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英雌-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曜正想着,耳畔忽然传来张家大少爷张栋一而再,再而三的问话,殷勤之意溢于言表。

    李曜暗暗翻了个白眼,口中却平心静气地道:“无事,只是随便看看。”

    此次回程,除了何潘义为打点好刚开张的“西沙贵坊”,近一两年都将留在敦煌之外,李曜的其他原班人马皆在队伍当中。

    不过她身边的随行者数量却增加了不少,亦不知是不是张护故意所为,他自己的儿子去也就算了,还连带敦煌李氏、赵氏、曹氏、令狐氏、索氏、翟氏、宋氏、阴氏、汜氏的嫡子们集体去长安为质,几乎每个人都带着上百号男女随从,可谓是尽显世家排场。

    不仅如此,张护还让嫡女张檀在李曜身边做道僮,李曜自觉有太多不可为外人道的秘密,一个鱼巧巧本就足够令她伤脑筋,自然是打算当场拒绝,可张护承诺只要李曜将他女儿荐入宗圣观,他就捐赠一千亩田土给属于李曜名下的道观“明华观”作为斋给基业,李曜顿时为之怦然心动,也只好捏着鼻子答应了。

    另外,做人口生意的何潘礼出了血本,在梵音会上一口气从某个铁勒部落酋长手中买得五百多名奴婢,准备带回长安大卖特卖,而李曜为了让自己未来的镖局有个安全隐蔽的业务接洽点,便打算在长安开设一家大规模的豪华酒楼,于是也主动增添了两位随行者。

    这其中一位是出自瓜州南市“石氏酒肆”,被李曜以一百金,折合一千缗铜钱的高价买下来的金发舞姬。

    这位金发舞姬原本没有名字,因此前主人石七为她取了个颇具唐人特色的汉名“金连连”。

    金连连自称故乡远在“西海”以北,幼时遭西突厥人劫掠并落到了粟特人口贩子手里,然后又经过一番辗转,被卖到了石七的酒肆,石七的妻子正好是个舞蹈高手,见她生得貌美又聪明,觉得可培养为接班人,便传她舞艺,经过数年的勤学苦练,金连连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了瓜州城最出色的舞姬。

    本来那石七不打算卖人,但忆起李曜曾在他酒肆里的惊人表现,只好叫了一个自认为高得离谱的价格,希望能以此吓退李曜,不想李曜眼都没眨一下,便拿出十锭金子,直接把他的招牌舞姬给领走了。

    至于另一位,正是在梵音会上与李曜合奏《飞天》的琵琶手路儿。

    说起路儿跟随李曜远赴长安的缘由,其实很简单,很励志,也很……狗血。

    早在梵音会结束的第二天,李曜在敦煌城中碰到了“梵音会之乱”中毫发无损的高昌世子麴文泰和绯璎,谁知还未来得及打招呼,就见被五花大绑的路儿从麴世子的华车中蹦了出来,李曜不忍心见到一代音乐大师被反应不及的麴世子护卫坐骑活活踏死,只得出脚相救,轻轻踢飞了一人一马,于是看起来一脸懵逼甚至有些崩溃的麴世子二话不说,便带着爱妾及其一百多号随从一溜烟地逃走了。

    随后,李曜一问才知道,那麴文泰为路儿的琵琶技艺所折服,便主动邀请路儿到高昌国担任乐官,结果遭到路儿的婉拒,他说:“多谢世子的厚爱,但请恕鄙人拒绝,鄙人不远千里来此地,便是欲往唐都长安,因为那里才是鄙人实现梦想的地方,所以真的很抱歉……”

    就这样,未来名为“裴神符”的传奇音乐家路儿,很荣幸地成了李曜名下一位年薪百贯的私人乐师。

第138章 斛尤,大忽悠() 
瀚海欲空青见月,燕支未染白如琼。

    当李曜一行来到了删丹长城外,恰好有幸看到远方焉支山七月飞雪的壮丽奇景,然而队伍中的许多人却无心也无力去欣赏。

    戈壁茫茫,黄沙漫漫,敦煌的世家子弟们全部都是生平首次远行,经过上千里长途跋涉的折腾,各个都已疲惫不堪,几乎提不起精神。

    安红玉策马凑到李曜身边,打了个哈欠,有气无力地道:“李仙子,快瞧瞧,孩儿们都快栽下马去啦,要不你给大伙儿吹个提神的仙曲儿,如何?”

