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英雌-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红玉揶揄道:“焉支虎,你们入则放牧渔猎,出则抢劫掳掠,哪儿还过得像个汉人?以我之见,你去做个胡酋,倒也实至名归。”

    “你……”

    当面被安红玉这么一说,祁黛双脸色登时涨得通红,却只吐出一个字,就不知该如何说下去了。

    因为她知道对方说的都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自己完全无法反驳。

    李曜道:“如果你们继续以黄山寨之名占据焉支山,如果突厥人从别处进入河西,打到焉支山,只凭你们现在的实力,还能保得住家园吗?”

    祁黛双摇了摇头。她调查得很清楚,突厥狼山部统两万余帐,控弦上马三四万骑,而黄山寨哪怕男女皆兵,可战之人也不及五千,一旦对方倾力来攻,即使他们占据地利,若无外兵来援,定然也是寨毁人亡的结局。

    李曜又道:“你可有考虑过以当前身份率众降唐呢?”

    祁黛双苦笑道:“岂止是考虑,这三年来,我已提出过三次,可每次都会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

    安红玉重重地哼了一声,冷笑道:“因为这些人有自知之明,本来出身就有些上不得台面,又养成了与戎狄一般无二的习性,你教他们如何做得好官府治下的良民?”

    祁黛双低头不语。

    尽管她心里极不痛快,却也不得不承认,包括自己在内,恐怕都难以适应律法严明和等级森严的社会。

    李曜肃容道:“黛双,现如今到得这个地步,莫说支持与否,你们还有其他路子可选吗?”

    祁黛双身子微微一僵,颓然地摇了摇头,随后仿佛认命般地叹了口气,道:“黛双明白了。”

    她沉吟了片刻,又道:“只是不知该如何向朝廷纳贡称臣,是否需要黛双亲自赴京,还求明真指点迷津。”

    李曜莞尔一笑,说道:“你自是不必出马,只需组一使团,择两名行事谨慎且精通突厥语的亲信为主、副使,全部穿着游牧服饰,再携带百匹良骏与些许奇珍异兽,不过最重要的贡物,当然不是这些……”

    李曜说着朝安红玉递了个眼神,安红玉拍了拍掌,不多时四名大汉抬了两口大箱进来,随后便退了出去。

    祁黛双隐隐地明白了什么,起身上前一一打开,目光不由一缩,就见一个箱子里面满是裹了石灰的头颅,而另一箱都是突厥武士佩戴的狼头肩吞。

    祁黛双愣怔半晌,方动容道:“明真,红玉,为何你们会这般攘助于我?”

    安红玉胸脯儿微微一挺,傲然道:“人家只是不愿意看到你们继续滋扰百姓而已,我不求你焉支虎报答甚么,只需你把抢走我家的一万石粮食连本带利的还回来,当然这笔账,我们可以下来慢慢算。”

    祁黛双自是连连称诺,随后又听得李曜开口道:“贫道不求回报,只希望你们能守好这个红谷,不管天下风云如何变幻,永不背叛华夏。”

    “你的要求,就这么简单?”

    祁黛双和安红玉不禁齐齐失声叫了起来。

    李曜颔首道:“是的,不过你们‘红谷部’要面对的是强大的草原汗国,他们可是一点都不简单。”

    随后,她忽然指着箱中一颗颗狰狞的头颅,对祁黛双正色道:“红谷地势易守难攻之极,远胜天下诸多闻名雄关,只需五百人镇守谷中关隘,便是十万大军也难以攻破,而且红谷以北土地贫瘠,难以长久维持大军补给,若是你们连这里都会丢失的话,莫如集体自戕以谢天下好了。”

    李曜明明是跽坐在席,可她却在说话间散发出一种威压气势,祁黛双顿时有种被人俯视的感觉,不由自主地行了一个大礼,恭敬地道:“明真今日之言,黛双已铭记于心,一生一世,不敢或忘!”

