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第4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把人都带回去是不可能的,除非……,除非将来有一天大唐彻底将高句丽变成自己领土,到了那时候就不会回归了吧!

    庞文龙犹豫了一下:“我觉得不管有用没用,消息都要送回去,反正现在商路通了,送个消息也不怎么麻烦。”

    裴行俭无所谓的点点头:“嗯,我派熊老二回去一趟吧,他江湖经验多一些。”

    裴行俭刚刚已经答应了莫文那个老头子会照顾流落在高句丽的汉人,这个承诺怎么也要兑现,派了熊老二出去之后,两个年轻的情报官又派了不少人出去通知五姓七望的那些人,全力收留汉民的事情。

    ……

    五姓七望再加上长安勋贵,接到裴行俭的通知,一时间各有想法。

    勋贵们认为用生不如用熟,反正都是招人,汉民再怎么说也是自己人,用起来比较顺手;而五姓七望则是抱着宁予外邦,不予家奴的思想,几座矿山宁可用扶余人,也不想用汉民。

    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最后索性直接找到裴行俭,让他这个小年轻来决定。

    由李慕云投资的聚仙茶楼,十几个大家族的负责人坐在一起,世家的代表首先开口:“裴大人,我们五姓七望的生意你也知道,都是矿山的活计危险性太高,用汉民万一出了问题怎么解决?如何对得起他们的家人?!”

    不等裴行俭表态,勋贵一方立刻有人接口道:“这有什么对得起对不起的,照你这么说,咱们大唐的矿山还不开工了不成?”

    “那怎么能一样,在大唐那是有计划的开采,在这边,咱们是……”

    世家的代表没有把话说完,但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他们既然来到高句丽那就是为了钱,盘剥剩于价值,压榨劳动力那是必须的,矿山上的矿工每天付出的劳动绝对是大唐的两倍不止。

    可勋贵们的想法与世家的想法那是绝对不一样的,在他们看来,高句丽早晚都是大唐的,采个矿着什么急,慢慢挖就好了,反正那东西又跑不了。

    所以双方就这个问题又吵了起来,听的裴行俭一阵头大,敲敲桌子道:“好了,大家都不要吵了,这件事情我已经上报朝庭,相信过段时间就会有结果,眼下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安抚好这些前朝的流民,不管他们当初是如何到来高句丽的,也不管工作的风险如何,他们是汉人,那我们就要给他们一条活路。”

    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把正常商业上的事情提高到了道德层面,都是自己的同胞,虽然流落在外,可如果不管不问,那么五姓七望的名声怕是要保不住了。

    几大世家的代表虽然有些不情愿,最后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答应裴行俭的要求。

    不过与勋贵们相比,他们承诺最多只能接受雇工里面有一半汉民的条件,再多就不行了。

    而与之相比,勋贵一方则大度了许多,不管多少,他们是照单全收,原则还是那个原则,用生不如用熟。

    。

第七五零章 无题() 
土坯的城墙看的李慕云有些方,尽管这一路上他已经见过不少这样的城池。

    程处默站在李慕云身边,手里拿着一个单筒望远镜,似模似样的看了半天,放下之后问道:“怎么样慕云,有信心么?”

    李慕云信心满满:“如果有火药,一鼓可下。”

    “问题是你还有么?”

    摇摇头,李慕云道:“没有了!”

    程处默牛眼一翻,鄙夷道:“那还说这个有啥用。”

    “的确是没啥用,不过……”李慕云眯了眯眼睛,深吸一口气道:“老子自己知道没有这东西了,可是鞠文泰却不知道。”

    程处默愣了愣:“啥意思?”

    “意思就是打仗要多动脑子,不要只想着打打杀杀。”李慕云笑着怼了程处默一句,回身直奔身后已经扎好的军营而去。

    ……

    长安,金秋十月,到了收获的季节,京畿各地皆是喜气洋洋,尤其以万年县为最。

    整个县,比去年多打了两成的稻米不说,竟然意外的收获了几十万斤鱼类。

    唐县令一天到晚乐的见牙不见眼,逢人夸逍遥郡王有眼光,有魄力,有胆色,再也没有以前那种如丧考妣的样子。

    几千石粮食,几十万斤鱼,这可是实打实的政绩,虽然平均分到整个京畿地区不够一人一斤,但不要忘了,这可都是多出来的!

    小唐破例的被召回家,老唐甚至还亲自给他倒了杯酒,弄的小唐公子尴尬的不行。

    结果老唐头儿眼珠子一瞪:“喝,这酒你必须得喝,你是咱家的功臣啊,如果当初不是你相信逍遥郡王能够成事,可就没有今天喽。”

    “爹,这是县里所有人的功劳,和我没啥太大关系。”小唐挠挠头:“再说县丞他们不是也帮了不少忙……。”

    老唐头儿哼了一声:“现在不提他们,如果不是你用老子的名声压着他们,你觉得他们能主动接手这事儿?”

    小唐公子摇摇头,人在官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当初不是他借老头子的名义,估计还真没有人帮他。

    不过管它呢,收获了这么多的东西,老头子弄好了估计还能再升一步,他这个小唐公子也能继续风光几年,这才是最实惠的。

    ……

    长安城东郊,李世民带着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漫步在田间地头,看着百姓那满是喜悦的笑容,感慨的叹道:“你们说,李慕云那小子的脑袋是怎么长的,怎么就让他想出了这么个法子。”

    房玄龄同样满怀感慨:“是啊,逍遥郡王所思所想皆非寻常人能及,很多时候看似不着边际,但却总有深意在里面,就连老夫也不得不说一声:佩服!”

