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争锋-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大官人很失落离开了太和殿,然后心中一路哼着小曲一路回到了府上,初为人妇的李香君多了一分成熟的风情,宁致远感觉自己又祸害了一朵花朵,于是乎心里更得意了。

    一起同过床的三个女孩却是感觉要比昨天和谐不少,果然一起做那种事才能更有效地提升感情,李香君见着宁致远回来了笑脸还是忍不住羞红了一番,宁大官人直勾勾的眼神让她受不了。

    “宁郎我跟你说啊。”柳如是脸上带着笑意说道,“以后你不要把香君偷偷抱到房里来了,今日我们还没醒就听到香君的小侍女哭哭啼啼地在找着香君,说房中只有衣服,她的小姐被采花贼抓走了。”

    “这么说也没错吧。”商景兰嘻嘻笑道,因为旧居给他们姐妹俩带来的伤感情绪也早已恢复,每天过的虽说有些单调,却实在开心无比。“不过那个洛凝很可爱哦,宁郎不是还说收人家做通房小侍女吗?”

    “本。。。夫君什么时候说过那种话,”宁致远道,绣着鸟的官府也被换了下来,心里产生疑惑,“不过小凝儿确实很不错。”

    “如是我和你们说啊,今天你夫君在朝堂上大神威,劝说皇上把那一帮官员全部砍了,差点就说动了,真是可惜。。。”

    见着柳如是和李香君她们一副饶有兴趣的模样,宁致远继续说着,他时常都会说些这种话,但没有一次像今天这般,商景兰李香君原本都是官家小姐,听着宁致远的话却是有些好笑。

    “若是这样宁郎你还真是要名留青史了。”商景兰给宁致远加了一块羊肉,从医理上讲,这些红肉利于补肾,虽然宁致远现在很厉害,但多补补总是没错的啊。

    李香君很认真地听着,也没有表言论,一如她当时在青楼那般,也是静静听着已经流传了许多遍的关于宁致远的传闻,其中不知道夸张了多少,但如今可是最真实最真实的第一份了,还是宁致远亲口所说,她很开心,很庆幸。

    这是真正的秋天了,所以整个大明都有些忙碌,从宁夏过来的信件也一封接着一封,传递着信息。

    因为春天红薯种的推广,所以今年深秋了,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宁夏自然是大丰收,百姓们留下了一半的收成,但收的粮食还是堆满了新建了一排排大粮仓,至于这留下一半,相信没人回不满意,因为从耕地到种子施肥,他们仅仅提供了劳力,连佣户都比不上,当然,肥料是天然的粪便,总之宁夏就是皆大欢喜。

    而一次带来的影响就是涌现出了大批商人,外来商人,收购粮食,还有许多因为宁夏的富裕来着做起了生意,哪里有钱可赚哪儿就会有他们身影,李今是已经磨拳擦掌准备好了大干一场,在一个商业女皇的眼里,千丝万缕的景象只汇成一句话,本诰命夫人要替夫君抢钱去了!

    李家去年夏天在江浙买的红薯种是遍布全国的,虽然不多,但引起的波澜却远远比宁夏要大,因为宁夏城从某种程度上讲还是属于很神秘的,而那些流动的而商人则不同。

    亩产三十石,亩产四十石!思绪在飞舞。。。。。。

    江浙田家却相对的又要受一次打击了,当初借着李家的东风,他们在海外也弄了红薯种就那么售出去了,只是小赚了一笔还觉得心疼,现在秋收才现,竟然大都没有长出来!只有少数的红薯生出果实了,更严重的问题却不再与这儿,而在于他们卖出去的,也是同样如此,所以一时之间,田家饱受争议。

    崇祯也就着宁致远送个他的万石种子和从大臣手中得来的土地连同他的皇庄一起种了这东西,收获的时候好几天嘴都没合上,就这么多了百万石粮食,难道真是天助我大明?