    初抵肃州时,安红玉从父亲安修仁口中得知凉州总管杨恭仁已被朝廷召回长安,担任中书令兼吏部尚书,便忙不迭地认赌服输,好像求之不得似的,立马和鱼巧巧、张檀三人成众,几乎随时随地都粘在李曜身边。

    李曜指了指天上的一团火轮,没好气地道:“你还真当我是神仙呐,我这会儿也是口干舌燥,待到歇脚的时候再说。”

    话音落下,戈壁上忽然出现了一大队人马,如同潮水般涌来。

    马上骑士的打扮大多不似汉人,而在如林而立的长枪大槊当中,隐隐还有一面黑色大纛高高飘扬。

    轰隆隆的马蹄声,仿佛无数把敲进胸口的锥子,敦煌各世家的子弟们毕竟成长于边地,无一不认出那面大纛乃是铁勒部落酋长的象征,整个队伍中顿时一阵骚动。

    张栋虽幼习武艺,弓马娴熟,却也不过是个刚及束发之龄的少年,哪曾面对过这般场面,惊慌之下,不由自主地问向身边的李曜:“道长,对方……似乎来者不善,我等该如何是好?”

    李曜没有回答,而是直接单人匹马冲了上去,其所及之处,有如波分浪裂一般,对面人马竟主动让开一条道,惊得诸多敦煌士族子弟目瞪口呆。

    待得李曜来到那大纛之下,张栋看清那所谓铁勒酋长的身形面目,竟忍不住惊呼了出来:“女人?”

    女酋长忙催马迎出几步,在马上拱手一礼,激动非常地道:“黛双得知道长今日返程会途经此地,特意前来参拜。”

    李曜连忙还礼,随即环看一眼,这才微笑着道:“五娘,你们倒是往返得挺快,看来朝廷对你们相当看重,不知你现在是甚么身份?”

    此时的祁黛双,头戴乌纱幞头,身穿绯色官袍,腰系金带,脚蹬乌靴,完全不复过去那邋遢假小子的形象,而祁大略、伏风海、盖秀元等数位黄山寨骨干亦都在场,瞧来尽皆改头换面,与过去判若两人。

    祁黛双喜不自禁地道:“朝廷把焉支山、甘浚山北麓、龙首山直至红谷方圆数百里之地设置为焉支州,并任命黛双为刺史,四叔为别驾共同治理地方,对了,还有……”

    祁黛双说着,忽然指着身边一位低着头的青年,介绍道:“这位是梁元度,是为焉支州的长史,此次我们入京向朝廷称臣纳贡,元度便是咱们使团的正使。”

    梁元度弯身一揖,面带愧色地道:“当初梁元度有眼不识真人,言语有所冒犯,还祈道长见谅。”

    李曜打量了梁元度一眼,忆起对方的确曾在黄山寨当堂揶揄过自己,不由淡然一笑:“呵呵,梁长史无需这般客气,毕竟无知者无罪嘛……”

    自从李曜帮助黄山寨解除狼山部的威胁之后,曾经出言讽刺李曜的伏风海、盖秀元两人自觉心中忐忑,是以一见梁元度带头,便有样学样,纷纷上前向李曜请罪。

    瞧见李曜与原黄山寨一众人等谈笑风生,安红玉也打马赶了上来,祁黛双等人又是一番见礼,随后祁黛双一声号令,列阵而待的迎接队伍立即左右一分,毕恭毕敬地策马伴随在李曜一行的两侧,张栋等敦煌士族子弟见此情形,无不为之动容。

    行进间,梁元度向李曜眉飞色舞地讲述自己赴京面圣的前后经过。

    原来就在李曜离开红谷的次日,祁黛双便迅速返回了黄山寨,经过寨中骨干的一番激烈商议,遂决定采用已消亡多年且几乎名不见经传的铁勒“斛尤”部的名义,迅速组建了一支上百人的使团,除了使团正使由能够讲一口流利突厥语、铁勒语、大唐官话的梁元度以外,副使则由全寨武艺最好的伏风海担任,祁黛双按捺不住好奇,也扮作铁勒部落的贵女加入了使团。

