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小山传奇-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年轻士兵回过头来,咧嘴笑了,那一笑杀意全无,那一笑云淡风情,还带着点年轻人的羞涩。

    顿时原本在众人眼中杀神的影像再也不见了,却转而深深地印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中。

    “看看人家霍小山,你看看人家才多大,下回再拼刺刀时都学学他,别一副死爹死娘的熊样!”马连财对新兵们怒骂着。

    此时新兵已经从恐惧中摆脱出来,那个被马连财在日军刺刀下救下来的士兵用敬畏的神眼看着霍小山,也同时为自己的表现感觉到羞愧,他更记住了看样子这个比自己还要小一两岁的但特别能杀鬼子的老兵,记住了他的名字叫霍小山。(未完待续。)

第一三八章 阻击与狙击() 
其实,能够有惊无险地打退日军的第二次进攻,靠的是马连财霍小山和那些老兵们的提前防范。

    在击退了鬼子第一次进攻后,马连财霍小山和一些老兵就聚在一起研究如何应对日军下一次的进攻,他们就预料到日军很有可能派坦克助战。

    鉴于阵地的纵深过浅,如果任由鬼子的坦克冲破防线而又无法切断日军步兵与坦克的联系,那么阵地肯定是守不住的。

    他们就想出了将重机枪与适量轻机枪置于两翼,直到鬼子步兵基本暴露在侧翼的枪口下时再压制步兵,炸掉坦克,进行白刃战。

    这种设想无疑是冒着很大风险的,但这却也是被动防御情况下所能采取的唯一主动措施。

    其实,日军的98坦克的装甲只有10MM厚,大点的山炮就可以干掉它,就是用中正式步枪装上钢芯弹也一样可以击穿它,这在当时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但这都是马后炮,都是后人总结出来的,而当时贫弱的中国士兵们见到了这个并不大的钢铁怪物却也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何况霍小山他们连迫击炮也没有一门更不要提钢芯弹了。

    他们所采用的自然是得自于淞沪老兵们的经验,那就是利用坦克在关上观察窗后视野受限,让爆破手接近用集束手榴弹炸断它的履带,再用手枪击毙必须要打开观察窗观看情况的鬼子。

    霍小山在阵地战开始前向鬼子打冷枪的时候,就已经仔细观察过坦克,所以就完美地执行了大家的设想。

    虽然过程很惊险,但终于成功了,坦克与步兵之间的联系也被切割了,靠着白刃战最终守住了自己的阵地。

    只是所有人都不清楚,下一轮进攻的日军是否会派出更多的坦克,这也成了守军们最大的担心。

    而同时还有一个坏消息,唯一的一挺重机枪终于被日军坦克打坏了,去领取另外一挺重机枪的沈冲和几个士兵又被日军的进攻阻隔了,这样就失去了对日军的远程威胁。

    上一次放开中间,用重火力从两翼压制步兵切断坦克与步兵联系的方法肯定是用不了了,就是能用,有了防备的日军也会第一时间用掷弹筒压制住了中国军队的火力,所以这个办法肯定是不行了,至于士兵的伤亡达到了五十多人,目前还可以忍受。

    马连财霍小山和粪球子一样参加过淞沪会战的几个老兵又聚在一起商讨如何应对日军的第三拨进攻。

    办法想了好几个,但却又都不理想,毕竟这是阵地战,阵地纵深又浅,没有过多的回旋余地,最后还是马连财拍板,那就打冷枪吧,从鬼子露面开始就打冷枪,迫不得已时再硬扛。

    如果鬼子有坦克甚至增加了坦克的数量,那就只能如同打退日军第一次进攻时那样,阵地上留观察哨,大部分人进反斜面工事,等鬼子冲到近前了再炸坦克与步兵白刃战。

    硬扛日军进攻那是不得已的办法,而在时下抗日正面战场上,绝大多数中国军队所采用的办法,这也就意味着,守军肯定会在火力上完全占优势的日军进攻下,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要么全部崩溃,要么全部牺牲。

