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锦帆崛起-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年!”孙权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

    “不,最多三年!”王冲目光一凛,冷声道,“咱们也别再玩什么虚的了,对方心里在想些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而对我锦帆而言,卧榻之侧,绝不容他人酣睡,所以本将给你们三年时间,三年之后,本将便会亲率大军来讨,当然,你们也可以提前撕毁协议,不过切记,后果自负!”

    孙权的脸色瞬间变得异常的凝重,王冲身上突然增强的气场让他有些口干舌燥,却也激起了他心中强烈的不甘。

    三年后亲率大军来讨?多么的自信狂妄!

    孙权双拳紧握,指甲深深的陷进了肉里。

    这一次,且让你张狂,下一次,我绝不会再输!!

    孙权心中暗暗咆哮,迎着王冲的目光中燃起了熊熊的战意:“好,三年就三年,我签!”

第两百三十九章 班师回朝() 
随着双方正式签下了停战协议,这场历时近三个月的大战总算落下了帷幕。

    江东很快履行了协议上的条款,共计六千三百多户,总人数超过两万人的降卒家属在第二天就被送来了石城,除此之外,还有协议上的两万三千两黄金以及二十万石粮草也被锦帆顺利接收。

    这一战,虽然锦帆自身也损失惨重,但相比于江东实在是好了太多,尤其在江东支付了这笔骇人的高额赔款之后,不仅府库被掏之一空,还欠下了一大笔债务,短期之内,已经很难再恢复元气。

    建安五年,七月十七日。

    江东军全方位撤出了丹阳郡,顺道还带走了将近两层的当地百姓,不过这个数字跟锦帆从山阴五县带走的十多万百姓一比,却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当天,王冲从牛渚调来蒋钦,让其领兵逐步接收丹阳全郡,并加封其为奉军中郎将兼秣陵太守,以此来守卫丹阳郡北。

    建安五年,七月十八日。

    甘宁亦带领大军撤离余杭,退回了于潜,把已经空了一半的山阴五县交还给了江东。

    与此同时,王冲任命江东降将贺齐为平越校尉,领三千兵马驻守于潜,而其余人等,则随甘宁一同返回石城,到时将会与王冲一起回归皖城。

    关于贺齐,其实他早在董袭跟陈武之前就已经归降了锦帆,毕竟跟死忠于孙氏的董袭、陈武不同,贺齐虽不是反复之人,却也并没有完全把命卖给孙氏。所以当鲁肃用其在余杭的家小相‘劝’时,贺齐只撑了三天就选择了归顺。

    王冲的这个决定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毕竟贺齐新降,让他驻守边境,还是与江东接壤的边境。未免也太过冒险,不过最后,王冲还是力排众议将这道任命颁布了出去,因为在窥探之眼的显示中,贺齐的忠诚度已经高达83点,这足以让王冲将于潜放心的交给贺齐。而随着王冲此任命的传达,贺齐的忠诚度更是瞬间飙升到了91点。

    事实证明,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王冲付出了自己的信任,得到的。却是贺齐的死忠。

    建安五年,七月十九日。

    王冲任命钱青(曲阿小将)为讨逆校尉,负责镇守故鄣,而原本身在故鄣的朱纯,则被调回了宛陵担任丹阳太守,除此之外,右军师鲁肃也被王冲安排在了朱纯身边,毕竟锦帆与江东的战事虽已结束。但双方的勾心斗角必然不会停止,若是身旁没有一个智谋高群的人辅佐,朱纯又如何能玩得过周瑜?