    一连几次甚至都在朝堂上笑了出来,他由这个想到了以后,觉得形式已经开始好转了,大明中兴在即,看着宁致远的眼神也愈加柔和,甚至好几次都要再给他封官,但赏银,坚决没有。

    看在宁大官人眼里,崇祯这只是一种小资格调。

    就连朝中众臣在这种情况下也动起了心思,土地是他们的根,所以贪污受贿加经商种地,粮食的收入只是极少一部分,零头都算不上,但如今这种情形,种地似乎很有搞头啊?

    整个秋天,不管有的没的,大明似乎都陷入了喜悦之中,有着这样的作物,百姓们觉得明年觉得不会挨饿了。

    亩产三四十石的甘薯,已经传遍整个大明!

    。。。。。。。。。。。。(。)

0222章 官居一品() 
很多人把田家告上了县衙,告上了府衙,告上了。。。朝廷。≧

    宁大官人再见到了侯方域也只是在对方被阉了的三四天之后,迈着的步子有些怪异,见大搜朝堂之上的宁致远下意识后退了几步,然后低下头,眼神中充满了怨恨,适时李香君诰命和侯方域太监的诰命早已传遍京城,不乏有宁致远的推波助澜。

    对于侯方域眼神中的仇恨,宁大官人用小脑就可以推算出来,所以他不需要看,因为他根本就不打算饶了这伪娘一命,只要一离开京城,那侯方域就会莫名其妙的消失,他甚至谨慎到不会留下一直对自己有怨恨的蝼蚁,此时他想起了冯雪,那对他有恩又该死的冯雷她姐姐,现在是在扬州,那是唯一的例外。

    “小民侯方域,(杨天,宋万。。。。。)参见陛下。”一众书生分两排简单地跪地请安,没有后世电视剧那么夸张的礼仪,也没有万岁万岁万万岁。

    侯方域似乎已经不能领导这群书生了,宁致远颇有趣味地想道,但这与他关系并不大,这类书生最让人可恶的一个通性就是平常时候喊着礼义廉耻,不见棺材不落泪,见了棺材不想死。所以在他的宁夏选了许多十一二岁的小孩好生教导,不求能有多大用,能办点小事不添乱足以。

    “陛下,小民侯方域自从江浙纺户那一案开始经过了多番查探,现了许多蹊跷,又经过李聪大人的引荐,才得以直达天听,为那些百姓讨回一个公道。”侯方域说了一堆套话,声音有些尖锐,让人不由自主想起他是一个没根的男人。

    “小民访查了大部分受害的纺户,现他们很大的一部分都是田家的纺户,而且是在不久之前才刚刚高价签下文书,而田家却由于受到打压,直到现在还一家布庄都未开,所以此时很明显就是田家所为,而且还有许多百姓称蚕儿死的时候看见田家的人在附近。。。。。。”这话的意思就是,凶手是田家。

    “陛下,此时这位候公。。。未免说的太过绝对了,照他所说的,这么明显的情况,难道就当众官员是傻子吗,若真是他们做的,无疑是在自寻死路,依老臣看此事与田家无关,或许是他的对头李家也说不定。。。”刑部尚书周柏说道。

    又一时开始对宁致远的实力开炮了,虽然没什么用,但是能恶心一下别人总是好的,谁让你都要把我们往死里整了。

    宁致远轻笑了一声出来,崇祯这几日心情都很好,可以说从他登基之后就从未有过如此舒坦的日子,对宁致远的这番举动也是很慈祥的应对。

    “这位大人,你今天上朝是不是吃了火药了,一开口就针对本官,本官惹你了吗?”宁致远朝着崇祯拱拱手就开始反击了。

    一时之间周柏和众人觉得宁致远是如此的直接和不要脸,虽然在此之前他们就早有体会,冷哼一声说道,“本官只是就事论事,没有针对谁。”

    “这样啊,那本官倒是误会了。”宁大官人点点头,“不过大人你刚刚那句候公子为什么说到一半便不说了,这是在给本官下马威吗?你不就是想说候公子是本官废了的!在朝堂之上都这么明目张胆地向皇上告状了,怎么还不算针对本官!”宁大官人怒气冲冲地说道。

    “你。。。”周柏胡须乱颤,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官职比自己低,宁致远你知不知道现在应该自称下官!

