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锦帆崛起-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过晚膳,王冲单独留下甘宁、刘晔、鲁肃三人商议军机,除此之外,王冲还特意派人去蒯家请来了蒯良。

    当收到王冲的邀请,蒯良眼中难掩激动之色,他知道,蒯家之前所作的一系列努力,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看看王冲身边的这些人,甘宁、刘晔、鲁肃,哪一个不是王冲最赖以信任的心腹?王冲今日能让他加入其中,就证明王冲已经准许他们蒯家,或者说是他蒯良,进入锦帆最核心的圈子,光凭着这一点,哪怕让他将蒯家的一半家财献给锦帆,他也绝不会皱一下眉头。

    “诸位,刘备如今领兵往西,显然是想转战汉中,不知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王冲此问一出,刘晔与鲁肃相视一眼,都把目光投向了蒯良,显然是想给他一个表现的机会,亦或者说,是想试试他的深浅。

    蒯良淡淡一笑,开口说道:“主公,其实在良看来,刘备此举,无异于自寻死路!”

    “哦?”王冲眉头一挑,诧异道,“子柔此话何解?”

    蒯良答道:“主公有所不知,如今的房陵太守,正是良族弟蒯祺,他早知我蒯家已暗中投靠主公,又岂会再让刘备领兵通过?”

    “子柔的想法未免太过简单。”刘晔摇了摇头道,“刘备既然作此选择,则必然有了万全的准备,说不定此刻,房陵早已神不知鬼不觉的落入刘备之手!”

    蒯良皱眉道:“房陵依山而建,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更兼蒯祺并非昏庸之辈,刘备如何能轻易得逞?”

    刘晔反问道:“力取确实很难,但智取呢?”

    “这”

    “对了,有一件事我忘记说了!”这时,王冲打断了两人道,“今日我率骑兵与刘备军交锋,却不见陈到与其麾下的白耳兵,如今看来,怕是已先一步前往房陵。”

    蒯良淡然道:“白耳兵虽作战骁勇,但人数极少,光靠这数百人,要取房陵怕还远远不够!”

    刘晔微微一笑,没有再与蒯良争辩,而是对王冲道:“主公,眼下我等在此作无谓的猜测并无意义,只等明日哨探归来,房陵那边情况自可一目了然,若是刘备军被困在房陵城下,待我大军一到,要将其全歼并不困难,可万一房陵已经失陷”

    说到这里,刘晔并没有再说下去,但王冲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正如蒯良之前所说,房陵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若当真已被刘备占据,锦帆想要取回,必定得付出极大的代价,如此,王冲就必须得权衡这么做究竟值与不值。

    揉了揉太阳穴,王冲有些疲累的叹了口气:“此事我暂时还无法决断,便等明日有了具体情报后再做计较吧!”

    说实话,王冲心里是非常希望早日解决掉刘备这隐患的,可从大局上来讲,若是房陵已经失陷,那么再发兵强攻,就会显得有些得不偿失,这让他非常的矛盾。(。)

第三百七十七章 求贤鹿门山() 
建安六年,六月二十三日。

    也就是锦帆入驻襄阳的第二天,王冲收到了一个令他十分恼火的情报。

    房陵失陷了,刘备没有消耗一兵一卒,便顺利占据了房陵。

    “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冲不经意间瞥了蒯良一眼,虽没有多说什么,但已令后者浑身发凉。

    房陵太守蒯祺,是他们蒯家的直系子弟,若事情的真相真的是蒯祺主动打开城门投靠了刘备,那王冲对他们蒯家的态度,必将会发生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变,自己,也极有可能被一脚踢出好不容易才刚进入的锦帆核心圈。

    “查,此事必须要彻查清楚!”蒯良紧了紧藏在袖袍之中的双拳,本就没有多少血色的面庞变得更加的惨淡吓人。

    也许对王冲而言,他需要的仅仅是一个结果,可对他们蒯家来说,就必须要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不管是蒯祺真的投靠了刘备也好,还是另有原因也罢,不论如何,他们都需要给王冲以及锦帆上下一个明确的交代,否则他们将来在锦帆麾下的日子,恐怕会过得十分艰难。

    蒯良心神不宁的匆匆告辞离去,王冲与刘晔、鲁肃两人对视一眼,问道:“你们怎么看?”

