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小山传奇-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因为如此,起初不觉得怎样,待喝得多了,便已是酒意微醺。

    霍远先头已经喝了一瓶花雕,接着又与来敬酒的日本军官喝了几瓶日本人从国内带来的啤酒,纵是他酒量很大,也已经有些微醉。

    日本人平素所喝的酒都是度数很低的清酒,哪里有中国白酒的度数高,所以同桌的日本军官更是不堪,已经是一个劲地直往厕所里跑,那自然是去抠嗓子眼里的小舌头,回头再来和中国人喝过。

    军队就是如此,什么都要讲究一个气势,喝酒也绝不能输给对方,中日军队概莫能外。

    霍远用微醉的眼神向前方扫去,见中央两桌的政要们也都喝冒汗了。

    中方政要里霍远熟悉的就有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二十九军三十七师长兼河北省主席冯志安,北平市长秦德纯。而日方里只有两位霍远是认识的,一个叫河边,是日军驻华北驻屯军的旅团长,一个叫松井太郎,是日本驻北平的特务机关长。

    正在霍远扫视场面之际,一个人已经走上了酒席之间的空地,却是二十九军的一个副师长叫李文田的。

    中国军队一方见了,放下手中的杯筷,纷纷鼓掌叫好。知道李文田这是要唱京剧了。

    原来刚才已经有日方军官唱了首日本歌曲,你方唱罢我登场,日本人都出手了,我方必然应战,岂可让日本人扫了锐气?

    “劝千岁杀字休出口,老臣与主说从头,刘备本是中山靖王的后,汉景帝玄孙一脉留。”

    这几句唱得有板有眼,抑扬顿挫,极得京剧三昧,正是京剧《甘露寺》中的一个著名片断。

    讲的是三国时孙权欲以相亲为名,杀掉刘备,而刘备在诸葛亮的巧妙安排下,不仅娶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更是把东吴名将周瑜气得吐血,“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正是由此而来。

    京剧被中华民族称之为国粹,那个时代在场的中国人有几个没有听过京剧呢,《甘露寺》劝千岁一段对于在座的人来讲更是耳熟能详。

    于是,上面唱着,下面自然就有人以手击节掐着板眼听,就连坐在中间两张桌子上的中方头面人物们也都微晃着头脑,一副深深陶醉的样子。

    “他四弟子龙常山将,盖世英名冠九州,长坂坡救阿斗,杀得曹兵个个愁”

    “咦?”底下一片轻咦声

    “不对呀,唱错了吧?”

    “忘词儿了吗?”

    那些听过这段京剧片段的人开始交头接耳,交汇的目光里显出探寻之意。

    人所周知,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在京剧甘露寺里,又给加了个四弟常山赵子龙。

    正常演唱,唱完刘备,就该唱他的二弟关羽啊,这可奇了怪了,咋就变成四弟赵子龙了呢?

    演唱者并不理会下面的轻咦声,依然有板有眼地唱到:“他三弟翼德威风有,丈八蛇矛惯取咽喉,鞭打督邮他气冲斗牛,虎牢关前他战过吕温侯,在那当阳桥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

    “愈发不对了,难道是李文田忘了词?可是不对呀!”

    李文田可是二十九军里出了名的票友,在很多军中聚会的场合都唱过这段京剧,不应该唱错啊!

    就在众人的疑惑与低语议论中,那李文田却接着唱到:“他有个二弟,汉寿亭侯,白马坡延津口,砍过颜良诛文丑,在古城曾剁过老蔡阳的头!”

    这几句却明显拔高了调门,那诛颜良斩文丑剁过老蔡阳的头,唱的更是格外铿锵有力!

    剁过老蔡阳的头的“剁”字更是唱得高了八度!

    没待别人省过味来,在众人的诧异声中,李文田抬手一抱拳,已是施施然走下去了。

    本来这片段还应当有几句结尾,叫“这一班武将哪个有,还有诸葛用计谋,你杀刘备不要紧,他弟兄闻知哪肯罢休……”,李文田却不唱了,回到自己桌旁老神在在地往那儿一坐,就跟没事儿人一般。

    中方将领都看到了每个人眼中的诧异与不解,但在沉默了片刻后,突然就有省过味来的中方将领大叫了一声“好!”

