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英雌-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不是。”

    赵文彦打了个寒噤,连连摆手,诚惶诚恐地解释道:“兰姊息怒,赵某绝不是这个意思,赵某是说……兰姊养气工夫了得,如今看着像未及双十的年纪。”

    李曜打了个哈欠,对兰韶英笑道:“好啦,兰姊莫跟三郎一般见识,我有些乏了,想回寝居睡个午觉,走吧。”

第290章 匪夷所思的事实() 
雷雨疾去,乌云消散,骄阳灿烂,万物重现光彩。

    李曜和兰韶英匆匆离开了花厅,行至通往寝居的长廊,兰韶英突然停下了脚步。

    李曜察觉身后有异,回过头来,就见兰韶英柳腰轻折,低头看向自己映在水中的倒影。

    由于此前的雨量很大,廊檐下的水臼盛得满满当当,水面铺着金色的阳光,有如一面明镜,光可鉴人。

    李曜没有打扰她,只是远远站定,静静地等待。

    兰韶英凝视了好半晌,这才直起身子,轻轻摇头一叹。

    李曜眸光一扫四周,没有发现其他人,遂上前低声问道:“贵主为何叹息?”

    原来,此“兰韶英”乃是李曜假扮,而这开口问话的“明昭公主”才是真正的兰韶英。

    假兰韶英双手捧住真兰韶英的脸颊,仔细端详了片刻,蹙眉道:“我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

    兰韶英奇道:“甚么……基本事实?”

    李曜放开兰韶英的螓首,语气很认真地答道:“人的样貌是会随着年龄而改变的。”

    兰韶英先是愣了愣,随即“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展颜道:“贵主说的甚么胡话,人哪有不变……”

    一个“老”字尚未出口,兰韶英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笑容顿时僵住了,一双晶亮的眸子凝视着李曜,脸上渐渐现出了惊疑之色。

    李曜感到有些不自在,忙出言打断她的观察:“你这样看我作甚?”

    兰韶英沉吟了一下,疑惑地问道:“韶英有些好奇,为何贵主的样貌,会一丝一毫的变化都没有?”

    听到这话,李曜心中瞿然一惊:“没那么夸张吧?”

    兰韶英重重地点了点头,解释道:“因为我们住在一起,天天都能够见面,以至于习焉不察,若非仔细比较,韶英也很难确认这一点。”

    “原来如此!难怪赵三郎会说‘你’变年轻了!”

    李曜恍然大悟,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起来。

    其实,李曜早就该想到,她的这具身子可能已经停止了生长。

    若以复活后的身体年龄为十六来计算,那现在也该有十九岁了。

    对此,李曜既感到高兴,又感到烦恼。

    高兴的是,李曜迄今从未有过正常女人那种每个月都会到来一次的生理周期。

    烦恼的是,她说话的本音,仍然还处于少女变声期前的状态。

    若不是她擅长改变嗓音说话,否则一开口,便是令气场大打折扣的稚气声音。

    而她身边的人,却都成长了不少。

    鱼巧巧和张檀这两个小丫头,如今皆已是二八芳华的年纪,李曜和她俩呆在一起,常人根本分辨不出谁才是师父,连李曜当初捡回来的宋玄尘,也从一颗豆芽菜似的瘦弱女童,变成了一个温婉娴静的豆蔻佳人。

    至于兰韶英的样貌,虽然看着变化不大,但毕竟二十三岁的年龄摆在那里,想要扮嫩装成青春少女并非是一件易事。

    好在李曜和兰韶英的化妆手艺高超,再经过长期的琢磨,以及不断的改进,她俩已经能够把彼此双方的口音声线、言谈风格、举止仪态都模仿到了几乎天衣无缝的境界。

    另外,在文化知识上的差异,其实只要两人不故意卖弄,不自曝其短,掩盖起来也没什么难度。

    为了尽量降低暴露破绽的几率,兰韶英戒掉了一口一个“阿弥陀佛”的口癖,而李曜平日里也养成了略施粉黛的习惯。

    但李曜万万没想到,她和兰韶英假扮成对方的模样首次出现在熟人的面前,自己居然会在扮相方面,出了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纰漏。

    当然,这个问题也并不完全都是“灯下黑”造成的。

    事实上,李曜没有一件映照形象的优良器具,才是最大的原因。

    这个时代的铜镜,远不及后世的镜子那般明亮清晰,且因人工打磨的镜面都有些轻微不平,所以映照出来的影像,难免与人的本相存在差异。

    只可惜,以现有的技术条件,莫说做出镀铝、镀银的镜子,就是让她做一面诞生于十六世纪的水银玻璃镜,在时间上也已来不及了。

    有鉴于此,李曜赶紧带着兰韶英来到寝居,重新进行化妆。

    一番反复修整之后,李曜抓起一面巴掌大的菱花镜,飞快地跑到屋外明亮处,揽镜自照,只觉自己的年纪看起来又大了一些,总算有了一个二十出头女子的模样。

    兰韶英走到李曜的身边,忽然问道:“贵主,我们今天是否还需要再找个人试一试呢?”

    “贵主,兰姊,你们要试甚么?”

    话音刚落,突然响起了一道清脆的声音,李曜和兰韶英齐刷刷地看过去,就见鱼玄微端着一盘瓜果欢快地走来。

    李曜和兰韶英不约而同地碰了一个眼神,彼此心领神会,便听兰韶英用李曜的口音回应道:“我和兰姊在试新妆,你来点评点评,如何?”

