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小山传奇-第3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六四章 以火攻毒与釜底抽薪() 
三天后,日军出现在了长沙郊区外围阵地士兵们的视野之中。

    没有了重炮与坦克助战的日军此时已是如同被拔掉了牙的老虎,看似凶猛但奈何你已经没有了牙那还抖哪门子威风呢?

    且看我们中国士兵杀虎,你们不知道中药中有一味药叫做虎骨吗?

    相比较而言,没有了重武器的日军胜在单兵素质高枪法准战术配合意识强,而中国军队则胜在人数多心气足且准备充分,于是战斗在一开始便进入了一种胶着的状态。

    日军多数的时候是在泥水中进攻的,甚至有的时候他们为了让轻机枪能够发挥火力掩护的作用,不得不让前面的人用手托住机枪的两脚充当枪架,这样一来日军机枪作用也就是实是太有限了。

    往往是在中国士兵的射击下,前面在泥水中充当枪架的日军副射手一被打倒,那机枪的地位就立刻变成尴尬起来。

    轻机枪分量再轻那也是需要支撑点的,总不可能飘在泥水上面射击吧。

    而日军的重机枪也作用不大,日军所用的九二式重机枪在时下各国所用的重机枪中分量那是最重的,八九十斤的重量对泥水中的行军与进攻中都有很大的麻烦。

    于是,在风向适合的时候,日军的惯用伎俩又出现了。

    “嗵嗵嗵”迫击炮弹的射击过后,中国守军阵地上便爆起了绿色的毒气。

    一枚毒气弹释放出来的毒气是淡淡惨绿色的,但相继爆炸而来的毒气却是让那淡淡的惨绿成了深绿。

    毒雾之中传来中国士兵们阵阵的咳嗽声,日军这回打出的毒气是催泪瓦斯。

    中国士兵们已经知道日军有了久攻不下必用毒气的习惯,于是早有准备的他们纷纷拿出了已经湿透了的毛巾或者布条来掩住口鼻。

    按正常来讲,要想在毒气之中坚守住阵地没有防毒面具那最终还是无法抵抗的。

    在台儿庄会战之中就出现过日军用毒气熏死了防御阵地上所有守军士兵的惨剧。

    可这回不同,日军所盼望的死神并没有如约到来。

    这是因为那些被日军释放了毒气的国军阵地上突然出现了火光,对,是火光,成堆的火光!

    炽热的火焰向上升腾着,然后就把加热了的空气向天空中吹拂而去。

    有的准备得更加充份的阵地上,却是每个士兵都从脚下摸一支火把来,十几支几十支火把瞬间提供了足够使得地面的毒气被蒸腾掉的热量。

    更有甚者,对于日军毒气弹爆炸相对集中的地方,国军士兵们暂时撤离了,却是在毒气稀薄之处掷过来了成捆的集束手榴弹。

    于是,巨大的爆炸热量中,毒气被爆炸的气浪推开,最后又在相近区域的点燃的柴火堆的熏烤下稀释下来,最终消散于无形之中。

    日军傻眼了,现在除了与中国军队拼单兵是真的没有好办法了。

    但他们却不知道,再次化整为零潜伏在稀泥水潭之中的直属营小分队已经是瞄向了他们的迫击炮阵地。

    于直属营全体而言,不战斗的时候你让我们做什么都可以的,但既然战斗了我们就必须冲到前面去、

    我们直属营可没有看着友军在战斗而自己却是几个人看守着一个火堆时不是地加块木头的习惯。

    捞刀河与长沙市区并没有多远,所以已经进入到捞刀河以南区域的日军迫击炮的位置并不难找。

    郑由俭决心搞一门或者几门迫击炮玩玩了。

    掷弹筒虽是单兵利器,但在射程上到底是差强人意。

    迫击炮则不同,虽然比掷弹筒重了许多,但在射程上是可以比掷弹筒更好地做到隔山打牛。

    此时,潜伏的着的如同泥猴子般的郑由俭正在打开一个同样沾满了淤泥的油布包来,他揭开那油布里面却是一个望远镜。

    他有油布干净的一面小心地蹭了蹭手上的泥,然后就的手举望远镜开始观察起日军迫击炮的所在位置来。

    地貌乃至进攻的日军依次在那望远镜的镜头之中滑过,最后郑由俭把目光定格在了一座矮山的后面,他知道自己已经找到日军的迫击炮阵地了,尽管他迄今为止还没有看到一门迫击炮。

    郑由俭一挥手,于是那泥潭之中一群直属营的“泥猴子”便向郑由俭所指的那个山头悄然摸去。

    在距离那个山头有一百米时候,他们被山顶放哨的日军发现了。

    于是枪战开始。

    如果说枪法的准确性不分伯仲的情况下,那么自然是多者胜。

    爬在最前的霍小山下令射击的时候,于是那山头上的两名日军岗哨应声而倒。

    山后坡上的日军闻听到了枪声自然知道又有中国军队来袭,忙一面让负责警戒的日军派人来抢那个山头,忙一面转移自己的迫击炮阵地。

    可是,既然被直属营盯上了又哪是那么容易摆脱的呢?

    已经爬到了土地坚实干爽之处的郑由俭和他的掷弹兵们一瞬间就打出了十多发掷弹,那掷弹走出的抛物线的终点,正是日军所处的背坡之处。

    郑由俭能看到日军迫击炮的准确位置吗?

