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锦帆崛起-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这陈元龙,果非泛泛之辈。”王冲感慨道,“那你认为,陈登这次能在江东取得多大的战果?”

    刘晔摇了摇头道:“会稽方面,三万山越看似凶猛,主要是并未碰到江东的主力大军,眼下孙策已派大将贺齐率两万大军前去围剿,相信很快就会大获全胜,至于陈登这边,由于没有后续援兵,恐怕也不可能在孙策大军的强攻下坚持太久,不过对我锦帆而言,最重要的是这一战下来,江东必然会元气大伤,甚至动摇到根基,这便非常有利于我们的来年发兵。”

    王冲点点头道:“言之有理!”

第一百二十一章 诸葛瑾的大礼() 
建安四年,七月二十八日,王冲婚礼当日。

    辰时,因为在巢湖忙于屯田事宜而无法亲自赶来皖城祝贺的诸葛瑾派人送来了贺礼,送礼者并不是别人,正是此前返回安丰去接家人的丁奉。

    丁奉是王冲亲卫,王冲在哪,那他自然也要在哪,所以在回到巢湖得知王冲已经来皖城后,他便也立刻带上家人快马加鞭的赶了过来,顺道还捎上了诸葛瑾的贺礼与被囚禁的太史慈。

    诸葛瑾的贺礼很‘特别’,并不是死物,竟是活生生的四个人。

    这段时间,随着锦帆开设纳贤馆,陆陆续续前来投靠的人才不在少数,诸葛瑾在这些人才中精挑细选出四人,作为这次王冲成婚的贺礼给送来了皖城。

    四人当中,王冲首先注意到的是体格雄壮,孔武有力的徐盛。

    与丁奉同为东吴十二虎臣之一的徐盛,如今才刚刚二十出头,几年前为躲避战乱,从家乡莒县迁居到了吴县,如果按照历史的轨迹,徐盛应该会在明年孙策死后加入江东军,可这一切,已经随着王冲的一纸唯才是举令发生了改变。

    徐盛的来投令王冲欣喜若狂,要知道随着锦帆军队的壮大,甘宁已经隐隐有些独木难支,在太史慈、周泰、蒋钦这三员大将归顺之前,锦帆可用的将领实在太少。

    目前的徐盛还不太成熟,不过多少也能帮甘宁分担一些压力,所以王冲二话不说就将徐盛封为别部司马,直接划到了甘宁麾下。

    除了徐盛,剩下三个都是文臣,其中一人年近四询,姓吕名岱字定公,广陵海陵人。

    吕岱是典型的大器晚成,四十岁之前一直都在海陵县当县吏,给人跑腿,多年来都没能得到出头的机会,后来避乱江东,获得孙权赏识,这才开始渐渐的崛起。

    前世经常有人讨论,丁奉跟廖化到底谁才是三国的活化石,答案其实一个都不是,因为那个真正的活化石,是吕岱。

    吕岱公元161年出生,直到公元256年才挂,足足活了九十五年,八十四岁那年升任大将军,后来又迁为大司马,他这一生戮力奉公,一直在为孙吴开疆拓土,可谓战功赫赫。

    吕岱的能力毋庸置疑,而且本身就有近二十年的官场经历,所以王冲直接将他封为了皖城令,与雷绪一文一武共同管理皖城。

    第三位是真正的大才,步骘步子山,孙吴重臣,官至骠骑将军、丞相,授爵临湘侯,位高权重,曾平定交州与荆南叛乱,随后又驻守西陵近二十年,就连边境的曹魏将士,亦十分敬仰他的威信。

    在所有的锦帆文臣之中,刘晔与鲁肃更长于军略,而论治理地方,纵然是诸葛瑾也要差了步骘一筹。

    以步骘的能力,足以担任一州刺史,不过现在的他还太稚嫩,王冲不想拔苗助长,于是经过认真思考,便决定暂时任命他为巢县县令兼屯田校尉,先在诸葛瑾身边担任一段时间的副手,等熟悉了运作之后,便全权接过屯田事宜。