    说干就干,在日军进攻的间隙里,士兵们开始在已经不成样子的工事后,尤其是直接暴露在日军视线里的地方,抢挖一条交通壕。

    还有士兵在比较高的工事废墟后挖起了散兵坑,与此同时又有人把压完子弹的步枪,选择相对隐蔽的地方摆放妥当。

    在工事废墟后,敌人视线能看到的地方,挖交通壕,这是便于打冷枪之后及时转移,防止被日军的特等射手和重火力盯上,挖散兵坑是防炮的。

    霍小山,马连财,以及其余十来个枪法打的比较准的士兵就是这次打冷枪的主角。

    同时阵地上还安排了二十来个士兵,他们有两个作用。

    一个是抓空放一枪,起吸引敌人的注意掩护霍小山他们冷枪手的作用。

    而另一个作用则是马连财命令的,那就是要求他们始终要保持有一个人跟在霍小山后面,除了帮压子弹,在关键时刻就是宁可自己死也要保护好霍小山。

    至于马连财的第二个安排,霍小山当时就明确表示拒绝,但马连财则以连长的身份无视了霍小山的抗议。

    毕竟,霍小山在这种阵地防御作用中太重要了,射击频率奇快,举枪必中,是杀伤日军有生力量的绝对主力。

    日军并未给他们太多的准备时间,当他们所挖的交通壕有的只有半米多深的时候,新的一轮炮击又开始了,于是大多数的士兵又撤回到了反斜面工事里,阵地上只留下最早安排的人员。

    掷弹咝咝而来在阵地上轰然而响,重机枪子弹打得工事废墟上石屑乱飞,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回进攻并没有派坦克来,而实际进攻的队伍依然是一个小队,更准确的说法是负责正面进攻的日军中队所剩下的唯一的小队。

    日军的指挥官认为在一个非主要阵地上投入太多的军队不值得,而对于该中队的伤亡了一百多名士兵而未拿下一个并不起眼的侧翼阵地深感不满。

    对该中队长大加申斥,竟不给他投入坦克,而命令他们用自己所剩余的兵力去拿下支那部队的阵地,以捍卫大日本皇军的尊严。

    这也让这个也许是抗战开始以来最倒霉的中队长很是急火攻心

    日军侧翼阵地没有迫击炮之类的武器,兵力都是在二百米外的一个高岗后后发起进攻的。

    但对于守方讲,好在这二百来米的地形是一马平川,近百米宽的防守阵地,日军重机枪掷弹筒能压制这个点,却压制不住另外一个点,火力压制总有缺失的地方。

    被烟尘笼罩的防守阵地上,霍小山将枪架在一块残破的混凝土后,在日军火力转向别的地方时,看到进攻的日军已经过了,出现在自己的视野里。

    咦,这拨日军怎么显得与前两拨不一样呢,霍小山又仔细看了一眼,才发现这拨日军竟然没有戴钢盔,竟然脑袋上都系了个白布条。

    日军这种白布条霍小山是见过的,他在天津打擂台时就见过有日本武士头上系过,前面还有一个圆膏药,霍小山知道那是日本人的国旗,可这是为什么?(未完待续。)

第一三九章 阻击与狙击(二)() 
霍小山想不明白,这也怪不得霍小山,他又哪能知道这是日军指挥官是让这个中队长用大和民族的武士道精神一洗伤亡惨重却没有拿下阵地的耻辱呢?

