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小山传奇-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中正式步枪也有三八大盖,有捷克式轻机枪也有歪把子机枪,而在林中一个土包的后面竟然架起来了五具掷弹筒。

    眼见他们操作武器利索至极,竟是一副训练有素的模样。

    那几个士兵的脚步不由得慢了下来,互相看了看,心活了,其中一个却是一转身也趴了下来,剩下的那几人犹豫了一下,竟然也转身趴了下来。

    本来惶急逃命的国军士兵们见自己这伙竟然有人停下来助战了先是一楞。

    再一看这回己方人多势众,再转眼看去却见两侧隐隐约约竟然还有部队向后面追击而来的日军在做着迂回。

    于是他们也心活了,十个人中倒是有一半停了下来也转身备战。

    至于那一半则是手中的枪已经跑丢了或者胆子太小仍旧向山里逃命去了。此时那个刚刚拦路“抢劫”机枪的现在趴在了这支临时设成阵地的最前面的年轻军官已经在观察后面追击而来的日军的情况了,他相貌普通,眼睛却是极其有神,不是霍小山又是哪一个?

第三八七章 溃兵变诱饵() 
大别山外已经是战火连天,霍小山却是难得的和他的士兵们在大别山腹地休整了一个多月了。

    霍小山在大部队脱离了南云忍的视线后怕有日军还在后面辍着,亲自带着几十个老兵又消灭两支斥侯小队,这才凭借着山高林密甩开了日军大队。

    然后自然还要确定日军是否还在继续追击他们或者等他们从山里出去,好在大别山区虽广却并不乏山民,而山区内的山民们竟然还有自发组织的护庄队。

    同为中国人,霍小山他们很快就取得了百姓们的信任,在山民的传递消息后,得知日军在找不到他们的三天后终于撤走了。

    于是霍小山这才松了一口气,开始了对新兵的操练。

    霍小山并不知道,南云忍撤走也是迫不得已。

    一个原因自然是失去了霍小山部的消息,想在长达近三百公里的大别山里找到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实在是太渺茫了。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新的会战已经开始了,日军统帅部不可能由任他这样的一个联队长长期在外“游荡”,于是一纸电文便把他催了回来。

    之所以说他是在外游荡,却是那大坂师团在和他打官司。

    大坂师团拒不承认自己手下有偷运支那军队过淮河的通敌行为,反而指责这件事的举报人——南云忍不事军务为自己的无能做辩解整日在外游荡。

    这种倒打一耙的行径气得南云忍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却又无可奈何。

    霍小山哪知道日军内部的弯弯绕绕,在确定日军已经撤走之后便开始休整练兵了。

    他知道这回人多了不能再象原来那样了,有自己做榜样大家都跟着自己做就行了,这回必须把规矩立起来。

    于是分别任命石彪、小石头、粪球子当了连长,沈冲侦又分别任命一些老兵当了班排长,沈冲的侦察班扩充为侦察排,郑由俭的掷弹兵也扩充为排。

    然后他开始了有针对性的练兵。

    一个是强化了部队的纪律训练,就如同他在中央军校训练时那样,强调了军容军纪。

    是每天里三个连队两个直属排穿着各式各样的服装却做着正规部队的各种举动。

    一个是加强军事训练。两淮子弟出身的新兵素质很好,但射击拼刺投弹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欠规范,经过锤炼便是好兵。

    一个多月就在这大山中过去了,这倒是截止目前霍小山的抗日生涯里难得的没有战斗的日子。

    那七八月份正值盛夏,大别山里草森葱隆鸟兽繁多,霍小山在练兵之余倒是携着慕容沛夜听松涛阵阵昼看山花烂漫,仿佛又回到了家乡的大山之中。

    慕容沛有时走累了,便让霍小山背着走,或者在晚上压根就不回军营,找到那青石干爽之处,霍小山盘腿而坐,慕容沛便枕在他的大腿上进入梦乡。

    军需处老兵那都是跟着霍小山一场场仗打下来的,自然没有人说什么。

    新兵却又都把霍小山和慕容沛当成了神仙样的人物自然也不会多言。

    只不过霍小山那是杀神,而慕容沛却如天上的神女了。刘云卓此时已对霍小山钦佩不已,对慕容沛的那份心思已经淡了。

    罗林每当心有龌蹉便想起霍小山摔死那皇协军军官的一幕,淫乐事小生死事大也不敢再讨厌了。

    就这样一个多月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霍小山我得新兵已经练得差不多就差实战了这才率队出山。

    倒是小石头将自己在河南救的那个小囡囡寄养在了一户交好的山民之家,一个多月下来,两个人已经真如兄妹一般。

    但行军打仗带个孩子终究不是一个事对孩子也有危险,兄妹两人终究还要分开。

    分别之时那小囡囡竟然不哭,很有主见地说,等囡囡长大些就去找哥哥,反而让那小石头有了眼眶发酸的感觉。

    长话短说,今天他们终于走出了大别山区,却未曾想还没看到平原却是先迎来了一场战斗。

    霍小山心境历练有成,视千百人与视一人并无不同,但那些老兵此时眼见穿着土黄色军装的日军士兵已经进入到山丘下的那空阔的谷地里却是有了战斗的渴望。

    “我,球子,金锁五兄弟射击,别人先不要打。”霍小山忽然下命令道。

    他这个命令让所有人都是一楞,脑袋瓜灵光的却是已反应过来了。

    头儿这是怕一下子打得太狠把日军吓回去啊,再说沈冲儿他们还未必迂回到位呢。

    那日军追得正急,眼见前面已经是山丘了却仍不肯放弃追击,那自然是因为这里现在于他们讲已经是后方不可能容忍有这样一支中国军队存在。

    另外一方面他们也是飞扬跋扈惯了,何曾想到这大别山里却多出了一支部队,原来的逃兵竟然已经变成了诱饵!

