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英雌-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河与我军进行一次正面交手,而这也正是我想要的机会。”

    李曜想了想,问道:“既如此,那么……敌我兵力现有几何?”

    柴绍如实说道:“若加上三宝的人马,我军可战之兵尚有一万五千,而欲谷设原有三万人马,遭我军连续挫败之后,估计还余两万之数。”

    李曜抱胸托腮,默默地瞧了地图半晌,才道:“看样子,我军实力并不占优呀……”

    她顿了顿,又道:“我想要参与此战,不知大将军同意否?”

    柴绍正要出言回绝,账外齐齐响起几个粗豪的声音:“不可!”

    柴绍扬声道:“诸位若有话说,都请进来吧。”

    音落,秦王府、齐王府诸将鱼贯而入,待他们与柴绍见礼完毕,秦王府护军薛万均便率先对李曜说道:“贵主乃千金之躯,怎可一再上阵以身试险?贵主若有闪失,我们无法回去向秦王交待。”

    李曜不以为然地道:“正如诸位所见,寻常兵将绝难伤我寸肤,还请诸位放心随我一起杀敌吧!”

    一位赤发碧眼的将领也开口道:“贵主莫要忘了齐王的话啊!而今我等身家性命已系于贵主,还望贵主体谅体谅我等。”

    这人名叫宇文宝,正是当初陪同李元吉上终南山找巨国珍、李曜等人给杜伏威解毒的武官,他这话一出,其他两府七将齐刷刷单膝跪下,抱拳道:“万望贵主体谅!”

    见此情形,柴绍适时地出声道:“欲谷设一常败之将,何须劳烦贵主出马,不出数日,臣便能将他的人马杀得片甲不留。”

    众意难违,李曜只好点头道:“也罢,那我就暂驻此城,静候大将军的捷报了。”

    计议已定,柴绍将李曜等人安置在了汧源县衙,里面的建筑皆已没了屋顶和窗户,仅剩一堵堵被烟火熏得乌黑的墙壁,地上见不到一块砖石和木料,据说都被守城军民当作檑木砲石用掉了。

    为此,柴绍派人在这里扎下许多军帐给李曜一行居住,李曜、兰韶英、安红玉、张玄妙四女只能挤在一起,不过她们倒也不介意,因为这座县衙已经是城里建筑物保留得最好的一块地儿。

    当李曜等人刚收拾好歇脚地的时候,柴绍已写了一份为李曜表功的战报,并随阿史德诘鲁的首级一起传往京师,与此同时,他还下令释放了几名突厥战俘,让他们把这欲谷设内兄的带甲尸身送回汧水南岸的突厥军营。

    次日,欲谷设见到内兄的凄惨死状,当场勃然大怒,下令将营中的唐军俘虏全部杀了个干净。

    只不过,未出乎柴绍预料的是,欲谷设并没有完全失去理智,为保险起见,他先派手下带领一队人马趁夜过河突袭,结果唐军抵抗非常微弱,突厥人竟不费吹灰之力攻占了一处渡口。

    欲谷设闻讯后,不疑有他,立马率军气势汹汹地渡过汧水,未等天明,便在汧源城西布下军阵,并亲自向城中射去战书,邀柴绍出城决一死战。

    柴绍自然是求之不得,他等的就是一场硬碰硬的战斗。

    此前虽说他多次击败欲谷设,但对方一见败势渐显,就仓皇退兵,跑得比风还快,而他的军队多为步卒,想追也追不上。

    战鼓擂动,号角铮鸣。

    很快,怀揣着无数深仇大恨的两方人马,便在汧水北岸一地,展开了一场堂堂正正的对决……

第254章 死者为大() 
这个时代的唐军骑兵数量不多,军队构成仍以步卒、步弓手为主,迎战游牧铁骑常以守代攻,伺机给予对方致命一击。

    柴绍坐镇中军,身后一杆“柴”字大旗迎风猎猎,周围枪矛林立,甲盾紧密,虽不断有箭矢落于阵中,倒地声、闷哼声不绝,但阵式依旧不动如山,其军纪之严可见一斑。

    而一心想要报仇雪耻的欲谷设,却连试探性的攻击都省去了。

    在战斗打响之后,他便孤注一掷,下令三军齐出,并挺槊一马当先,亲率来自突厥贺兰部的具装重骑猛突柴绍军大阵,犹如一头挥舞铁爪的恶兽,硬生生地把一片枪林刀山撕开了一条豁口,可谓是悍勇非常,骇人非常。

