圈。

    不过杨易却没有任何放弃的打算,他知道在这个时代,一种高产值粮食带来的将是什么,这个任何一个国家的根本。所有无论多么困难,这个“农业科技院”必须存在,至于人才这也是急不来的,要么慢慢找,要么自己慢慢培育。

    说道教育,杨易在成州府建立了一间“实验小学”,说是小学实际上就是一间私塾而已,不过这间小小的私塾却与任何私塾都不同。

    私塾的的学生不多,只有十来人,其中有刘文徵的儿子刘小端,豆包的妹妹豆沙,已经故去的孟继遗孤孟瑜,以及成州府几位极力支持杨易的高级将领子嗣。

    私塾的模式是杨易根据前世经验所规划出来的,知识上不再是单一的四书五经教学,而是现代的语文,几何数学,历史,政治等科目,其中几何数学这一项,由杨易亲自授课。等这些孩子稍微大一些,杨易还打算给他们开设物理和化学。

    虽然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知识接受起来极为艰难,甚至有一种培育小白鼠的味道,不过杨易并不认为这样有什么不对,先驱者付出的艰辛永远比别人要多得多,想要进步,总要有人去走出艰难的第一步。

第二百七十九章 轰动天下的闹剧() 
除了学习上,杨易在生活规律,思想常识上也在尽力引导这些小孩,比如一日三餐,作息时间,又比如注重个人卫生,比如看待事物的方式观点等。

    在杨易周围的人都知道杨易有爱干净的洁癖,见不得周遭哪里有不干净的地方,可是杨易从来没解释过,一来懒得解释,二来也很难解释的清楚。而对于这十来个学子,杨易则非常有耐心的给他们讲解为何吃饭之前要洗手,关于细菌的一些基础概念等。

    虽然这些半大的小孩子大部分问题都听得一知半解,不过杨易也没有指望自己这个半吊子老师就能教出什么科学家之类的人,他只希望刘小端等人能打开思想的禁锢,将来能做一位老师,为杨易的思想推广做一份力就行。

    杨易曾经这样告诉这些孩子们:“我的任务是让你们相信我们是站在一个圆球之上,而你们未来的任务则是让更多人来相信这个说法。不过我是蜀王,我可以逼着你们相信,但你们将来是不能这样做的,所以你们的任务就是用实践去证明自己的观点。

    至于什么样的实践才能别人相信你,那就是你们自己的事了,我能帮助你们的并不多。”

    杨易这才是真正的在培育未来祖国的花种,一种代表着新思想,新社会的花,在前世,无数先驱用了几百年时间,才让这些灿烂之花绽放开来,可见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巡视完五指山以后,杨易连夜赶回了成州府,因为刘文徵派人来告诉杨易,通考取官的结果已经出来了,并且经过审核,一大批中低层官员就要走马上任。

    有了这批官员,再加上一批举荐上来的子弟,蜀中这台大功率机器就将运转的更加顺畅。

    杨易屁股靠在案几上,双腿交叉而立,左手轻轻的帮咖啡顺理着毛发,右手则拿着一张名单仔细的观察。

    站在一旁的刘文徵道:“殿下,名单上绵州的文书远,邛州的王廉,成州府的宋释,宋怀两兄弟,这几人的都考察过,才学非凡,应当可以委以重任。”

    杨易一边看一边道:“可靠吗?”

    刘文徵回答道:“政治审查通过了,他们都是比较支持殿下的。”

    杨易点了点头,道:“一定要严格把关,这些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蜀中的中坚力量,不要放一些蛀虫进来。”

    刘文徵应了一声又道:“另外,虽然剑冲关的商道已经被我们打通,不过文州的宇文莽却跟我们断绝了关系,禁止蜀中商道经过文州前往西域,对我们的打击颇大。”

    杨易放下名单,笑道:“意料之中的事情,宇文莽如今恨我入骨,恐怕做梦都想杀掉我。”

    刘文徵皱着某头道:“目前来看,我们和宇文莽的关系暂时还没办法缓和,可是少了一条商道,对我们的打击确实不小。”

    “那就开辟一条新的商道。”杨易道。

    刘文徵怔了一下,疑惑道:“殿下的意思是?”

    杨易走到地图架旁边,看着一张大光地图道:“我就不信活人能让尿给憋死,他宇文莽不给我们路走,我们有手有脚的,何愁没地方去。”

    “待会儿你去发个通告,通知沙马乃古和洪直他们,十日后召开一次重要会议,没有重要军事任务的人都来成州府。休息半年了,是该让这些人活动活动筋骨了。”

    想了一下,杨易又问道:“最近豆包有什么消息传回来吗?”

    刘文徵点了点头道:”前日豆包刚送了消息回来,大致说了一些中原变动的情况。“

    “说说看。”

    “这半年来,中原大概发生了三件大事,第一件便是定州刺史王怔,命其次子王飞将兵出翔山,攻克了大光最东北的宁州城,宁州节度使甘晔身死,宁州全境尽归王怔治下,如今王怔坐拥并,宁二州,麾下近两万铁骑,三万步卒皆是精锐之士,已然成为大光北方最强悍的诸侯,便是草原上的凶狄人也对其顾虑三分。“

    杨易笑了笑点头道:“我那三弟王憨子可是一员猛将,拿下宁州在我意料之内,你继续说。”

    刘文徵又道:“第二件事便是涯州府水军指挥使余湘,派遣麾下三万大军在涯州东部的津海县与来犯大光的倭人大战了一场,双方各有胜负,如今倭人驻扎退居东海海岛之上,以待修整再卷土重来。”

    杨易皱了皱眉头,杨易不知道大光的“倭人”和杨易前世的那些日本鬼子有没有区别,不过单是这名字杨易便已经觉得很有些不舒服了,道:“派人给余湘送一封信函去,表示我杨易支持其抗击外敌,只可以路途遥远不能助其一臂之力。”

    “还有第三件事是什么?”