    崇祯已经很开心了,现在看着宁致远在朝着那一伙邪恶势力开骂,心头更是畅快,强行忍住笑。

    侯方域无故受辱,却只能陪着笑脸看着两位神仙打架。

    “那现在就来说说正事,这位大人的话本官还是有些赞同的,你说或许是田家的对手这个很正确啊,只是你为什么要说李家呢?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李家现在是布庄行业里不可翻越的一座大山,是皇上钦封的天下第一庄,全大明的布庄绑在一块都被李家打垮了,而田家现在是什么情况?”宁大官人一脸鄙视。

    “刚刚这位候公子也说了,田家高价签的那些纺户,现在一家布庄都还没开,开了也是赔钱货,李家这么干事吃饱了撑着啊!你脑子是猪脑子就这么想别人吗?”宁致远嘲讽之气渐重。

    “实在不知道怎么就让你做到一品大员的,陛下,由此可见,这位大人不学无术,却身居要职,臣恳请皇上诛杀此贼,并彻查科举卷宗,看此人是否有贿赂考官之嫌,臣愿受累亲自担任!”此刻宁致远的表情十分严肃。

    “宁致远你莫太过分了,真以为没人能治得了你吗?”周柏此刻的表情宛如吃了****,又宛如。。。被戳破了心事。

    “本官从来没有那么说过,倒是那天晚上这位候公子说过,后来。。。大人你也说了一样的话。”宁致远脸上带着笑意。

    “————”周柏脸色涨的铁青。

    “致远你继续说,朕自有决断。”崇祯也仿佛认真了起来。

    “是。”宁致远点点头,又转向了周柏,与其突然变得有些无奈起来,“这位大人,你还是老实说你到底收了田家多少银子好吧,做的也是不地道,还给人添乱,田家知道了不知道会不会告你,你看看他们自己会不会把事情往李家身上推。。。还有啊,你现在也不应该说李家,因为李家已经当做嫁妆入我府了,而是这么说——皇上钦封的天下第一庄下毒害死了成千上万的。。。。。。”

    “。。。宁大人,本官确实失察了。。。。。。”周柏十分坚强,脸色白地说道,崇祯认真的眼神让他害怕。

    。。。。。。。。。。。。

    很奇怪的事,周柏就这么倒了,或许确实刑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所以宁大官人自然地官居了一品,成了刑部尚书,这在别人看来是奋斗一生的目标到他这儿却是像过家家一样,之所以那样反击是因为习惯使然,毕竟别人做好了一切准备把脸都凑了过来,不打一巴掌总是不地道的,以往这种情况有过很多次,崇祯就是这么不了了之,就这么一次竟然认真起来了。

    于是宁致远胸前的飞禽由某种鸟变成了仙鹤,官职也变成了掌管天下刑罚的刑部尚书,然后彻查此案。

    这件案子在全国范围内太出名了,虽然在历史上是没有的,这是因为宁致远为李家讨的那个圣旨所带来的后遗症,但关乎整个江南一带数万中产百姓的收入,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千万两级别的,容不得别人不重视。

    宁大官人回到家抱着几个小娘子好不舒坦,向她们炫耀自己的一品官府,心里却是怎么感觉像是崇祯丢了一个负担给自己,那么大的案件,相信他私底下已经查过了,然后查不出什么,所以破罐子破摔了,让自己那田家做替罪羊,宁大官人觉得这种事。。。也不是不可以做的。

    当晚,崇祯在书房收到了对周柏府上抄家的统计,这种事情他做的少,一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