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英雌-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些与他李曜又有何相干呢?

    然而,当李曜能够转动头颈,将视线范围进一步扩大之后,就不得不怀疑那个梦和自己还是有那么一些相干的。

    顶级的金丝楠木,锦衾上格外眼熟的丧葬图案,以及身上的敛服,无一不让他看得心惊肉跳,头皮发麻,冷汗涔涔。显而易见,他现在正被封在一个棺材里,一个雕刻着“红梅映雪图”的棺材!

    “放我出去!”

    “有没有人啊!”

    “快放我出去!”

    极度震惊之下,李曜的喉咙竟不由自主地恢复了发声能力,急着连喊了三声,却是一点动静也无,尽管他发现自己的嗓音有些古怪,但越来越强烈的窒息感让他无法再多想什么了。

    人们常说“时间就是生命”。

    李曜现在感觉“时间”真的很要命,若是因窒息而失去意识,那他将很有可能永远留在这个金丝楠木棺材里。

    强烈的求生欲望促使李曜激发出了巨大的潜能,全身大部分关节肌肉的活动能力纷纷以极快的速度复苏起来,快得连他自己都不禁有些喜出望外。

    不多时,李曜发觉自己全身都可以活动了,便抬起双手向上一推,结果棺盖纹丝不动,显然是被棺钉固定死了。

    不过,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经此一试,他量出棺盖的位置距离自己身体刚好有一臂之高,虽然不利于双手的发力,却是更方便腿脚的施展。

    于是,他心中又有了主意,念了句“加油”给自己打气,随后提膝收腹,双脚向上猛力蹬出,耳边顿时传来尖锐的声音。

    在这猛烈的一击之下,棺盖边缘上的青铜棺钉都现出了一小半截,外椁的密封性显然不如内棺,渐渐有少许阴冷的空气进入棺内,使他顿觉窒闷之感稍稍减轻,猛吸一口气,又再蹬了一脚,结果却是收效甚微,显然是体能恢复得还远远不够,以致于后劲有些不足了。

    欲速则不达,李曜也不急于一时,一边静静躺着,为下一次踢击积蓄力量,一边静下心来,思考自己为何会有如此诡异的遭遇。

    其实,李曜发现自己失去了一些记忆。

    过去的亲朋好友,以及许多原本熟悉的人,叫什么名,长什么样,全都想不起来,全都变成了模糊的影子。

    不过,李曜倒是把自己的名字、性别、年龄、国籍、相貌、身形都记得一清二楚,如果不排除自我美化的意识倾向,那他脑海中的自身形象,便是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正值青春鼎盛,相貌堂堂,身高体健,气质可以称得上“邪魅狷狂霸酷拽”七个字的华夏好男儿。

    只是关于自己身份的具体信息,李曜却是一点也想不起来。

    所幸的是,他原来掌握的知识技能全都装在脑海里,而且他发现自己涉猎的方面还挺多的,军人、医生、商人、学者、格斗家、探险家……似乎都能算作他曾经的身份。

    有鉴于此,李曜可以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过去的自己绝不会是一个喜欢平静生活的人士。

    虽然李曜已然想不起自己到底是干什么行当的,却是非常清楚地记得自己躺在这个棺材之前干了些什么。

    那时,他在杀人。

    在一个昏暗而古朴的石室里,他手持一把锋利的匕首,孤身一人与几个黑影进行搏杀,石室中央的棺床上安放着一个棺椁,而这棺椁似乎就是双方拼死相搏的主因。

    对手并不是很难对付,他没有耗费多少时间和力气便将敌方全部杀死。

    接下来,他打开石椁,再用匕首撬开了里面的金丝楠木棺材,却不料他刚准备探头去看,便忽然失去了意识,直到作完了那个古香古色的梦,方才苏醒过来,然后就悲催地发现自己躺在这么一个棺材里了。

    回忆至此,李曜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自己此刻身处的棺材与那个石室里的棺材会不会是同一个?

    整理记忆中的信息,再两相比较之下,李曜可以确定两个棺材无论是材质还是空间大小都是一样的,但不同之处也是非常明显,他现在身处的棺材是完全封闭的,并且材料非常新,而那个石室里的棺椁却非常古旧,看上去至少存在了上千年。

    如果两者不是同一个棺材,那又该如何解释自己会被封在这个新棺材里呢?

    而且,他现在切身感受到的一切,都是真实得可怕。

    难道会是……

    李曜想着想着,脑海中突然闪过了一个令他无比心惊的念头。

    “我,还是原来的我吗?”李曜问自己。

    按捺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李曜将双手放到自己的眼前,希望能证明自己刚才的想法是荒谬的,是杞人忧天。

    然而他定睛一看,心中顿时翻起了惊涛骇浪。

第3章 大唐世无双() 
自从有了视夜如昼的能力,李曜在墓室中所见到的场景,就已然不再是穿越前的灰暗模样,仿佛一下子变得缤纷绚丽起来。

    而其中最吸引她的,便是主墓室的拱顶上那幅令人叹为观止的天象图。

    在由青金石拼缀而成的蓝色苍穹之中,一颗颗由青白玉制成的星斗按照四大星野二十八星宿的位置点缀其上,而苍穹正中的东方是一只象征太阳的三足金乌,西方则是一只象征月亮的玉兔,大有“日月同辉,星辰永恒”之意。