    最后。王冲又加封功曹严畯为豫章太守,其主要任务,是在治理地方的同时,还得要积极配合步骘在庐陵的建设,至于防备荆州一事,有陈武在柴桑。徐盛在建昌,倒是用不着严畯太过操心。

    至此。关于新得的豫章、丹阳二郡,所有的人事任命已尽皆安排完毕。

    建安五年。七月二十三日。

    带着大批贺礼前往吴县的刘晔,终于用八抬大轿把孙尚香带回了石城。

    王冲这次娶孙尚香,并没有大半特办,虽说孙尚香出自名门,又是诸侯之妹,但终究只是个妾,将来在王冲府上的地位,顶多就与小乔齐平,绝难与吕绮玲相比。

    不过当天晚上,王冲还是在府上设下了宴席,邀请了麾下群臣赴宴,一来为庆祝自己纳妾,二来也为犒赏群臣。

    晚宴结束,王冲回到卧房,见身穿红黑礼服的孙尚香正低着头,局促不安的坐在床沿,嘴角不由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

    孙尚香虽然刁蛮,但毕竟只是个未经人事的十六岁少女,今日突然离开家人远嫁,会紧张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随着自己一步步走进孙尚香,王冲已经能隐隐听到后者那愈发急促的呼吸声。

    在孙尚香身边轻轻坐定,王冲用命令式的语气低声说道:“把头抬起来!”

    孙尚香娇躯一颤,缓缓抬头起来,只见其美眸中泪光流转,贝齿紧咬着红唇,一张精致亮丽的脸上写满了倔强。

    王冲问:“嫁给本将,你很委屈吗?”

    孙尚香默然,只是那隐藏在眼眶中的泪水终于还是积蓄不住,自脸颊上滑落了下来。

    王冲见此心中一软,又问道:“后悔吗?”

    孙尚香摇头:“不后悔!”

    王冲好奇道:“为什么?”

    “因为这是我唯一能为孙家做的!”

    王冲愣住了,有些惊讶的看着孙尚香,片刻之后,方才一脸认真的说道:“你很坚强!”

    “谢谢!”

    孙尚香笑了,这还是王冲第一次看见她笑,那张娇艳如花的俏脸,似是一个有着神奇魔力的漩涡,令王冲忍不住深陷其中。

    “将军,能不能答应奴家一个小小的请求?”

    王冲深深的看了一眼孙尚香:“说说看!”

    孙尚香深吸一口气道:“等他日将军攻下了江东,能不能放孙氏一条活路?”

    王冲笑问道:“你对本将就这么有信心吗?”

    孙尚香理所当然的回了一句:“那是,你可是奴家的夫君呢!”

    呵!

    孙尚香这一番恭维,令王冲浑身毛孔舒张,简直爽到了骨子里,答道:“这个问题本将可以答应你,当然,前提是他们足够识趣!”

    王冲的回答令孙尚香很是满意:“谢谢将军!”

    王冲淡淡一笑,伸手抓住孙尚香小巧的柔荑:“香儿,现天色已晚,咱们还是早些歇息吧?”

    孙尚香脸上爬起两坨醉人的羞红,痴痴的看着王冲:“还望将军怜惜”

    听到这话,王冲哪里还按捺得住?体内**顿如火山一般爆发,直接在孙尚香的娇呼声中将其按倒在了榻上,一时间粗喘低吟交织,奏出了一曲婉转动人的春色乐章

    建安五年,七月二十五日。

    整军完毕的王冲终于决定班师回皖城,与之一同返回的还有甘宁、太史慈、魏延、乐进、王双、郝昭等将,刘晔、阚泽、是仪、谢承等文士以及浩浩荡荡的两万大军。

第两百四十章 曹操来使() 
锦帆的凯旋而归瞬间点燃了淮南百姓的热情,数万民众自发出城夹道相迎,想要一睹锦帆战士的英姿。

    毫无疑问,这一场针对江东的胜利,不仅对锦帆,就连对淮南的百姓,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因为这会让他们更加坚信,在王冲的带领下,他们必然能迎来更加美好的生活。

    当然,在诸多百姓当中,有高兴的,自然也有难过的,对于那些阵亡将士的家属而言,虽然他们能从锦帆得到一笔不菲的抚恤金,但有些伤痛,却是绝难用金钱可以弥补的。

    不同于举城欢庆的皖城,回到将军府,迎接王冲的,却是数道充满幽怨的眼神,尼玛出去打个仗都能收好几个女人回来,你这人到底是有多好女色啊?

