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锦帆崛起-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兵力已经越来越少时,心中会没有半点意动。

    “少林,刘勋出兵了!”

    这天中午,王冲刚刚用完午膳,便见甘宁掀开帐帘,一脸喜色的冲了进来。

    “哦?他终于忍不住了吗?”王冲眉头一挑,笑道,“兄长,可知他此次出动了多少兵马?”

    “两万!”甘宁激动道,“刘勋以自己为帅,杨弘为军师,领两万士卒正朝襄安而来,只在皖城留下了三千守备士卒!”

    “看来刘勋这次,也算是豁出去了。”王冲笑了笑道,“兄长,今晚你便领三千士卒秘密前往临湖一带埋伏,待刘勋得知皖城被围,急于回援之际,可从半道中杀出,与我前后夹击,必能将刘勋的两万兵马一举击溃!”

    甘宁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此计甚妙!”

    当天,王冲便率领大军入驻了襄安城,并将四门封锁,以防走漏消息。

    “属下黄猗,拜见主公!”进入县治,黄猗立刻恭恭敬敬的对着王冲拜倒。

    “起来吧!”王冲揉了揉太阳穴,淡淡的说道。

    说实话,现在看着黄猗,王冲就忍不住的头疼。

    毫无疑问,黄猗是个佞臣,王冲本不该将他留在身边,可黄猗偏偏献城有功,这不赏还不行,更何况如今襄安城内的庐江兵马超过万数,比锦帆还要多出四千,王冲暂时还需要他来稳定军心。

    “黄猗,今你献城有功,可要什么赏赐?”

    黄猗何等机灵?哪里能不明白王冲只是在试探自己,如果他真不知好歹的讨要赏赐,头上这颗脑袋,恐怕很快就会不保。

    “猗不敢讨要赏赐,只希望能留在主公身边,鞍前马后,为主公分忧!”

    王冲笑了:“你倒是有些小聪明,既然如此,以后便留在我身边做个记室吧!”

    黄猗闻言大喜:“多谢主公!”

    记室的官职并不高,就是负责章表、书记、文檄等方面的工作,充其量就是个写文章的,本身没有任何实权,那个在官渡之战时替袁绍写了一篇檄文,直接治好了曹操头风病的陈琳,担任的就是记室之职。

    不过黄猗的高兴可不是装出来的,事实上,他本身就没什么野心,也知道自己没什么能力,所以对于那些可能会有危险,需要担负责任,做不好就要重罚,甚至会被处死的职位,比方说太守啊将军啊之类的,他是万万不敢接受的。

    而记室的官职虽然不高,但总归是王冲身边的近臣,只要自己能把王冲伺候好了,区区荣华富贵,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王冲很满意黄猗的表现,点点头道:“黄猗,如今襄安城内降卒众多,我需要你出面稳住军心,不求他们能上阵对付刘勋,只求在我锦帆出战刘勋时,别在城里闹出什么乱子!”

    黄猗道:“主公放心,其实这些庐江士卒对刘勋未必有多忠心,只要主公别让他们上阵去与同乡自相残杀,应该不会激起他们的抵触心理!”

    王冲不置可否道:“总之,你尽量安抚好他们的情绪,告诉他们,待我锦帆击败了刘勋,他们愿意留下当兵就当兵,不愿意的话,他们亦可自行返乡,我锦帆绝不会横加阻挠!”

    黄猗道:“主公仁义,贱臣佩服!”

第九十六章 周瑜的困惑() 
“启动技能,釜底抽薪!”

    系统紧接着弹出了资料框,王冲在目标处填入皖城,在出征军队上添加的则是潜山众。

    在按下确定的那一瞬间,王冲的心情是很忐忑的,因为他并不知道刘晔到底有没有说服雷薄、陈兰等人,如果没有,那么这次匹配,将会以失败而告终。

    “叮,技能匹配成功,此次lv1釜底抽薪可增加成功率20%,目前成功率为80%,冷却时间为七天,是否确认使用?”

