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锦帆崛起-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意识的,众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孙静。

    在与锦帆的连场战役中,江东的将领早已死的死,降的降,就连最有能力的周瑜,此刻也已生死不知,剩下的,就只有小猫两三只了。

    或许孙静的能力并不出众,但就资历而言,他无疑是这个最合适的人选。

    孙静摸了摸脖子,笑道:“看来我还真的是众望所归啊!”

    孙权默默的看着孙静,询问道:“叔父,不知你意下如何?”

    孙静耸了耸肩,坦然道:“虽说我自知能力有限,但我孙氏正值多事之秋,仲谋若有需要,我自当仁不让!”

    闻言,孙权心中不由长舒了一口气,毕竟孙静是自己的叔父,他若开口拒绝,自己还真不好强迫。

    “不过仲谋,我可以答应你留下来统兵,但你也需得满足我一个要求!”

    “叔父请讲!”

    孙静深深的看了一眼孙皎,道:“带叔朗一起走!”

    孙皎脸色一变,大声反对道:“不,父亲!我要留在军中与父亲并肩作战!”

    孙静沉声痛斥道:“混账东西!此事哪里轮得到你来做主!?”

    孙皎硬着脖子道:“反正我不管,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

    “你”孙静憋红着脸,颤抖的指着孙皎,“逆子,你想气死为父不成!?”

    “我”

    “叔朗,就依叔父的吧!”孙权上前拍拍孙皎肩膀,劝道,“若你留在这里,我身边岂不是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了?”

    其实孙权很能理解孙静的苦心。

    孙静跟其父孙坚一样,都育有五子,可长子孙暠跟次子孙瑜,都在去年的战争中分别被锦帆大将魏延及郝昭所杀,剩下的三个儿子,四子孙奂才七岁,幼子孙谦更是刚出生不久,唯有三子孙皎已长大成才,可操持家务。

    此番留下突围形势险峻,已经连受丧子之痛的孙静,显然不想再让孙皎出什么意外。

    “可是”

    “没什么好可是的!”孙权脸色一板,瞪着孙皎正色道,“我是主公,我说了算!”

    见孙权态度强硬,孙皎只得闷闷不乐的闭上了嘴,虽说他隐约也明白孙静的顾虑,可从他的角度出发,他又何尝不担心孙静的安危?

    孙静朝孙权投去了一个感激的眼神,孙皎脾性执拗,若非孙权出面,他这个当爹的,还真未必压得住他。(。)

第三百二十一章 劝降() 
既然决定了要走水路,孙权便也没有再耽搁时间。

    吩咐孙皎率五百士卒先行一步,前往海盐征集渔船,而他自己,则领一千士卒护卫着江东官员以及他们的家属稍后赶上。

    孙权并不是不想多带一些兵马,可是渔船的运送名额有限,他首先要保障的,是将所有官员及他们的家属安全带走。

    孙权这么做,自然是为了收买人心,要知道在这些官员之中,不乏腰缠万贯的世家大族,他若想在会稽重新崛起,就断然离不开他们的支持。

    正午时分,由拳城外突然响起雷鸣般的震动,城内守将登城远望,神色霎时间变得凝重无比,因为锦帆的两千铁骑,已然杀到了由拳城下。

    孙权从吴县走的仓促,而且在周瑜领五千大军留守的情况下,王冲不认为孙权还会那么有先见之明的提前在他们的南下之路上设下伏兵。

    事实证明,王冲的猜测并没有错,两千骑兵一路而来,并没有遭遇到任何的突袭堵截,只花了短短两个多时辰,他便已率军抵达了由拳。

    太史慈抬头往城墙上扫了一眼,对王冲道:“主公,城内似乎还有守军!”

    “又一批被孙权留下来断后的替死鬼吗?”王冲冷笑道,“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周瑜一样意志坚定,可以为孙氏尽忠尽责,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的!”

    “主公的意思是”

    “子义,且上前进行劝降,既然能被孙权当作弃子,城内守将在江东军中的地位定然不高,说不定我们可以不费一兵一卒的拿下由拳!”

    “诺!”太史慈应了一声,打马出阵。朝城上喊道,“某乃东来太史慈,城中守将何在?可敢出来答话?”

    片刻之后。一名三十余岁的壮汉出现在城头,对太史慈抱拳道:“原来是太史将军。不知有何赐教?”

    太史慈道:“这位将军可知,尔等已被孙权当成了弃子?”

    守将脸色一变,问道:“太史将军此话何意?”

    “由拳城墙低矮且无护城河,待我锦帆大军一到,尔等又能坚持的了多久?”太史慈义正言辞的说道,“由拳难守,孙权又岂能不知?他将你们留在由拳,岂不是在让你们白白送死?”

    守将眯着眼道:“太史将军说这些。莫非是欲劝某归降锦帆乎?”

    太史慈劝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江东大势已去,将军又何必再执迷不悟?”

    “这”守将很明显的犹豫了,沉默了好一会,最终也没能做出决定,“太史将军请稍等,此事某还需与麾下从长计议!”

    太史慈知道敌将已经心动,微笑道:“将军请便!”

    “多谢!”守将深吸一口气,随即兀自下了城墙。

    “将军,你不会是真要降锦帆吧?”守将身后。几名亲信迅速围了上来。

    “锦帆一统东南之势已不可逆转,我等降锦帆又有何不可?”

    “没错,谁都知道。孙仲谋将我们留在由拳,无非是想利用我们拖住锦帆,好给他们争取撤离的时间,而他本身,也确实如太史将军所讲,已经把我们当成了弃子!”

    “他不仁,那就休怪我们不义!”