    面对欲谷设如同发疯一般的打法,柴绍眺望战场态势,神色泰然,犹自巍然不动。

    就在突厥重骑凿穿唐军前阵,即将扎进中阵之时,柴绍突然扬鞭一指,指挥若定:“传我将令,前军变阵,以盾为墙,面向中军,两翼绕击,中军持矟前推,凡后退者,斩无赦!”

    令旗挥动,这一道命令迅速传及全军。

    刀盾如山,长槊如林,此前还势不可挡的突厥军突然陷入了一种进退两难的窘迫境地,明知自己兵力占优,却有一种被重重铁幕包围的荒谬感觉。

    与此同时,早已蓄势以待多时的唐军两翼骑兵在马三宝的带领下,已然迂回至铁勒别部组成的突厥后军的屁股后面,接着便是狠狠一击。

    欲谷设发现后院起火,不禁惊呼一声,量他再如何不甘心,却也明白大势已去。

    兵法有云,围师必阙。

    柴绍智勇双全,乃是几无败绩的当世名将,深知自己想要歼灭欲谷设全军并非易事,于是看准时机,故意让已方军阵适时地松开了一道缺口。

    而突厥人打仗全凭血气之勇,向来缺乏纪律,他们见此情形,不等欲谷设发令,便在求生欲的驱使下,立即如潮水一般蜂拥而去。

    柴绍当机立断,乘势发起总攻,亲自带领骑兵一路追击,杀得突厥人丢盔弃甲,尸骸积如麻,连欲谷设本人在卫士们的拼死保护下,也身负数创,才得以幸免。

    此一战,柴绍毫无意外地大获全胜,斩获首级五千,俘虏两名特勤以下八千余众。

    欲谷设再无一战之力,只得沿途收拢残兵,向原州方向狼狈逃窜,柴绍挟大胜之威,顺势夺回重镇华亭,一举收复陇州全境,为他的军事生涯又平添了一份荣光。

    ……

    ……

    柴绍率军返回汧源的时候,李曜一行人正在收拾行装,为出关做着准备。

    柴绍心情极好,身不解甲,便策马直奔汧源县衙。

    因为得胜归来,去找平阳公主分享胜利的喜悦,几乎已经成了他难以改变的习惯。

    甫一见面,众人纷纷上前祝贺,唯有李曜和兰韶英手上未停,继续整理物件。

    柴绍主动向二女问道:“想必你们都看到了,觉得我表现怎么样?”

    毕竟战场与汧源城相距不远,李曜一行人自是登上城楼,观看完了城外战斗的全过程。

    然而,李曜头也不抬,兰韶英也只是应付性地点了点头。

    “呃……”

    两女态度冷淡,柴绍讨了个没趣,这才意识到伊人已变,情不复在,只得压下心头的失落,转移了话题:“这些日子军务紧急,有件事差点忘了问,我离开京师这半载时日,不知阿卯、阿蚺状况如何?”

    李曜终于出声道:“身体很好,很懂事,长进很快。”

    柴绍听出李曜对他两儿子的喜爱之情,不禁暗自高兴,略一思索,才道:“那贵主和阿兰走后,把他们交由何人教养呢?”

    李曜道:“我明园里有整个长安城最出色的教习师父,你且放心便是。”

    提起小孩,气氛果然缓和了许多,连兰韶英也忍不住接口道:“两个郎君都很优秀,大郎君稳重敦厚,颇有兄长风范,而小郎君聪慧过人,年仅三岁便能日诵千言,包括陛下在内,见者无不称神童。”

    听到这话,柴绍又惊又喜,忙躬身一揖:“多谢贵主费心了,臣真不知该如何感激才好啊!”