    他这一声好可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了。

    开始有人没领会李文田的意思也只是象征性的喊好,那声音虽大却未尽力,但马上绝大部分在场的中国人都已经是醒过腔来,于是叫好声马上此起彼伏就已经连成片了,震得那大厅里都是嗡嗡直响!

    青龙偃月刀诛颜良斩文丑,那咱二十九军的大刀片,何尝没砍下过小鬼子的头?何尝没剁过小鬼子的头?!

    在座众人那脑袋哪有糠的,稍一思索,便明白了李文田把关羽放到最后唱的用意,那是因为关云长关老爷用的是大刀哇,而咱二十九军砍鬼子用的是啥,不也正是大刀吗?

    而李文田不光改变了唱词的顺序,更是将最后一句斩下老蔡阳的头换成了剁下了老蔡阳的头,一字之差,却更道出了二十九军的豪气干云。

    时下中国羸弱,民不聊生,东北被占,华北危急,总被倭贼所欺,二十九军在古峰口的一次白刃战中就砍下了四百多个鬼子的人头,这是何等豪迈扬我国威之事,焉能不大声叫好喝彩?!(未完待续。)

第一二0章 此宴非鸿门 此刀却断头() 
在中方军官一片叫好声中,日本军官们却面面相觑,一副不知所云的样子,更有甚者,也和中国军官们一起拍起巴掌来,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

    毕竟,纵使日军带了翻译,也不可能翻译得那么快。

    这时,从下面酒桌前走出了一个日本军官。

    就见他双手平端着一把带鞘的武士刀,军装笔挺,油光锃亮的军靴踩得地面咔咔作响,最后脚后跟一碰直挺挺地立在空地中央。

    这时所有人才看清他的容貌,瘦削的脸庞,八字眉下两只如同鹰隼般犀利的眼睛,显得阴厉十足。

    如果霍小山会发现这个人竟然是他在天津打擂时碰到的的那个未分出胜负的日本武士,也就是沈冲的那个名唤佐藤的日本舅舅。

    这佐藤召唤一声,下面跑上来两个抬着空桌子的日本士兵,把桌放正,却将一个小瓷碗倒扣到桌上,再将一只蜡烛点燃,然后倒退两步,就往那里一站。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佐藤也不吭声,左手握鞘右手握柄,只是一拉,但听铿的一声,一把寒光闪闪的东洋刀就出现在众人面前。

    勿庸讳言,时下中国的科技是比不上日本的,日本刀的钢口也要胜过中国,那东洋刀虽细,钢口却是极好,加上表面又做了工艺处理,显得寒光凛凛,森气迫人。

    加滕把左手的刀鞘向地上一掷,然后双手握住刀柄,就兀自使将起来。

    东洋人使刀,惯用双手,故那刀风更加凌厉,如同秋雨扫窗,给原本火热一片的宴会上带来丝丝寒意,而佐滕动作敏捷如枭,闪展腾挪,身手确实非常人所能比拟,看来没有几十年浸淫于刀法,断然不会有此功夫。

    堪堪一路日本刀法使完,在日本人的一片哟西声中,那佐滕已闪至蜡烛的桌前,半马步站立,双手握刀,力惯刀尖,向前平斩而去,但听轻丝一声,蜡烛被从中间斩断,就在上半截蜡烛掉落的刹那,又是一刀挥出,那半截蜡烛又分成了两半,方落到地上,明亮的火苗熄灭了,袅袅升起一缕细细的白烟。

    那佐滕收刀作势,并不下场,却向着霍远所坐的酒桌走来。

    在霍远冷陌的注视中,佐滕竟操着极为熟练的中国话对霍远说道:“在下大日本帝国少将佐滕一雄,据传中国古时有鸿门之宴,上面有两个好汉名叫项庄樊哙,酒宴上舞剑伴酒,留下千古遗风。