    李曜意味深长地笑道:“只凭你的一生一世,可远远不够,还须教人写入‘红谷部’的族训里,要让你们的子子孙孙都记着才行啊。”

第106章 术业有专攻() 
祁连不断雪峰绵,西行一路少炊烟。

    庞大的商队沿着祁连山北麓,穿行在起伏不定的荒原上,仿佛一条逶迤的长龙。

    何潘义骑着骆驼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一阵凉风袭来,吹得他登时打了个喷嚏,就好像那祁连山上的雪沫儿钻进了他的鼻孔里。

    眼见太阳渐渐西斜,何潘义命令商队就地宿营休息,随后招来仆从,套了件皮袄子,又约了何潘礼、何潘信两人,在附近寻得一处高坡,齐齐向东而望。

    一晃数天过去了,李曜和安红玉等人仍然没有赶上商队,当初李曜在番禾捉住了黄山寨的女首领焉支虎,便自称有紧急之事需要处理,让何潘义带队直接去了删丹城,次日又派人通知他们可以先行,并称她会尽快与商队会合。

    可是,删丹城到甘州只有一日的路程,何潘义在甘州待了整整三日,李曜也没有出现,当时他又想到李曜等人骑的都是良骏,脚程比自己快得多,于是便带着队伍继续西行。

    现在商队所处的位置,正是甘、肃两州往来的必经之地,距离肃州城不到百里,何潘义已暗暗决定,如果今天李曜还没有跟上来,待到进了肃州城以后,他安置好商队,便会按原路折返,亲自带人去打探李曜的消息。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日头终于沉没在天边,何潘信忍不住叹了口气,说道:“两位兄长,看来我们今日又白等了。”

    何潘礼转向何潘义,忧心忡忡地道:“二哥,你说道长会不会……被那焉支虎算计了呢?”

    何潘义思忖片刻,说道:“应该不会,我对焉支虎的行事作风,亦是有所耳闻,她虽为一个强人头领,却很懂规矩,从不纵容手下伤人,而且还很怕得罪权贵,否则道长随她去焉支山的时候,也不会像出游赏景似的,放心地带上自己的道僮和贴身奴婢。”

    何潘礼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如此说来,道长很可能遇到了甚么麻烦事儿,把时程耽搁了。”

    此时月亮已然升起,附近传来几声狼嚎,何潘义皱了皱眉,沉声道:“这里有野兽出没,咱们快些回营。”

    何氏三兄弟正要离开,又忽听马蹄声响,循声望去,就见夜色中有二十来个模糊的身影由远及近飞奔而来,当先一人一马风驰电掣,马蹄过处,嚎叫登时变作哀鸣,野狼们争相逃窜,不一会儿就遁得干干净净。

    “哈哈,太好了,终于赶上你们了!”

    在朦胧的月光下,何氏兄弟还未来得及看清对方的模样,可他们一听到李曜那熟悉的笑声,便都不由松了一口气。

    青海骢一声长嘶,李曜利落地翻身下马,安红玉等人紧随而至,何氏兄弟欢喜地迎了上去,顺便问起李曜这些天的经历,李曜挑了些能说的,把伏击突厥人的前因后果以及过程简明扼要地讲述了一遍,何氏兄弟都是平阳公主的脑残粉,一听之下,自是赞叹不已。

    次日清晨,未等商队整顿拔营,安红玉便向李曜告辞而去,毕竟她此行的目的是到肃州给父亲送药,为了黄山寨的事情,已然耽搁了些时日,况且余下的路程,骑快马不过两个时辰便能抵达,而跟着以骆驼为主的商队,脚程未免慢了许多,是以她只得先行一步。

    然而,当李曜顶着下午的烈日来到肃州城门口的时候,便有一名少女打马迎到了面前。

    那少女头梳双平髻,窄袖短襦的利落打扮,正是安红玉的贴身婢女浣绿,李曜见她面色焦急,秀眉不由微微一蹙,忙问道:“可有何事?”

