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英雌-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二人能够在叛乱初期击败杨恭仁派出的军队,攻陷沙州子城,并杀死瓜州总管贺若怀廓,说明他们在当地原本就是一股很强的势力。

    在隋唐时代,但凡拥有能够与官府进行对抗的地方势力,皆被时人叫做土豪。

    而土豪当然不可能没有名气。

    何潘义心头不由一惊,讶然道:“明真道长何以知此二人?”

    李曜笑道:“贫道只是偶然得知,想来何二郎对他们非常熟悉吧。”

    “熟悉,实在太熟悉了!”何潘义连连点头,说道:“那张护和李通皆是出自沙州数一数二的豪族,沙州张氏乃前凉高昌公张大怀之后,沙州李氏与天家系出同源,乃西凉后主酒泉公李歆之后……”

    说到这里,何潘义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一捶掌,道:“啊!我想起来了……他们近来确实对朝廷有些不满!”

    何潘仁接口道:“依我之见,他们的不满,恐怕和瓜州总管贺若怀廓有很大关系。”

    武德五年,贺拔行烕伏诛之后,唐朝廷将沙州改置为西沙洲,州治虽设在敦煌县,却没有委任刺史和长史,而是交由瓜州总管贺若怀廓兼任沙州别驾代为管理,其实等于是废置了原来的沙州。

    如此一来,敦煌张、李两家豪族中人未能获得一官半职,肯定会对朝廷心生不悦。

    李曜补充道:“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瓜州总管府下辖的地方实在太大,而兵力却很单薄,根本不够布防各州,一旦有人起事,恐怕很难镇压下去。”

    瓜州总管府辖瓜州、西沙洲、肃州之地,方圆近千里,按照这个时代大多数唐军将领的习惯,一般都会把麾下兵马集中在总管府的所在地,而瓜州总管府的治所在常乐县,距离敦煌县足有两百多里的路程。

    这样的布置,必然会使得敦煌防卫空虚,救援也无法及时到位。

    对于这一点,史书上的记载便是明证。

    张护、李通发动叛乱时,躲进沙州子城的贺若怀廓身边仅有数百人作战,而且后来的援兵居然是凉州总管杨恭仁调派过去的人,结果辛辛苦苦远道而来,还被叛军以逸待劳给击败了。

    何潘义本来还想问李曜,为何笃定沙州会在六月下旬出事,可他看到长兄何潘仁脸色突然沉了下来,便赶紧把想说的话咽了回去,只得点头道:“何某明白了。”

    他这个长兄,不但会经商,还上过战阵,说是杀人如麻也不为过,再加之高居京邑萨宝之位,有时候释放出来的气场威压,很容易让人心生惧怕,即使是他这样的亲兄弟也不例外。

    听到这话,李曜暗暗松了一口气,幸好后面的说辞用不上了,不然在这个看起来非常谨慎的胡商何二郎面前,她至少还要解释好一阵子。

    “二弟明白就好!”何潘仁的耐心显然已经耗光了,不耐烦地问道:“时间紧迫,当下距离六月下旬不过两月时间,亦不知二弟最快能何时出发?”

    何潘义端起杯盏,喝了口酪浆,认真地回道:“走北道的好处是路途最短,但缺点是沿途补给困难,需要携带大量物资,哪怕是组建一支二十人的小商队,最快亦须得三天来做准备。”

    何潘仁沉吟片刻,兀自点了点头,说道:“三天时间倒是不长,但二十人的规模显然不够……这样吧,今晚我们几兄弟就在为兄的府上聚一聚,好让大家都出些力气,以便将此事办好!”说着又对李曜行了一礼,道:“不知明真道长可否赏光,到何某府上作客呢?”

    李曜颔首笑道:“萨宝相邀,贫道自当应承。”

    商定完毕,三人一齐离席而起,随后何潘仁便蹲到了妻子的身边,不料刚要把人抱起来,他的妻子就坐起了身,然后惊疑不定地看了看李曜,又看了看何潘仁,口中这才吐出了四个字:“公主没死?”