    刘晔想了想道:“看子柔的反应,此事应该与他们蒯家没什么关系!”

    “我也这么觉得!”鲁肃点点头附和道,“蒯家若非真心投靠,我锦帆又岂能轻易入主荆州?刘备眼下亦不会如丧家之犬一般逃往房陵。”

    王冲轻笑道:“二位所言我又岂能不知?然而蒯家作为荆襄手眼通天的地方豪族,时不时给他们一些危机感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若是太过放纵,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像刘表在位时那般尾大不掉?”

    不管房陵失陷的真相究竟如何,王冲其实从始至终都未曾想过要因此事而降罪蒯家,他的目的,仅仅是想借机敲打他们一下罢了。

    刘晔摇头失笑道:“主公未免太小看自己对世家的威慑力了,看子柔刚刚的反应。可着实被吓的不轻啊,若真有世家愚蠢的认为主公会像刘表一样好控制,那他们离末日,也就相距不远了。”

    王冲不置可否的笑笑。摆手道:“好了,言归正传,房陵失陷,意味着我们想剿灭刘备,将变得非常困难。可若不将之除去,我心中又实在不甘,不知子扬跟子敬,有何妙计可以教我?”

    鲁肃正色道:“主公,房陵多山,地域狭隘,我锦帆的兵力优势根本就施展不开,再加上我们对荆州的掌控力还太过薄弱,如今怕依然会有不少县城不尊我们号令。”

    说到这里,鲁肃停顿了一下。开口劝道:“主公,刘备者,小患尔,我们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要尽快稳定荆州局势,至于攻打房陵,其实完全没必要急于一时!”

    听闻鲁肃之言,刘晔不禁无语的摇了摇头,鲁肃的为人,还是这么正直死板。

    其实鲁肃说的这些。王冲心里又岂能不知?可他仍然问出了口,就说明他希望的,是能听到不同的答案。

    想罢,刘晔在脑中理了一下思路。对王冲道:“主公,子敬所言虽不无道理,但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两头都不耽误!”

    “哦?子扬此话当真?”王冲眼睛一亮,顿时便来了兴致。

    刘晔呵呵一笑道:“刘备西进房陵,其目的无非是想夺取汉中。主公迫切想将之剿灭,也无非是担心被他乘机做大,将来不好收拾,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将刘备彻底困死在房陵、上庸这两处弹丸之地,让他无所作为,待我锦帆稳定了荆州局势,自可在反掌之间灭之!”

    王冲问:“具体又该如何执行?”

    刘晔答道:“此事易尔,刘备兵少,单凭他一家,想拿下汉中可谓极难,所以他必会寻求刘璋的帮助,如此,主公不若在秭归屯下重兵,做出攻打巴东状,刘璋心惊,当不敢再轻举妄动。”

    王冲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撇头问鲁肃道:“子敬,你认为子扬之计如何?”

    鲁肃沉吟片刻,摇头吐出两个字:“不妥!”

    刘晔与鲁肃乃是好友,知其绝不会信口开河,便拱手问道:“还请子敬指教!”

    鲁肃答道:“主公在秭归屯驻重兵,必会过早引起刘璋的注意,于主公将来西取蜀川可谓极为不利。”

    刘晔辩道:“子敬此言差矣,不管主公提不提前在秭归屯兵,刘璋也一样会对我们心存戒备,此二者,应该并无多大关联吧?”

    “不,刘璋胸无大志,怯弱无能,只求偏安一隅,为避免我们误会,只要我们不主动招惹,其人定不敢率先往巴东增兵,如此,将来我们只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巴东自然唾手可得!”鲁肃苦口婆心的劝道,“主公,切不可因小失大呀!”