    在霍小山的眼里看来那些日军无疑是怪异的,他们疯狂的歇斯底里的,一个个高喊着,并不如同前两拨那样只有到近处才发起冲锋,而是才出发就挺着腰板全力向自己阵地这面冲着。

    小山明白他们喊的是万岁的意思,却想不明白这些日军为何如此疯狂,管他呢,在伏身避开二十多米远一颗爆炸的掷弹后,霍小山扣响了扳机,冲在最前面的一名日军应声而倒。

    随着霍小山这一枪的打响,阵地上也开始响起了一片枪声。

    枪声并不是很激烈。

    步枪声稀稀落落的,虽然有两挺轻机枪在叫着,却总是打着短点射,因为打几下就得换一下地方,否则就算是轻机枪也同样会被鬼子的掷弹筒盯上,一发掷弹下来,保证就落在刚才打枪的地方。

    不得不承认,日军的单兵素质绝不是吹出来的。但是,枪声虽然并不密集,但防御阵地上枪响之时,总是有几个鬼子被打倒在进攻的路上,轰轰的掷弹竟然压制不住。

    工事废墟后,霍小山已经开始在那条战壕里飞快地游弋着射击着。

    游弋时动若脱兔,有时端枪疾跑,有时还要在从那尚未齐腰的战壕里低身而过,有时还要在工事后匍匐前进。

    射击时静若处子,表尺,准星,远处的比黄豆粒大不了多少的鬼子,三点一线,在举枪的刹那,霍小山黑色的眸子在战火中闪亮着专注的神彩,抑止住因为运动而加剧的心跳,屏住呼吸,冷静击发。

    不可否认,霍小山在射击上是有天赋的,但作为射击要领上是有一些共性的要求的。

    这种剧烈运动后的静止射击就要求射手的心肺功能要好,这样才能射击时憋住一口气。

    而且不管射击的姿势无论是站卧蹲立,但在举枪射击的刹那,所有的肢体动作都是定型的,这样才能保证射击的准确性,纵是天塌地陷射姿不能变。

    中正式步枪的有效射程有6百多米的样子,而在二百米范围内,不光霍小山,就是日军中的特等射手们也同样能够做到弹无虚发。

    只是日军在这二百米的进攻距离上是一马平川的平地,掩护物较少,而霍小山的射击频率很快,准确性又极高,所以就不断有日军栽倒在霍小山的枪下,霍小山的作用已经相当于一名出色的狙击手了。

    他们在没有了重机枪的情况下,也只能靠狙击来打击敌人了。

    整个阵地设置了很多处隐蔽的狙击点。

    每个狙击点上都放着压满子弹的步枪。

    这些枪绝大多数时是给霍小山用的,使他打几枪之后就能转移到下一个狙击点,抓枪就射,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压子弹的时间。

    这时一个强大的狙击手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随着不断有日军在行进的途中被枪打倒,这种冷枪的震慑作用甚至超过了飞机大炮坦克。

    因为被狙击手打死这有一种不确定性,眼见着自己身边的人被打得一枪打死,谁也搞不清下一个倒下的是不是自己。

    冷静状态下的从容就义要比热血冲动时的悍不畏死难的多!

    原本嗷嗷叫的本就抱着玉碎打算的大和勇士们在霍小山他们慢刀子杀人式的狙击中,他们意识到如果再这样前冲只能是和上一次进攻一样的悲剧。

    终于,那个中队长不得不下令由弯腰向前,改成了匍匐前进。

    但这并没有妨碍对方的子弹还是击中已经变得很小的目标,原来还是打到身体上就算了,这回好,虽然命中率低了,但只要打中了的,基本就是脑袋,一枪必死。

    中正步枪击中目标后的特点正是穿透性小,进孔小出孔大,只要命中非死即伤,白的脑浆与红的血浆构成了让人胆战心惊的死亡之花。

    每个向前爬着的RB兵都在暗自祈祷着下一枪打中的不是自己。

    在这场意志与速度的较量中,中国军队一方取得了优势,日军往前爬行的速度也越来越慢,不知不觉中,这场阻击战已经变成了狙击战。

    日军开始更加疯狂地向阵上发射掷弹,以压制住阵地上那不知道来自何方的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