    此言一出,何潘仁登时心中一紧,正要替李曜矢口否认,却见一旁的何潘义挡在李曜的身前,忽然跪下了去,身体及双掌双膝完全着地,前额直接触及李曜的右脚背,竟是行了个祆教乃至佛教表示至高崇敬的礼节——顶礼!

    当年何潘仁留居大兴的时候,何潘义未满二十,还没有取得独立经商的资格。

    后来何潘仁当上西京“摩柯大萨宝”的时候,他已然在敦煌安家落户,而他的几个弟弟,全都被父亲送到貌似飞黄腾达的长兄身边学习经商之道,结果何家兄弟当中,就只有他一人没有参与平阳公主的起事。

    待到何潘仁担任大唐首任京邑萨宝,需要可靠的家族成员作为东山再起后的助力,何潘义这才响应了长兄的召唤,于去年下半年来到长安发展事业。

    但那个时候,平阳公主已经因伤在府中疗养,并且直到“薨逝”都未出过门,而何家兄弟当中,亦只有何潘仁一人拥有探望大唐开国公主的资格。

    所以,尽管何潘义深受长兄的影响,对平阳公主敬若神明,却是从未见过平阳公主一面。

    何潘义本来不敢确认这名女冠的真实身份。

    因为对方看起来实在太年轻了,跟他想象中的平阳公主形象,显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但是,女冠的言谈举止,身上散发出来的气质,还有与她外貌年龄完全不相符的学识和智慧,乃至他长兄的表现与对待女冠的恭敬态度,都在不断缩短他心目中关于两者间的差距。

    而何氏正好是曾经见过平阳公主的人,她的昏倒,以及她刚才所说的话,已然让何潘义解开了心中的疑惑。

    毋庸置疑,这位女冠就是平阳公主。

    现在,公主本尊就站在面前,他怎能不如此激动?

第58章 血亲圣婚挑三观() 
何潘义这一个顶礼膜拜的举动,当场教李曜吃了一惊,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一步。

    不过她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自己现在身为平阳公主,应是适应这样的参拜,不该这般后退!

    为了掩盖自己的失态,李曜趁着后退拉开的距离,自然而然地折下腰身,故作庄重地道:“何二郎不必如此,还请起身吧。”

    何潘义顺从地站起身,已然激动地热泪盈眶。

    见到此幕,何潘仁叹了口气,意味深长地道:“看来二弟是真的明白了。”

    说罢,何潘仁朝尚未回过神来的妻子递了个含带提醒之意的眼色。

    何氏一脸羞红地挪步到李曜身前,双臂一展,再合拢至胸前,右手在前,柳腰轻折,双膝弯下,便是行了一个汉家的常规大礼,同时口中恭敬地道:“妾身拜见平阳公主。”

    何潘仁满意地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说起来,当年挫荆初到大唐之时,甚么都不讲究,还是公主派人教她学会了华夏礼仪。”

    李曜啥也不清楚,只得装模作样地打量起何氏来,开口赞叹道:“不错,何娘子倒是愈发美丽了。”

    这何氏的确是一位金发碧眼的美人儿,看起来不过二十岁,五官明艳,却生得一张偏稚气的小圆脸,加之盈盈一握的小蛮腰,跟长得像头壮熊的何潘仁站一块儿,显得格外身娇体柔,不堪一推……最关键的是,夫妻二人的年龄貌似差得有点远,以正常的眼光来看,把他们说成一对父女,可能相信的人还多一些。

    接下来,何潘仁出言帮着自家兄弟平复好了心情,便叮嘱何潘义和何氏不许泄露平阳公主尚在人世的消息,二人不用何潘仁提醒,双双以祆教主神阿胡拉玛兹达的名义发誓保守秘密。

    即便如此,何潘仁还是不太放心,当即警告自己的妻子和二弟,若是违背了这个誓言,他会视作违反教规处理,当真是酷到了六亲不认。

    祆教的教规以极其严厉著称,若是教徒违背誓言,亦或者对主神有不敬之语,便要被人抓起来,承受“烙舌”的残忍惩罚。

    四人走出内屋,何潘仁把自己的几位手下统统招到了身边,接着就朝每个人的小腿都不轻不重地踢了一脚,以此作为对他们之前没有阻挡何氏闯屋的惩罚,然后又对其中三人附耳低语,最后口中叮嘱了句:“速去速回!”