    当然不能,但第一轮十多发掷弹飞过去,终归有一枚掷弹落在了正在转移的日军士兵之间。

    于是便有几名日军士兵丧命。

    活着的日军在卧倒之后见不再有掷弹袭来,忙又起身扛炮筒的扛炮筒,拿支架的拿支架就又向坡下走。

    只是郑由俭的掷弹又到了,他依旧采用了那种败家子般的射击方法,山坡被炮火覆盖,却也同样有命运不济的日军士兵在掷弹的爆炸下倒了下去。

    就这样,霍小山率人向山头进攻着,郑由俭用掷弹筒打得背坡处的日军一会站起来一会又趴下的。

    当霍小山率队攻到了山顶之时,日军的四门迫击炮却是刚好运到了山脚下。

    过了山脚前面可又是一片泥泞了,可这时日军炮兵的指挥官突然发现运送迫击炮的人员不够用了。

    只是因为被郑由俭的败家的覆盖式打法让他手下的士兵倒下了十来个。

    一个人在那泥潭水洼之中行走尚是费力,再扛一个六七斤的迫击炮的炮筒,那么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双脚深陷泥潭。

    要知道,日军为了运这四门迫击炮上来可是动用了一个中队的人力才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于是日军指挥官下令将这四门迫击炮炸了。

    可这炮运上来不容易,现在想炸也是不容易的。

    已经攻上山头的霍小山小分队的步枪响了,有日军士兵倒下。

    更倒霉的是一个士兵把那香瓜手雷的销子拔了小铜帽也磕了,但那手雷还在手中时却是被中正式的步枪子弹正打腰上。

    于是,那手雷堕地,在脚下的稀泥之中犹自不知疲倦地喷着白烟,然后,“轰”,那名日军士兵连他身边的两个同伙就一了百了了。

    十分钟后,泥乎乎如同一个黑鬼似的郑由俭咧着大嘴露出一口分外森白的牙齿坐在山脚下的淤泥之中抱着一根迫击炮的炮管在那傻乐着,成为了直属营打鬼子故事中又一永恒的经典记忆!

第五六五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 
泥泞的道路使得日军不再有了往日将炮火在中国军队头上肆虐的优势。

    而那份攻取长沙作战计划的遗失又使得日军在战场上变得被动起来。

    一场战役被发动起来就象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发现前方有危险时急刹车却也克服不了那惯性的。

    于是,日军原本看好的中国军队防御的薄弱之处得到了加强,自己人于数较少的部队开始受到中国军队优势兵力的围攻。

    而本是寄予厚望的毒气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则成为压垮日军指挥官进攻决心的最后一根稻草,日军开始撤退了。

    相反,中国军队则开始了追击。

    每天都有新的消息传来,比如抓到的一些日军俘虏,他们由于后勤供应不上没有饭吃了饿得直打晃,比如某部日军损失惨重却无力抢回尸体他们已经开始砍死者的手指往回运权当尸体了,比如日军已经不敢和前面拦截国军小队硬拼了改绕道逃命……

    正是在这样的到处一片乐观的气氛里直属营也加入到了追击日军的行列之中,说来也巧,这回又是和吴承先的508团结伴而行。

    霍小山这回并没有随队伍走在最前面,因为他被吴承先约谈了。

    两个人在队列里泥水中边走着边说着话。

    吴承先现在自然是极佩服霍小山的,不过他对霍小山一打仗就身先士卒的做法却不敢苟同,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你看人家哪支部队的长官象你一样总往前面冲的?”

    霍小山笑笑回答:“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是长官,他们也不管我叫营长,只是管我叫头儿。”

    “头儿和长官有区别吗?我看一样,如果你不是上峰下令当的营长你的兵还会听你的吗?”吴承先看不出头儿和长官有什么不同。

    “不一样的吧,我觉得营长应当叫指挥员,是指挥打仗的,虽然级别不是很高,而头儿只是一个领着大家伙儿打仗的人。”霍小山解释。

    他这么一说,吴承先便明白霍小山所说的营长与头儿的区别是什么了,营长是“指挥”,动嘴的成分更多一些,而头儿是“领”着,那自然身先士卒的时候就更多些了。

    吴承行正体会着霍小山这种说法的同与异的时候,前方突然响起了枪声,于是吴承先命令士兵加快脚步往前赶。

    但没一会儿的功夫,前方的枪声却已经平息下来了。

    吴承先与霍小山互相交换下了眼色,想的都是可能与小股日军遇上了然后那日军就被己方打跑或者消灭了吧。

    就在这时,前方忽然有士兵在泥泞之中连跑带爬地跑回来向吴承先报告:“团长,咱们的人和直属营的人吵起来了,我看都要动枪了!”

    “嗯?”吴承先和霍小山都惊讶了,怎么吵得都要动枪了呢,按理说通过这两回两支队伍的接触,虽然说不会好到同生共死但也绝不于拔枪相向啊。

    “走,看看去!”吴承先跑了起来,霍小山自然跟上。

    “他们因为什么吵起来的?”吴承先跑边问那个士兵。

    “我也不清楚,我就是远远地看到咱们的人向直属营的人举枪了我就赶紧回来报告了。”那士兵在吴、霍二人的身后一边奋力跟上两位长官的速度一边回答道。

    当吴承先与霍小山赶到双方士兵发生冲突的地方的时候,却是看到吴承先手下的一个连长正带人用枪指着直属营的人。

    直属营的人比较少,也就二十多人的样子,并没有举枪,但却拦在那个连长他们的前面不让他们往前走。

    “都把枪撂下,怎么能拿枪指着友军!”吴承先劈头盖脸就训那个连长道。

    那个连长见是自己的团长来了,情急之下也不打立正敬礼了却是急急地向团长告直属营的状道:“团长,咱们尖兵班在前面和鬼子打起来了,可直属营的人说啥不让咱们进去救人。”

    直属营的人见霍小山也来了,人家都向自己的长官告状了,那自己也得解释啊。

    他们这支小队带头的人却是李向白。

    由于在前一阵子的战斗中李向白表现出色而原来的那个排长又阵亡了,霍小山便让李向白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