    在霍小山一声“打”里,一共七个人的点射那听起来自然是稀稀落落的,但枪法却都很准。

    开枪的刹那,便有七个日军撒手扔枪扑倒在了地上。

    日军见对面竟然有反击先是一惊都忙趴在地,却又听枪声稀落只道这面人少,却是忙架起了几挺机枪向这面疯狂扫射起来,于是那山丘上的树木也不知道平白挨了多少颗子弹。

    士兵们既然领会了霍小山的意图,便都在机枪扫射过的刹那,稀稀落落的射击着。

    一时之间,日军在这谷地上已经是越聚人越多,而那零星的枪声又让日军不敢冲得太往前。

    那伙先是败逃现在又来帮忙的国军士兵对霍小山的这套打法充满了惊异,他们就没见过这么打仗的,仿佛倒是害怕日军一下子死得太多似的。

    终于,对面的山丘上突然响起爆豆般的枪声,却是沈冲带着侦察排,憨子带着七挺机枪已经是迂回到位了,他们竟然已经快摸到山丘顶上了。

    于是那些来帮忙国军士兵这才看到了让他们毕生难忘仿佛是教科书般的一场伏击战。

    先是就听身后掷弹“嗵嗵嗵”连射,日军原本叫得正欢的那几挺轻机枪瞬间就哑了下来。

    原来却是早已被中方的掷弹筒测好距了,就等那头迂回到位呢。

    接着就听枪响如雨,那正在往山上进攻的日军瞬间就已倒下一大片。

    日军这时才发现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被包围了,任是往哪面冲都有子弹射来,眼见可战斗人员急剧减少他们已经慌了。

    他们自然也有掷弹兵,但奈何谷地过为空旷,根本就没有隐蔽物,刚架起掷弹筒来就被子弹打倒了。

    半个小时后,但见那山谷中已是伏尸一片再无生者。

第三八八章 再游长江水() 
虽说伏旱已经过去,但长江中下游依然酷热难当,就是到了夜里也是闷热无比。

    滚滚不息的长江水在这闷热的夜里泛着微微的水光却也没能给人带来凉爽。

    十多艘大船此时正在靠向长江北岸,船上的桨手没有人吭声,只是用力地划船,赤裸的上身个个汗如雨下。

    就在他们终于可以借着水光看到了黑黢黢的江岸的时候,那里又闪动起几道微弱的红光,那是在给夜行的船队指示方向。

    船慢慢地向岸边靠去,依次排开。

    就在要接近江岸的时候船只停了下来,黑暗之中有“扑嗵嗵”入水的声音传来,那是每条船上都派出了精通水性的人将缆绳拉到了岸上。

    这是因为这些船可都不是小船,没有专用的码头自然不敢离岸太近。

    而就在这时,在下游江岸两三里地的地方突然传来了“哒哒哒”的机枪扫射声,可以看见有子弹的红光在夜空中交织闪过,然后又传来轰轰的爆炸声。

    这机枪声仿佛成了枪战的导火索,更多的枪声便紧接着响了起来,瞬间已经如同爆豆一般了。

    枪声就是命令,江岸上有杂乱密集的脚步声从树林中传来,岸上有人接住了船上人带下的那足够长的绳子并将之系到了离岸最近的树干上,而更多的人则是已经溅起无数的水花下水了。

    随着水深的增加,那江水便逐渐没过了腰肢直至脖颈,这时他们终于摸到了从船舷上垂下来绳子,开始向那船上攀爬着。

    半小时后,随着最后一个人解开了系在树上的缆绳爬回到船上,那些大船便向对岸划去,黑黢黢的北岸已是再无人声。

    而下游江岸的枪声也变得稀疏零落起来。

    此时军需处全体人员已经是都分别站在了那些船上,所有人都互相扶持着,以克服那船行波上的晃动。

    黑暗之中自然看不到人的脸色,但绝大多数的人都在祈祷着,祈祷着刚才在下游江岸的枪战之中,霍小山他们能够平安过江。

    现在已经是距离霍小山他们以溃兵为饵打了个追击的日军措手不及后的第十天了。

    那天他们在消灭了那股日军后,自然与那支溃散的国军一起撤回到了大别山之中。

    军需处的头儿们在找到了那股溃兵最大的一个军官一个叫胡连喜的连长后才弄清了他们的由来。

    原来他们是守卫湖口的国军,原本是一个团的,前些日子在遭到日军攻击时一个团长三个营长相继阵亡,其余人员一见情势不妙便冲向了大别山。

    这倒也不能怪他们怯战而逃,本来那湖口便无险可守,区区一个团如何能禁得住日军进攻武汉的铁蹄。

    而逃向大别山却是唯一的活路,否则要么被日军打死要么投江。

    于是他们便躲在了那大别山中,日军向武汉方向进攻正急,却也没将他们这些残兵败将放在眼里,围剿了一次却是在那茫茫大山中连个人影儿都没抓到也就听之任之了。

    孰料他们这个团却有一部电台,而活下来的最高长官那位连长胡连喜却是中央军某位高级将领的直系子侄。

    于是一翻联络之后,对岸的国军就派来了木船来接他们,只是他们未曾想到出了大别山不久就遇到了一股日军。

    于是就被人家追着屁股一顿好打,若不是阴差阳错霍小山部出现了,那么他们这支溃兵只怕能活下来的也没几个了。

    黑暗之中,郑由俭倒不怎么担心霍小山。

    一方面他现在已经很相信霍小山了,只要他说能办到的事就一定可以的,另一方面他经历这么多战斗,总觉得生死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