    随后,何潘仁看了眼李曜,眉头微微一皱,便又唤来曼儿,往她手里塞了几个铜钱,悄悄说道:“去买个遮身的事物来。”

    曼儿应了声,便出了店铺,返回来时,手上已经多了一顶幂篱,然后在何潘仁的建议下,李曜全身从头到脚都罩在了黑色的纱罗内,这顶幂篱显然是专为汉家女子遮蔽容颜之用,远比何氏头上那顶可以露脸的幂篱更加严实。

    待到派出去的人全部去而复返,何潘仁便领着李曜、何潘义、何氏以及几个手下出了西市左西门,来到街对面的钟氏邸店,帮着李曜收拾东西,李曜则想起还未给师父和钟氏兄妹报平安,便写了封信,交给邸店掌柜代为转达,然后就跟着何潘仁等人登上了何府的牛车。

    李曜一坐进车内,就明白了当年何潘仁何以能够聚众数万造反,在外面看不出这辆牛车的车厢有甚么特色,然而车厢内壁却是贴了一层厚厚的黄金,并以各色宝石密密麻麻点缀其上,若用后世的世界主要货币来计算的话,这一车之费,肯定已然上亿。

    不过李曜透过何氏两兄弟的表现也知晓了一件事,这整辆牛车的价值,还是远远比不得她那一包袱的珠宝,毕竟都是她精挑细选带出来的东西,其中不乏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若是全部卖了出去,那她将有了干大事的本钱,而这也是何潘仁兄弟愿意尽心尽力帮她脱手的主要原因。

    何潘仁的家并不远,就在西市东北角的布政坊,正好与祆祠比邻而居,而且萨宝府则是紧挨在何府另一侧,端的是居家办公两方便。

    何府大门正对坊内大道而开,刚一走踏进门口廊屋,李曜便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异域风情,仿佛置身于西域国度。

    何潘仁带着李曜等人一路行进,府中奴婢纷纷躬身行礼,穿过一片缤纷艳丽的花园,来到一个犹如《一千零一夜》故事中宫殿般的大房子,随着跟随而至的两个仆人捞开房门的玉珠帘子,几位身着艳装,头戴轻纱的美丽胡女便如欢快的小鸟般扑了出来,打头的一个年轻红发女还一边说着粟特语,一边揽住了何潘仁的脖子,在他的脸上盖了个香艳无比的红唇印记。

    接下来通过一番侃聊,李曜才晓得,这位看起来非常豪放的红发美人儿姓曹,出身于昭武九姓的河西望族曹氏,是何潘仁为了政治联姻,迎娶的主妻,而何氏同样也是主妻,其身份则令李曜大跌眼镜,竟是何潘仁同父异母的亲妹妹……不过这还不算完,何潘仁还曾娶过一个妻子,更是他同父同母的妹妹,那位妹妻去世之后,何潘仁的父亲二话不说,便派人给何潘仁不远万里又送来了一个妹妹作为妻子!

    这……实在太丧失了!

    喔!对了,这种直系血亲的婚姻结合方式,在祆教中有一个非常高大上的名字——圣婚。

    即便曾经有所耳闻,可是看到了活生生的范例,李曜觉得自己的伦理三观,仍然遭受了不小的挑战。

    她现在算是明白了,平阳公主乃至她老爹李渊,为啥会放心地保护祆教。

    因为只要是正常的汉人,根本接受不了这样的教义,自然也就不用担心祆教会如佛教那般过度传播了。

    反正这种宗教影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