    而在此之前,李曜为了减少祁黛双等人的麻烦,曾事先给庐陵公主写了一封信,委托对方照应一下祁黛双的使团。

    庐陵公主虽骄纵奢侈,脑子却非常聪慧,自觉兹事体大,便将信转交给凉州总管杨恭仁过目。

    杨恭仁何等见识,瞧见信上说这是一支主动脱离突厥统治并准备归附大唐的部落,哪还不知此事的重大意义所在,自是不敢有丝毫怠慢,他不但以极高的规格接待这支所谓的“斛尤使团”,其后还为避免遭遇吐谷浑人的袭击,隆而重之地派出整整五千人马,就像呵护着易碎的瓷器一样,将祁黛双、梁元度等人一路护送到了关中。

    说来也巧,斛尤使团抵达长安的时候,马邑的高满政刚好投降唐朝,正是李渊心情大好之际,一听这会儿又有什么来自碛北的部落遣使附唐,更觉喜上加喜,但李渊并没有得意忘形,还是把此事摆在了朝堂上,结果诸公卿大臣全都没听说过什么“斛尤部”,仅有通晓突厥与西域事务的老臣裴矩能从名号上分析出这是一支来自铁勒的部落。

    众所周知,在这个时代,只要是铁勒部落,肯定来自突厥的地盘,李渊觉得现在急需宣扬国威,单凭这一点就足够了!

    于是他立即下诏,诏令破例提升礼制规格,由礼部尚书唐俭,鸿胪寺卿郑元璹两位大臣率礼部第一等的仪仗队伍出城迎接来使。

    当受宠若惊的“斛尤使团”使节被迎进了大兴宫,并现场展示令人作呕的突厥人头之时,皇帝李渊及朝堂诸公卿所有的疑问,不由立刻吞回了肚子。

    随后,梁元度根据李曜对祁黛双的交待,说部落的先祖曾一度与陇右汉人融合,所以部落族人皆有汉家姓名,之后又因战乱流落碛北,才重新成为铁勒诸部的一员。

    后来,李渊问及斛尤部依附朝廷的缘由,梁元度回答说这是因为部落实在忍受不住突厥别部的横征暴敛和残酷统治,于是才会杀突厥人造反,转而投向大唐王朝。

    梁元度说得条理清晰,态度诚恳,情感真切,几乎都是从黄山寨的实际处境来解释,并没有说什么仰慕天颜、久仰天朝之类的台面话,反倒让满朝文武认为他说的都是事实。

    再后来,梁元度言及部落前任酋长不幸死于突厥人之手,又没留下子嗣,其长女不得不继承酋长之位,在突厥人的疯狂压榨下,艰难求生的经历,更是说得声泪俱下,惹得李渊都忍不住拭了一下眼角的泪花儿。

    于是乎,最后在皇帝引发的一片泣声当中,那一道令祁黛双乐得合不拢嘴儿的圣旨便由此诞生了。

    李曜听完讲述,忽然放声大笑,对祁黛双笑道:“哈哈哈!忽悠?你们真会忽悠,大忽悠!”

    斛尤部一干人等不由面面相觑,只有祁黛双忍不住雄心勃勃地道:“嘿嘿,大斛尤?道长言过其实了,我们才一万多口,暂时还当不得‘大’字,不过嘛,将来我斛尤部若是有个上百万人,倒是可以加上的。”

    李曜向她翘起了大拇指:“有志气,好好干。”

    祁黛双激动地挥了挥拳头:“嗯!多谢道长鼓励。”

    两人对视了片刻,又是几声欢笑……

    笑声方停,谁也没有注意到李曜的唇边轻轻掠过了一丝转瞬即逝的奸笑:“只可惜,你这立志成为‘忽悠王’的假小子,永远都是一个被我忽悠的对象,而且我不但忽悠你,还要继续忽悠更多的人,直到忽悠出一个完美的未来,一个令我满意的世界,没有为止!”

第139章 李明真接旨!() 
当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