    刘文徵道:“第三件事便是杨杰和南国侯李岑要打起来了。”

    “说详细点。”杨易顿时来了兴趣,正了正身子道。

    “在殿下当初攻伐邛州的时候,京城里的杨杰便命葛靖攻下了同州,将京城,琮州,同州三地连成了一线,并且迅速建立成了一条稳固防线,而同时南国侯李岑也派兵攻下了临江南岸最前端的襄荆城,江南中下游之地尽归其治下,实力异常强悍。

    三个月前,临江北岸的清水县发生造反叛乱,有个叫黄曜的人结临乡党,自称黄武大帝,因为清水县今年遇到大旱,百姓颗粒无收,饿死者比比皆是。黄曜起兵,只十日之间便已聚众两万余人,并且发兵围攻清水县城。

    清水县本是在杨杰的治下,可是距离京城路途遥远,眼见城池就要被攻破,清水县县令在派兵前往京城求援的同时,亦派出使者向隔江而望的襄荆城求援。”

    杨易笑道:“李岑派兵了?”

    刘文徵也笑道:“李岑派手下大将商涧率领八千精兵渡过临江,当夜便突袭黄曜大军得手,黄曜死于乱军之中,余众或死或逃,一场闹剧就这么结束了。”

    杨易无奈的笑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另一场闹剧又要开始了。”

第二百八十章 记忆中的国策() 
杨易说的没错,一个跳梁小丑黄曜在清水县上演了一出不痛不痒的闹剧,公然造反这种事情,哪怕是势力强大的诸侯们也不敢轻易去想更别说付诸行动了。黄曜钻了个老天爷的空子,趁着饥荒聚拢了两万只想着吃饭的饥民,开始做起了自己的帝皇美梦,却不想这种美梦的代价无比惨重,一夜之间就把脑袋给弄丢了。

    本来这种件事算不得什么大事情,不过那小丑黄曜人死了,却给所有人留了个大难题。

    清水县该归谁管?

    清水县地理位置很是特殊,位于临江北岸的前出之地,北上可直入中原,顺江南下则可通往辽阔的江南,平常倒并不显眼,可是如今杨杰与李岑的势力恰巧隔着一条蜿蜒曲折的临江,清水县的地位就变得极为重要。

    杨杰在攻克同州之后,还没来得及调兵驻守,黄曜这个搅屎棍就钻了出来。

    如今清水县名义上依然是属于杨杰的同州府管辖之中,可是平定黄曜叛乱后的李岑,丝毫没有撤兵的打算。

    “清水县就是一块肋骨啊,那李岑都咬到嘴里了,怎么可能轻易的就吐出来?李岑那老狐狸可没好心到不求回报的帮助杨杰清理门户。”杨易笑道。

    刘文徵点头道:“殿下说的不错,杨杰派了数名使者前往临江城要求李岑退兵,李岑却以军队攻打黄曜时损失惨重,需要在清水县就地修整为由拒绝退兵。杨杰恼怒之下,命葛晋率领二万余人出同州府北,与清水县对峙,双方似乎都没有退步的意思,战事一触即发。“

    李岑的借口找的很无聊,若是打黄曜这种蚂蚱,还能造成损失惨重这种后果,他就不可能成为雄霸江南的南国侯了。

    杨易看着大光地图上的中南之地,沉凝道:“如今大光最大的两股势力就是杨杰的李岑,这二人的地盘几乎覆盖了半个大光。杨杰稳坐京城携天子之名以令诸侯,李岑则以大光忠臣自居,拉拢了一大批忠于先皇的诸侯,这二人若是打起来,恐怕将是一次井喷式的爆发,谁胜谁负犹未可知。”

    “会波及到我们吗?”刘文徵担心道。

    杨易道:“当然会,我们蜀中最大的出产商品就是蜀锦丝绸,这种东西本身和战争就是冲突的,即便战争开始之后他们不封锁商贸,我们的蜀锦销量也会大幅度降低,这是可以预见的。”

    锦衣和玉食永远是和平盛世的代名词,而在乱世当中,且不说有多少人能消费的起这些东西,即便是大部分有钱人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去炫耀自己的财富。

    刘文徵似乎也知道这样下去蜀中经济将受到沉重的打击,皱眉道:“那我们当如何是好?”

    杨易坐了下来,他没有什么商业天赋,唯一能帮助他的只有前世一些历史书上的经验:“我们只能闭门造车!”

    “闭门造车?”

    闭门造成本身是一个极具贬义的词语,可是在杨易看来却是要因人而异。

    杨易点头道:“我知道有一个国家,曾经是一个被人奴隶的国度,却只用了一两百年的时间,不但实现了完全的独立,还一跃成为顶级大国,只因为别人打架的时候它保持中立,左右逢源发战争财,然后在别人打的疲软之时,再站出来给他们致命一击。”

    “殿下的意思是,我们短时间内不参与中原的争斗?”

    “不错,没有到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现在我还不想卷入中原的纷争当中。蜀中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只要我们的做好防范,相信没人能打扰我们。不过我们关起门来却不是闭关锁国,也不能忘乎所以,除了尽量不将自己搅入战事当中,其他方面必须多与外界沟通。”

    杨易本意是想模仿美国,远离战场,慢慢发育,但这一切的前提是自己的进步能超越外界,取长补短让自己逐渐强大,否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