    “呼!”王冲长长的吁了口气,嘴角处勾起一抹会心的微笑,“子扬,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毫无疑问,刘晔已经成功说服了潜山众归附锦帆,今天哪怕他不使用釜底抽薪这个技能,刘晔能攻占皖城的成功率也足有六层,现在有了技能的增幅,成功率更是上涨到了八层。

    80%,这个数字已经相当的保险,王冲相信刘晔有这个能力精准的把握住出征的时机,既能让刘勋赶不回去救援,也能先孙策一步抢占皖城。

    ——————————

    这个时候,江东方面也已经将大军偷偷从牛渚转移到了离皖口港不远处的虎林。

    这天,孙策将麾下文武召集到大帐之中。

    “诸位,刚刚得到情报,刘勋已经亲率两万大军出征锦帆,现下皖城空虚,此正是我江东出兵的最好时机!”

    “太好了!!”闻言,江东上下一个个俱都激动不已,只要攻下了皖城,淮南门户大开,到那时,别说是刘勋,哪怕是锦帆,也休想抵挡江东大军的锋芒。

    孙策赞赏的看了一眼吕范,道:“此事还需感谢子衡,若不是他说动了刘勋,我江东想取皖城,怕还要费上好一番功夫!”

    面对众人的争相夸赞,吕范微微一笑道:“刘勋此人平庸无能,偏又野心勃勃,范只以撤军相胁,刘勋便已惊吓的六神无主,相信换做任何一人出使,都能轻易逼迫刘勋出兵,所以,范实在不敢居功!”

    听得吕范此言,众人皆不以为然,唯独周瑜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此时孙策年仅十八岁的弟弟孙权也在帐中,一对碧眼率先注意到了与帐中氛围格格不入的周瑜,问道:“公瑾有何疑虑吗?”

    此话一出,现场很快安静下来,所以人的目光都下意识看向了周瑜。

    孙策关心道:“公瑾,莫不是发现了什么不妥?”

    “我总觉得此事没这么简单。”周瑜顿了顿,凝重道,“刘勋此人素来谨慎,又岂会因为子衡区区一番恐吓就贸然出兵?这太不合常理!”

    孙策脸色一变:“莫不是他出征锦帆仅仅只是幌子?实则是为了引诱我江东出兵,好突然杀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那倒不是,以刘勋的智慧,应该还看不破我们江东的计划。”周瑜摇了摇头,“我的意思是,除了我们江东,或许还有另外一股势力也在用计诱使刘勋出兵,说不定在子衡到访之前,刘勋就已经有了出兵的意向,而子衡的一番胁迫,则恰好促使他下定了决心!”

    “公瑾说的另一股势力应该是指锦帆吧?可即便如此又如何?先不说锦帆能不能击败刘勋的两万大军,哪怕他真的赢了,那时候的皖城也早就已经落入我江东的手中,说到底,王冲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在为我江东作嫁衣裳罢了!”

    开口说话的是广陵人秦松,字文表,现为孙策帐下谋士。

    见众人纷纷点头附和秦松的言论,周瑜叹了口气,无奈解释道:“文表此言差矣,王冲不是刘勋,刘勋没发现我江东的真实用意,不代表王冲就发现不了,更何况王冲身边,还有刘晔这位智计百出的顶尖谋士!”

    孙策皱眉道:“如果王冲在明知道我江东军的目标其实就是皖城的情况下,还依然用计调离了刘勋,是不是就说明,王冲有足够的信心赶在我们江东之前抢占皖城?”

    周瑜点点头道:“极有可能!”

    秦松不服气道:“那公瑾倒是说说,锦帆准备通过什么迅雷之势来夺取皖城?”

    周瑜摇了摇头:“尚不得知!”

    秦松‘切’了一声,撇撇嘴道:“说了等于没说,也许公瑾之猜测,不过是在杞人忧天,区区锦帆贼寇,何须值得我们如此重视?”

