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争锋-第3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爱卿说,现在还有着粮食运入京城,以后凭着两广和宁夏的双面进击,大明所有的地方都会逐渐失陷,也不会有粮食运来了,秋收粮食库存虽然多,但不放百姓出城的话可能会死伤千万以上。。。但如果放他们出城的话,只要朕的军队练好了,以大义之名可以收复失地不会困难。。。”

    崇祯的声音很轻很小,杨嗣昌一愣之后身居一躬准备退下了,有些事,总有人做的。

    “杨爱卿。。。”崇祯顿了顿,叹着气道,“辛苦你了。。。”

    “愿为皇上赴死!”杨嗣昌斩钉截铁,他从来都是崇祯的忠臣,铁杆属下。

    。。。。。。。。。

    “哀家。。。真的怀了身子?”张嫣语气轻柔中带着一点疲倦,全然没有了往日的威严气势。

    王承恩眉头都挤成了一团但是帘内张嫣是看不见的,迟疑了半息点了点头道,“太后,还是保重身子吧,小人打听到,这宁大人可是还没有子嗣的。。。”

    听着下人如此直白的话张嫣脸颊变得羞红,但是还是不动声色,不可否认她是有些开心,但是更多的,是纠结。

    “城外的状况如何了?”张嫣很生硬地撇开了话题。

    “已经覆水难收了,大明已经几乎失陷,皇上已经下了禅让的圣旨让宁大人来京,若是真的来的便会想尽办法除掉吧,若是没来,现在卢大人在日夜练兵,准备决一死战了。。。”王承恩一一说着,崇祯让王承恩作为张嫣和自己的传话筒,没有说有什么不能说的,王承恩知道崇祯这是在尽力地示好。

    “禅让?”张嫣声音加大了几分,满是不可思议。

    王承恩苦笑,太后很激动,但是也远超常人了,一般人只怕会以为自己在做梦,就是自己在听闻皇上这道圣旨的时候都呆傻了许久了,实在不可思议。

    张嫣确实很惊讶,她已经很久都没有让自己的侍女下去打听什么消息,显得对什么事都漠不关心,但是怎么又能真的不在意呢?只是张嫣已经不知道,自己关心的到底是大明还是。。。那个反贼了,至于禅让。。。

    若是以前的张嫣她会觉得要是事情真的能成对她来说是最好的结果了,大明是她的一切,宁致远她也有着莫名的情愫,但是现在,因为崇祯的猜疑张嫣和他闹僵,孤单蔓延感情发酵让她更现实也不去做这些美梦了。

    诱惑很大,但是张嫣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只不过是诱惑宁致远进京罢了,这是崇祯的殊死一搏,仅此而已。

    连禅让都说出来了,以后岂不是会名正言顺了?

    不知不觉中,张嫣在按照宁致远那方的思路想了下去,那么唯一的问题就是。。。或许就在王承恩身上了。

    那种干呕的感觉再度袭来,张嫣无奈地让王承恩下去了,至于那个看病的御医到底怎么了,她没问,也不用问。

    躺在宽广柔软的大床上,诺大的房间里冷清无比,张嫣有些自嘲地想道,宫中真的就王承恩这个老人对她最好了,连自己懿安宫的几个侍女都是崇祯的眼线。

    张嫣还在为了当日宁致远差点死了的事情释怀,虽然本意还是为了他好,她觉得自己是个坏女人也没脸见他,只是肚子真的有了一个孩子了,宁致远也至今无后。。。

    女人都是多愁善感的,张嫣不能狠下心来带着自己未出世的孩子一起去死,因为上一个孩子就已经这么死了。

    。。。。。。。。。

    李定国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竟然成了弱势的一方,他竟然被包围了,三方,不,被四方兵力包围了。

    这四方实力分别是陕西的洪承畴,河南的左良玉陈永福,以及张献忠,是的,张献忠,李定国一开始也是有些懵的,但是又觉得自己这么差异有些奇怪,现在自己已经成了众矢之的了吧,不过也正是因为强大才会这样。

    强大的让他们害怕的都官匪勾结了,当然了以李定国手下这么多人能打能跑的属性就算被十面埋伏他也吃不了亏,但是正面对上也终归逃不了好,攻了一面城又遭到其他三方的背后偷袭,他终归只有五万人,让他对付算得上精锐的二十万士兵实在牵强。

    李定国觉得自己已经不能这么下去了,因为结果是必然的,他就算再自大也知道自己搞不定眼下的情况了,他现在能做的就是不要消耗自己的兵力了。

    宁夏大军有五十万,加上甘肃延绥的加起来一共有七十万,其中骑兵二十万,这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若是算上预备兵役的人选随便选出两百万可用之兵不在话下,甚至可以更多,这等实力可以说绝对算得上可以横扫天下,再加上收服蒙古可以整出三十万的精锐骑兵,实在不应该打得如此猥琐。

    但李定国就是打得如此猥琐,因为他知道踏平天下是早晚的事情,不过大军压境只会让他们更加同仇敌忾就算攻下一城也会有下一城,不仅百姓受苦自己也麻烦,攻城会死很多人,所以他打算严格遵循宁致远提出的理论。

    出兵前还觉得完全不需要,只要大军压上就可以了,但是现在想起来实在羞愧万分,那理论很简单,叫做小城包围大城,就是将这些反贼认为很难防守的小县城全都经营起来,那就算他们占据了易守难攻的大城,他们也没有后路了。

    他们会发现自己已经被包围了。

    这样算下来,大本营西北还需要至少二十万人看守,均摊到各县各地,就算是百万的兵力也是相形见绌,不过胜在安稳,敌人就只能等着死亡了。

    李定国叹了口气,自己还只能是一个坚定的战略执行者啊,他也会想着自己在京城里的那倒霉哥哥,李定国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是也不是傻子,李定方为什么在京城他也明白,不过他对宁致远也不可能有什么不满,对于自己哥哥的决定只能默许,甚至觉得这是必须的。

