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英雌-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齐王的强硬态度和逼迫,甄权是以一种极度不平静的心情写出这个药方的,故而难免会有疏漏之处。

    本来该用到的“云母”是“白云母”,却因甄权少写了一个“白”字,齐王及其手下便想当然地以为是炼丹药时更常用的“金云母”了。

    不过对于炼丹士巨国珍来说,但凡是炼药材料的问题,就不是什么问题,只见他略微迟疑了一下,便对大弟子钟馗吩咐道:“正南,去二楼取半两白云母,只要你刚从金川州带回来的那种,并顺便取二两你从姚州带回来的三七,另作他用,千万别拿错了。”

    钟馗应了一声,大步上了二楼,不一会儿就返了回来,巨国珍接过材料盒子的时候,李曜怀疑自己眼花了,因为她的师父手上动作淡然,脸上却闪过了一丝极其肉痛的神色,不过巨国珍还是把这盒中的云母倒了出来,仔细检查了一番,便叫静云拿去洗净处理了。

    因为甄权认为这药不易炼制,就算由关中最好的炼丹师巨国珍来炼制,也很可能会经历多次失败才会成功。齐王李元吉一听这话,一大早便派人在长安西市一家药铺里搅得鸡飞狗跳,一口气搜刮到了足够炼制出数十份该药的材料,实际上炼药所需的每种材料不过数钱而已,所以全部材料都处理好了之后,他们还要进行称重分量配比等工作,如此这般又忙活了好一阵子。

    待到一切准备就绪,巨国珍点燃了丹灶,然后主动让到了一边,李曜随即上前跪坐于炼丹炉正前,认真听了巨国珍一番指点,便仔细比对着药方,开始往炉中添加材料。

    甄权见此情形,一张慈眉善目的脸立刻变了样,满脸都是惊虑之色。

    难道不该是师父操持丹炉,徒弟捧药侍坐在旁吗?眼前这场面简直怪异极了!

    他本来还想好好观摩一下关中著名炼丹士巨国珍的炼丹技法,却不曾想到居然是由这个女冠来炼制,虽然巨国珍称赞自己弟子的炼药技术如何了得,但再好也不可能比身为楼观道炼丹术第一人的师父亲自上阵更强啊!

    于是,甄权略一沉吟,便坐到巨国珍身边,苦着一张老脸,低声道:“巨法师,你该不会打算在这种时候还要考较弟子吧?你也该晓得,齐王可不是一个好相与的……老夫这般大的年纪,从昨晚一直忙到现在,再也受不住折腾啊!”

第42章 天策府中无间道() 
莫看甄权鬓间尚有青丝,牙齿亦是健全,其实他出生于南梁大同七年,活到而今大唐武德六年,已是八十有二的耄耋之龄。根据史料记载,若无意外的话,他将活到贞观十七年,以一百零三岁的高龄寿终正寝,足见他是深谙养生之道的行家。

    本来昨晚甄权如平常一样早早就寝,可他还未睡着,就被齐王派来的人从床榻上叫了起来,然后在齐王府抢救昏厥的吴王李伏威,又是针灸,又是配药,用尽了浑身解数,忙活了整整一个通宵,方才保住那吴王的一条性命,而且在那期间他还见识了齐王恐怖的雷霆手段,受了不小的惊吓,再后来他就被人强行塞入马车,陪同齐王李元吉一路急赶来到了这个距离长安百里之遥的宗圣观。

    可他依旧得不到多少喘息的时间不说,当下见到巨国珍居然让弟子上来玩火,他的一颗心就仿佛被扔进那丹炉里煎熬似的,真不知道他这具原本保养得当的老迈之躯还能不能撑得下去了。

    巨国珍早就把甄权的疲态和惊虑看在了眼里,此时听对方这么一说,内心自然也有些动容,便实话实说地安慰道:“不瞒甄翁,正因兹事体大,且现在是日中时分,距离亥时已不足五个时辰,而此药一次炼制所耗时间就长达两个时辰,中途还容不得器具出现任何闪失,所以贫道才会让她来操持药炉。”