    浣绿下马先是一福,随后递出一张请柬,恭谨地道:“我家小娘子有请,还祈道长随婢子速到刺史府去一趟。”

    李曜随着浣绿一路来到肃州刺史府,刚进大门,安红玉便不顾形象地冲了过来,哭得梨花带雨,哽咽道:“明真,快救救我阿耶!”

    说罢,安红玉一口气将李曜拽进了刺史的寝房。

    室内有汉人,也有胡人,俱都是医者打扮,个个忙得团团转,床榻上躺着一个年约四旬的中年人,生得高鼻深目,红发赤髯,相貌与安红玉有诸多相似之处,显而易见,此人便是肃州刺史兼左武侯大将军安修仁。

    肃州乃胡汉杂居之地,不大讲究男女大防,众人看到李曜是个女道士,并没有什么不自在,反而像是见到了救星,纷纷自觉地让开一条道,李曜也不做什么虚礼,快步走到榻前,仔细一瞧,就见对方面色灰白,额头发青,嘴唇发乌,双目紧闭,呼吸微弱,似乎已濒临“假死”状态。

    有道是“术业有专攻”,道士会炼丹,炼丹就必须会控制丹药的毒性,自然也要学会解毒,是以李曜顿时明白安红玉为何急着叫自己过来救人了。

    这安修仁的模样,分明就是误食金丹,引发急性铅汞中毒的症状,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恐怕活不过今日。

    见到李曜若有所悟的模样,安红玉忙问道:“明真,情况如何?”

    李曜沉吟片刻,冷静地答道:“令父中了丹毒,症状比较严重,越早救治,越容易生还。”

    说着,她要来纸笔,迅速开了一张解毒药方,安红玉看也不看,抓起药方就冲出了房门。

    未及片刻,一名奴仆端来了两大碗生蛋清,李曜立即吩咐在场的一名医者利用葱管,给安修仁灌了下去。

    蛋清具有吸附毒物和洗胃的作用,果然没过多久,安修仁的气色便稍稍有了好转。

    安红玉以奇快无比的速度,迅速凑齐了解药的原料,李曜为了以防出现差池,亲赴厨房煎药,一番忙活下来,施救还算比较及时,虽然安修仁仍然昏迷不醒,但一条性命总算从鬼门关捡了回来。

    静静地等待了大半个时辰,安修仁忽然急促地咳嗽了两声,安红玉精神顿时为之一振,立刻扑到榻前,抓住父亲的手,激动地唤了声:“阿耶!”

    这时,安修仁脑子显然还不太清醒,只是转动僵硬的脖子,扫了一眼屋中的所有人,吃力地说道:“赏……定要重赏……”

    安红玉重重地一点头,还未答话,便听李曜开口提醒道:“安刺史须得好生歇息,暂时莫要讲话。”

    安修仁无力地闭上了嘴,由于身体虚弱,旋即又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随后,安红玉屏退他人,突然向李曜郑重其事地行了一个大礼:“明真,大恩大德,没齿不忘,请受红玉一拜。”

第107章 知恩不报非正人() 
安红玉屈膝跪地,拱手于地,头也缓触于地。

    拜君拜父,拜祖拜师,拜天拜地,这是大汉民族传承千年的至高拜礼。

    李曜连忙上前扶她起来,温言道:“红玉莫要如此下礼,实在折煞我也,通过这些时日的朝夕相处,我已将你当作了至交好友,令父命悬一线,岂能不尽力相救呢?”

    安红玉抹着泪花儿,感激涕零地道:“今日若无明真,阿耶必是难逃此劫,红玉一时不知该如何感谢你,唯有……”

    “好啦,好啦!”

    李曜展颜一笑,抚着安红玉的香肩,挑眉打趣道:“做人无外乎处世、交友、行善,况且我都说了,咱们是朋友,难不成你还想以身相许?”

    安红玉先是愕然愣住,随即脸颊微微一红,含羞带笑嗔道:“没想到明真你竟是个不正经的。”说着,故作嫌恶地拍掉了李曜搭在她肩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