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大周-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伯父似乎是心意已决了,统帅部中的事务现在也越来越多的被交给孔叔处理。虽然伯父必然是军校两位副校长之一,但终究不是实权的位子了。所以,你得好好打这一仗,回来了就去统帅部,等几年老将军们都下来了,便是你执掌统帅部的时候了。”

    谢书生显得心事重重的,说话的语气也不由的沉重了几分。

    西北军现在实实在在是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

    虽然军中大将无数,但都已经年事以高。而年轻一辈,却还只是刚刚成长起来。西北军校的建立,不光光是为了统一西北军在战术、战略上的意识,也是为了能够在西北军这个空隙阶段,为军队多培养出一些中低层军官。

    “父亲的决定是对的。”张子安似有深意的说着。

    点点头,谢书生听得懂对方话里的意思。

    “活着回来。”

    谢书生站在路边高地上,面前两万西北骑兵无声的向着西边过去。

    耳边只留下沉重有力的马蹄践踏声。

    “殿下,元松先生到西北城了。”

    白虎悄无声息的落在谢书生的身后,小声的说了一句。

    谢书生目光一滞。

    没想到来的真快!

    (本章完)

第160章 儒将南来() 
就在白虎将李元松到达西北城的消息告知谢书生的时候。

    一身青衫,披着一件暗灰色披风的李元松,已经是一个人提着一把剑走到了西北城的北城门下。

    青衫一般都是文人士子们的打扮,一把剑便是有些儒家君子剑的意思。加上一件有些破旧的披风,便是活脱脱一份一心要游历天下的穷苦文人的造型了。

    城门下的士兵面带微笑的拦住了李元松想要进城的脚步。

    “哪里来的?”

    士兵不觉得面前这个书生能对自己造成什么伤害,就算对方有一把剑,也抵不住城门下一整队西北军的围攻,更何况在城头上,还有三座床弩时时刻刻对准着城门口。

    之所以面带笑容,一脸和善的样子,无非就是谁也说不上这些每日进城的书生们,什么时候就会成为刺史府又或者是凉王府的座上客。

    但是,军规还是需要执行的,士兵问完,便淡淡的看着面前的李元松。

    李元松抬起头,没有一丝一品高手的风范。

    真的是如同所有游历天下的书生们一样,面上带着露骨的笑容。

    “从阳春府过来的。”

    一口流利的阳春府口音,便让上前询问的士兵笑容更盛了一些。

    “是要来看军队西征的吗?”士兵显得热情了一些,都是西北之人,便话也多了一起,只是带着一丝可惜,“不过啊,你不走运。西征的大军是从西城门出发的,而且一早就已经动身了,现在恐怕已经离西北城好几十里远了。”

    李元松很配合的露出惋惜的表情:“不能亲眼看看西北大军的雄姿,实在是可惜了。”

    士兵看着李元松的表现,脸上带着笑容,更是上前拍拍李元松的肩膀:“不过也没事,你要是在城中待的久,说不定还能看到大军凯旋的场景,到时候肯定会比今日更盛大。只是可惜,我今天还没能过去看看。

    不过啊,城中还是有很多可以游玩的地方,城外也有不少名胜古迹。足够你在西北城停留的时日游历了。只是啊,现在可别往凉王府那边去,那边的街道因为统帅部的建立,已经禁止外人随意进出了,要是你现在去了,肯定会被抓住的。”

    最后,士兵挥挥手便准备放行李元松,嘴上也不忘提醒西北城最新的消息。

    “多谢兄弟了。”

    李元松也是陪着笑脸,进城前还塞了一两银子到士兵的手里。

    笑呵呵的看着书生走进城门,士兵有些不解。明明能拿出一两银子给自己,却为什么要给自己打扮的一副穷苦的样子。

    想不明白,士兵也不打算继续想下去。掂量着手中的银子,心中却是知道今夜又能够招呼队长吃上一顿好的,到时候自己也就能和西征的军中弟兄一样外出作战,而不是在这里枯燥的守着城门了。

    只是,这名士兵不知道的是,刚刚自己究竟经历了些什么。

    如果被士兵知道,自己刚刚拍到了一名一品高手的肩膀,而且对方曾经还是统帅数万西北军的大将军,恐怕士兵心中就不知道会是怎么想的了。

    只是一个无知而容易满足的普通士兵。

    李元松自然没有在意对方究竟会想些什么。

    此时的李元松已经是站在了满是行人的西北城大街上。

    按理说西北城这样的大城,一州州府所在,怎么也不止四座城门的。

    但是西北城却就是这样的存在。

    四座城门,便有着四条最为宽阔的大街直直的通向城池中心位置,然后汇聚在一起。

    西北的官府没有像别的地方一样,将官府的衙门官署能设置在城池的中心位置上,反倒是将最中心的位置让了出来。

    于是,西北城进城的这四条街道,便成为了西北最为繁华的街道。

    无数的商铺沿街开设,从一座城门到对面的另外一座城门,过往间耳边便从来就没有停下过商贩们叫卖的声音。

    根据刺史府的不完全统计,便是西北城的这四条街道,每季度所产生的税赋便能够抵得上大周任何一个上县一整年的税收。

    街道上的商家自然是看不上李元松这个衣服穷酸书生打扮的行人,叫卖的声音都是绕着李元松喊向街道上的。

    倒是有几位昨夜里没有做成皮肉买卖的女子,这时候会画着浓浓的装扮,打扮的花枝招展,站在那里身上的香味都能够散的老远的。看到李元松这样的书生,便会笑嘻嘻的向着这位中年男人招呼一声。

    然后看着李元松带着有些不适的表情逃离,就会爆出一阵同样花枝招展的大笑来,也是丝毫不住大街上来往行人们怪异的目光。

    “店家,楼上还有临街的位子吗?”