    墓室四周石壁上的壁画亦是异常精美,在涂有白灰的壁墙上,绘满了各种姿态栩栩如生的人物,而且壁画看起来都非常新,显然是刚完成不久。

    通过观察天象图的风格特征和壁画人物的发髻服饰,以及疑似于阗著名画师尉迟跋质那的画迹,李曜已经能够大致推算出这个地宫是在唐初时期建造而成。

    只可惜,壁画中并没有疑似墓主人的形象。

    如果李曜想看到自己的样貌,从而确认自己这具身子是不是那位白衣女子的,兴许只得倚靠镜子之类的物件。

    不过,李曜对此毫不担心。

    按照华夏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的习俗,大型古墓中往往都会有许多作为墓主人日常用品的陪葬物,而隋唐贵族女子的陪葬器物之中,又怎么可能没有镜子?至于李曜想要知道自己身体原主的身份和生前事迹,方法其实更加简单——只需找到墓志铭,便能一目了然。

    华夏的墓志铭,始于秦汉,定制于南北朝,是一种放置于墓中的石制碑文,其结构由上下两层青石组成,上层为盖,下层为底,盖刻标题,底刻“志铭”,“志铭”又分“志”和“铭”两部,“志”为传记,叙述墓主之姓名、世系、生平事略;“铭”为悼文,赞颂墓主之德行与功业。

    而这个墓主人的墓志铭就近在眼前,正平躺在棺床到主墓室入口之间的石砖地面上。

    李曜快步上前,埋头一看,心神登时震荡。

    只见墓志铭的青石盖上,整整齐齐地刻着九个醒目的篆体字:大唐故平阳公主志铭。

    但凡与唐代有关的著名文献史料,诸如《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唐会要》之类,甚至是后世学者编撰的《剑桥中国隋唐史》、《全唐文补编》等等,李曜都是熟记于心。

    纵观整个唐史,只有一位以平阳郡县为称号的公主,那就是“娘子军”一词的缔造者,谥号为“昭”的平阳昭公主!

    无论是《旧唐书》和《新唐书》,还是《资治通鉴·唐纪》,关于唐朝平阳公主的记载,其实都是大同小异。

    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第三女,亦是李渊唯一的嫡女,其丈夫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柴绍,但她的本名和出生日期在史书中都没有记载。

    隋朝大业十三年,李渊决定在太原起事之时,平阳公主正跟着柴绍住在隋都大兴城内,李渊在起事前派人秘密通知夫妻二人即刻赶往太原。当时柴绍对平阳公主说:“尊公将起兵扫平乱世,我要过去帮忙,肯定不能带上你,可我又担心你会有危险,这该如何是好?”平阳公主答道:“你快走吧,我自己会想办法。”于是柴绍心安理得告别妻子,立即抄小道直奔太原而去。

    平阳公主并没有找个犄角旮旯躲起来,而是动身赶往鄠县的一处别业,广散家资,招引山中亡命的流民,拉起一支队伍,准备响应李渊的起兵。起初有昭武胡商何潘仁自称总管,聚众于鄠县司竹园,平阳公主派遣家僮马三宝说以利害将其收降,平阳公主便与何潘仁攻陷鄠县城,后来在马三宝的游说下,又有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人各自率领部众前来投奔。

    那时留守大兴城的隋将阴世师并非泛泛之辈,其担任张掖太守时,曾多次击破吐谷浑、党项羌,为大隋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结果平阳公主不仅屡屡将其击败,还一路攻城略地,连续攻下盩厔、武功、始平等县郡,占据了大兴城外围的大半地盘,同时联合堂叔李神通和妹夫段纶等人率领的其他各路人马对隋都形成合围之势,使得阴世师只能困守孤城,坐以待毙。

    对此,《新唐书》描述为“乃申法誓众,禁剽夺,远近咸附,勒兵七万,威振关中”。然而史书并没有记载平阳公主是用哪些手段将那些穷凶极恶的贼军渠帅们收拾得服服帖帖,也没有记载她是如何将那群东拼西凑的乌合之众变成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的常胜之师。

    但显而易见的是,一个女人能在封建时代做出如此成就,如果没有超凡的胆略和智慧,绝对不可能办得到。

    后来,李渊击破宋老生,取霍邑,占临汾,克绛郡,困屈突通于河东,进驻龙门,打开了进军关中的通道,平阳公主得知消息,赶紧派人与李渊联得了联系。

    因此,没有后顾之忧的李渊亲率主力渡河西进关中,同时安排柴绍在华阴与平阳公主见面,之后平阳公主挑选一万精兵和李世民会师于渭河北岸,并与柴绍各领一军,参加了攻占大兴城的战役。由于隋唐时期人们习惯称呼年轻女子为“娘子”,于是平阳公主麾下这一军的称号便成了“娘子军”。

    大业十四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改元武德,并将平阳公主夫家柴氏的所在地“临汾”恢复为旧称“平阳”,因平阳公主立下开国之功,而“阳”之音同“杨”,于是当之无愧地获封为“平阳公主”。

    武德六年初,平阳公主去世,李渊按照谥法,以平阳公主“明德有功”,谥其为“昭”,并计划按照军礼给她举殡以旌殊绩,预先安排了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虎贲甲卒,当时太常寺有人奏议:“妇人的葬礼,自古无鼓吹。”

    李渊不为所动,反驳道:“鼓吹乃军乐,公主身执金鼓,参谋军务,带兵辅成大业,古时有这样的女子吗?以此来葬公主,有何不可?”于是依旧按照军礼给公主下葬。

    然而,让人不得不在意的是,史书中关于平阳昭公主的记载,从大唐立国开始,一直到武德六年,居然有着长达近六年的空白期,以致于万里长城雄关“苇泽关”更名为“娘子关”之类的依据都是从民间的野史传说中得来。

    对于平阳昭公主这种真正能够独当一面的英雌人物,没有在武德年间的一系列定国大战中为李唐王朝作点什么,不管别人怎么想,至少李曜是不太信的。

第4章 神鬼无欺墓志铭() 
地下的墓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