    似是为了报复王冲,吕绮玲几女热情的把孙尚香跟谢氏迎了进去,却反而把王冲冷落在一旁,令其大为尴尬,还没处说理,更何况吕绮玲、小乔、貂蝉这三个姑奶奶可还大着肚子呢,哪怕是为了将来的子孙后代,王冲现在也得把她们当太上皇一样供着。

    孙尚香很震惊,因为她在这里看到了一个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人——徐氏,她曾经的嫂子。

    见到孙尚香,柔弱的徐氏也很不好意思,一直低着小脑袋,甚至连看都不敢看孙尚香一眼。

    孙尚香倒是没有怪徐氏的意思,毕竟在这个时代,女子死了丈夫改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过这却并不代表她心中没有怨气,只不过她把怨气。全部都集中在了王冲身上而已。

    感受到孙尚香身上那冲天的怨气,王冲嘿嘿干笑一声,正欲开口宽慰,可谁知孙尚香却突然抬起一脚狠狠的跺在了王冲的脚面上。

    “嘶——”遭遇突袭的王冲痛的倒吸了一口凉气,眼泪都快出来了。

    众女之前为了故意冷落王冲。特意把他丢在了后面,所以并没有看到这一幕,不过周围几名侍女却在憋着脸偷偷窃笑,这让王冲脸上火辣辣的,感觉很没面子,于是有些生气的低声质问孙尚香:“你发什么神经?这么多人看着呢!”

    孙尚香只幽幽的说道:“将军还真是我孙氏的克星。不仅打仗赢了我们,还把奴家的准二嫂跟三嫂都虏到了自己的床上,真不知道我孙氏上辈子亏欠了你什么!”

    王冲一愣,想想还真是如此,难怪孙尚香的怨气会这么大。倒也不好再冲她发脾气。

    “你知道跟她们相比,最让我得意的是什么吗?”王冲低下头,在孙尚香耳边轻声说道,“是我把你也虏上了床!”

    没有哪个女人不喜欢听甜言蜜语,孙尚香也不例外,于是她的脸‘刷’一下变得通红,甚至都不敢再抬头看王冲的眼睛。

    “下流,不跟你说了!”孙尚香难得露出了一副小女人姿态。羞涩的抛了王冲一个卫生球,随即迅速跑上前揽住徐氏的胳膊,与之窃窃私语的低声交谈了起来。

    王冲微笑的看着前方亲如姐妹般和谐共处的几女。心中突然感到无比的满足,或许这便是传说中的齐人之福吧?

    ——————————————————————

    回归皖城,等待王冲的,是一大堆处理不完的政务,有些事,哪怕是诸葛瑾。也没办法擅自做主。

    庐陵那边工程浩大,军民所需用度大的惊人。从江东那边得来的二十万石粮草,已经全部被王冲送了过去。也多亏今年风调雨顺,等到秋收时,应该能使锦帆的粮仓充盈一些。

    而经过周泰一个多月的忙碌,淮南的三万新兵业已招募完毕,众将纷纷前往挑选手下,甚至还为此起了争执,其中闹的最凶的则是魏延跟郝昭。

    太史慈的骑兵营因为江东没马,所以暂时并不打算扩张;王双的铁卫营则因为需求量少,所以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挑选了数百名体格强壮的新兵,补齐了三千之数后,便也果断闪人;乐进、周泰对士卒并没有多大要求;董袭、孙贲新降,还没资格挑三拣四;于是剩下的,就只有魏延跟郝昭了。

    魏延想要训练出一支血性彪悍的精锐武卒,郝昭亦想要重建陷阵营,按道理来讲,两人选拨士卒的要求各不相同,魏延强调血性,郝昭强调纪律,看起来应该八竿子打不着关系,可难免有士卒血性与纪律兼备,而这也正是两人冲突的关键所在。

    两人为此闹到了王冲这里,这也让王冲颇为头疼,因为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