    站在一家酒楼前,李元松将身上并不存在的尘土拍走,这才进店询问起掌柜来。

    酒楼的掌柜缓缓的抬起头,看了一眼面前发问的男人。

    “这位客官,你要的位子已经没有了,里面倒是还有几张空桌。”

    说着,掌柜便迅速的将脑袋低下去,手中的算盘也被扒拉的啪啦啪啦作响。

    “掌柜的,上一壶好酒,一盘下酒佐菜。”

    一锭一两的金子被放在了柜台上。

    酒楼掌柜的脸色有些不善的重新抬起,似乎是想要鄙视一下这个刚刚进店的穷书生。

    然而,那锭金灿灿的金子,却是被静静的摆放在掌柜的眼前。

    脸上的不善也瞬间变成一副讨好的笑脸。

    没两下,掌柜的便已经是走出柜台:“这位客官。您看我这记性,楼上刚刚有一座临街的客人刚做,想来活计们应该也才收拾好,小老儿这边送您上去。”

    说着,掌柜的便已经是笑嘻嘻的在头前领路了。

    李元松淡淡一笑。

    这样的事情显然不是曾经的西北堂堂李氏二爷所能经历的。

    带着一丝好奇,李元松心中也未有不满。世人皆是如此,以貌取人被就是千百年来不变的习惯。

    被掌柜的引到二楼,李元松果然是看到临街的一排,只有一个空桌,一名酒楼的活计正端着木桶从桌子边上离开。

    “这位客官,您请。您要的酒水和佐菜,立马便到。”

    掌柜的为了显示自己的歉意,更是亲自让李元松坐下后,才转身离开。

    不多时,一壶西风醉,一盘斤中的牛肉,一碗排骨,几道炒菜,便被放在了李元松的面前。

    看着端菜上来的活计拿着自己赏的一两银子笑嘻嘻的离开。

    李元松忽然觉得,此来西北城,应当会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发生。

    (本章完)

第161章 久仰大名() 
以西北城为中心的变革,已经是渐渐的张开,城中的变化自然是体现在了很多地方。

    相对于精致优雅的阳春城来说,曾经豪迈的西北城现在还多了一丝秩序。

    坐在高出,李元松这时候才看出来,在街道的中间位置上,正有着一条手掌宽的痕迹,直直的延伸到两侧。

    然后便是路上的行人们,虽然依旧拥挤,但在痕迹的两侧行走着的基本都是向着同一个方向的。

    在远处的一个十字路口处,有个官府的差役正看着路中间的一个大沙漏。

    当沙漏流尽之后,便立马挥手两一条街道上的行人以及马车停下脚步,另一条街道上一直等待着的行人、马车则是开始动了起来。

    虽然看似可笑,但李元松却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力量所在。

    便是执行,这是一种严谨有序的表现。

    团结的力量总是强大的,混乱只会带来死亡和破败。

    在此时李元松的眼睛里,看到的是一个远比大周京城更有潜力的城市,正在不断的茁壮成长。

    “听说了没有,等春耕过去了,去年建好的学堂,就会大规模放开招生了。”

    隔壁桌两个空闲的男人正聚在一起闲聊着,桌子上摆放着几个空酒壶,几样小菜却只是吃了小半。

    李元松此时不由竖起耳朵。

    西北学堂的事情李元松自然是知道的,就在来到西北城之前。离着西北城遥远的阳春府已经有了第一座西北学堂的出现,就建立在阳春城知府衙门边上。一批饱读诗书的先生和众多看不清来历的人,搬运着众多的器材进驻到新建的学堂之中。

    “都是官府弄出来的噱头,你以为还能真让那些穷苦百姓家的孩子上学?我可是听说了,去年第一批学堂里的学生,都是这城里大户人家或者权贵人家的子弟,哪一个不是交了上千两白银才进了学堂的。”

    另一个没有说话的男人,这时候猛地灌下一杯酒,然后显得有些愤愤不平的说着。

    这边,好友立马止住男人的话,目光小心的看向四周。

    等确定没有什么官府的人后,才压着声音小声的劝说起来。

    “你小心点。要是这话被官府知道了,肯定得给你治个传播谣言的罪责。”

    “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你离开西北城都快大半年了,自然是不知道情况的。去年那些学生家里,确实是交了好些银子,那是因为学堂初建需要钱。那些大户人家为了能在凉王府那里有个眼熟,自然是多少银子都会交过去了。

    今年过段时间的招生,那可都是定下规矩了的。凡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只要通过学堂的考核,然后又有地方官府证实了,学堂免费让其进学,甚至每个月还贴补粮食。至于那些士绅商贾家的子弟,自然还是需要多交钱才能进学堂的。”

    “真的?你没骗我?”

    一听自己的好友这样解释,男人猛的一拍桌子。

    倒是吓得解释的人一抖索,满是不悦的点点头。

    “是我误解了。凉王府高义,刺史府仁义。”

    男人连忙起身,对着北城方向抱拳弯腰施礼。

    李元松淡淡一笑。

    取福户钱财,滋补穷苦人家。大户得了名头,在官府有了好印象。穷苦的上不起学的孩子,也能免费进学堂,还能得到贴补。

    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