    四人中最后一人姓卫名旌字子旗,是步骘的好基友。

    王冲对卫旌的印象倒是不深,只依稀记得他是随步骘一同入仕孙权的,不过诸葛瑾既然把他一起推荐过来了,说明他还是有些能力的,于是王冲便让他顶替严畯担任巢县郡丞,辅佐步骘共同管理地方,至于严畯,在派粮行动结束之后,王冲便会将他与诸葛瑾一起调回皖城。

    四人对王冲这样的安排都很满意,甚至有些喜出望外,在此之前,他们做梦也不曾想到,自己才刚刚加入锦帆,就能得到如此重用,这也确确实实让他们感受到了王冲与其他诸侯的不同之处。

    大胆!

    没错,对于王冲不拘一格的用人方式,他们也只能用大胆来形容了,若是在其他诸侯麾下,他们即使真的很有能力,想爬到如今的地位,恐怕也需要很长的时日,哪能像现在这样,一下子就拥有这么高的起点?

    不过这也反而让他们更有压力,因为王冲说的很明确,在锦帆,资历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有能力,如果他们在一段时间内还无法做出能令王冲满意的成绩,王冲随时都有可能将他们罢拙甚至治罪。

    到了巳时,鲁肃与郝昭也带着貂蝉与一千名陷阵营士卒抵达了皖城。

    郝昭确实能力不俗,才训练了大半个月,陷阵营便已初具雏形,一个个身形魁梧,排列整齐,散发着一股肃杀之气,相信再过些时日,那支曾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精锐之师,便会再次浴火重生,高傲的出现在世人眼中。

    王冲一边让下人送貂蝉去见吕绮玲,一边热情的将鲁肃与郝昭迎入了太守府。

    “子敬、伯道一路辛苦,合肥正值百废待兴,这段时间应该忙坏了吧?”

    两人闻言连道不累,不过从他们疲惫的神色上来看,两人显然是在撒谎。

    李涛身为合肥太守,虽然虚心好学,但一开始其实什么也不懂,鲁肃忙着收敛流民,治理民生,郝昭一边操练陷阵营,一边还要督促工匠与流民修建城墙,扩建护城河,忙的可以说是昏天暗地。

    好在经过半个多月没日没夜的努力,合肥的一切都已进入平稳的发展,李涛也渐渐上手,熟悉了事务,再加上新上任的杨弘也可替他分担一部分的压力,要不然王冲还真不敢将鲁肃与郝昭调回皖城。

    杨弘能在袁术麾下担任长史之职,能力或许不如刘晔、鲁肃等人出众,但应该还是有些真才实学的,毕竟袁术也不是傻子,若是光靠阿谀奉承,杨弘是无论如何也爬不到长史之位的。

    王冲拍拍两人肩膀:“总之这次回来,你们且先好好休息上几日再说。”

    王冲说到这里,又好似想到了什么,问鲁肃道:“对了子敬,不知可曾接回令堂?”

    鲁肃拱手道:“多谢主公关心,家母几日前便已被安然接回合肥,现已随我一起到了皖城。”

    “如此便好。”王冲点点头,随即招招手叫来黄猗,道,“速在皖城为鲁军师与郝将军寻两座上好的府邸,今晚酒宴结束之前必须办好,记住,哪怕用高价购买也不许用强,不然我定要你好看!”

    “诺!”

    黄猗领命而去,王冲揉了揉太阳穴,对两人歉意的笑笑:“抱歉,这两天实在太忙了,都忘了提前帮你们物色府邸。”

    王冲的体恤关怀让两人很是感动,尤其是鲁肃,说起来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王冲,可哪怕仅仅是首次照面,鲁肃就已经被王冲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好感度急速飙升,险些爆表。