    甄权紧张地道:“甚么!这意思是说,法师没有把握在两次机会之内成功炼出此药,那她……”说着不由自主地抬手指向了李曜。

    瞧见甄权的动作,巨国珍自然知其所指为何意,眼神热切地看着正在全神贯注进行操作的李曜,捋了一下胡须,语气笃定地道:“她能做到。”

    ……

    ……

    当李曜开始在金丹阁全力以赴炼制虎狼药的时候,齐王李元吉正在宗圣宫的知客堂内咬牙切齿地看着一封密信。

    看到信上这个被点名道姓的人,李元吉简直愤怒极了,却又憋着一肚子气发不出来。

    其实李元吉心里很清楚,吴王李伏威可不止是身体原因和闲极无聊才迷恋上了服石和丹药,而是吴王所谓的“刎颈之交”与某个淮南道士的阴谋手段所致,并且从吴王府赶走的那几个方士也全都是那个淮南道士的弟子。

    他们会做这种事情其实很好理解,毕竟吴王李伏威被羁縻于长安,江淮军群龙无首,而且最近洪州的张善安突然反了,使得如今江淮的局势变得非常不稳定,难免会出现某些自大且不识时务的跳梁小丑想把李伏威暗地里搞死在长安,再喜滋滋地嫁祸给大唐朝廷,然后蹦出来振臂一呼,拉出一面为“杜伏威”报仇的大旗,趁机收拢吴王的原班人马,与张善安通力合作割据江淮。

    呵呵,还真是白日做梦,愚不可及!

    对于这一切,不仅是他李元吉,包括他的父亲、他的长兄太子李建成,乃至那个跟他不太对付的二哥秦王李世民都能预料得到。

    父亲让他来保护杜伏威并嘱咐与其搞好关系,就是希望将来朝廷能够平安无事地接手江淮诸军,亦或者至少能够延缓江淮发生大乱的时间,以便唐军能够调动充足的兵力做好彻底平定江淮的准备。

    可是,天策府却有些等不及了。

    自从他协助太子建成平定反王刘黑闼归来之后,他的父亲就将屏藩北方的重任交给了太子建成负责。

    燕王李艺、庐江王李瑗、段德操、窦琮、李子和、李志安、李思行等戍边大将,尽皆效忠于东宫和齐王府。

    可以说,他的父亲此举严重削弱了他的二哥秦王李世民赖以维系自身势力和威望的兵权。

    然而,若是吴王突然暴毙,江淮诸军必然反叛,大唐朝廷就不得不马上用兵。

    可他和太子建成面对近期蠢蠢欲动的突厥和吐谷浑,着实腾不出手去揽下平定江淮的任务。

    而本来就对江淮诸军非常了解的的二哥李世民却可以趁机向父亲自荐南征,重新统兵作战,轻松斩获这个平乱之功。

    也正因如此,天策府的兵曹参军杜淹才会策划出了昨晚在齐王府中令他无比抓狂的那一幕。

    这个杜淹竟然不惜牺牲天策府在齐王府的暗子,也要把吴王李伏威恰如其分地弄死在齐王府上,再让他李元吉莫名其妙地背上一口名为“促使江淮诸军反唐”的大黑锅,好个一箭双雕的毒计啊!

    最让他气不过来的是,这个千刀万剐也难消他心头之恨的“毒士”杜淹,正是被他手里这封密信的提供者间接地推荐给了天策府!

    如今这只老狐狸明明知道他们之间势同水火,却向他透露这么大的一个秘密,究竟是个甚么意思?

    难道是因为看到当前太子完全压过了秦王一头,想通过帮助他度过此次难关来达到改换门庭投靠太子的目的么?

    不管怎样,天策府里出了地位这么高的一个变节者,对他的长兄太子建成来说,肯定是一件大好事!