    “这”一时间,王冲心绪烦乱,良久,方才无奈的叹了口气,“罢了,暂且便依子敬之言,先放那刘备一马吧!”

    “主公!”就在这时,太史享快步从殿外走入,递上了一封书信,低声道,“南阳军情!”

    “南阳军情?”王冲闻言眉头一皱,打开书信初略扫了一眼,嘴角顿时勾起一抹不屑的冷笑,“啧,这曹仁还真是会乘火打劫啊!”

    “主公,发生了何事?”刘晔按捺不住好奇心,开口问道。

    王冲眯着眼,淡漠道:“没什么,信上只是说,曹仁在乘机攻下新野之后,如今又以大将牛金为先锋,率三千兵马直奔樊城而来!”

    “樊城?”听得王冲所言,刘晔忍不住咧嘴笑了,“贪心不足蛇吞象,他这是在逼我们锦帆与他们开战吗?”

    如果曹仁仅仅是偷袭了新野,不管是刘晔还是王冲,其实都不会太过在意,可樊城不同,它与襄阳仅仅隔了一条汉水,如此军事要地,锦帆自不会拱手相当。

    王冲笑道:“原本曹仁定以为我们在襄阳与刘备鹬蚌相争。他们便可乘机渔翁得利,可惜他做梦也不会想到,刘备竟然会主动让出城池,若是曹仁知晓此事。就算借他十个胆,他也不敢前来抢夺樊城。”

    “此事主公打算如何处理?”

    王冲想了想,决定道:“算了,现在还不是跟曹操开战的时候,就先派个人过去警告曹仁。让他赶紧滚回宛城,不然休怪我锦帆数万大军北进南阳!”

    —————————————————————————————

    建安六年,六月二十五日。

    得到王冲警告的曹仁虽然心中恼怒,但亦知凭自己这点兵马,绝非锦帆敌手,因此只好下令让牛金撤兵返回宛城。

    与此同时,王冲擢升宜城县尉霍峻为邓县令,领兵三千入驻樊城。

    霍峻乃蔡家一系的将领,王冲将他提拔起来,一方面是为了安蔡家之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霍峻允文允武,确实能力不俗。

    也就在这一天,已经提心吊胆了整整两日的蒯家,也终于调查清楚了房陵失陷的真正原因。

    “诸葛亮!?”当从蒯良口中得知事情真相,王冲面色一变,眉宇间顿时闪过一丝怒意,“这小子,还真是不识时务!”

    其实这两年来,王冲一直借由诸葛瑾这层关系。希望能够说服诸葛亮来到自己麾下效力,可是不论是诸葛瑾还是自己写的亲笔书信,送往襄阳后都统统石沉大海,久而久之。王冲也就渐渐淡忘,毕竟锦帆帐下人才济济,还真不缺他一个诸葛亮。

    可是谁又能想到,这小子最终竟然还是跟历史上一样,投入了刘备帐下,而且时间上还提前了整整六年。

    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一共育有三子二女,这些人当中,除了长兄诸葛瑾外,其余人早已在襄阳落户生根,其中两个女儿,二女嫁给了庞德公之子庞山民,长女的丈夫,则正是如今的房陵太守蒯祺。

    诸葛亮之所以能兵不血刃的拿下房陵,借助的就是与蒯祺之间的这层郎舅关系。

    当时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的消息还无人知晓,所以轻易便带着陈到以及十余名乔装打扮的白耳精兵进入了房陵,待见到蒯祺,陈到以雷霆之势出手将之擒拿并假传命令打开了城门,随即五百名白耳精兵一拥而入,房陵也由此落入了刘备之手。

    “这小子为了拿下房陵,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王冲感慨万千的叹了口气,也不知诸葛亮事后会如何处置他的姐姐跟姐夫,而后两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