    先不说这件事并不是致远的主意,他们两兄弟跟着人家混的风生水起,宁致远也确实让他们感到敬佩,怎么可以让他感到威胁呢?这也不地道。

    。。。。。。。。。

    宁大官人的心情随着队伍的推进也变得越来越不耐了,由一开始的闲情逸致变成现在感觉在浪费生命。

    队伍的八万人大军分为两千人一组四十组,然后这支队伍终于开始发威了,江浙江北江西三省几乎是同时快速推进着,效率爆表,三天下来重新汇合的时候,队伍已经只剩下了五万人了,其余的都是分散留在了各县各地。

    宁致远现在并不缺钱,可以说他现在是大明乃至世上最富的人啦,那种带着红色的生意遍布各地,后来的和根本就不算什么,所以在江浙一带也没有那么饥渴的抢劫大户。

    不同于他之前在大同那么义愤填膺出大户分田地,就像现在他可以暂时容忍那些官员还在原地,也同样可以留着这些可能为富不仁的地主。

    当然也不是宁致远想留,只不过是这江南一带的富商地主实在是有些多,宁致远觉得自己可能抢了一地然后传到下一个地方那些富商就会联合起来阻碍自己的攻城,狗急尚且跳墙,何况是人呢?这些富商地主手下的伙计佣户无数,要是真的联合起来那些没饭吃的百姓谁会管你是谁还不是听从东家的吩咐,比起当官的来更麻烦。

    所以人就是群居动物,就算是在低等的人只要联合起来就会有着强大的力量,连宁致远现在都觉得麻烦不愿意招惹。

    就在这无公害的怀柔政策中,宁大官人一路走着留下队伍然后当地找人,进展越加顺利。

    忠臣很多,但是在大势面前上来送死的不仅需要一颗忠诚的心,更需要有送死的觉悟。

    来送死的和前几天想必着实不多了,宁致远知道或许更多的忠于大明的只是隐于朝野中之外不为自己效力而已,宁致远也不需要这样的人,他觉得人啊,最重要还是认清事实。

    何况救了千万人的他怎么也不觉得自己大逆不道。

    。。。。。。。。。

    。。。。。。。。。

0427章 你叫董小宛() 
皇太极也让发现了以现在的情况看来攻下锦州基本就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好不容易轰破城门被对方一炸就回到解放前,所以他也不白费功夫了。

    李军觉得现在他才是真正的没有顾虑可以出海远扬了,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家公子对那个小岛听起来那么在意,不过那个常年侵扰大明海岸线的倭寇岛谁都不会喜欢,若不是最后打探到皇太极进攻锦州的决心之激烈李军现在已经出发了,好在最后还是顺利地从祖大寿手中将锦州结果盘来守住了,如此一来自己在东北的优势已经无限扩大,对宁致远交代的任务可谓是圆满完成了。

    锦州丢不了了,大明也在一步步被宁致远侵袭,他是可以毫无顾虑出海了,但是皇太极就不一样了,他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出路了,不知道该往哪儿去扩张了。

    他试探性地往科尔沁那儿试探了几次,发现火力太猛自己实在搞不定,自从知道有了那种奇怪的武器之后他已经不指望能从汉人手里攻下城池了,皇太极两难了。

    东北的地界很大,否则也容不下数千万的人口,但是锦州现在明显是个硬茬子吃不下,本来还有一个好选择就是鸭绿江以南的朝鲜半岛,但是也被对方占据了易守难攻,空有实力但是无法夸张皇太极是绝对忍不了的,他明白如果等到大明全都归于平静了,那么剩下自己在这就是被宁致远碾压的份了,虽然他并不觉得凭借着诺大的东北和高大的城墙宁致远能拿他怎么样,但是实在是有些慌。

    和宁致远的交锋并不多,只有一次,但这也就够了,给他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皇太极知道那是一个奇计百出的人,自己现在这样尴尬的处境不就是对方有意造成的吗?四处不通,皇太极现在只有两个选择。

    一条路继续往北,那儿还有着沃野万里的草原,但是环境恶劣而且民风彪悍,据说元朝的时候曾经被征服过,如果只是这样的话皇太极也就干了,但是那儿同样十分的落后,就算攻下占领了他们也就只能永远当个游牧民族了,最多就是一个游牧民族的老大,对于野蛮了许多年的后金人来说,他们实在难以接受,他们向往大明富丽堂皇的宫殿和如花似玉的女人堆积成山的物品。

    否则以皇太极所处的地界他们父子俩何苦跟那难缠的山海关较劲,几十年都没有讨得什么好处还依旧如此。

    第二个选择他们已经做过了很多遍,再次翻山越岭跨越山海关道关内去打秋风,就像崇祯二年兵围京城和去年阿济格扫荡北直隶一样,但是这次皇太极有些犹豫。

    若是以前的情况下他是绝对不会想这么多的,他对自己的队伍有着十足的信心,大明是怎么也留不下他们,实在打不过也是可以跑的,但是现在只有锦州山海关没有打通皇太极就没底,因为这次面对的是宁致远。

    说起来皇太极觉得很丢脸的是,他根本就没有和宁致远的军队正式交过手,大同那一次纯碎就是全军软趴趴地挨宰,但是对方有着层出不穷的武器,在草原上防的他几次不能寸进一步,这样的实力军队怎么也不会太差吧?

    他知道自己再不行动迟早也会被别人打上门来的,皇太极狠下心来,还是决定自己亲自带兵来京城逛逛。

    现在大明内乱,正是他出兵最好的时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