    接下来,王冲正式封鲁肃为锦帆右军师,刘晔为左军师,地位略高于鲁肃。

    至于郝昭则仍为陷阵都尉,不过王冲打算将陷阵营士卒扩充至三千人,与铁卫营相等,这两支军队,将来都无疑会是锦帆大军中的王牌之师。

第一百二十二章 周晖() 
戌时,黄昏,王冲与小乔、吕绮玲以及甘宁与大乔的婚礼,在鼓乐齐鸣声中正式举行。

    说起来,这还是王冲第一次见到小乔,螓首蛾眉,双瞳剪水,巧笑倩兮,再配上一身红黑色的礼服,当真是貌若天仙,美艳不可方物。

    与小乔相比,大乔的姿色同样不遑多让,更因比小乔年长两岁,显得更加成熟妩媚,秀丽端庄,甘宁虽不好女色,但见到大乔美貌,依然惊为天人,愣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

    照道理来讲,身为妾室的小乔是没资格和吕绮玲一起与王冲拜堂的,不过吕绮玲都不介意,王冲自然更无所谓。

    婚礼结束,酒宴开始,皖城中的大小官员将领尽皆出席,就连身为俘虏的太史慈与周泰也受邀在列,场面显得好不热闹。

    从散播出消息到王冲大婚,时间只隔了短短三日,仓促间有许多世家都来不及赶在婚礼当日前来祝贺,王冲估计之后几天,陆续上门来拜访送礼的家族应该不少在数。

    不过相比距离较远的九江郡,在庐江郡内的世家,还是有不少出席了这场婚礼。

    酒过三巡,刘晔带着一名中年男子过来拜访王冲,只见此人三十五六上下,长得雄伟豪迈,气场颇为强大,一看便知道是个久居高位之人。

    “主公,晔来给你介绍,这位是前洛阳令舒县周公,其父周忠与其祖父周景皆曾位列三公,乃是现任周家家主,亦是那”刘晔说到这里,暗暗给了王冲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周遂的父亲!”

    “舒县周晖,见过安南将军!”待刘晔言罢,周晖立即恭恭敬敬对王冲行了个大礼。

    王冲起身,皮笑肉不笑的还礼道:“哦,原来是周公,真是幸会幸会!”

    “安南将军客气。”王冲的态度明显有些敷衍,不过周晖依然面不改色,自顾自的说道,“周晖此次前来,一来是为祝贺安南将军大婚,二来也是替我那不成器的犬子向安南将军致歉。”

    王冲笑了,手一摊,故作惊讶道:“致歉?致什么歉?”

    周晖嘴角抽了抽,这浮夸的演技,真的是够了!

    不过周晖不敢表露出来,只得耐心的解释道:“几日前犬子在乔公府上公然冒犯了安南将军,实在是罪该万死,周晖已经用家法教训过犬子,犬子亦知道错了,在这里,周晖也希望安南将军能大人大量,别跟犬子一般见识!”

    “哦?”王冲眉头一挑,玩味道,“令公子真的知道错了吗?须知令公子当初离开桥府时,曾扬言不会与本将善罢甘休,说真的,本将一直都很期待,令公子打算如何来报复本将呢!”

    “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孽子!”周晖心里骂死了周遂,要不是他,自己现在也不会如此低声下气的来求王冲。

    周晖久居官场,颇懂明哲保身之道,之前他那从弟周瑜打算投奔孙策,他的态度就是中立不倚,不支持也不反对,你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都是你自己的事,与周家无关,所以你也别想从家族得到一点资助。

    当初淮南尚在袁术手中,一旦被袁术发现周家暗中资敌,极有可能会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周晖并没有多大的野心,早年接替叔父周异也就是周瑜生父成为洛阳令,行事一直都敬小慎微,后来天下大乱,他便也毅然离任返回了老家舒县。

    周晖的想法很简单,不求家族乘乱崛起,只求家族能在这场巨大的浩劫中存活下来。

    回舒县的这几年,随着叔父周尚辞退丹阳太守告老还乡,整个家族除了周瑜,已经无人再出仕为官,以前,周晖不想招惹袁术,现在,他同样也不想招惹王冲,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他那长子周遂,却偏偏与王冲起了冲突。

    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王冲如今身为淮南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