    “对,将军,降了吧。我等家小皆在吴郡,就算我们不怕死。也得为家里的孤儿寡母考虑,江东不是锦帆。他们可从来都没有将抚恤金加入正规化的章程,我等一旦战死,谁还能指望他们来照顾我们的家小?”

    见身边的亲信大多赞成归降锦帆,守将心中不由更加意动,他至今还在犹豫的原因,其实就只有一个。

    “将军可是在担心自己如此轻易的投降锦帆,会被征东将军当做是反复之人而不敢加以重用?”这时,军中主簿一脸笑意的看着守将,道,“将军想多了,眼下孙权前往海盐才区区两个时辰,将军若是立即投降并告知征东将军他的去向,助其一举截获孙权,此必是大功一件;相反,将军若是还一直拖拖拉拉,让锦帆错过了追击孙权的最佳时机,反倒会引起征东将军极大的不满!”

    守将闻言恍然大悟,一拍脑门,懊恼道:“哎呀!险些误了大事!!”

    说罢,便赶忙转身朝城门方向快步而去,同时下令道:“来人,且速速打开城门,随我出城迎接征东将军!”

    咔咔咔

    很快,由拳城门便缓缓开启,太史慈见城中守将赤手空拳的带领十几名官员走出城来,便知已大功告成。

    “罪将宁严,叩见征东将军!”

    在太史慈的引领下,守将来到王冲面前,跪地叩首,其余人等亦纷纷匍匐在地。

    宁严?没听说过,不过不要紧,王冲现在最迫切的,就只是想从其口中打听出孙权的具体下落。

    “宁将军弃暗投明,吾心甚慰,快快请起!”王冲说着摆手做了一个虚扶的姿势。

    “多谢主公!”宁严倒也聪明,立马改换了称呼,以表示自己的忠心。

    王冲开门见山的问道:“宁将军可知,那孙仲谋如今逃往了何处?”

    “即便主公不问,末将也正想告知主公!”宁严说着顿了顿道“此番孙权让末将领三千士卒驻守由拳,以阻挡我锦帆大军的追击步伐,除此之外,中郎将孙静业已率一万士卒朝西南方向而去,至于孙权自己,则带着一众江东官员及他们的家属前往东南的海盐,打算乘坐渔船先一步过海在会稽登陆!”

    “走水路么?这小子倒是激灵!”王冲笑了笑,继续问道,“孙权身边带有多少兵马?”

    宁严答道:“一千五百人!”

    “这么少?”

    宁严解释道:“主公有所不知,因为是临时起意,他们只能就地征集船只,所能承载的人数极为有限,而单单江东官员的家属,人数就已接近三千,说不定最后,就连这区区一千五百名士卒,也未必能够尽数登船!”

    “真乃天助我也!”王冲哈哈大笑,看向宁严的目光不由悦色了许多,“此行我若能顺利截杀孙权,宁将军当居首功!”

    “多谢主公!”宁严顿时大喜,急忙拜谢。(。)

第三百二十二章 顾雍() 
新降的宁严忠诚度并不是很高,只有72点,但这个数字后面的备注是‘良好’,这就足以证明,宁严是真心投靠的锦帆,而并非是怀有阴谋的诈降。

    其实在忠诚度这一点上,只要数字超过了60,至少说明这个人当下是没有背叛之心的,就像两年前的杨弘,刚投降的时候,数字想必也在60以上,只是后来经过曹操的秘密接触,他产生了异心之后,对王冲的忠诚度才会突然骤降,迅速进入了危险状态。

    也正是因为有了‘窥探之眼’这个可以随时查探忠诚度的技能,王冲才能够清晰的判断出,自己麾下哪些人可以用,哪些人可以重用,而哪些人最好就别用。

    毫无疑问,这就是一个作弊器,若是有哪个不开眼的敢跟王冲玩诈降的把戏,那就是妥妥找死的节奏。

    王冲吩咐宁严继续留在由拳,等待锦帆主力的到来,而他自己,则率领骑兵营又马不停蹄的对前往海盐的孙权展开了追击。

    由拳跟海盐相距并不远,也就七八十里,如果按照正规军的行进速度,两个时辰,差不多已足够他们抵达海盐,可孙权军中多有体质孱羸的老弱妇孺,又有大批的钱财辎重,这些,都无疑将大大降低他们的移动速度,再加上他们登船所需要消耗的时间,王冲觉得,自己能及时追上对方的把握其实还是蛮大的,毕竟以骑兵来去如风的机动力,他们只需要半个多时辰就能顺利抵达海盐。

    转眼,时间又过去了两刻钟左右,孙权一行终于千呼万唤的赶到了海边。

    孙皎早已等候多时,不过神情很是焦躁。见孙权到来,忙上前在其耳边轻声说道:“主公,船只不太够啊!”

    “什么!?”孙权脸色一变。质问道,“到底怎么回事!?”

    孙皎无奈道:“末将派人搜遍了附近所有的渔家。也就只征集到了上一百艘小型的渔船!”

    孙权眼角抽动了两下,问道:“大概能运载多少人?”

    孙皎答道:“每艘渔船最多只能承载十人,如果还要置放额外的物资,恐怕”

    “怎么会这样?”孙权如遭雷击,面色煞白。

    此番所有江东官员都是举家搬迁,资产少的也有好几个大包裹,资产多的,更是发动了上百名家丁前来运送。换句话说,那就是摆放物资所需要的空间,也许比人还要大出许多。

    “去,把顾元叹给我叫来!”孙权冷着脸对身旁的亲卫吩咐道。

    没过多久,顾雍匆忙赶了过来:“主公,不知唤雍前来所为何事?”

    “顾元叹,你是在装糊涂吗!?”孙权沉声喝道,“此处渔船根本没你形容的那么多,不算物资,一次最多也只能运送一千余人过海!”

    顾雍惊道:“这绝无可能!!”

    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