    而今中日亲善,素闻霍远霍旅长英雄好武、刀法精熟,今日百闻不如一见,不知霍武术家能否也演练一趟刀法,愿以此刀相赠。”说罢,毕恭毕敬地双手捧刀,行了一个躹躬之礼。

    在场的中方将领马上就对这个佐滕一雄有了另眼相看的感觉,一是惊其刀法精湛,二是竟把中国话说得如此流畅表达如此清晰,显见是一个中国通。

    他肯定是已经听出了李文田改京剧的内在用意,才提示他并不怕所谓鸿门宴。

    中国将领一时也都在想,如果这时面对佐滕一雄的不是霍远,而是自己,该如何作答才能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在那加滕用刀劈蜡烛时,霍远表面略带微醉,心里不由得好笑又带着轻蔑:在我面前耍快刀,简直是班门弄斧。

    别说是自己不惧他这招,就是自己的宝贝儿子霍小山,只怕瞬间能把那蜡烛斩出个十截八截的,肯定能把一个好端端的蜡烛斩成蜡片儿。

    眼见得加滕那挑战的目光,霍远慢慢站起,仿佛醉意朦胧,却突然虎目一睁,那冷锐血性的目光不由得让佐滕毫无无来由地觉得身上一冷。

    紧接着霍远冷笑说道:“倭刀锋利,莫非欺我中华无刀吗?”竟不接刀,而后高喝一声:“刀疤!拿那把大刀来!”

    一会儿功夫,一路小跑的刀疤营长从大厅外将一把大刀片呈到了霍远的手中。

    刀自然就是二十九军寻常所用的大刀片,够长也够厚重,只是竟然在中间处有了豁口。

    日本军官们看了不禁面带嗤笑之色。

    因为翻译已经翻译了刚才霍远的那句话“欺我中华无刀吗”,你支那有刀,难道就用此破刀吗?

    但又看见中方军官们面对这把残缺的刀却都面带尊敬,一副自豪的模样。

    日方军官却不知道,这刀刃上面豁口的来历,也不知道这把刀在霍远的手中足足砍下过二十多大日本帝国精英的人头,更不知道这把刀和他的主人霍远早已在二十九军铸就了一个广为流传的传奇。

    众人目光中,霍远单手提刀,直视着佐滕,说道:“你竟然知道鸿门之宴,不简单哪。不过,你却不知此宴非鸿门,此刀却可断头!”

    说罢,身子一矮一纵,一脚踏着身后的椅子腾起身来另外一只脚的脚尖轻点饭桌桌沿上的一点空档,空中换步,人便已跃到了空场中央,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就如现代奥林匹亚的三级跳一般,整个人气势彪悍而动作偏又轻盈如鹿,不带一丝火气。

    中方军官叫好声方待要起,却听霍远接着大声喝道:“喜峰口,风怒吼,斩却倭头遍地走!”喝声里,人若虎,刀如龙,已在那空场上使将起来。

    此时日倭军官皆已被霍远威势所摄,一个个脸现惊怒之色。

    而中方军官却已气势如虹,霍远一刀出,便有同样受教于霍远的士兵军官们喝出破锋八刀的刀诀,因为霍远使出的正是大长中国人威风的破锋八刀:

    迎面大劈破锋刀,掉手横挥使拦腰。

    顺风势成扫秋叶,横扫千钧敌难逃。

    跨步挑撩似雷奔,连环提柳下斜削。

    左右防护凭快取,移步换型突刺刀

    霍远刀越使越快,众人喝的也越来越快,当众人喝到最后一句“移步换型突刺刀”时,霍远此时正好也将刀使到了那佐滕劈蜡烛的桌旁,不知何时桌上又被士兵点亮了一只蜡烛。

    霍远单臂惯力,一刀剁下。

    这是神奇的一刀!

    霍远使刀给人的感觉如气贯山河,偏又如同羚羊挂角无迹可循,又仿佛一束阳光穿过雨后的森林,一刀下去,没有听到任何声响,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