    “稻田养鱼,啧,竟然真的成功了!”长孙无忌搓着胡子,一脸的纠结。

    李二很快发现了长孙无己的情况,扭头问道:“无忌,你这是怎么了?”

    “唉,不瞒陛下,此事有喜有忧啊。”

    “忧从何来?”李世民有些摸不着头脑。

    长孙无忌道:“陛下,您只看到百姓收获,却不想,百姓收获了如此多的鱼,要如何才能吃得下,就算是拿到市场上去发卖,又能卖掉多少!”

    “嘶……”李世民细思之下,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根据收到的情报,这一次万年县一共收获了几十万斤的鱼,想要卖出去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别看现在百姓一个个都很开心,只怕过上几日就要愁了。

    房玄龄同样想不出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但他相信事情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否则不可能那么多的百姓一个个都那么开心。

    想着,老房来到田边,拦住一位正在忙碌的农人问道:“老乡,老夫有件事情想不通,想要向你打听一下。”

    “这位贵人想要知道什么,尽管问就是,小人知无不言。”

    长安周边的百姓都是见过世面的,见到李二他们这么一群人倒也没有什么过份的惊讶情绪,应对的十分得体。

    房玄龄点点头,直接问道:“老夫见你收获了这么多的鱼,想要问一下,你这些鱼如果卖不出去怎么办。”

    农人显然没有意识到房玄龄问的是什么,有些错愕的问道:“怎么可能卖不出去?”

    “据老夫所知,今年万年县可是收获了不少的鱼类,这个时候只怕长安城里已经满是鱼了,你收的这些如何卖得出去。”

    “哦,这个啊。”农人露出恍然之色,笑着说道:“贵人有所不知,我们这些鱼收获上来其实并不是自己去卖,而是统统卖给县里,然后再由县里统一安排发卖。”

    这下轮到房玄龄发愣了,过了好一会儿才问道:“由万年县发卖?这是什么道理?”

    “还不是怕我们私下进城贩卖乱了市场行情。”农人解释道:“而县里收购就不一样了,官府消息要比我们灵通,运力也比我们大上不少,鱼不仅仅会卖到长安城,还会卖到潼关,蓝田,远的甚至可以卖到洛阳。”

    房玄龄木然的点着头,与李二等人对视一眼,相继露出苦笑。

    如此举动不问用,一定是出自李慕云安排,否则万年县绝不会有这么大的魄力,也没有这么大的财力来进行这样的事情。

    也就是说,早在数月之前,那个已经去了西边的家伙就已经料到会有这么一天,提前做好了安排。

    “唉,老了就是老了,不服不行啊。”长孙无忌良久才发出一声长叹。

    房玄龄同样叹息道:“是啊,江山代有人才出!看来不服老是不行了。”

    “好了,你们两个老家伙跟着凑什么热闹。”李世民看着身边两个摇头晃脑的老家伙,笑骂道:“跟着一个小年轻吃哪门子的飞醋。”

    长孙无忌道:“陛下,老臣这不是吃飞醋,实在是有感而发。”

    “行啦,别有感了,还是想想明年怎么办吧,有了万年县的例子,估计明年京畿地区一定会有更多百姓养鱼,若真是那样就算是官府出面收购只怕也解决不了问题喽。”

    

第七五一章 无知真可怕() 
长孙无忌很难想像如果全国都开始养鱼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鱼这东西虽然看着大,但吃起来却不怎么顶饱,所以百姓一般来说都太吃它,如果养的太多,最后只能发生类似‘米贱伤农’这样的事情。

    犹豫着,老长孙叹了口气:“陛下说的不错,看来很有必要限制一下底下的州府,鱼这东西并不能多养。”

    李世民道:“这件事情你和玄龄看着办吧,注意控制一下就好,不必强制。”

    “诺!”房玄龄在应了一声。

    “另外……”李世民负手而立,看着远处的农田说道:“那个沼气池最好各地也都建上一些,产生的废料……无偿补给百姓好了。”

    “诺!”

    有了万年县这个例子,李世民已经没有了负担,只想尽快把这些利国利民的举措推广到全国,让无数大唐百姓从中受益,让朝庭也跟着受益。

    ……

    正事聊的差不多了,长孙无忌找了个机会对李世民问道:“陛下,长乐的婚事是否要准备一下?”

    “眼下先不急!”李世民摆摆手,皱着眉头说道:“先看看那小子在高昌那边的表现再说。”

    长孙无忌说道:“有君集在那边主事,想来不会出什么岔子吧。”

    李二有些心烦的摆摆手:“谁知道呢,那小子常有惊人之举,谁知道他会不会按朕的意思办,又或者他把祸闯的太大,连朕都压不下去也是个麻烦。”

    “应该不至于吧,臣见兵部战报说李慕云已经率领两万前锋在高昌国都外面驻扎,想必他应该知道如何去做。”

    “到时候再说!”李世民显然不想就这件事再谈下去,转身走向来时的马车。

    ……

    西域,高昌。

    鞠文泰站在国都城墙之上,看着下面黑压压的连绵军帐,小心肝扑腾扑腾的乱跳。

    早听说唐军彪悍,鞠文泰只当是以讹传讹,但凉州城外一战却让他彻底吓破了胆,数万西突厥骑兵顷刻间覆灭在他心中留下几乎不可磨灭的印象。

    “国主,咱们怎么办?要不要开城投降?”鞠文泰身边,一个武将打扮的家伙,犹豫不定的问道。

    另一个文官打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