    要知道他上次回家时,两个儿子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突然进步这么大,不由心怀感慰:“三娘虽疏远于我,但她对孩子远比我上心,而且看阿兰的样子,似乎也是如此……”

    ……

    ……

    李曜参加完柴绍在汧源城中举办的庆功宴的第二天,便领着随行人马匆匆上路,柴绍见秦王、齐王都派人保护李曜旅途安全,自觉应该为李曜做点什么,于是也命令校尉李翰思、黄元良、薄峻三人率领一队精锐骁卫豹骑跟随李曜西行。

    由于李曜对夏泉阁的温泉浴场念念不忘,一行人马出了大震关,来到清水县,便直奔夏泉阁,但来到此处,却发现温泉池虽在,夏泉阁却已变成了一片废墟,建筑荡然无存,到处杂草丛生,枯骨纵横,看不到一丝人气。

    “阿弥陀佛!”

    兰韶英双手合十,面朝一堆骸骨,宣了一句佛号,感慨道:“为何这世间会如此多灾多难,天下虽大,却难有一片乐土啊!”

    众人顿时不知该说什么,过得半晌,才由李曜打破了沉寂:“死者为大,劳烦诸位动一动手,让这里的可怜人都入土为安吧。”

    待众人把附近的尸骨都掩埋完毕,李曜这才命人设置了布障,带着兰韶英、安红玉、张玄妙开始沐浴,但除了李曜以外,其他三女皆没有下水,只敢在池边小心捧水擦洗身体。

    李曜道:“我已检查过了,池子里没有尸体,你们不必如此。”

    安红玉仔细看了略微有些发浑的池水,不放心地道:“我当然知道,可这水看着不大干净,而且味道也不好闻。”

    李曜呵呵一笑,解释道:“这不过是池水久未有人光顾,硫磺积攒过多之故,泡一泡,对身体可是很有好处的……”

    李曜说着,突然出手如电,把她们全都拉下了水。

    三女被李曜这么一整,立刻从负面情绪中走了出来,一时间满池旖旎,其间种种动静,让附近几个负责把风的大好男儿直听得口干舌燥……

第255章 智者千虑……() 
夜色褪去,晨光微露,李曜一行人相继从各自的帐篷里钻出来,麻利地洗漱整顿一番,便再度启程。

    近年来,陇右连遭吐谷浑、突厥大掠,除了可据墙而守的州县城池以外,其他诸如乡、村、堡、寨等位于城外的人口聚集地,几乎全部被摧毁殆尽。

    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

    李曜沿途四望,曾被史书誉为“天下称富庶者无如”的陇右,入眼尽是一派荒芜凄凉的景象。

    尽管所过之地,再遭胡寇劫掠的可能很小,但李曜等人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毕竟,他们这一行人马有近两千之众,可不同于原来李曜起初离京时带出的一小队人马,想要在一马平川之地隐匿行踪,着实有些困难。

    为了防患于未然,李曜不敢在半道上停留太久,通常只稍作歇息,便继续赶路,同时她还选派一批擅长骑射的士卒负责探路和侦察队伍附近的情况,一直到进驻州县城池,队伍才得以休整。

    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李曜等人还是疏忽了一件事,这便是敌方的细作。

    当李曜带队抵达陇西李氏祖籍地狄道之时,被潜伏在城中打探消息的吐谷浑探子给盯上了。

    于是,他们休息一宿之后,离开城池还未及二十里,负责左侧方向警戒的张士贵忽然领着十数名秦王府骑兵朝队首的李曜飞驰而来,隔着老远便疾声大呼:“贵主!敌寇将至!敌寇将至!”

    李曜扭头看去,见到一片黑压压的骑兵,冲着张士贵等人紧追不放,立刻拔高声音下令道:“全员准备迎敌!”

    这张士贵,出身豪门世家,自幼习武,膂力过人,骑射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