    周瑜沉声道:“文表,休要小看了锦帆!”

    “公瑾说的没错!”这时,孙权笑了笑,对孙策道,“兄长,听闻王冲前不久在巢湖颁布了一条招贤令,称锦帆不问出身,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之人,皆可在锦帆得到重用,如今此事在我江东业已闹的沸沸扬扬,据称我江东不少贤能之士,已准备北上投奔锦帆!”

    孙策的表情变得无比沉重,锦帆的这纸招贤令,极有可能会动摇到江东的根基。

    “公瑾,此事我江东可能效仿?”

    周瑜想了想答道:“可,不过唯才是举有些极端,只说招贤纳良即可!”

    孙策沉思了片刻,对孙权道:“仲谋,此招贤馆事宜,便全权交由你去筹办吧!”

    孙权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应道:“诺!”

    周瑜若有深意的看了孙权一眼,后者此番突然对孙策说起此事,恐怕就是为了将招贤馆事宜揽到自己身上吧?他这是想干嘛?迫不及待的想培养自己的势力吗?

    很早之前,周瑜就知道孙策的这个弟弟很不简单,气质内敛,心机深沉,跟他父兄豪放的个性截然不同,只不过孙权平时一直不显山露水,周瑜也没有过多的关注过他,可是从他今日的行为来看,那颗平静外表下的内心,似乎并不安分啊。

    孙策深吸一口气,掷地有声道:“诸位,如今锦帆的存在对我江东的威胁越来越大,我们必须要乘他们发展起来之前一鼓作气的将之消灭,所以这一次,我江东无论如何都要赶在锦帆之前攻下皖城。”

    说到这里,孙策转头看向周瑜:“公瑾,有何策可以教我?”

    周瑜道:“其实眼下困扰我们江东最大的问题就是皖口港,如果我们现在就发起强攻,才离开皖城没多久的刘勋得到消息,必然会即刻回援,可如果一直等到刘勋抵达襄安再出兵,万一在时间上争不过锦帆,则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吕范道:“兵贵神速,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在尽快拿下皖口港的同时,还不让消息走漏!”

    谋士陈端道:“如此,则不能强攻,只能智取!”

    秦松道:“或可遣一能言善辩之士说服敌军守将主动来投,我江东便可神不知鬼不觉且不费一兵一卒的拿下皖口,此方为上策!”

    孙策担忧道:“若不成功,怕弄巧成拙!”

    秦松道:“或威逼,或利诱,或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人总有弱点,只要抓住敌方守将的弱点,当可说服对方依附!”

    孙策心中一动,问:“何人可担当此任?”

    秦松道:“公瑾颇善鉴貌辨色,且有急智,当可不负主公重托!”

    “公瑾”孙策向周瑜投去了询问的目光。

    周瑜微微一笑,自信道:“伯符可先令士卒收拾行装,不出一日,我江东大军当可入驻皖口!”

    孙策闻言笑了:“如此,某便静候公瑾佳音!”

第九十七章 襄安城外() 
建安四年七月二十一日。

    当刘勋率领两万大军抵达襄安,却并没有看见想象中惨烈的场景,襄安城方圆十几里,连半个锦帆军的影子都没有发现。

    刘勋一头雾水:“怎么回事?”

    一旁的杨弘道:“主公,还是先去襄安城看看情况吧。”

    刘勋点点头:“有理!”

    很快,刘勋便带着大军来到了襄安城外,却发现城门紧闭,城墙之上也只有零零散散的几名士卒在巡逻,一片萧条景象。

    刘勋眉头一皱:“来人,去叫门!”

    言罢,一名士卒立即打马上前,朝城墙上吼道:“黄监军何在?主公在此,还不快快出来相迎!?”

    “谁啊?”刘勋只听一道慵懒的声音传来,便见城头上多出了两道身影,为首一人身穿锦衣,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