    ……

    ……

    夜色深沉,大雨淅沥。

    两个打着油伞,手提灯盏的中年道士踏着泥水,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进着。

    风很大,雨也急,可这两个道士丝毫没有放缓脚下的步伐。

    经过一番艰难的跋涉,他们来到了宏义宫一个偏门,其中一人上前敲响了门环,门很快应声开了,待两人收起雨伞,迅速闪身进去,门扉便咣当一声合上。

    “玄龄,克明,你们二人终于来了,快些入座吧。”

    翠华殿内的灯火只点了一半,昏暗的光辉,映照着李世民冷峻的面孔。

    而在他的身前,长孙无忌、高士廉、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秦琼、侯君集等文武僚属分坐两侧,气氛紧张而严肃。

    一阵沉寂过后,李世民将白天东宫内线王晊告密的内容复述了一遍,叹息道:“骨肉相残,古今大恶,寡人祸在朝夕,但寡人欲待其发,然后再仗义讨伐他们,不知可以否?”

    尉迟敬德今天平白无故蹲了半日的天牢,本就憋了一肚子的火,现在又得知齐王还想活埋他们,再乍听李世民这话,不由气急而怒声道:“有何好说,唯死战尔!按照人情常理,谁舍得去死,如今我等誓死侍奉大王,此乃天授,可眼下祸机垂发,大王却安然不以为忧,大王这般自轻,如何对得起宗庙社稷?大王若不用敬德之言,敬德将窜身草泽,不能留居大王左右,缚手引颈受戮!”

第291章 议谋() 
尉迟敬德的话音犹如闷雷,在寂静的大殿内萦绕回响,不断震动着李世民的心神。

    过得片刻,坐在李世民右下首的长孙无忌忽然冷声说道:“大王不从敬德之言,敬德等人必不为大王效力,无忌亦当相随而去,不再侍奉大王。”

    李世民微微垂下眼帘,声音也低沉下来:“寡人所言亦未可全弃,还望诸位好生考虑考虑。”

    尉迟敬德突然长身而起,迈步走到李世民面前,单膝跪在地上,抱拳道:“如今,大王处事犹疑,非智,临难不决,非勇,且大王平素所豢养的八百勇士,凡在外者,现在皆已擐甲执兵,入宫就位,事势到得这个地步,大王安能制止?”

    李世民的脸色变了,不敢置信地瞪大了双眼,像见到一个陌生人似地看着这个跟随自己出生入死多年的心腹爱将,不由抬手戟指尉迟敬德,低喝道:“好一个大胆的尉迟融,竟敢私调寡人卫士……”

    长孙无忌出声打断道:“大王莫要怪责尉迟将军,此事其实是我让他去办的。”

    李世民沉声问道:“尔等这般做法,想置寡人于何地?”

    长孙无忌淡淡地道:“我们当然是想建立从龙之功,让大王一步登天。”

    听到这话,李世民拍案而起,一把揪住长孙无忌的袖子,将人拉到面前,咬牙切齿地道:“你想让寡人学杨广弑父?”

    长孙无忌的脸上全无表情:“欲行大事,就要做绝,否则还不如不做。”

    李世民身躯一震,缓缓松开长孙无忌的袖子,颓然地坐倒在席上,目光从在座者的脸上逐一扫过。

    事实上,李世民早已看透了他们的心思。

    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等文武精英死心塌地追随李世民,可不仅仅是因为他有本事。

    更主要的,还是为了各自能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前途。

    说白了,李家父子兄弟之间的皇权争斗,其实就是各个政治团体之间的相互对抗。

    皇帝李渊是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主要成员,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势力根基是传统的名门望族,而他李世民,则是山东群豪、中小门阀等非关陇势力唯一的利益代言人。

    高士廉见李世民默然不语,忙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大王别再犹豫了。”

    房玄龄也急了:“大王功盖天地,当承大业,岂能徇匹夫之节,而忘了社稷的大计!”

    李世民瞧了一眼犹自跪在地上的尉迟敬德,艰涩地道:“容寡人……再想一想。”

    沉吟许久的杜如晦终于开口发言了:“大王认为虞舜此人如何?”

    李世民不假思索地道:“舜是圣人。”

    杜如晦又缓声说道:“假使舜疏浚水井时没有及时出来,就会化为井中之泥,修补仓廪时,没有及时下来,就会化为仓廪之灰,安能泽被天下,法施后世?是以虞舜遭其父笞打时,小棍打则忍受,大棒打则逃走,想来也是因为他心存大事之故啊!”

    李世民再次站了起来,背负双手,在众人面前踱着步子,迈出的每一脚都显得很艰难,仿佛有重若千钧的东西压在了他的身上。

    众人目不转睛地看着李世民,仿佛等待了一个世纪之久,他们所倚靠的利益代言人终于站住了脚步。

    李世民咬了咬牙,指着侯君集,吩咐道:“你速将李淳风领来。”

    侯君集愕然道:“他能作甚?”

    李世民脸色一沉:“你记得叫李淳风带上占算用具,莫要耽搁时间,快去!”

    “是……”

    侯君集应了声诺,当即起身奔出大殿。

    不多时,李淳风便跟着侯君集赶了过来,李世民目光急切地看着他,说道:“你现在立刻为寡人占算近日吉凶。”

    李淳风心中一紧,向来不信鬼神的秦王居然叫他占卜,难道秦王这是准备铤而走险不成?

    在秦王的直视之下,李淳风不敢怠慢,赶紧收回思绪,拿出龟甲和古钱,开始卜算起来。

    李淳风正忙活着,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一双大手向李淳风袭来,迅速夺走了他手里的龟甲,李淳风抬头一看,就见秦王府幕僚张公瑾将龟甲狠狠地摔在地上,正色道:“占卜本该用来决断疑难之事,而如今之事并不存疑,为何还要问卜?若是卜算结果不吉,难道大王要就此罢手么?”

    张公瑾此言掷地有声,李世民原本近乎铁青的脸上,逐渐现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