    若是此番吴王李伏威明日能够得以平安无事地按时出现在朝堂上,他一定要教那二哥李世民好好品尝一番自食其果的滋味。

    思及至此,李元吉看向密信的目光变得愈加狠戾起来,仿佛有一股无形的杀气渐渐溢满了整个房间。

    ……

    ……

    不知不觉间,两个时辰过去了,李曜终于完成了第一次炼药。

    守候在旁的钟馗见李曜熄灭了炉火,便立刻上前揭开丹炉盖子,用铁钳夹出烧成块状的药物,待其冷却之后,放入研磨器中捣成粉末,然后由静云倒入一个锅子,再用银质石榴罐中的蒸馏水对其进行溶解处理。

    巨国珍拿着一个瓷瓶,正准备将溶解好的药剂装入瓶内,却见早就等得急不可耐的甄权已经离席而起,凑过来用手指沾了一点锅子中的药剂,放到舌尖上一舔。

    甄权细细品味了片刻,有些失望地说道:“这药勉强算是成功了,但炼制的火候太过,草药的药性损耗太多,故而药性偏弱,怕是服用一次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李曜柳眉一蹙,正要询问缘由,便听静云开口道:“既是如此,可以加大服用的药量,一瓶若是不够,那就用两瓶。”

    “女道此言差矣。”甄权摆了摆手,解释道:“此药的毒性远大于有益的药性,两瓶的话,药量虽然够了,但毒量亦是翻了一番,恐怕吴王服用之后当场就没了性命。”

    巨国珍闻言,转向李曜鼓励道:“徒儿再来,这次一定会成功!”

    李曜轻轻点了点头,应声道:“是的,一定。”

第43章 黑衣人上门作死() 
时间过得飞快,当夜幕早已降下,金丹阁中变得灯火通明的时候,第二次促醒药剂的炼制终于结束了。

    因为时间关系,这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所以除了尚未解除自我催眠状态的李曜,其他人的心脏无不擂起鼓来,甚至一直故作镇定的巨国珍脸上也现出了紧张之色。

    夜凉如水,甄权却在不停冒着汗,在众目睽睽之下,就见他微微颤着手,用右手食指蘸了一点药剂,便要往口中送去,待到嘴唇边,却眉头一皱,忽地停下来,又放到鼻尖闻了闻,一双老眼顿时亮了。

    巨国珍见状,不由自主地问道:“甄翁,此药如何?”

    甄权搓干了沾在手指上的药水,一边擦拭着额角的冷汗,一边缓声回道:“药是炼成了,但老夫一闻便知其药性之猛烈,莫说是人承受不住,便是让壮牛吃上一瓶,怕是也要当场倒毙。”

    一听这话,钟馗和静云两兄妹的额头也冒汗了,急急地齐声道:“那甄翁为何还说此药炼成了啊。”

    李曜闻言,略微思索了片刻,开口说道:“药自然是炼成了,只是须得采用稀释之法降低药力。”

    甄权点了点头:“李女道说的没错,老夫正想说出这个建议,只不过……”说着扭头看了眼正在沉吟当中的巨国珍,犹豫了一下,方才继续说道:“我们需要有人甘愿冒险试药。”

    话音刚落,门口便传来了一个恶狠狠的声音:“甄翁勿虑,试药之人早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金丹阁内五人向门口望去,就见齐王李元吉已然褪去了魏晋名士的复古装扮,而是穿上了一身庄重的亲王朝服,身后跟着一个身材魁梧,穿着武弁朝服,赤髯碧眼,有着典型胡人相貌特征的武官。

    两人杀气腾腾地走了进来,待得齐王站住脚步,其身后的武官朝门外把手一招,沉声喝道:“全都带进来!”

    一群挎刀的卫士押着几个浑身是血的人,一进来就把手中的人往地上一丢,随后齐刷刷地站到门口两边,排成了整整齐齐的两列,不多时又有两名武士将一副缚辇抬了进来。

    缚辇上躺着一张颇为年轻的面孔,年约二十五六岁,脸色惨白,嘴唇发青,双眼紧闭,若不是胸膛还有起伏的话,看上去就跟死人一般无二,一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